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安徽湖北贵州福建云南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6-03 | 来源:深圳交通、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国内首例!这条隧道主线通车了!
深圳的小伙伴们
心心念念的
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
交通综合改造工程
主线通车啦
5月27日,深圳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工程主线正式建成通车。
本次下沉隧道段主线开通,并保留南侧两条疏解道路作为辅道临时使用,可有效缓解滨海大道东行方向的交通压力,解决沙河东立交转滨海大道、深圳湾公园3号停车场等交通节点拥堵的问题,通行率约提高40% 。
主道的开通也同时释放了疏解路与辅道的冲突节点,对项目后续辅道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为项目全线正式开通奠定坚实基础。
备受期待的它
在建设中都有啥亮点?
快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
项目亮点
1.采用“消隐式”装修
滨海大道下沉隧道整体采用“消隐式”装修,在隧道内行车时基本看不到管线,风格简约大气。
隧道出入口采用钢结构框架,顶部镶嵌小块密集的钢结构,装上吸声板,其余处则直接镂空。当日光自然投射进隧道,就会形成星星点点的光亮,实现“引景入城”的空间效果。
2.采用全息态势监测隧道实况
隧道内顶部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一处雷视融合一体机和鸿蒙控制器。
设备可以精准掌握经过隧道车辆的行车轨迹,采用全息态势监测隧道实况,针对多种异常事件实现秒级预警,以及相关机电设备的精准联控,有效提高事件发现和应急处置效率,助力滨海隧道安全运营。
3.荣获ITA年度工程大奖
深圳市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项目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该项目荣获第九届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年度工程大奖 。
项目一体化的设计为国内首例,树立了城市中心片区发展“深圳新模式”。
项目设计深度统筹轨道、公交、隧道、地下空间开发等多系统的关系,成为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综合开发于一体的超级综合体项目,为城市核心区集约用地树立了新标杆,助力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向集“交通一体化、功能一体化、空间一体化”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典范迈进。
剩余辅道建设
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完工
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剩余的辅道建设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完工,届时将形成主道双向8车道和辅道双向6车道的整体规模。
项目建成后
滨海大道将有效串联桂庙路隧道、滨河大道,缓解了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瓶颈;
下沉隧道预留2进2出匝道连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下路网,可满足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开发产生的大量交通到发需求;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段将形成“地面+地下”立体化交通,能有效缓解滨海大道交通瓶颈。
同时,还能释放出一片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的巨大绿地,消除滨海大道对深圳湾景观带的分隔,促进城市建筑与滨海景观融合,提供更高品质公共空间,打造湾区活力新引擎。
这条实力在线的大道
小编反手就是一个
大大的赞👍
【安徽】安徽高速项目创新应用无人摊压技术 开启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新篇章
无人摊铺机在工作
6月1日,在宣泾高速一期01标项目现场,安徽建工建设投资集团运用无人摊压机群施工技术,完成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无人摊铺及碾压作业。宣泾高速是我省首条采用无人摊压技术进行施工的高速公路项目。
在宣泾高速项目的施工现场,一台大型摊铺机和七台压路机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精确地完成了沥青面层摊铺、碾压工作。这一场景展示了无人驾驶、协同调度、群控安全、智能压实技术和图像识别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了机械设备的集群化自动协同作业。施工人员只需提前设置好路面标高、宽度、碾压遍数、行驶轨迹等参数并输入电脑控制系统,即可实现自动控制摊铺和碾压作业。同时,还引入了四重功能设计,包括电子围栏、主动避障、协同调度和紧急远程遥控急停系统,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无人摊压机群施工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漏压、过压、欠压、超速等问题,同时降低了高温环境下的人工作业风险,减少了人员设备交叉作业的危险性,从而保障了施工安全,可将施工效率提高约50%。
宣泾高速公路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是宣城至东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分为两期,建成通车后将成为皖南地区连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干线,对于优化皖南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支撑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此次宣泾高速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展示了智能化施工技术的显著优势,也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湖北】突破8米!最宽巨无霸安全通行湖北高速
5月29日,最重达213.6吨,最宽达8.15米的3台巨无霸从二广高速公路襄阳西收费站出发,在湖北高速路政、高速交警等部门联合护送下,历时近19个小时,跨越518公里,顺利通过武汉南收费站前往金口码头,刷新湖北高速单次通行宽度最大的大件运输车辆纪录。
