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重庆湖南陕西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1-04 | 来源:央视新闻、羊城交通广播电台、滨海宝安、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主线实现“电联通”,深中通道电量已满格■■■
新年新气象
又有重大工程传来建设捷报~图片
深中通道主线实现“电联通”
将以“满格”电量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日前,随着运行人员合闸,设于深中通道东人工岛的110千伏变电站源源不断将电能输送到现场,深中通道配套电力工程完成建设,正式投产,项目主线实现“电联通”,将为贯通后的“精装修”及未来运营提供强劲的电力支撑。
▲深中通道主线实现“电联通”,进行部分路段通电测试。
据广东交通集团介绍,为保障未来行车环境的安全舒适性及全线应急救援高效性,深中通道全线配套了路灯照明、全覆盖监控系统、通信及消防设施等,总用电容量需求大,约为44000千伏安,沿线分布设置超过130台变压器等,对供电稳定性要求高。
▲深中通道主线实现“电联通”,进行部分路段通电测试。
据悉,深中通道专门在东人工岛建设110千伏变电站,采用双回路110千伏高压进线登陆东人工岛。同时,项目中山侧配备了智能10千伏配电开关站,该站应用先进的速断型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技术,能确保故障恢复时间达到毫秒级。
通过东人工岛110千伏变电站、海底隧道、西人工岛及桥梁沿线配置的变压器、高低压柜等,会同中山侧10千伏开关站及相关设备,项目实现桥、岛、隧电联通。
▲深中通道设于项目东人工岛上的110千伏变电站。
据介绍,深中通道主线实现“电联通”后,将大大缓解目前通过临电、发电机电能源供给总量有限、不稳定的压力,极大改善施工照明及海底隧道通风条件等,提供更为安全的施工建设环境。
▲深中通道主线实现“电联通”后,将极大改善隧道内照明、通风等施工环境。
同时,还为提前调试已经安装的大量机电设施创造了条件,有效缓解通车前联调联试时间紧张的情况,为项目如期建成通车奠定重要的供电基础。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路灯及伶仃洋大桥外轮廓灯进行通电测试。
目前,深中通道正全面开展
机电、交安设施安装及调试等工作
2024年建成通车后
深圳⇋中山
将从目前的约两个小时
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期待值拉满~
【重庆】重庆城开高速城口县城至北屏段建成通车
1月3日
重庆城口至开州高速公路
(简称“城开高速”)
城口县城至北屏段建成通车
当天15时正式向社会车辆开放通行
城开高速是国家高速G69银百高速的重要段落,项目起于大巴山陕渝界,经城口县北屏、县城、蓼子、鸡鸣、雪宝山,开州区满月、大进、温泉、白鹤,止于万开高速赵家互通,线路全长128.5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项目采用分段开工、分段通车的建设模式。
城开高速剩余的北屏至陕渝省界段约7公里也正抓紧建设,其中全长13.6公里的大巴山隧道(其中重庆段5.4公里)已掘进至总里程的73%,力争2025年底与陕西段同步建成通车,届时将为重庆市新增一条北上陕西的直连快捷省际通道。
城开高速城口县城至北屏段通车后
城口北部几个乡镇
将实现全程高速直达开州、万州区域
极大方便当地百姓出行
同时,还将推动城口县北屏乡生漆、核桃等当地特产“走出去”,带动北屏乡周围旅游资源快速发展,吸引区域外游客“走进来”,为秦巴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动力。
【湖南】湖南省八大交通项目集中开工
1月3日,湖南省重大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八大重大交通项目在长沙市望城区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船闸控制中心前坪集中开工。
此次集中开工的交通重大项目为: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项目、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建设工程项目、岳阳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道仁矶码头工程项目、岳阳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松阳湖三期工程项目、浏阳至江背高速公路项目、许广高速茶亭互通至长沙绕城项目、桂东至新田(宁远)高速公路郴州至桂阳段项目、湘阴县虞公港铁路专用线项目。
此次新开工建设的8个交通项目,覆盖公、水、铁三种运输方式,总投资331.4亿元,对加快完善湖南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运输结构、推动多式联运、提升通江达海能力、发挥黄金水道黄金效益、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刘扬表示,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按照决策部署,坚持不懈抓项目建设,强化调度,科学组织,确保项目高效率推进、高标准建设,为2024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贡献交通力量,奋力当好现代化新湖南开路先锋。
