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浙江重庆四川福建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4-29 | 来源:重庆交通、广东交通集团、川观新闻、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广深高速首个智能超充站投用 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
“把车充上电,然后去喝一杯咖啡,喝完回来车就可以开走了。”4月15日,在广深高速厚街南行服务区,近10辆电动汽车正在排队充电。按照东莞市政府以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战略安排,广深高速厚街南行服务区汽车充电桩项目被列为华为智能超充首批落地项目之一。
厚街南行服务区的智能超充站位于全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广深高速,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共有20个充电车位,包含2个华为液冷超充车位、10个华为自然散热快充车位、8个标准充电车位,可满足当前市面上所有车型的充电需求。
车主只需打开手机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按照步骤操作,即可让车辆快速充电,实现“即插即充,拔枪结算”的便捷操作。以往充电站使用的充电桩大多用风冷设备降温,因散热能力有限,最大输出功率一般不超过60kW。
华为智能超充设备采用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有效解决了长时间高功率充电过程中温度升高的问题,而且液冷超充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kW,电流600A,充电效率是普通快充的8-10倍,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的快速补能。
厚街南行服务区华为智能超充站
该充电站提供24小时充电服务,同时配套餐饮店、网红太空主题卫生间、休息室、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
近年来,广深高速积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挖潜沿线资源,联动多方打造具有地域和路段特色的服务区。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换电站建设,切实提升过往司乘出行体验。
广深公司党委书记赵梓城说:“我们联合厚街南行服务区运营管理方一起合作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及服务,不仅满足了新能源车主对于快捷充电的需求,对减少碳排放和促进新能源应用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深高速厚街南行服务区
【浙江】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战略研究中心揭牌
4月28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在杭州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四方共同发起组建的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战略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成立。浙江省副省长柯吉欣,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为中心揭牌。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在杭州签订合作协议。
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战略研究中心成立。
研究中心以“服务政府管理决策、当好行业发展参谋”为使命,以一流强港建设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问题前瞻研究和决策咨询为方向,采用“研究中心+智库联盟+专家团队”运行方式,常态化开展强港战略研究,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强港智库,更好服务和支撑浙江省一流强港建设。
下一步,研究中心将重点跟踪全球港航发展新态势,系统性开展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研究,牵头搭建全省强港建设建设基础数据库;围绕浙江省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重大改革推进、重大政策创新、重大规划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等开展咨政调研,为行业部门提供决策支撑;承办港航领域全球性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发布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发展报告、指数等产品;横向联动国内外港航政产学研相关主体和机构,共同开展课题攻关和行业交流研讨,带动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行业管理和研究型人才。
【重庆】4月30日,重庆梁平至四川开江高速公路(重庆段)正式建成通车
4月29日,重庆梁平至四川开江高速公路(重庆段)(简称“梁开高速”)通车活动在梁平区百里竹海收费站举行,市级有关部门,梁平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重庆高速集团、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等项目参建单位及沿线群众代表参加活动。
据了解,梁开高速重庆段将于4月30日零时正式向社会车辆开放通行。
据项目建设方重庆高速集团、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介绍,梁开高速位于渝东北地区,线路大致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起于梁平区云龙镇石莲村附近,设枢纽互通与G42沪蓉高速相交,向东北下穿渝万高铁、经荫平、屏锦、聚奎,跨G318后布线至齐河村附近,设枢纽互通与G5515张南高速相接,再沿礼让、明达、龙门、新盛一线西侧布线,止于新盛东北的川渝省界处与四川段路线相接。
线路全长约45.2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全线共有桥梁30座,设石莲、齐河2处枢纽互通,设荫平、屏锦、竹海、新盛4处收费站,在礼让镇设百里竹海服务区。
据测算,以一类小型客车为例,通行梁开高速重庆段费用约为37元。