本次大件运输主要难点是超宽,最大车货总宽突破8米,需要占用整个车道,避开涉路施工活动区域,途经车流量较大的二广、孝洪、蕲嘉、武深、沪渝等5条高速公路,以及多个大型枢纽互通和桥梁,且要合理控制车速和车距。为确保巨无霸安全通行,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提前安排部署,优化护送方案,勘察通行路线,并联合省公安交管局、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承运单位、大件运输企业等部门多次沟通,研究协调解决巨无霸安全通行保障有关事项,制定护送保障措施,确保此次大件货物运得出、运得畅、运得安全。
护送期间,湖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调集了沿线4个支队8个大队20辆执法车,沿途路政、高警人员共计100人进行接力护送。护送车队合理分工,前方引导,后方警戒,保证3辆“巨无霸”与后车距离始终控制在300米以上。同时,还安排1个机动应急小组全程跟随,灵活处置运输途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行驶过程中,路政人员通过车载喊话器不间断播报安全提示语,提醒后方车辆减速慢行,利用对讲机与大件运输车辆驾驶员全程沟通,进行安全提示,确保行车安全。
据了解,此次大件运输载运的3个无法拆解的大型机床部件,采取公路水路联运的方式。前期经过近2个月对运输方案进行研究调整,在确定安全高效的方案后,仅用1天时间完成行政审批工作。“由衷感谢省交通运输厅和公安厅大力支持,精心地为我们布控,让我们在最难、最痛的地方,不难、不痛、更畅。”承接此次大件运输的企业负责人曾辉武说。
今年以来,湖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始终坚持执法管理与服务并举,监督指导大件运输走访、协调联络和保通保畅服务等相关工作,协调解决好大件运输审批及运输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最前一公里”,畅通“最后一公里”,以高质量综合执法服务保障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据统计,今年1-4月,协办大件运输许可75648件,为历年来数量最多。
【贵州】乌蒙山大桥双幅主拱圈顺利合龙
5月27日上午,随着最后一个节段安全平稳吊装至左幅主拱圈预定位置,由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承建的纳晴高速公路T12标乌蒙山大桥左幅主拱圈顺利完成吊装,随后经过数小时的背扣索张拉、线形调整、合龙段安装焊接等工序,合龙段与两岸已安装节段焊接连成整体,至此,乌蒙山大桥双幅主拱圈顺利合龙。
乌蒙山大桥共有62个拱肋节段,其中最长节段为24.34米,最重节段达282吨;此次左幅主拱圈吊装节段长19.89米,宽3.78米,重240吨。由于是大桥合龙段,其安装精度要求更高、施工难度更大。
为保证高质量完成乌蒙山大桥主拱圈吊装任务,贵州交建集团建设团队科学统筹节段吊装具体流程、人员配置、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强化吊装过程监测,由专人专岗对施工过程中吊具、跑车、塔偏、索力、卷扬机电机工作健康状态等关键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测和超值预警,实现施工关键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和云平台展示,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还减少了高空作业风险。
与此同时,建设团队锚定年度目标任务,科学统筹节段预制任务和吊装施工进度,动态调整施工计划,合理调配资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全面提高节段预制效率,从而实现了节段预制与吊装施工供需平衡,确保项目各工点按既定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安全、高效、优质推进项目建设。
建设期间,现场施工人员与时间赛跑,利用白天塔吊+工作天线配合转运材料,有效避开夜间混凝土浇筑时在狭窄施工区域交叉作业;通过设备的调配使用,建设团队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所有节段的预制,并顺利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右幅主拱圈中箱顶底板施工。
“今年以来,乌蒙山大桥施工区域大风、大雨天气频发,同时存在着工期紧、任务重、高空作业风险大、部分工艺施工经验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这为我们如期实现大桥合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贵州交建所属公路集团纳晴高速公路T12标项目经理陈磊表示,项目管理人员与百余名施工人员全力奋战施工一线,战高温、迎风雨、送夕阳、迎朝霞,不仅是和自己斗,还要和天斗,团队成员每个人都变成了“气象员”,分秒必争,合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既定节点目标任务,安全高效完成了全桥62个节段高精度吊装。
伴随着双幅主拱圈合龙,乌蒙山大桥总体施工进度达到74.59%。接下来,大桥建设将由拱圈吊装施工完全转入拱圈中箱现浇施工及T梁预制、拱上立柱、系梁、盖梁及引桥部分等施工,大桥建设进入全面冲刺阶段。贵州交建集团建设团队将开足马力、铆足干劲,紧盯年度通车目标任务,持续加强施工组织、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大桥上部结构施工,全力保障乌蒙山大桥建设有序推进。
【福建】福建沙南高速七宝峰隧道三明段双洞贯通
5月24日,由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厦门公司)承建的福建沙南高速公路七宝峰隧道三明段双洞贯通。
G7013沙南高速公路起于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与福银高速公路相衔接,终于南平市武夷新区(建阳区),与京台高速公路相连接,建设总里程约101.91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厦门公司承建的A9合同段位于三明市沙县区境内,路线全长7.7公里,包含路基、路面、桥梁、交安、景观绿化及七宝峰隧道三明段的建设任务。该隧道是全线最长隧道,全线控制性工程,为分离式特长隧道,左洞总长4454米、右洞总长4419米,其中三明段左洞长1280米、右洞长1264米。
建设期间,在福建省交通质安中心的指导下,项目坚持科学管理,有序组织施工生产,践行“零开挖进洞”“排水先行”等标准化施工理念;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及制度做好安全管控,全方位配置隧道AI视频监控系统等六大隧道安全管理信息化监测系统,实行隧道掌子面动态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围岩监控量测,最终实现七宝峰隧道三明段双洞安全顺利贯通。
沙南高速公路作为福建省高速公路“邻县通”的典型代表工程之一,建成后既可填补建阳、顺昌相邻两区县之间无高速互通的空白,进一步完善海西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在促进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沿线优势资源开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使用寿命 云南废旧沥青热再生赋能绿美公路建设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更新的太快了,以前沥青厂拌热再生旧料掺量都在15%左右,现在达到了50%以上,这都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效!”云南晟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经理余永胜说。