“十四五”以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全力推动公路水路重大项目建设。近三年,全省累计完成交通投资3158亿元,累计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15个1314公里、建成通车13条(段)58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7530公里,规划的31个省际通道打通29个,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累计开工高等级航道项目5个586公里,建成千吨级以上航道69公里、达1280公里;新增千吨级及以上泊位28个、达到142个,港航水利集团挂牌运营,基本形成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高等级航道为骨架、岳阳港长沙港为枢纽的现代内河航运体系,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8个集中开工交通项目简介
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十四五”水运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湖南省首个一级航道水运建设项目,属于全国高等级航道网“四纵四横两网”中的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法人单位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筹资、建设和管理。项目估算总投资32.03亿元,建设工期48个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按3000吨级标准建设长沙枢纽三线船闸,按一级航道标准整治湘江长沙至城陵矶航道146公里,配套建设建设岳阳锚地服务区和长沙水上服务区船员服务楼船闸调度室,提质改造航道监控分中心、长沙处、湘阴处、岳阳县处等航道站房,完善航道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
本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湘江长沙以下航道等级和我省大宗物资运输能力,对调整我省交通运输结构、承接公转水、助推绿色生态交通高质量发展、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和湖南强省会战略实施、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和加速湖南与长江经济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重大助力。
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沅水是黔东南、湘西地区通往长江的重要出海通道,属国家高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建设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十四五”水运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常德市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法人为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本项目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城沅水干流,工程范围上起船闸上游连接段航道及桃源沅水大桥,下至船闸下游连接段航道,项目估算总投资24亿元,建设工期42个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按Ⅲ级船闸标准新建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按Ⅲ级航道标准拆除重建桃源沅水大桥,按4级堤防标准改移桃源枢纽右岸沅水大堤。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沅水航道等级、繁荣全县水运市场、拉动关联产业发展。特别是桃源沅水大桥的新建,将进一步畅通县城与东城区连接通道,对于提高群众出行方便、带动桃源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岳阳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道仁矶码头工程项目简介
岳阳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道仁矶码头工程是湖南省“十四五”水运重点建设项目。本工程为社会公用码头,项目建设法人单位湖南省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概算人民币123858.1万元,建设周期为24个月。本工程拟在荆岳长江大桥上游约1.5千米的长江右岸新建6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水工结构均按靠泊10000吨级船舶设计,其中6#泊位具备装卸防汛物资功能。货物年吞吐量为1660万吨,其中散货进口1200万吨/年,散货出口450万吨/年,防汛物资10万吨/年,码头设计通过能力1804.2万吨/年,利用岸线长度840米。配备相应的装卸设备,配套建设相应的道路、全封闭仓库、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供电照明、通讯、环保、给排水、消防等工程。
码头目标主要为散货水水中转及水路进出、后方产业园区企业原料及产品水路运输服务,同时兼顾岳阳地区防汛物资进出。本项目是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科学规划利用港口岸线资源的需要;是充分发挥航道等级优势、巩固提升岳阳港大宗干散货中转服务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缓解本地砂石供应紧张格局、带动临港绿色建材产业起步发展的需要。
岳阳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松阳湖三期工程项目简介