梁开高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川渝两地首次联合开工的省际高速公路,于2022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的建成标志着两地交通协同联动进入了新阶段。项目全线建成通车后,将大幅缩短重庆梁平至四川开江的车程,由目前的2小时缩短至40分钟左右,可有效改善区域出行条件,进一步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速路网布局,增加重庆和四川的联络通道。同时,项目将辐射重庆市梁平区及四川省达州市20多个乡镇,辐射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受益群众达150多万人,对促进沿线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介绍,梁开高速(四川境)全长30.4公里,目前全线建设已接近尾声,为实现两省(市)高速公路网对接,梁开高速(四川境)与重庆对接省界段5公里本次同步开通,届时,通行车辆可通过四川开江县任市东互通上下高速公路。梁开高速(四川境)剩余路段正加快建设,预计5月建成,将新增一条川渝高速大通道。
【四川】四桥同转!总重7.6万吨!四川“陆地航母”成功空中转体
4月25日凌晨2时46分,经过66分钟左右施工,四座桥梁转体到位,G5京昆高速公路成绵扩容项目(以下简称“成绵扩容项目”)以四桥同转的方式成功跨越达成北环联络线铁路和成都北环线铁路(以下简称“成都北环线铁路枢纽”),与主桥实现精准对接。四座桥梁总重7.6万吨,此次成功转体刷新了西南地区集群式转体桥重量纪录。
4月25日凌晨2时46分,四桥转体成功
24日23时左右,四桥同转工作开始施工前的准备。转体桥下,灯火通明,作业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测量、检查、设备调试等准备工作。两桥临近的铁路线上,不时有火车呼啸着通过。
“转体桥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是成都市北向出城通道的咽喉所在。”转体桥项目设计单位、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铁道分院副院长余元江介绍,转体桥所跨越的成都北环线铁路枢纽,北连成都国际铁路港,南连四川最大货运列车编组站成都北编组站,主要通行中老班列和中欧班列等货运列车和部分客运列车,日均列车通过量170余列,平均8分钟左右就有一趟火车通过,属于特别繁忙的铁路干线。
因此,在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就决定采用四桥同转的方式实现公路桥跨越铁路线,以降低施工对铁路列车运行的影响。
转体施工,简单地说,就是在既有铁路两侧建设4座T构转体桥,完成桥梁预制后,再将桥体在20余米的高空进行转体。“桥梁转体是比较成熟的工艺,四桥同转以前也不是没有,但这次转体施工难度为国内罕见。”成铁工程总承包项目总工曾俊恩说。
桥墩及转体系统
难点有三:一是重,四座桥梁总重7.6万吨,比山东舰还重,是名副其实的“陆地航母”;二是要精准,铁路部门给到的“天窗”时间只有2小时,施工必须一次到位、毫秒不差;三是不均,四桥之一的Z4主桥左右臂长不等,是全国最大的不平衡力矩T构转体桥,在施工和转体过程中需不断给较轻的一端配重,避免因两端重量不一致出现安全隐患。
“开始施工!”25日凌晨1点40分,随着一声令下,转体施工正式启动。夜色中,四桥在液压千斤顶系统作用下,以肉眼难见的速度缓慢转动。施工过程中引入了基于BIM数字孪生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转体监控系统,数米之外的监控室,项目指挥部人员坐在智能监控平台前,通过具象化的“已转角度”“剩余角度”,实时掌控各桥转体进度,并及时给到修正指令。
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监控转体情况
66分钟后,四桥成功转体,精度在0.5毫米以内,这一支高难度的“空中芭蕾”圆满完成。Z4桥最终配重达1.3万千牛,属国内首例。
据了解,转体完成后,成绵扩容项目涉铁桥梁主体部分基本建成,为今年底实现全线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成绵扩容项目由蜀道集团川高公司投建、四川路桥交建集团承建,建成通车后,将大幅缓解现有成绵高速交通压力,极大提升成都都市圈北上出川综合运输通道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优化区域路网结构。
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观察转体情况
【福建】这一盾构隧道项目掘进突破百环大关
近日,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国内电力首个采用CT连接型管片的盾构隧道漳州项目右线盾构机“神盾一号”入岩掘进顺利突破百环大关,这一盾构施工的重要节点完成,标志着CT连接型管片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的成熟应用,为漳州隧道项目工程的贯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盾构机始发基坑场地。
中交四航局漳州盾构隧道项目负责人石龙介绍:“漳州盾构隧道项目排水隧洞单洞长度超5200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海岸发电水下排水隧洞。盾构机整机长度115米,开挖直径7.62米,最大推进速度60毫米每分钟。与普通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采用螺栓型管片不同,漳州隧道项目为国内电力首次采用CT连接型管片的盾构隧道项目,新型管片高精度的拼装要求给现场施工带来巨大挑战。”与一般的地铁盾构机在始发井破除洞门始发不同,漳州隧道项目盾构机需空推至钻爆隧洞掌子面进行二次始发。项目团队提前探明前方地质情况,全面梳理、检查盾构入岩始发条件,保证各项掘进参数正常,盾构机顺利始发。
已成型的盾构隧道。
一开始,高精度的CT连接型拼装史无前例,尚无经验可循,管片拼接摸索前行,每环管片拼装时间约为90分钟,严重制约了施工效率。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石龙组织技术人员驻守现场细心观察拼接细节。经过反复实践,在保证管片拼装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总结经验和优化方案,成功将每环管片的拼装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以内。
中交四航局漳州盾构隧道项目书记王国立介绍;“为了做好前100环的的顺利掘进,项目团队严格把控掘进过程,密切关注掘进参数变化。项目维修班组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对盾构机进行检修保养,确保盾构机时刻处于最佳状态。盾构管片拼装前由项目各部门联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高标准保证隧洞成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