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高速通车啦!北京—雄安1小时内通达
时间:2023-12-28 |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交通报
这是一条首都北京连接雄安新区最为便捷的直通高速公路,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交通项目。
12月28日,由中国中铁投资建设、中铁投资集团运营管理的(北)京雄(安新区)高速公路(北京段)五环至六环段顺利贯通,与2022年年底开通的六环至市界段和既有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相接,至此,京雄高速公路全线正式实现通车运营,由北京西南五环驾车至雄安新区实现1小时内通达。
京雄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与京港澳、大广高速公路共同形成便捷顺畅、功能互补、安全可靠的区域高速公路网,不仅强化了北京南部地区与中心城区、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相互联系,更为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促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交通服务保障,对构建京雄1小时交通圈、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潮汐车道提效率 智慧高速保畅安
京雄高速公路主线全长约97公里,其中北京段长约27公里。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整体呈南北走向,跨越大兴、房山、丰台等区域,采用双向8车道,五环至主线收费站设计时速100公里,主线收费站至市界段设计时速120公里,设有1座特大桥梁——京雄大桥、4座高架桥、5座互通立交以及北京市首座陆地高架桥主线收费站——房山北收费站。
其中,房山北收费站创新性采用桥梁分幅设计,实现快慢车、客货车分离式通行,能够有效提升通行效率。据京雄高速公路二工区工程部部长吴波介绍,项目结合北京市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交通流量大、潮汐现象明显的特点,在房山北收费站的收费广场设置了潮汐车道,当进出京单向交通量达到每小时6000辆次时启用,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
作为我国示范性的“智慧公路”,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建立了智慧高速监控中心,引入中国移动5G专网,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数字地图、可变信息标志等,能够为车主提供车路通信、高精度导航和预警等服务。
同时,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能够对气象数据进行采集,对能见度、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等进行数据监测,并提供精细化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实现对雨、雾、冰、雪等多种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进一步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融入“中国结”造型 寓意协同发展
作为京雄高速公路全线重难点和控制性工程,跨越永定河的京雄大桥已于2023年6月17日实现合龙,刷新北京桥梁单跨跨度纪录。据悉,桥梁在设计上采用飞燕式拱桥结构,是国内首座空间异形拱肋飞燕提篮式钢箱拱桥,全长1.62公里,拱顶以“中国结”造型的风撑连接,寓意北京与雄安两座城市紧密联系、协同发展。
优雅轻盈的现代感造型,对京雄大桥的钢结构拱肋和主梁的加工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建造京雄大桥,施工方中铁上海工程局利用两台610吨浮吊进行安装施工,这也是北京首次在不通航水域,引入如此大规模的浮吊用于桥梁建设。
通过数字化孪生技术和一系列科技攻关,项目实现了桥梁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创新成果10余项、省部级工法3项,申报专利52项。
与高铁共走廊布线 减少环境影响
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沿线有多个居住区域,线路跨过永定河后,从稻田居住区和长阳居住区中间绿地穿过,做到与居住区距离在300米以上。
为集约利用土地,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与京石高铁共走廊布线,最大限度减小对城市功能和环境的影响,避免了对城市规划的分隔。
在线路设计上,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采用大跨径高架桥,尽量减少桥墩设置,并将桥下空间恢复成城市绿地,减少对景观的干扰和破坏;在立交范围内设置下凹式绿地,汇聚桥区雨水,与周边环境呼应,满足水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双重需求,将道路建设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基本实现了全线雨水不外排的目标。
打造开放式停车区 体验京城新悠闲
推动交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六环至市界段开通运营以来,由中铁投资集团组建的中铁京雄公司结合房山南停车区附近的琉璃河镇贾河村“京南梨乡”路域优质资源,创新性打造了开放式停车区,建设停车区与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连桥,在停车区举办助农展销活动,免费为沿线村民提供展位,努力帮助村民推广梨园赏花、梨园采摘等项目,也让过往司乘人员不出停车区就能体验“春可赏花、夏逛园林、秋可采摘、冬能赏雪”的京城新悠闲。
此外,房山南停车区还设有开水间、母婴室、应急医疗室、充电桩、司机之家等设施设备,努力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多项优质服务。
京汇通衢,雄图致远。如今,一幅承载着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幸福画卷正在京雄高速公路沿线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