岳阳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松阳湖三期工程工程是湖南省“十四五”水运重点建设项目。本工程为社会公用码头,项目建设法人单位湖南省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概算人民币134415.3万元,建设周期为36个月。本工程拟在岳阳港城陵矶港区松阳湖作业区新建6个5000吨级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10000吨级船舶设计),包括2个通用泊位和4个件杂泊位。设计吞吐量为760万吨/年,利用岸线总长758米。后方用地365.6亩,配套建设相应的道路、仓库、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物、供电照明、控制、环保、给排水、消防等工程。
本工程将主要承担城陵矶港区以粮食和钢材为主的通用货物运输,为后方临港企业的原材料及产成品运输提供高质量服务。本工程是助推岳阳市临港产业做强做优、促进港产园城融合发展的需要。本工程是发挥水运优势、提升岳阳地区物流现代化水平的需要。本工程是完善岳阳港功能布局、提升港口竞争力,推动湖南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浏阳至江背高速公路项目简介
浏阳至江背高速规划路线走廊总体呈东西走向,东起浏阳集里街道长青村茶园湾,与已建的浏洪高速相接,往西经太平桥、唐家园、葛家镇,止于镇头镇东茅冲,与已建的江背至干杉高速相接,全长约26.78 公里。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6米。全线共设置茶园湾(枢纽)、太平桥、葛家、江背 (枢纽)4处互通式立交,另设置西湖山连接线约 2.403公里,太平桥互通连接线约 1.453 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53.9亿元。
全线设有大中桥8220米/26座,桥隧比33.7%。涵洞90道,通道51道,互通4处(其中枢纽互通2处),设服务区1处,管养工区1处,交警路政基地1处,收费监控分中心1处。
项目主线高填深切段多,落差大,5座桥梁最大桥高超过30米,施工难度大;以隧道穿越西湖山景区,沿线建筑密集,地质条件差,环保要求高;沿线花炮厂分布密集,拆迁工程量大,安全防护标准高。
项目为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BOT项目,由旗下湖南省茶江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和管理。
许广高速茶亭互通至长沙绕城项目简介
许广高速茶亭互通至长沙绕城高速起于许广高速(岳望段)茶亭互通,经桥驿镇,在长湖州南部上跨沙河及京广铁路,经新源社区、天胜社区群力社区后沿现有中青路设高架桥,止于捞刀河枢纽互通,与长沙绕城高速相接,全长约23.2公里。主线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米。全线共设置茶亭(枢纽)、桥驿、青竹湖、捞刀河(枢纽)共4处互通式立交,另设置桥驿连接线约 2.11 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72.5亿元。
全线设有特大桥、大桥11450米/12座(其中中青路高架桥终点互通处含800米虚拟长度),隧道1950米/2座,桥隧比58.3%。互通4处(其中枢纽互通2处),涵洞50道,通道23道。设停车区1处,管养工区1处,交警路政基地1处,桥隧监控通信站1处。
项目主线同城市主干道中青路形成上下两层复合通道,是长沙首条高速、市政复合通道,交叉次数多、牵扯面广、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较为复杂。
项目为湖南建设投资集团全资BOT项目,由旗下湖南省茶江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和管理。
桂东至新田(宁远)高速公路郴州至桂阳段项目简介
湖南省桂东至新田(宁远)高速公路郴州至桂阳段项目是G4京港澳高速长沙广福至株洲王十万(朱亭)段扩容工程打捆项目,于2022年12月21日由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联合体中标,项目采用BOT模式,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02.84亿元,项目建设期为48个月。
本项目已纳入湖南省“十四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路线总体呈东西走向,起于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附近,与京港澳高速相交,往西上跨京广铁路,经马头岭,在大禾村下穿武广高铁后,经桂阳县团结、仁义,终点位于桂阳县舂陵江镇蔓池村附近,与许广高速相接,建成后将优化区域内路网,建设意义重大。
本项目主线全长64.2公里,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项目途经一地三区县(分别为:郴州市苏仙区、北湖区、桂阳县),设桥梁16869.68米/41座(含互通主线桥),隧道3603米/3座,桥隧比约31.89%。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6处(枢纽互通2处,一般互通4处);服务设施2处(含停车区1处);高速收费站4处,另设2条连接线(北湖连接线、桂阳连接线)。
湘阴县虞公港铁路专用线项目简介
