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山东湖南河北云南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1-07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新疆交通运输、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开发797个功能点 广东省重点船舶智能监管系统上线

1月5日,由广东海事局联合数字广东等单位开发的广东省重点船舶智能监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国内首创船舶驾驶行为动态监测预警和水路导航两大功能,可对船舶、船员、通航环境、重点桥梁的实时动态监控和重点船舶航行全过程预警,标志着广东在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运输船舶监管共建共治、打造航运安全生态命运共同体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该系统围绕防范“船撞桥”等难题,在31个重点桥区、港区建设并接入智能卡口数据,全面接入全省4792艘300总吨及以上内河船舶驾驶台监控数据和海事二级共享库数据智慧海事190万船员数据、18万船舶数据,汇集936座桥梁静态信息、173座桥梁实时净空高度信息、1351座水文站信息(含广西)、1483座气象站点信息、2.6万艘渔船信息,可为船员、船舶、航运公司提供智能化服务的数字基础,有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该系统梳理了影响水上船舶通航安全的“人、船、桥、航运公司、通航环境”五大要素,“预、点、跟、查、析、 展”六大功能场景及“海事部门、航运公司、船员、桥梁业主、第三方、其他政府部门、金融保险企业”七类核心用户,完成797个功能点开发,可为省市县三级行政部门、船员及航运公司、桥梁业主分别定制提供不同用户端场景业务。

此外,该系统初步实现了“两广航路”规划和广东省水路导航,可对广东全省航道进行航路推荐、驾驶舱语音导航播报航线及预警信息。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广东省水网9866公里通航水域上下行航路。

【山东】山东省首个!真情巴士静江路智慧公交停车楼项目投入使用

真情巴士静江路智慧公交停车楼项目投入使用

这座新“楼房”能住120辆公交车

另外还设置了130个小型车停车位及69个新能源充电桩

近日,山东省首个智慧化公交综合立体停车楼——青岛真情巴士静江路智慧公交停车楼项目完成竣工验收,自1月1日起试运营。据悉,该停车场共设置120个公交停车位、130个小型车停车位及69个新能源充电桩,完善公交维修等配套功能,可有效改善周边静态交通环境。

停车楼+综合楼

提升土地利用率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昆仑山南路与静江路交叉口东北侧的项目现场看到,停车楼建筑外观呈流线型、大气美观,东侧为综合楼,西侧为立体停车楼。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场站公司负责人陈雷向记者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占地面积约110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3328.11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公交立体停车楼、维保车间、光伏发电、充电设备等,是目前山东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智慧化公交综合立体停车楼。”

据了解,该地块原为真情巴士集团一处公交车辆维修站,除维修场地外,最多可停放40辆公交车。在新区相关部门支持下,真情巴士对该场站进行了综合立体开发,目前该项目地上部分建设综合楼13层、停车楼4层,设置公交车停车位120个,配建30个新能源充电桩;地下部分1层,设置小型车停车位130个,配建39个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建成后,不仅破解了公交车的“住房”难题,扩容公交车停放量3倍,而且有效满足周边市民停车、充电需求,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5G+物联网

场站管理更聪明

真情巴士发挥智慧公交优势,构建先进的数智化公交停车场管理形态,全面提升公交场站业务管理水平和安全隐患事件处置效率,在数字城市应用领域实现科技惠民。

据青岛真情巴士集团信息技术总工程师程鹏介绍,在数字赋能方面,该项目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行业内首次应用自动巡更机器人。停车楼配备六轴机械臂自动巡更机器人,同时搭载见光及热成像摄像头,可实时视频监控及回放查看现场情况,及时进行火灾、人员等安全预警。同时,真情巴士自主研发了机器人操控系统,实现机器人自动巡检、拍照留痕、及时预警、自动充电、自主激光导航、远程操控等功能,并自动生成巡检记录报表,最少节约人力3人,提高场站管理智能化水平。二是自主研发智慧停车诱导与反向寻车算法,提高场站管理效率。结合公交调度、车辆维保、充电补电等实时业务系统,融合场站动态实时数据、公交行车计划数据、AI视频识别等多源异构数据,实现车辆自进场开始的停车诱导以及结合运营计划的反向寻车功能,提高停车以及寻车效率。简单来说,系统会根据车辆的发车班次、停车需求自动设计停车位,驾驶员只需根据系统安排在指定位置停放车辆或提车出厂。三是搭建3D场站数字孪生平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搭建“1(全局可视化)+4(综合态势、安防态势、消防态势、温控态势)+N(开放式平台)”的虚拟现实高度融合的一体化监控指挥平台,可实现对各楼层设施设备、车辆停车位、充电桩的实时状态监控以及特殊应急场景下远程实时应急指挥。例如,场站楼某处发生温度异常,系统将自动检测并预警提醒,指派巡更机器人现场查看,如遇火情等能够快速处置,实现远程指挥。

