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湖南安徽河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4-08 | 来源: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南方+、河北交通、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深江铁路引入智慧造桥机!

大家有没有想过

桥是可以“打印”出来的?

近日,深江铁路

首台多功能悬臂智慧造桥机

投入使用

像巨型3D打印机一样“打印”桥梁

还能提升箱梁的焊接质量

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

👇

日前,历经7天的浇筑、张拉、养护等数十道工序,深江铁路11标沙溪特大桥98号墩第一节连续梁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深江铁路首台多功能悬臂智慧造桥机在高铁建设中成功运用,为施工机械设备智能化、自动化迭代升级注入新动能。

▲深江铁路沙溪特大桥施工现场

多功能悬臂智慧造桥机

智慧造桥机呈半“T”型结构,净重75.7吨。从远处看,像一套大型装甲包覆着桥体。顶部的作业平台,可以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蒸汽养护、自动喷淋等多项工序。此外,机身周围有安全通道,保障工人安全。每修好一段梁,机器就会自动往前走一段,直到桥体合龙。

智慧造桥机主要由承重杆件、液压整体模板、液压调节、自动走行、信息化监控、平台防护等系统组成,可实现全方位监测、高效梁面通道、多核多点位控制、智能语音报警、智能蒸汽养护、自动喷淋等多个功能,能够确保各个节点工序准确、高效、优质衔接。

五大优势提高施工安全系数

深江铁路11标正线全长约23.7公里,桥梁占比100%。其中,沙溪特大桥长9793米,跨国道G105线,是深江铁路11标项目的关键节点之一。

本次施工的连续梁全长177.5米,桥墩分置在繁忙的国道两侧,施工安全风险高。与传统挂篮悬壁浇筑施工相比,使用智慧造桥机施工具备安全可靠、高效便捷、保障品质、智能养护、绿色环保五大优势,综合工效提升30%以上,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技术人员操作智慧造桥机

深江铁路

深江铁路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116公里,建设工期5.5年,全线共设深圳西丽、深圳机场东、东莞滨海湾、南沙、中山北站、中山西站、江门站7座车站,深江铁路深圳西丽至南沙段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南沙至江门段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

中山境内除中山北站、中山西站外,还设立广珠城际中山站联络线,中山站设存车场,具备首发站功能。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中山北站至深圳机场只需要25分钟。

深江铁路开通后

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地区联系

助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再提速

直接辐射带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

和粤西地区经济振兴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连云港市港口船舶调度中心正式成立运行

4月8日上午,江苏省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徐圩新区管委会、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联合举行连云港市港口船舶调度中心成立活动,标志着连云港市全港一体化港口船舶调度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近年来,连云港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奋力打造国际枢纽海港,开创4个“世界第一”的30万吨级航道竣工验收,江苏省首个40万吨矿石码头建成,盛虹炼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用,20万吨级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加快建设,港口年吞吐量达3.2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箱,连云港港成功跻身国际深水大港行列,迈入“40万吨级”时代。在港口加快建设的同时,连云港高水平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标杆示范,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开放枢纽功能持续增强,“十四五”以来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9.9%,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港口与后方临港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两翼港区港产关联度达到70%以上。

为适应“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全面拉开的新形势,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市港口一体化工作,研究建立全港集中统一船舶调度运行模式,通过全港统一调度促进港口资源更加科学、安全、高效利用。

连云港市港口船舶调度中心是全市沿海港口船舶进出港调度管理机构,负责全港船舶进出港计划的统一受理、统一制定、统一发布。该中心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发力“水运江苏”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加快打造“一带一路”标杆示范、建设国际枢纽海港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港口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提升连云港全港运行效率、优化港口营商环境、增强港口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该中心正式运行后,将按照统一调度、共同参与、明确规则、提高效率的原则,致力于打造统一、公平、高效的调度指挥体系,不断强化科技赋能,高标准建设港口一体化智慧调度系统平台,强化港口调度运行监督管理,持续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和船舶进出港效率,为临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为连云港打造“一带一路”标杆示范贡献力量。

【湖南】湖南出台《意见》进一步优化大件运输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大件运输营商环境,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助推湖南重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大件物流业降本增效,日前,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公安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数据局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湖南省大件运输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了高效办成大件运输“一件事”等多项惠企利民的有力举措。

