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浙江江西四川内蒙古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1-18 | 来源:珠海发布、南方+、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顺利合龙!两座大桥海上“牵手”成功
黄茅海跨海通道
中引桥顺利合龙
两座主桥海上“牵手”成功了
近日,随着最后一片钢箱梁架设到位,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的中引桥顺利合龙。这也标志着该项目两座海上主桥——黄茅海大桥与高栏港大桥成功完成海上“牵手”。
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
在合龙过程中
运用了多项“高精尖”技术
一起来看看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中引桥为16孔100米跨径的钢箱梁桥,钢箱梁大节段共32节,最大节段长123米、宽约18.8米、高4米、重1340吨。中引桥钢箱梁在厂内整节段制造完成,再由运梁船运输至施工区域,采用3600吨起重船“大桥海鸥号”进行整孔分幅架设。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以解决“钢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疲劳病害”为重点,以“U肋双面熔透焊接技术”和“先进视觉识别焊接机器人技术”为基础,全新规划了完善的桥面板单元智能制造车间。智能化焊接率达85%,使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一次焊缝合格率达99%以上。
为进一步提升钢箱梁架设精度,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采用了大跨钢箱梁桥整孔施工全过程智能监控技术并搭建融合BIM的三维GIS平台。在钢箱梁运输、架设过程中布设监测设备,综合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为一体,同时融入BIM模型、GIS地图,联动监测数据与轻量化模型,形成具备智能监测和控制功能的钢箱梁施工智能监控平台。
黄茅海跨海通道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东起珠海金湾平沙镇,向西跨越黄茅海水域,终点位于江门台山斗山镇,全长31公里,其中跨海段约14公里。
据悉,截至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的五座主塔和两座隧道均已建设完成,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持续进行中,黄茅海大桥东塔钢箱梁架设完成7节、中塔钢箱梁架设完成9节、西塔钢箱梁架设完成15节;高栏港大桥东塔钢箱梁架设完成31节、西塔钢箱梁架设完成33节,正全力向着高质量建成通车目标迈进。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后
将缩短珠海到江门及粤西地区
约30分钟的通车时间
组成一条深入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向粤西辐射的发展动力轴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早日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
一起期待吧
【浙江】浙江实干攻坚交通强省重大项目
据1月17日召开的2024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消息,今年浙江交通将实施“实干攻坚年”行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全年计划完成综合交通投资3500亿元、力争3600亿元,其中公路水运投资超2400亿元,力争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4000万标箱,建成高速公路110公里、普通国省道280公里,新增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内河千吨级航道23公里。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蔡洪表示,今年是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再出发之年和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全面推进之年,交通运输行业将以“交通强国、开路先锋”为使命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以“五区”建设为主攻重点,以“实干攻坚年”为载体抓手,全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今年,浙江将攻坚交通强省重大项目,重点推进甬金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确保开工40个、建成30个项目,形成杭州湾高速公路“双环线”,基本实现省域“1小时交通圈”;攻坚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推动强港改革落地,建成嘉兴港独山港区泊位等项目,全线开工钱塘江航道四改三工程,贯通浙北集装箱运输主通道。
浙江将攻坚强化保通保畅,强化特殊时段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完善重点物资供需对接机制和公路保通保畅长效机制;攻坚平安交通建设,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严抓好道路运输治理,加强水上交通监管,强化铁路沿线安全环境协同治理;攻坚打造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实施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组织运行等五大行动,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民航领域,浙江将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优化机场网络布局,拓展国际航线网络,提升空港枢纽能级,做优“杭港通天下”品牌,推广“浙里飞”等场景应用。聚焦共同富裕,浙江将创新共富“交通模式”,创建交通共富县域基本单元,全域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货车司机服务联盟,打造货车司机关心关爱浙江品牌。
服务好重大战略实施方面,浙江交通将全面落实13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深化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全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重点任务。行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浙江将深化交通大脑建设,构建“浙运安”普货整体智控体系,拓展“浙路通”等应用,新增5个以上重点产业集群。行业治理方面,统筹推动13项重点改革,全面推广“一键办、自助办、联动办”等应用,深化信用交通建设。
2023年,浙江集中推进强港建设龙头工程,系统谋划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全省综合交通投资达3734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公路水运投资2469亿元、同比增长13.5%;宁波舟山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13.2亿吨、353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9%、5.9%,宁波舟山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首度跻身全球第9位;建成7条、228公里高速公路项目,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全面通航;建成全国首条双高箱示范线金甬铁路,集装箱海铁、海河、江海联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3.8%、27.5%、21.3%,率先创建现代化内河航运示范省。
【江西】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在九江港调研时强调 高质量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日前,江西省委书记尹弘深入九江港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九江市工作汇报。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提升综合实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彰显九江担当。