光伏充电+维修

延伸便民服务触角

在项目停车楼顶层,记者发现其挡雨棚的设计也有亮点。“我们将挡雨棚与光伏发电设施融为一体,形成了186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雨棚。经过前期测算,光伏设备的预计日发电量可达1200度,与综合楼日均耗电量基本持平,可实现综合楼电量方面的自给自足。”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场站公司负责人陈雷介绍道。

除了满足停车、充电及办公需求,项目还设置了车辆维修、保养车间,在服务公交车维修保养的同时,将逐步对外开展车辆修理业务,进一步为群众提供汽车后市场服务。

公交停车场综合开发建设有利于提高周边区域公交系统调度、引导、缓冲交通压力的能力,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静江路智慧公交停车楼项目顺利推进是西海岸新区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又一举措,也是真情巴士积极响应新区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探索土地复合利用新模式的有益尝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公交运营主业,展现国企担当,在项目建设方面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停车场运营管理、汽车租赁、文旅产业等方面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相逢俊表示。

【湖南】湖南发文进一步加密优化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

日前,省发改委印发《湖南省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重点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农村地区实现充电站“乡乡全覆盖”、充电桩“村村全覆盖”,全省累计建成充电桩40万个以上,车桩增量比力争达到2:1。

《实施意见》提出,合理利用城市道路邻近空间,坚持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相结合,围绕“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等城市专用和公用区域,因地制宜布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鼓励建设充换电一体化场站,逐步提高换电设施的通用性、兼容性,促进城市充电网络与县、乡充电网络有效衔接,力争到2025年底前,城市地面公共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比例不低于车位的20%。公共机构、国有企业等单位内部停车场按不低于30%的车位比例建设充电设施,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鼓励其他企业、单位参照以上标准配建,并根据实际情况全天候或分时段对外开放。

《实施意见》还提出,严格落实新建小区固定车位100%预留安装条件,满足直接装表接电要求,同时配建不低于固定车位25%的充电设施。对于没有固定车位的老旧小区,可就近利用小区周边空地或道路两侧规划建设公共充电设施,实现居民“就近就便”充电。对建成时间较长的老旧小区或难以实施电力设施增容改造的小区,鼓励引入充电运营企业采用“统建统服”模式,有偿提供充电设施统一规划、新建、改造和运营服务,有效缓解小区充电难问题。已实施“统建统服”小区原则上不再接受充电桩个人独立报装。到2025年底前,各县市区均建有“统建统服”示范小区,居住区公共车位充电设施实现有效覆盖。

1.优化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加油(气)站配建公共快充和换电设施,建设一批集加油(气)、充换电等业务一体的综合供能服务站。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应按照不低于30%的车位比例同步设计、配建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条件,加快升级改造既有充电设施。到2025年底前,高速公路和在役普通国省道沿线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密优化,农村公路沿线有效覆盖,基本形成充电及时高效、出行保障有力的公路沿线充电网络。

2.推进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在乡镇机关、县乡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适度超前布局公共充电设施,促进城乡充电网络融合发展,并紧密衔接乡村建设、村庄布局等专项规划,推动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延伸。积极发挥电网企业社会责任,到2025年底前,全省乡镇供电营业窗口(供电所)充电设施实现全覆盖,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补能需求。

3.调整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调整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广泛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用户低谷时段充电。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鼓励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分类分场景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场地租金实行阶段性减免,研究制定居住区“统建统服”试点工作方案和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

【河北】国能黄骅港2023年岸电接驳同比增长131.7%

2023年,国能黄骅港务公司船用岸电系统累计成功接电1068艘次,同比增长131.7%;使用电量401.52万度,替代船舶燃油883.33吨,减少碳排放2859吨,岸电接驳使用率再创历史新高。

国能黄骅港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每年2亿多吨煤炭由这里下水出海。大量的船舶进行停靠,成为黄骅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一部分。

依托集团公司整体布局优势,该公司先后完成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黄骅港码头船舶岸电应用试点项目》的全部任务,已建成800千伏—1000千伏安低压岸电9座和1600千伏—2000千伏安高压岸电12座,覆盖港区21个泊位,实现了“码头岸电覆盖率100%”的既定目标,港区的岸基供电系统运用智能变频技术,满足不同电压、不同频率船舶用电需求,实现对船舶的不间断供电,即在船舶不停发电机的情况下,实现船舶带负荷并网,达到船电与岸电的无缝对接,确保了船舶安全稳定接用岸电。同时,该公司通过加强与航运公司沟通联系,不断优化完善岸电推广和使用措施,强化“岸电船舶优先靠离泊”政策,积极对接海事、港航等管理部门,切实落实来港船舶“应接尽接”管理要求,稳步提升绿色港口建设水平。

