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山东重庆四川甘肃江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12-28 | 来源:河北交通、四川路桥道行天下、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山东】标志性跨越!山东港口青岛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
12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首破3000万标准箱,稳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实现历史性全新跨越。
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践行“三个走在前”的实践答卷;是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推进山东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新作为新贡献;是立足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对山东港口提速“双一流”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加快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大势之下,在山东港口大力支持、平台赋能下,青岛港抓住机遇,勇担集装箱一体化突破发展重任,充分发挥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作用,坚持“海陆”双向发力,持续构建黄金物流大通道,在服务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跨越发展。全年新增航线20条,航线总数继续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九年保持全国第一,在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连续三年稳居榜首。
立足一体化发展大局,青岛港加快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抢抓大建设黄金期,全年新增码头泊位2个、油罐28个,新增码头设计通过能力70万标准箱,新增油品仓储能力260万立方米,硬件能力进一步提升;提速智慧绿色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建成全国首座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以科技实力助力码头效率提升。
业态创新成为青岛港持续增量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青岛港聚焦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深化与兄弟港口、板块集团融合发展,以多种物流模式服务“新三样”产业链,全力打造“新三样”出口的中国北方示范港;开通首条欧洲生活消费品精品航线;首开菲律宾海外港口保税船加油业务;商品车全面开展国际中转业务;首次开展“保税原油混兑作业+复运出口”业务等,一项项新业务新业态,助力青岛港应对复杂多变的行业形势,实现新突破。
站在7亿吨、3000万标准箱的全新起点,山东港口青岛港将在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为提速“双一流”建设、推进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重庆】深山“巨龙”跨飞虹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双堡特大桥贯通
12月27日,伴随着最后一块桥面板成功嵌入,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双堡特大桥顺利贯通,该桥突破多项世界记录,是世界在建跨径最大的双跨连续拱桥。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总里程280公里,经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酉阳5个区县,概算总投资640亿元,是重庆目前投资最大的单个高速公路项目,也是全市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
双堡特大桥地处重庆武隆区高山峡谷间,是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1620米,单幅桥面宽度16米,双向6车道。
“大洞河、小河沟‘双沟谷’,是典型的‘W峡谷地形+岩溶地质’,给设计团队带来了巨大挑战。”现场负责人介绍,根据桥梁所处的地形地貌,经实地反复勘探测量,综合特殊地质条件下受力等多种复杂情况,设计团队最终确定双堡特大桥结构为双跨连续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
2×405米的双跨径,让这座架设在巴渝深山处的桥梁一举成为世界在建最大跨径双连拱桥。
建设中,项目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成功打造集北斗、互联网、云计算、传感器、自动控制及可视化等多项前沿技术于一身的智能索主动平衡控制系统,并在国内首次应用于解决中间墩不平衡扣挂难题。之后的拱肋拼装,该团队也在全国首次将三维激光扫描数字预拼装技术全面应用于钢拱肋制作安装,提前解决实物拼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成功把拼装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打破层层技术堡垒,最终,这座特大桥成功实现了三个“世界第一”,即双连拱跨径世界第一、独立吊塔的缆索吊跨径世界第一、同等结构的缆索吊吊重世界第一。
截至目前,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已贯通桥梁125座,占90%,隧道58座,占比94%。渝湘复线项目机电、交安、绿化二期工程已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根据目前建设进度,2024年底,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实现通车,预计2025年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车。届时,市民驾车从中心城区到酉阳和秀山,用时将缩短1小时以上,重庆也将新增一条高速公路出海大通道。
【四川】乐西高速田家山特长隧道双幅顺利贯通
12月21日
经过1200余个昼夜艰苦鏖战
马边彝族自治县境内最长隧道
乐西高速田家山特长隧道
顺利实现双幅贯通
至此乐西高速S1-4标段