《意见》共五章二十六条,主要内容包括加强监督管理、优化许可服务、优化通行服务及优化执法环境等四个方面。

创新监管方式。为有效管控和防范大件运输安全风险,《意见》明确提出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大件运输新型监管体系,实现大件运输从起点到终点全链条监管。同时,推出了加强联网联控、源头管控、动态监控、信用监管和联合监管等多项综合监管措施。

优化许可服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统一部署,《意见》明确要求推行大件运输许可“一件事一次办”,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按照“一次受理、部门流转、各负其责”原则和“五减一优”工作要求,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数据(政务服务)主管部门建立大件运输并联许可服务机制,并将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并联许可流程、征求公安交警意见流程和时限,全链条纳入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监管。同时明确要求对年度信用等级达到“AA”级的大件运输企业,推行“信易批”;对诚信典型和连续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大件运输企业,实行“绿色通道”等便利服务措施,推行“优先受理,快捷审批”。

优化通行服务。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空车上不了高速”等堵点问题,《意见》明确规定,对于悬挂正式号牌的牵引车、挂车或持有临时号牌的空载大件运输车辆通行湖南省高速公路,暂不实行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管理;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不得以未办理大件运输许可证件为由,拒绝上述车辆通行。此外,明确要求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在收费站入口,发现实际装载与申报数值存在细微偏差的大件运输车辆,应参照有关规定,在不影响安全通行的情况下予以放行。结合湖南风电新业态发展的实际需求,精减查验环节,缩短核查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建立合并开展湖南省风电叶片大件运输车辆高速公路入口查验与起运地核查制度,推行“执法人员起运地核查—承运人出示现场核查单—收费站凭单直接放行”的工作模式。

优化执法环境。秉持“宽进严管”的原则,本着“既把好安全关,又做好服务”的要求,为主动服务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大件运输安全畅通,《意见》明确要求加强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对信用等级为“AA”级,3年内无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大件运输企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减少“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频次;对信用等级达到“AA”级,近一年内无违法记录且未发生死亡1人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企业推行“信易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应对其车辆减少抽查核查和检查频次。同时,明确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公安交警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对超出许可长30厘米以内、宽3厘米以内、高3厘米以内(许可高度不超4.95米)、车货总重未超过核定的车货总重5%的大件运输车辆,不认定为“车证不一致”。

【安徽】安徽交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科技向“新” 发展提“质”

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为代表的超大跨径桥梁先后获得多项大奖;高速公路工业化智能制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创技术体系,研发“从上到下”“从小到大”全覆盖、全系列产品;引江济淮工程完成世界跨度最大钢结构渡槽、膨胀土治理、航道整治等技术突破,让长江、淮河实现世纪“牵手”;首创“鱼雷罐+布料器+附着式振捣器”的新型桥涵结构自动化生产系统,研发山区公路梁柱一体智能施工装备、多功能预制管桩施工设备及水下工程多功能检测移动平台……

“十四五”以来,安徽交通运输系统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智慧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实现了系统布局、重点突破、量质并重、融合应用的跨越发展。

“推进交通产业科技创新,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安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我们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聂爱国表示。

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春天的合肥骆岗中央公园,绿意盎然、诗情画意。一辆无人驾驶观光巴士稳稳停靠路边,记者扫码缴费后,车门缓缓打开,落座后汽车行驶平稳。作为最早商用的一批测试项目,合肥骆岗中央公园无人车平均行驶路程已经超过2000公里。

乘客只需打开骆岗公园无人驾驶App扫码购票,即可乘车绕行公园一周,全程近7公里。该套无人驾驶设备由安徽中科新驰公司研发,目前骆岗公园共投入无人驾驶汽车14辆,其中4辆无人驾驶观光巴士,还有多辆无人售卖车和无人清扫车。

中科星驰公司副总经理姜洪超介绍,这款无人驾驶巴士采用了L4级技术装备,实现了完全无人驾驶。车上搭载了多种传感器,包括6个雷达、11个摄像头,实现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监测;搭载大算力芯片,可以及时作出避障、拐弯、刹车等操作,反应时间不超过200毫秒。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安徽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结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交通新基建等工作,以创新为主导,以产业为土壤,以应用为牵引,推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智能建造加快工业化转型

