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闽铁路防洪十八般武艺全开

时间:2017-04-24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汛期已至,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南昌铁路局首次在赣闽两省铁路开启“水害概率预报”防洪模式。南昌铁路局南平、永安等工务段依托“物防、人防、技防”体系,创新防洪手段,利用无人机、巡查定位系统、自动监测报警系统等实时数据,提供更加精准、翔实的铁路沿线雨情、水情、风情与灾情预报。

  开发气象服务平台

  “在我们这,有很多套‘法术’能帮我们观云识雨、观云追雨。”南昌铁路局的工作人员笑着对记者说。南昌铁路局管辖的铁路,山区铁路比重较高,管段内暴雨频发,加之灾害天气跨越时间较长,防洪形势复杂。据了解,今年南昌铁路局与江西省气象部门联合开发了“南昌铁路局气象服务平台”,对天气情况、降雨量等信息进行气象预警。另外,今年汛期还通过分析闽赣两省铁路沿线水害特征、前期降雨和未来的降雨趋势、土壤水分等大数据信息,确保安全隐患从前期征兆到发展全程受控,把安全隐患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减到最小。

  铁路运输线路长,地理环境恶劣,单纯的人工巡查效率较低,如遇自然环境或者人为破坏,一些隐患未能被及时发现等都给铁路巡检带来极大的困难。今年年初,南平工务段的123个工区、防洪看守点配备了312台“巡线定位系统”手持终端。该终端外观如一般手机,其功能强大,能作业定位、照相、测量、对讲、通话、接收短信等,对铁路防洪巡查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配备该终端后,一线职工在防洪巡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可第一时间拍照并快速上传至南昌局工务“巡线定位系统”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与路局、站段防洪办信息无缝对接,确保水害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为后续水害抢修提供精准、翔实的现场图片资料。该系统配备的作业定位功能,可实时监控巡查人员动态,基本上杜绝了防洪巡查人员和被巡对象无法科学、准确监控的现象,及时准确、完整地将巡查信息传回该系统后,精心部署,科学决策,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每块危石建档案 激光检测障碍物

  山体危石排查是铁路工务部门防洪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铁路防洪的关键环节。南昌铁路局管段内地质复杂,隐藏在山林深处的危石就像不知何时会被踩响的地雷,时刻威胁着铁路运输安全。排查队经常要登上悬崖峭壁排查危石,遇到地质条件差、天气恶劣等情况,巡线工人要花上一天甚至好几天的时间。

  南平工务段管段内的鹰厦、峰福铁路常年受山体落石、危树侵袭,是全路防洪重点单位。今年1月份,该段对管内设备进行春季隐患排查,利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铁路沿线山体、水库等地形全景航拍,采集地形地貌信息建立资料台账,对每一块危石建立独立的“危石卡片档案”,对危岩落石进行整治。该段负责人表示:“无人机航拍全景式的呈现可以有效避免搜山扫石的死角,减少了前期工作量,使防洪安全隐患排查更为精准。”利用易操作、分辨率高、拍摄速度快的无人机进行防洪线路巡查,不仅减轻了人工巡线的劳动强度,也使危石排查更精准,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巡线工人的生命安全。

  永安工务段在鹰厦铁路K340—K481防洪重点地段安装了八处线路障碍自动监测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激光扫描技术和声波检测技术,对线路上方一定高度进行扫描、检测,如发现落石、倒树等障碍物时立即闪烁报警灯报警,并自动对障碍物的尺寸、轨迹等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判断,通过通讯网络实时将现场信息和视频图像传输到段安全生产调度中心。

  虽然“技防”有优势,但仍然离不开“人防”。3月20日,大雨倾盆,该段搜山扫石队十名队员依然在鹰厦线K441+800处山头上坚守。原来在前期排查中,该处山头发现多棵危树,为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搜山扫石队按计划对危树进行处置,队员们在雨中奋战,当日共处理25棵危树。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