【云南】云南勐绿高速公路平掌1号大桥顺利贯通

1月2日上午,随着最后一片预制T梁精准就位,标志着由中铁八局承建的勐绿高速公路第9项目平掌1号大桥顺利贯通,为实现勐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勐绿高速公路平掌一号大桥顺利贯通

平掌1号大桥全长457.5米,上跨山沟和河流而设,孔跨布置为15x30.5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全桥共有75片预制梁。为确保顺利完成预制梁架设任务,项目部先后克服了运梁距离远、路基施工干扰大等困难,圆满完成架设任务,保障了桥梁贯通。

据悉,勐绿高速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省域高速公路网中起到“襟带省域沿边西南,辐射国门内外”的重要作用,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推动边疆地区人流、物流高效顺畅。

【新疆】实干开启新一年 新疆重大公路项目加快建设捷报频传

新时代气象万千,新征程催人奋进。刚刚收获过去一年的成绩单,转眼又迎来新一年的开门红。新疆交通全力推进进出疆通道、对外开放通道、疆内干线通道等互联互通运输大通道建设,多个项目按下建设“快进键”,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连霍高速新疆段两个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

近日,G30连霍高速公路星星峡至哈密、哈密至吐峪沟段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随着一声动工令下,现场数十台挖掘机轰鸣作响,铁臂挥舞,吹响了项目建设的冲锋号。

“星星峡至吐峪沟段日均交通量2万辆,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已难以满足需求,改扩建尤为必要”,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鲁新虎介绍,该项目将采用“改建+扩建”的方式,利用既有的四车道在两侧或者中间加宽,建设期加大交通导改,保证全面施工,既有道路还能正常通行。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随着交通服务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多,也为哈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撑保障。

“项目开工后我们会主动对接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连通断点、疏通堵点、突破难点,营造优质的交通投资建设环境”,哈密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建勇说,依托交通快速发展,哈密市全面构建起了城市核心区1小时经济圈,外围资源运输环线,有效带动哈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悉,该项目全长537.246公里,由现有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八车道,计划工期3年,总投资263.6亿元,建成后进出疆高速公路中通道通行能力将成倍增加,对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兵地融合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

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4个工作面顺利贯通

冬日的天山白雪茫茫,雪山之下,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里,震耳的爆破声、掘进机破岩挺进,建设者们热火朝天,进口端2号竖井2-2井身开挖顺利完成、出口端4个工作面顺利贯通,这个元旦假期喜报频传,再掀热潮……

“进入冬季,天山胜利隧道施工区域气温较低,建设者做好拌合站、混凝土罐车保温工作,控制混凝土出仓温度,合理制定隧道内施工方案,确保各工序施工质量达标”天山胜利隧道第六标段负责人李亚隆说,节假日期间有百余名工人值守隧道工地,24小时轮班推进工程进度,全力向天山挺进。

实现南北疆直通,是促进南北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各族群众心中的梦想,天山脚下的和静县查汗正在打理她的化妆品小店,为了进货她每周都要翻越天山去乌鲁木齐,查汗说:“就盼着高速公路能早日通车,这对我们生意人来说就方便太多了”,很多人都像查汗一样,憧憬这乌尉高速的通车,天山中的建设者们也在为梦想的实现而奋斗着。

作为“咽喉”工程的天山胜利隧道全长22.1公里,是世界最长在建高速公路隧道,建成后,穿越天山仅需约20分钟,乌鲁木齐至库尔勒的车程将由原来的七八个小时缩短到三个小时,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驶入历史快车道。

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项目全面施工

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项目艾肯隧道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各种机械来回穿梭,施工现场建设人员紧张有序地作业。

“这两天艾肯隧道出口端右线掘进累计突破1000米大关,实现了左右线双洞均突破千米目标。”那巴公路项目第五标段项目部负责人刘吉祥介绍,隧道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有效施工期短,各建设标段科学制定施工计划,精心部署施工任务,合理优化施工工序,加快项目整体施工进度。

艾肯隧道是那巴公路项目控制性工程,位于和静县巩乃斯艾肯达坂山脉,自然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建设者大力开展技术攻关,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围岩监控量测、视频监控,实现对现场质量安全的动态管控,确保项目建设安全高效。

那巴公路项目起于新源县那拉提镇,止于和静县巴仑台镇,全长215.391公里,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那巴公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9.15亿元,圆满完成2023年度计划,目前整个那巴公路建设各标段均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那巴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新亚说。

近年来,新疆着眼“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进出境联起来”,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副厅长李学东表示,2024年新疆将紧盯公路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围绕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客货场站等,新建、续建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进出疆、南北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日益完善新疆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交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