修路架桥也能像工厂生产汽车一样,每道涵洞、每根墩柱、每片梁板都可以在工厂加工完成,再送到施工现场直接组装。

2023年通车的德上高速公路合肥至枞阳段工业化建造率高达92%,被列为交通运输部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和BIM建造示范工程,堪称高速公路工业化智能建造的典范。该高速公路应用装配式涵洞、桩板式道路、轻型T梁、钢板组合梁、模块化组合结构斜拉桥、装配式下部结构、装配式组合型护栏等,工程造价整体节约3.35亿元。

近年来,设计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聚焦工程工业化、数字化,加强科技创新研发,2023年研发投入达1.6亿元,占年营业收入的4.8%。

“我们积极推进工业化、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新国介绍,早在2006年,该院就率先开展工程工业化研究与应用,相继开发了装配式通道、钢板组合梁、桩板式道路等30多项新技术,并推广应用至省内外60多项重点工程中,节约投资30多亿元。

在江淮运河航道上,一座河上有河的“水上立交”凌空飞架。“这是国内首座钢结构渡槽,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总用钢量达2.04万吨。”苏新国介绍,这座桥采用钢结构建造,钢结构渡槽荷载巨大,需承载4万吨水,相当于自身重量的2倍。2023年,在国际桥梁大会上,淠河总干渠渡槽荣获亚瑟·海顿奖。

聚焦长大桥梁技术创新优势,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充分发挥重大工程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先后主持设计了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芜湖二桥、引江济淮工程淠河总干渠渡槽桥等为代表的超大跨径桥梁,取得多项重大创新成果,获得乔治·理查德森奖、全球道路成就奖、亚瑟·海顿奖等多项国际大奖,长大桥梁技术总体水平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加快落地

“以前设计一座桥梁施工图,需要两三个星期,现在通过‘智云’出图系统,只要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吴志刚说,“只需要在电脑中输入几个参数,哪年建成的桥,什么桥型,所有图纸马上就能出来。”

“智云”出图系统是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一款针对桥梁常用结构自动出图的系统,运营一年多来累计出图7400余次,大大降低一线设计人员工作量。该系统已入选合肥市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成为安徽省交通运输领域智能设计的一张名片。

依托“数字交控”建设,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大力推进工程数智化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一个云平台、两个中台、三大系统”,并全面投入使用,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当前,该院正在开展生成式和交互式桥梁智能设计、多专业智慧出图系统等研究,持续加大数字化技术在交通设计中的应用力度。“围绕智能制造、数字设计、三维激光扫描检测等工程信息化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地架桥修路、造福百姓。”吴志刚说。

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如今的设计人员从事外业调查早已不用扛着“长枪短炮”翻山越岭,一台平板就能轻松完成。吴志刚告诉记者:“过去跑外业调查,要扛着仪器翻山越岭,修一条路要跑三个月以上,现在十几天就能完成了,过去人工测量的工作,现在很多可以交给无人机完成。”

放眼全省,安徽交通重点企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安徽省交控集团建成国内领先的数字化云平台“交控数智云”,前江基地“混凝土预制构件数字化车间”被认定为安徽省数字化车间,“全过程云协同数智化工程勘设”项目荣获“国有企业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全国一等奖;安徽省港航集团建成合肥、芜湖2个数据中心,打造集团级数据中台“智慧云平台系统”和“数字港航”App,实现各类业务运营情况的数字化监管。

“十四五”以来,安徽交通运输系统各类科技创新成果达600余项,10项成果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发布地方标准52项,取得各类科技奖100余项。

数字赋能,智慧建造、智慧出行、智慧服务区、智慧码头等智慧交通应用场景正加快落地。安徽加强智慧交通顶层设计,部署实施近20个智能交通重点项目,形成42个数字化创新场景项目库。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交通智能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日益多元,智慧交通带来的便捷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河北】河北省首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顺利通过验收~

3月29日,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会同部公路局,部交科院、公路院、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和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在河北雄安新区组织开展“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验收。经过现场核查、观看视频、查验资料、听取汇报,验收组一致同意河北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通过验收,评定等级为优秀。这也是河北省省首个通过验收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

省交通运输厅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动、高效落实交通强国建设任务,建立了“省厅-集团-筹建处”三级联动机制,压茬推进项目实施。在高速公路智能感知、主动控制、车路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有效发挥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制定《河北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等30余项指导规范性文件,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河北样板。

会上,厅总规划师刘建新致欢迎词。会议听取了“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整体情况,以及京雄高速、荣乌新线、京德高速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