开放升级 自由贸易港值得期待
时间:2017-11-07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并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均作出积极回应。
一线放开 二线安全高效管住
早在今年3月底,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同期,《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也提出对接国际标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
《方案》提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监管制度。根据国家授权实行集约管理体制,在口岸风险有效防控的前提下,依托信息化监管手段,取消或最大程度简化入区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最大程度简化一线申报手续。探索实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金融、外汇、投资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与保税区、进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概念相比,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监管制度是自由贸易港的重要特征,其“境内关外”的属性也更为明显。
“以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了报关流程的简化,但从监管制度上来讲,仍需要在海关的监管下进行。根据京都公约,自由贸易港的内涵是免于惯常的海关监管。因此我国在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对接国际最高标准,有望实施免于惯常海关监管制度,最大方便货物贸易的自由流动,探索由货物监管模式转变为对入区企业监管的模式。”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研究室主任赵楠介绍。在现行政策下,国际中转集装箱拼箱货物进出关需要两次申报手续,如果能够在自由贸易港的一线范围内,利用创新的信息化手段,进一步简化程序,真正实施“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口岸监管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货物流通效率、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自由贸易港政策还将直接或间接惠及多类产业。”赵楠说,以自由贸易港范围内的修船厂为例,开放性政策实施后将加快船舶零配件调拨速度、降低进口成本,从而减少船舶在港等待时间,提高修船厂竞争力。
对标国际标准 提升港口竞争力
随着自由贸易实验区的不断增加,受益于各项利好政策,我国的开放程度和营商环境不断升级,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
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一船多供”“一库多供”“跨地区直供”“港外锚地供油”“先供后报”等举措的实施,推动了燃料油供应产业的发展。
“这些保税燃料油监管创新举措的实施,增加了公司保税燃料油中转量,带来仓储收入,也有助于我们打造华东地区保税燃料油加油中心。”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业务部部长助理杨珍敏说。
但对标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贸易港,我国港口的开放程度和制度创新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据悉,与新加坡相比,舟山保税燃料油的价格仍然优势不足,平均每吨高20美元左右,税收政策、保税燃料油加注资质审批、金融政策支持等因素是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对标国际标准,通过一篮子创新政策,提高我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途径。
因地制宜 以开放促改革
在借鉴已有自由贸易港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还必须充分考虑港口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谋发展。由于经济体量、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完全复制已有经验可能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燮介绍:“设置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下一步可能出现的自由贸易港等的本意,是要‘以开放促改革’,归根结底是营商环境的提升。”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人人机会平等》的数据,综合开办企业,办理许可,获得电力,财产注册,获得贷款,保护少数投资者等十个领域的表现,中国以总分64.28分,排名78位,与往年相比大幅提升,但在建筑许可、公司注册、中小投资者保护、税收缴纳等方面仍有待改善。
“下一步,应当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谢燮说,同时完善与市场公平竞争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限制垄断、防止价格欺诈、申诉和惩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减少和下放审批,提高政府行政办事效率,加快和简化办事流程,在进入及进入形式、许可证制度、运营和管制环境等代表市场开放度的商业存在领域切实提高效率和减少限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链接
香港
全球最开放自由的自由港
香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自由港,是全球自由港的典范。香港并没有采取划设特定区域和制定特别法令的办法,而是致力于使香港发展成为一个自由贸易港区。
香港对进出口贸易基本上没有管制,不存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凡符合惯例的贸易行为均畅通无阻。除了酒类、烟草等少数商品外,一般进口货物无须缴付关税或其他进口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香港办理进出口贸易手续简便,一般货物进出境无需事先申请,只需在进出境后14天内向香港海关提供报关表即可。
香港的货币市场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资金可自由流通及调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实行了一系列的自由化金融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实行外汇管制,外汇、黄金等买卖、进出完全自由,企业可在香港银行开立多种货币账户。
此外,外人到港,无论是办企业,还是探亲、旅游,手续均十分简便。
新加坡
国际中转型自由贸易区
为吸引全世界销往亚太地区的货物集中于新加坡转运,以及强化货物集散地功能,新加坡颁布自由贸易区法案,并于1969年9月在裕廊工业区的裕廊码头内划设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与一般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不同,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实际是一个免税区,便于企业把货物存放于区内,以便展示、重新包装、装配、分配、分类、维修或进行人工加工制造,然后再出口。或者是等待有利的销售时机,把货物运转入新加坡的关税区,经办理关税缴纳手续后再投入市场。
除汽车、石油产品、烟酒等外,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对其他商品不征收关税。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0%,来自岸外公司的红利收入免征所得税。新加坡也是世界金融及贸易中心,外币可在新加坡自由兑换及进出。
资料来源: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研究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