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湖南河北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1-05 | 来源:肇庆交通运输、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肇庆这条“大动脉”正式通车

@肇庆的宝子们

一个新年“开门红”送上

金利大道正式通车啦图片

新的一年

咱们“通”行无阻~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金利大道全长25.6公里,含桥梁11座,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部分路段采用城市道路标准)建设。项目起自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横跨广昆高速,贯穿金渡、白土、蚬岗、金利等镇,终点位于金渡镇广昆高速公路白土出口,设在紫云互通立交。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金利大道建成通车,将与广昆高速、国道G324等道路实现有效互补,有效促进西江江南片区东西联通、实现车流物流20分钟通达,全面拉大路网架构,成为打通沿线各镇互联互通的交通“大动脉”。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小明  摄

据悉,金利大道沿线的杜村是蚬岗镇南片区的村庄之一,由于杜村远离高速出入口,村民去往白土、金渡、金利等镇大多走乡道、国道,或是从双金公路绕行,车流高峰时容易出现堵车状况,运送农货物资的路程远、成本高、安全风险大。

金利大道毗邻杜村,通车后沿线辐射金利、白土、金渡镇,将有效改善此前道路拥挤的交通状况,大幅缩短沿线镇村的行车距离。

△邓达荣 摄

又一条崭新的公路正式通车

沿线市民群众的出行体验up~

尊嘟太快乐啦

【江苏】深化“全链条”监管 打造“港口粉尘治理”江苏模式

近期,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积极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持续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港口领域创新性开展“前期建设、过程跟踪、事后溯源”全链条监管,打造“港口粉尘治理”江苏模式。

强化政策引领。该局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全面推动散货码头企业开展粉尘在线监测工作。截至目前,2239家港口企业的4539套粉尘在线监测设备接入省级监测监管平台,江苏省成为全国唯一实现从事易起尘货种装卸码头粉尘在线监测全覆盖的省份。

强化监督检查。该局严格落实《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坚决打击港口粉尘防治措施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港口粉尘防治执法检查3378家次,累计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1526项,立案查处港口粉尘污染案件92起,罚金200余万元。

强化预警预控。该局全面运行江苏省港口粉尘在线监管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精准分析粉尘超标情况,实现港口粉尘实时动态在线监测。该平台运行以来,粉尘数据预警3.3万余项,其中数据采集异常2万余项,数据超过预警值1万余项,设备运维异常2195项;预警事件闭环处理约3.2万项,处置率95.3%。

下一步,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将加快推进粉尘在线监测系统与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落实信息抄告制度,加强港口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执法;加强对已建系统的监督管理,督促港口企业加强系统建设和运维管理;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港口粉尘颗粒物排放标准,明确港口企业排放PM2.5、PM10、TSP等数值指标。

【湖南】湘潭补链强链融入组合型枢纽

新年新气象,在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处施工现场,挖机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个物流园区正拔地而起。

“在这2000余亩土地上,正在建设湖南一力物流园和长株潭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两项目同步推进,预计2024年年底投运。届时,中车、中联重科等重点企业的钢材交易、运输配送将更加便捷。”湖南一力长株潭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瞿月苏介绍,一力物流园原址位于长沙市天心区,眼下湘潭的这个工程属于搬迁项目。

2023年7月,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作为组合型枢纽城市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一力物流园和铁路专用线两个项目,便是《长沙—株洲—湘潭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三年实施方案》中的重点项目。

以组合型枢纽城市补链强链,自然少不了考虑彼此的“关系链”。“功能互补”四字,从一力物流园项目可窥一二。

瞿月苏坦言,一力物流园起着疏解非省会功能的作用,是链接长沙和湘潭的一个纽带。老项目迁址后,长沙能腾出空间潜心于高新科技等产业,湘潭也将自身的生产服务型名片擦得更亮,湘钢等本土货源企业因此受惠。

搬迁后的一力物流园除了提供基本的货品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还将具备光伏发电、智能化管理、大数据接入等功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确保用钢链条高效畅通。

长株潭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全长约3.8公里,连接湘潭老火车站,建成后将扭转湘潭货运中转过度依赖公路转驳的局面,完善沪昆铁路集疏运系统。