今年四月份,在楚雄州市政道路、高速公路施工中,该公司先后使用“沥青厂拌热再生旧料”将近3000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在祥云县省道224线中,用沥青旧料铺筑10公里;在楚大高速公路养护项目中,铺筑1公里中面层和下面层;在玉昆钢铁厂厂区道路铺筑中,使用沥青旧料1万多平米,都取得了较好效果,获得了良好口碑。据统计,云南多家路面施工企业利用“大比例旧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共计生产沥青混合料3万多吨,消纳旧沥青混合料1.5万吨,节约成本近300万元。
云南交发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周彬介绍,从2020年开始,云南交发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交发咨询公司”)对该项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先后投入十多名技术人员,其中正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工程师6名,工程师3名,通过上百次的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路铺筑实验,深入开展“大比例旧沥青料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和攻关,特别是对热再生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大量论证和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们发现,在合理级配下,50%~60%的旧料添加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类路用性能处于较好的状态;通过反复筛选和验证发现,使用一种复合改性胶粉作为再生改性剂,在可对旧沥青进行再生的同时,还可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改性,让大比例沥青旧料(50%以上)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达到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平,2024该技术获得第五届全国交通建设“微创新”成果大赛工艺技术类二等奖。
周彬对记者说,常规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拌合站旧料干燥、加热设备200万左右一套,价格太高,不利于“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推广。经过大量实验论证,云南交发咨询公司创新团队对该项工艺进行大胆创新和改进,研发出一套旧料添加设备及拌和工艺,能实现50%以上旧沥青料的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生产,而价格只有30万元,对广泛推动“大比例旧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是个喜讯和利好!
根据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的要求,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要达到95%、80%以上。据调查,云南现存沥青铣刨料约200万吨,目前利用率不足20%,市场潜力巨大。如何高值化利用旧沥青料,提升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提高改性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建设者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在国家“双碳”战略下,云南交发咨询公司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开展固废资源利用科研工作,不断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助力绿美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
【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公路条例》出台,将于7月1日起施行
5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公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当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记者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立法处处长李跃红就《条例》进行了解读。
“随着农村公路的高速发展,农村公路责任主体不明确、建设养护资金短缺、养护能力不足、运营服务和村道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愈加突出,迫切需要从立法层面,对以上问题予以明确和规范。因此,制定《条例》十分必要。”李跃红说。
5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记者会,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公路条例》进行解读。中新网记者 王小军 摄
据李跃红介绍,《条例》共分总则、规划与建设、养护、保护管理、运营、法律责任和附则七章、五十一条。《条例》将村道纳入了农村公路的范畴,明确农村公路的概念,对村道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与运营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填补了村道的立法空白。明确了农村公路政府及部门的工作职责等方面内容。
据了解,近年来,新疆推进建设农村公路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2023年底,新疆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59万公里,其中县道1.73万公里、乡道4.88万公里、村道8.96万公里,专用公路0.015万公里,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
“《条例》的制定和出台,为推动新疆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条例》贯彻实施的监督,推动农村公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和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李跃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