来到九江红光国际港,只见江面上船舶穿梭往来、港区内集装箱整齐堆放,桥吊林立有序作业。尹弘察看码头现场,了解港口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情况,要求对标一流港口,提升管理服务效能,着力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强与省内港口、长江沿线港口等业务协作,高质量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尹弘强调,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更大力度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立足长江黄金水道,扩大沿江开放,奋力向江图强,突出开放合作重点区域,加快对接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与南昌、赣江新区融合联动,努力实现共赢发展;加快打造区域航运中心,进一步整合优化九江港的航线、船舶和物流等航运要素资源,大力发展铁海联运、水水转运,推动临港经济、口岸经济提质提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努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
【四川】四川高速通道集群支撑成渝经济圈建设
近日,2024年四川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今年力争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260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服务大局保障有力、运输服务转型升级、行业治理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持续突破、绿色低碳成色更足五大目标。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四川交通将全力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建成开江至梁平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成渝扩容等高速公路,打造川渝高速公路通道集群,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完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推进沿江高速公路新市至攀枝花、汉广扩容、绵广扩容等高速公路项目,力争沿江高速公路宁南至攀枝花部分路段、泸州合江榕山过江通道建成通车;加快推进久治至马尔康高速公路建设,打造全省高原生态环保示范工程,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四川将持续加快推进37个共3392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加快九寨沟至绵阳、成绵扩容、乐山至马边、苍溪至巴中等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力争新开工攀枝花至盐源、江津经泸州至宜宾等高速公路项目,确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加快建设548国道色达至翁达段、227国道盐源县黄泥梁子大桥等项目,确保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500公里,消除45处国省道“断头路”“瓶颈路”;加快推进岷江老木孔、东风岩和渠江风洞子等枢纽建设,力争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2000公里;启动16家客运枢纽站智慧化升级改造,建成资阳北、威远北等综合客运枢纽站和120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
为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四川今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8600公里,实施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4600公里、幸福美丽乡村路2700公里,新增69个乡镇通三级公路、6100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拓展“金通工程”服务内涵。
四川将不断提升群众对交通运输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将新增7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推动充电设施向重要旅游通道、枢纽场站延伸覆盖;深化货车司机权益保障突出问题和网约车不合规运营“两项整治”,开展网约车租赁示范合同试点;编制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交通实施方案,从项目、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差异化倾斜支持,尽快补齐欠发达县域交通短板。
聚焦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川将坚定传统客运向定制客运转型的方向,今年计划新增定制客运线路40条、车辆300辆,不断拓展公路与航空、铁路旅客运输衔接网络;推动货运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升“蜀好运”全省综合性网络货运平台能级,出台规模以上货运企业奖补政策,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
四川将着力提升交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聚焦桥梁与结构、长大隧道、公路抗灾等重点领域,再创建一批省部级创新平台,完成13个厅级科研平台组建验收;依托沿江高速公路、351国道夹金山隧道等重大工程项目,做好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成果转化,形成一批技术指南、指导意见、标准规范。
2023年,四川省公路水路建设预计完成投资2685亿元,连续3年投资超2000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9800公里,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达32条;新改建农村公路1.9万公里,建成幸福美丽乡村路3632公里,170座铁索桥改公路桥全部完工,惠及20余万群众;全省发展“金通工程”客运车辆2.7万辆、客运线路8588条,建成“金通·邮快驿站”9001个。
【内蒙古】内蒙古东西高速大通道今年全线贯通
1月17日,记者从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工作会上获悉,今年交通运输行业将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横贯东西、纵连南北、顺通北京、畅联八省、抵边达海、城乡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布局,实施重点公路项目39个,建设规模2500公里,实现自治区东西高速公路大通道全线贯通、盟市间高速公路互通、重点口岸高速公路接通。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世勤表示,今年将努力在服务办好两件大事、发挥先行引领作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行业治理等方面取得实效,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
今年,内蒙古将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出台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意见,持续实施网络货运专项奖补政策,整合优化配置运输资源,着力解决车货不匹配、空驶率高的问题,培育本土网络货运市场主体,力争全区网络货运整合运力100万辆以上,货运量达2亿吨,产值超过150亿元。
内蒙古将推进“干线公铁联运+区域绿色配送”,协调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持续推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力争今年年底铁路货物周转量占综合运输比例达到57%,蒙西地区煤炭工矿企业长距离铁路运输比例超过80%;以发展“陆港+集装箱+新能源重卡”运输模式为突破口,推动矿区、电厂、煤场等开通新能源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配套建设综合能源补给站,在绿色转型中培育清洁运输企业。
今年,内蒙古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完工4000公里,实现苏木(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分别达到95.5%、88.5%、44.6%;加强交通与关联产业融合,开工建设产业路、旅游路1700公里;实施沿公路线防沙绿化工程,将沙漠公路建成治沙绿色屏障,服务打赢“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客货邮县乡村三级节点建设,新开通线路30条以上;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梁150座。
2023年,内蒙古开工建设公路里程超1万公里,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358.8亿元;开工建设产业路41条476公里、旅游路24条609公里,79个旗县(市、区)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出区通道达47条,6个口岸通一级及以上公路,229个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完成综合运输货运量23.4亿吨、货物周转量5535.9亿吨公里,国际道路运输货运量6993万吨,同比增长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