为保障项目有序推进,湘潭各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配套服务。物流企业在铁路专用线前期申报审批方面欠缺经验,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提供政策咨询;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协调征地拆迁问题,投入10亿元用于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湘潭市交通运输局将物流园区周边农村公路建设纳入相关政策支持范围。

湘潭市交通运输局还将不断推动多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联合长沙、株洲打造互联互通、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

【河北】国能黄骅港2023年岸电接驳同比增长131.7%

2023年,国能黄骅港务公司船用岸电系统累计成功接电1068艘次,同比增长131.7%;使用电量401.52万度,替代船舶燃油883.33吨,减少碳排放2859吨,岸电接驳使用率再创历史新高。

国能黄骅港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每年2亿多吨煤炭由这里下水出海。大量的船舶进行停靠,成为黄骅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一部分。

依托集团公司整体布局优势,该公司先后完成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黄骅港码头船舶岸电应用试点项目》的全部任务,已建成800千伏—1000千伏安低压岸电9座和1600千伏—2000千伏安高压岸电12座,覆盖港区21个泊位,实现了“码头岸电覆盖率100%”的既定目标,港区的岸基供电系统运用智能变频技术,满足不同电压、不同频率船舶用电需求,实现对船舶的不间断供电,即在船舶不停发电机的情况下,实现船舶带负荷并网,达到船电与岸电的无缝对接,确保了船舶安全稳定接用岸电。同时,该公司通过加强与航运公司沟通联系,不断优化完善岸电推广和使用措施,强化“岸电船舶优先靠离泊”政策,积极对接海事、港航等管理部门,切实落实来港船舶“应接尽接”管理要求,稳步提升绿色港口建设水平。

【广西】2024年宁夏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顺利在银川召开

1月5日下午,记者在2024年宁夏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宁夏交通运输行业将计划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高速公路优等路率保持在93%以上,普通国道及省道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9.25%、82%以上,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提升不少于5个百分点;客运多元化、品质化服务进一步拓展,货运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2023年宁夏交通运输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全区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超年度目标11.8%。完成公路营业性货运周转量667.1亿吨公里,增幅排全国第8位。成功承办了交通运输执法改革现场会、首届执法装备展览会、新闻宣传通联会3场全国性行业大会,全力办好了农村公路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提升工程2件民生实事,切实办成了宁夏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银川市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支持城市2件打基础利长远的难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管理养护提质升级、运输服务加快转型、治理能力不断强化、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2024年宁夏交通运输厅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宁夏篇章。深化拓展交通强国建设宁夏试点领域,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先行区建设,完善“四绿一治”绿色交通发展体系,全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加强多式联运适配体系建设,重点枢纽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达到65%。投入2600万元实施12对服务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和无障碍设施进行标准化提升,加密布局建设5C快速充电桩40根,打造2对试点特色服务区。持续开展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年内完成路况提升工程4000公里。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绿色低碳等领域地方标准供给,形成6项地方标准,拓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成果,推动成立宁夏交通执法装备研究院,打造现代化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

据了解,宁夏交通运输厅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强美丽宁夏交通网络支撑,坚持以“十四五”规划落实为引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服务支撑作用。稳步推进银昆高速宁夏段、乌玛高速惠农段及G338线中卫至孟家湾段、G629线中卫至下小河段公路等项目建设和落地,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依托黄河、贺兰山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快实施贺兰山东麓旅游环线等项目,强化干线公路网络与重要旅游景区衔接,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强化基础设施质量提升,提高公路管养科学规范水平,加快建设全区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决策体系,推进公路全生命周期管养。完成收费公路、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2.4万公里,精准实施养护工程,基本实现分类养护、精细管理。调整优化治超非现场执法监测点布局,新建续建10个非现场执法监测点。

与此同时,扩大优质运输服务供给,建设经济高效强韧运输体系,巩固建制村100%通客车成果,推动全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夯实交通运输安全发展基础,全力防风险、除隐患、降事故,促进全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加强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切实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会议还对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据了解,宁夏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将坚持“两个至上”,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抓实抓细问题靶向治理,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安全治理工作质效、智慧安全监管手段、应急保障实战能力,以本质安全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