湘阴县虞公港铁路专用线建设工程是湖南省“十四五”铁路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岳阳市省重点建设项目。本项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线路起于汨罗市古培塘站,止于湘阴县三塘镇虞公港区,总长23.433公里,概算总投资约21.48亿元,建设工期24个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按专用线等级,正线数目为单线,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全线设古培塘(接轨站)、虞公港2个车站,港区内设铁路散装卸场1处、集装箱兼笨重货物装卸场1处。另包括接轨站古培塘站改建、虞公港站、铁路散货装卸场和集装箱兼笨重货物装卸场。
本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港口对快速、大能力运输方式的迫切需要,通过构筑水、公、铁综合交通网络,解决港口“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虞公港又好又快发展。促推湖南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为湖南开放崛起注入新动力。
【陕西】我国首例采用“先盾后扩”法施工工艺成功穿越地裂缝隧道
1月4日,西安地铁15号线府祝扩挖区间最后一环管片成功拆除,标志着国内首例采用“先盾后扩”法施工的地铁盾构区间顺利贯通,这也为我国城市地铁穿越地裂缝破碎带高风险地层提供了宝贵案例。
“先盾后扩”技术,是一项先采用直径6.41米大盾构机完成整个区间的盾构穿越施工,再通过管片拆除机拆除地裂缝段管片,从而实现地裂缝段扩挖的施工工艺。
府君庙至祝村盾构区间全长1318.4米,采用“先盾后扩”技术穿越的两条地裂缝破碎带高风险地层段长219米。
据施工单位中国铁建现场管理人员介绍,盾构机穿越的两条地裂缝错量为20厘米,常规的“暗挖CRD法施工+盾构空推过地裂缝”的施工方法,在地裂缝施工时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安全风险高、施工周期长等问题。
采用“先盾后扩”技术后,不仅大大缩减了常规暗挖断面大、人工开挖安全风险高以及工程造价高的施工难题,也实现了缩短工期、提质增效的建设目标。
为了确保盾构机在地裂缝中成功穿越,项目建设团队针对特殊地质变形缝的施工难题,依托“宁振国技术创新工作室”技术创新优势,成立科研攻关小组,针对快速、高效的拆除地裂缝扩挖段管片、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等问题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建设期间,项目技术团队多次召开研讨会,请教行业专家探讨论证,研究优化施工方案,经过多达10余次的试验测试,自主研发并制造了盾构隧道内移动式液压机械快速拆除盾构管片设备,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高效、安全、快速的完成了区间扩挖段总计287环管片的拆除任务,而且获批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工法1项,论文3篇,10项专利申请等更多科研成果。
同时,他们还不断从方案优化、设备配置、人员组织等多个方面创新,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技术,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情况下,工效由最初的4至5天/环大幅提升至1.5天/环,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为应对地质特殊变形缝施工难点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为横贯大西安南域东西,联通国家中心城市科创、教育与产业三大科技支柱引擎的西安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9.468公里,共设13座车站,将于2025年实现全线开通运营。
【新疆】新疆兵团健全完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日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局公布《兵团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推动提升兵团公路养护质量,保持公路完好畅通,适应和满足兵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办法》分为6章20条,包括总则、管理和职责、资金筹措和使用范围、工程计划和管理、责任和奖惩、附则等内容。《办法》提出,兵团公路养护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养并重、协调发展”工作方针,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师团为主、分段到连、责任到人、体现兵团特色”管理方式,养护的公路包括兵团垦区主干道、团场主干道、专用道、通连公路等。
《办法》明确,各级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划,编制养护工程计划和养护资金预算,组织实施养护工程,完成统计上报工作,定期开展养护检查和技术评定,建立健全公路技术档案,推广先进技术和典型经验。
《办法》强调,兵团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遵循“干线公路为主,其他公路为辅”原则,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使用范围包括公路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新建工程等,其中,公路养护工程费占养路费总支出的比例不得低于80%。
《办法》要求,公路中修以上工程由师公路养护管理所参照新建工程项目管理规定组织实施,公路小修保养实行垦区主干道师养,团场主干道和通营公路团养、通连公路连养,专用道由主要使用单位养的分级养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