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田家山特长隧道由四川路桥路航公司承建,该隧道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苏坝镇境内,地处四川盆地小凉山区,境内峰峦重叠,岭谷相间。隧道左线长4205米,右线长4131米,系乐西高速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周边山高谷狭,洞口位于悬壁之上,进洞条件极其困难,左右洞合计IV级围岩8049米,V级围岩280米,为分离式低瓦斯隧道,围岩整体性和自稳能力差,极易失稳、变形、坍塌,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攻坚克难啃下进洞“硬骨头”
田家山特长隧道出口端地处无人区,缺乏施工便道和作业平台是制约施工作业的主要难题。为解决进场难问题,项目团队全力投入抢通便道,克服长期雨季等不利因素,新建便道5000米;为解决施工平台缺乏问题,项目团队积极协调变更施工设计方案,放弃主洞进洞方式,采取支洞进洞,同时浇筑施工平台,在洞口崖壁增设18米高重力式挡土墙,顺利啃下按期进洞这块“硬骨头”。
多措并举拧紧施工“安全阀”
洞内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牢固树立“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施工理念,采用台阶开挖法,充分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指导施工作业,及时修正、调整支护参数,确保结构稳定和支护安全;同时落细落实安全教育、技术交底等制度,针对性开展安全应急逃生演练,利用人员定位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等多项有力措施为隧道的顺利开挖拧紧“安全阀”。
努力绘就绿美乡村“新画卷”
项目所处的苏坝镇位于马边河沟谷地带,环境优美,属于生态脆弱区且在二类保护水体范围内。为妥善处置隧道生产废水,项目团队投入隧道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生活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压滤机等一系列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雨污分流排水沟、挡水墙等水处理设施,合理将所有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净化处理,实现了废水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于施工用水、洒水降尘的闭环处治,达到了污水不外排、不下河的最终目标,“闲登山岭何时尽,一路溪流处处闻”的绿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同心共铸振兴发展“致富路”
项目建设3年多以来,乐西高速S1-4项目党支部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工作模式,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服务振兴发展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各个环节,依托主题党日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积极开展抢险救灾、结对帮扶、捐资助学、植树造林、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为自治县各族群众提供了一系列暖心服务。在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袁家溪大桥、五彝湾隧道、田家山特长隧道等相继建成,一条镶嵌在马边县绿水青山间的“致富路”将越来越宽,人民群众的幸福大道将越走越远,马边县振兴发展的步伐也将更加坚定而有力!
田家山特长隧道是乐西高速马边县城至谷堆互通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全段70公里计划将在2024年建成通车,乐西高速全线将于2025年建成通车。全线通车后,将一举结束雷波、美姑、昭觉3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并成为雅西高速的重要“复线”、成都进入西昌的“第二通道”。
【甘肃】甘肃今年8个县结束不通高速历史
12月27日,S36临洮至临夏一级公路正式通车,结束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不通高速历史,至此甘肃省今年计划新增的8县通高速目标全部实现,县区通高速率达93%,全省高速(一级)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900公里。
今年以来,甘肃省S50通定高速、S32临大高速、S25庄天高速庄浪至社棠段、S28灵华高速(一期工程)、G244打庆高速等高速(一级)公路相继通车,先后结束通渭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灵台县、崇信县、华池县、东乡族自治县等8县不通高速历史,全省通高速县区达到80个。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十四五”以来,甘肃交通运输部门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仅推动“县县通高速”目标加速实现,还连续多年将自然村(组)通硬化路作为民生实事推进。
截至目前,今年全省自然村(组)路已完工10176公里,实现4015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全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90%。
【江西】螺溪洲大桥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12月25日,由中交二公局承建的螺溪洲大桥项目桥梁、道路、管网、电气及交通工程竣工验收会议召开,赣州市城市管理局、赣州市交警支队、章贡区城市管理局、赣州交警支队直属大队、赣州市工程质量管理服务中心验收单位及相关专家参与验收工作。
验收分为三个小组:实体检测组、外观质量组、内业资料组,分别针对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管网工程、电气工程、交通工程验收。根据竣工验收有关程序,会上由各参建单位汇报各自执行情况,验收组通过查看内业资料、现场检查外观质量及实体检测等形成竣工验收意见,一致认为,项目已按施工合同完成桥梁、道路、管网、电气及交通工程内容所有工程量,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施工,工程质量均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根据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本项目桥梁、道路、管网、电气及交通工程质量综合评定为合格,同意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螺溪洲大桥作为赣州市“五区一体化”发展战略节点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为推动赣州旅游快速发展,完善三江六岸交通体系和城市路网结构,推进“中国稀金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