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山东湖南甘肃云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11-25 | 来源:中国水运报、甘肃交通、湖南交通运输、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广东首个恐龙主题服务区,在这里→
恐龙迷们请看过来
广东首个恐龙主题服务区
正式开工改建啦
近日,龙紫高速黄村服务区提质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开工,改造升级后将成为广东首个以恐龙为主题的服务区,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施工。
▲黄村服务区施工现场
黄村服务区地处有“中华恐龙之乡”美誉的河源,位于东源县黄村镇境内,当地拥有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脚印化石等恐龙遗迹资源。
结合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需求,龙紫高速精心打造全省首个以恐龙为主题的服务区,助力河源恐龙地质遗迹资源“出圈”。
▲恐龙主题展馆效果图
恐龙主题展馆、恐龙文创商店、1比1仿真恐龙模型、“骨架化石”座椅、恐龙脚印模型……从服务区的设计图可以看到,未来的服务楼从外观到内部装饰,恐龙元素无处不在。服务楼内的恐龙主题展馆还将设置多个功能分区,内设恐龙化石展柜、恐龙骨架化石复制品等,并结合数字化多媒体以及扫码语音讲解导览等方式,科普恐龙知识,介绍恐龙遗迹文旅资源。
改造完毕后,从有声动漫恐龙主题展馆到恐龙文创商店,从丰富美味的餐饮区到舒适趣味的休息区,游客将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与奇幻的史前世界,在休息之余,领略河源市“中华恐龙之乡”的独特魅力。
▲恐龙骨架化石模型效果图
同时,龙紫高速麻布岗服务区、鹤市服务区也在同步开展施工改造,各项服务功能暂不受影响。
服务区改造后的效果
简直太让人期待了
坐等完工
【江苏】中交路建昌金改扩建项目持续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为增强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保障道路施工安全性,中交路建昌金改扩建项目SSZ3标项目部在施工中推行一系列严谨、高效的管控举措,把路面施工高质量推向高潮。源头保质量。中交路建昌金改扩建项目SSZ3标强化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路面施工前,制定科学规范的试验段施工方案,实施“试验段定标”原则,引入样板先行的方法。借助试验段的实际操作,验证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此固定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标准化。试验段施工结束后,全面汇总并分析各项质量指标,对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明确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后续施工,预防后续施工可能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对重、难点工序采取控制措施,这一措施从源头上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内容要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昌金改扩建项目SSZ3标对参建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质量标准”,使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得到落实。
同时,过程中实施了严格的现场管理和监督。施工现场配备了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厚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数据是保障。中交路建昌金改扩建项目SSZ3标施工中强化量检测环节。路面施工告一段落后,将执行一系列严格而全面的检测流程,涵盖路面平整度检测、渗水性能测试、车辙深度评估以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等多个试验。通过这一系列检测并达到合格标准数据,方可顺利进入后续的施工程序,从而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各项举措的有力执行,不仅显著提高了项目路面施工的整体品质,更为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中交路建昌金改扩建项目SSZ3标段将持续深化路面施工质量的管控力度,助力昌金改扩建项目稳健前行,迈向新高度。
【山东】这一港口取得绿色甲醇船用燃料作业资质
近日,在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区管理部(应急管理部)等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和大力支持下,山东港口青岛港油港公司成功取得绿色甲醇货种作业资质,标志着山东港口正式具备开展绿色甲醇船用燃料加注条件。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加快应用清洁燃料,甲醇作为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安全高效、排放清洁、储运便捷、可再生等优点。拓展绿色甲醇船舶加注新业态,抢抓国际航运业降碳减排政策市场机遇,是山东港口青岛港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船舶燃料供给转型升级,不断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提升山东港口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获得绿色甲醇船用燃料作业资质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油港公司,依托红星物流库区4个装卸车鹤位、6座3000立方米内浮顶储罐、1座1万吨级泊位和1座5万吨级泊位,可实现1000-50000吨级加注船舶靠泊,作业速率可达1000立方米/小时。
目前,山东港口青岛港油港公司已具备低硫燃料油、轻质燃料油、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等船用燃料加注能力,是全国加注货种齐全,加注能力强大的重要船供燃料加注基地。
下一步,山东港口青岛港将努力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盯航运业发展趋势,勇担新使命,树立新标杆,打造新亮点,推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自立自强,为推动山东港口“三大建设”贡献力量。
【湖南】湖南首例!1.8万吨大桥90分钟成功转体
11月14日,茶常高速上跨京广铁路桥成功完成转体施工,在空中实现华丽“转身”,为茶常高速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湖南省高速公路涉铁工程首次采用转体工艺施工,为同类项目施工提供经验数据和技术支持。
茶常高速上跨京广铁路桥位于湖南省耒阳市哲桥镇,桥梁全长130m,桥宽26.5m,新建转体T型刚构预制在京广铁路上行线侧,重1.8万吨,外缘与铁路中心线距离18.65m,转体后构造物梁底与铁路轨顶距离21.3m。主跨与既有京广铁路线路交叉,施工难度大。
转体前
正在转体
成功转体
为确保上跨京广铁路桥转体施工顺利完成,茶常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科学部署、前瞻谋划,联合项目团队提前数月精心筹备,组织专家团队多次对转体桥梁图纸和方案进行论证,最终确定择优采用现浇预制和平面转体法施工,详细制定每一个施工步骤、技术参数及安全保障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现有铁路的干扰,确保施工安全、高效进行。在转体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全方位监控量测,实时监控转体施工运行状态,紧盯张拉仪器精度控制、传感位移监测、全站仪测量等关键指标,历时90分钟,最终顺利实现转体桥精准就位。转体就位后,浇筑主墩承台后浇段混凝土,使承台部位形成整体固结体系。下一步,茶常公司将以此次跨铁桥成功转体为契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倒排工期、攻坚克难,狠抓安全、严控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剩余工程任务,确保茶常高速按期建成通车。
【甘肃】S44康县至略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试验段底基层开始铺筑施工
11月20日,康略项目路面试验段底基层开始铺筑,标志着康略项目路面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康略项目分公司始终围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目标,坚持精细化管控理念,做好各阶段工作。紧扣时间节点、紧盯实物量、扩大投资量、狠抓项目推进,加快把项目建设的扎实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过硬成果。
在面层施工前,及时组织召开部署会、路面试验检测人员能力考核,着重开展路面施工专项交底,就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序以及质量控制技术要点进行重点安排。组织项目参建人员赴S10卓合高速、S35景礼高速陇南段项目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参建单位质量意识和施工水平。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备料、混合料运输,到摊铺与辗压,做到专人跟踪值守。水稳混合料拌合前,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对原材料遵循先检验、合格后使用的原则,确保进场原材料均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要求,为指导施工提供精准的试验检测数据。
同时,康略项目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围绕箱梁架设、路面施工等交叉作业等重点领域,定期分析研判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并结合项目实际组织编制《康略项目事故隐患对比图册》《康略项目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清单》,持续强化安全监管力度,对现场管理人员配备、安全教育培训、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路基工程完成92.4%,桥涵工程完成83.4%,隧道工程完成99.9%,累计完成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78.7%。
【云南】云南昭通市首批老旧营运货车报废 更新补贴资金到账
“补贴款到了!我还一直担心这个补贴是不是真的,没想到这么快就领到了。”接到昭通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后,昭阳区营运货车车主马师傅开心地说。11月1日,马师傅的一辆国三排放标准的老旧营运货车提前报废补贴已发放到账,这是昭通市第一笔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补贴资金,共计4.5万元。
2024年,昭通市交通运输系统响应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国家惠民补贴政策,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4位货车车主在“车补补”微信小程序申请补贴,其中3辆已按流程完成县、市、省三级审核,补贴资金13.5万元已发放到车主;4辆已完成审核,处于“补贴发放中”状态。
今年以来,昭通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进企业、到乡(镇)集市,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公众号发布、短信精准告知等方式大力宣传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及时将国家补贴惠民政策传递给企业和营运货车车主。
按照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要求,2024年7月31日至12月31日期间,仅提前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中型和重型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并新购国六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或新能源营运货车、仅新购符合要求的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等四种情况,均可申请定额补贴。
政策实施期间,车辆所有人可以在“车补补”微信小程序按“申领资料指南”等要求进行线上申报。并向申报选择的“线下资料提交地”所在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交纸质材料进行线下审核。经逐级审核,省交通运输厅完成终审后,向申报人兑付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