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湖北辽宁甘肃广西内蒙古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12-11 | 来源:甘肃省交通科技通信中心 、内蒙古交通运输厅、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江苏】江苏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关试点任务通过验收

近日,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会同部强国办、部公路局、部水运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以及相关专家在江苏省组织开展“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关”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验收。经过现场核查、观看视频、查验资料、听取汇报,验收组一致同意江苏省“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关”试点任务通过验收。

江苏“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关”试点瞄准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建造技术研发应用等方向,通过建机制、编规划、定标准等举措,实施一批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在全国率先发布智慧公路、智慧工地、智慧航道等系列标准指南,建成了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江苏(常州)试点工程、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无锡段智慧扩容、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342省道无锡段智慧公路、太仓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张家港港散货码头等一批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运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

苏州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纳入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京杭运河智慧航道工程等一批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新基建重点工程,车路协同路侧智慧基站技术等一批成果纳入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入库成果。

【湖北】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中通道开工 “建新城、我先行,贺新春、争贯通”百日攻坚劳动竞赛掀高潮

建功先行区,交通当先锋。12月8日,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中通道(武黄高速改扩建和348省道)开工活动在湖北省鄂州市举行,标志着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中通道正式开工建设,“建新城、我先行,贺新春、争贯通”百日攻坚劳动竞赛掀起高潮。

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赵俊出席并讲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钟芝清,湖北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卢军出席并致辞;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炜等参会,鄂州市委书记孙兵宣布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玺玮主持。

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中通道包括武黄高速改扩建和348省道,既是湖北“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又是《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中确定的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的中轴主通道,还是花湖机场多式集疏运体系中的公路大通道。项目的实施对完善我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功能、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支撑武汉都市圈空间格局、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服务武汉新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俊在讲话中指出,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中通道是快速道路系统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落实“六带”要求带建设、带改造、带开发的集中体现,是省市部门、政府企业协同推进的范例,更是争分夺秒、攻坚克难、以干促上的典型。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直相关部门提供保姆式服务,以日保旬、以旬保月,创造了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最快速度。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提供高效服务,支持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中通道(武黄高速改扩建和348省道)建设。

钟芝清在致辞中指出,要始终坚持“格局要大、定位要准、标准要高”的原则,牢固树立“一刻不耽误、一线解难题”的服务意识,紧紧围绕高速公路千亿投资目标和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一年贯通、重要节点限期完成”目标,地方政府、投资人和参建单位要履行主体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身心投入“建新城、我先行,贺新春、争贯通”百日劳动竞赛活动,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推进项目早建成、早通车,为服务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推进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和武汉新城建设,当好开路先锋贡献交通力量。

据了解,以武黄高速改扩建为代表的11个改扩建项目,总里程1185公里,总投资1839亿元,今明两年即将密集开工建设。其中武黄高速改扩建项目,总投资约73.7亿元,总里程37.400公里,采用设计速度每小时120公里,路基宽度42米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另设临空经济区连接线7.716公里,采用设计速度每小时60公里,路基宽度25.5米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新建。

省直相关单位负责人,相关企业负责人、鄂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鄂州各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在分会场参会。

【辽宁】这个大国重器实现全国产化!沈阳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的最后“一公里”?

辽宁沈阳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基础牢固

当前,沈阳正在发挥产业链优势

让传统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闻联播带你了解

沈阳如何突破关键技术最后“一公里”

↓↓↓

攻克十多项核心技术难题

突破盾构机国产化的最后“一公里”

在沈阳的一家装备制造企业

一批即将交付的盾构机

正在进行集中测试

企业负责人介绍

今年,他们的盾构机订单新增十多台

销售额增长了30%

究其原因

竟是源自于一个1%的提升

北方重工隧道工程技术公司

总经理许成发表示

今年攻克了最后一道难关

实现了盾构机主轴承的国产化

缩短制造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

许成发表示

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

国产化率已高达99%

但主轴承却一直依赖进口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

沈阳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

工信、科技、城建等部门牵头

联合产业链上下游

40多家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

攻克了十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最终打通了盾构机

自主可控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盾构机主轴承研制项目

技术总师胡小强表示

沈阳市搭建平台

使企业能够最终由“研”走到“用”

甚至对最后的产业化形成

起到重要作用

产业链延链补链下足功夫

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不只是盾构机

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移动机器人

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三代核电主泵顺利实现国产化

在沈阳

以通用装备、电力装备

轨道交通装备等

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

接连取得新突破

在沈阳市工信局

一张张高端装备产业链图谱

标注着各链条上的

“现有能力”“弱点及断点”

拿2021年的图谱与今年的进行对比

记者发现了明显的变化

比如压缩机动力和传动系统

本地重点配套企业数量

从5家增长到8家

而弱点及断点数量

从7个减少到2个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装备处处长穆娜表示

在产业链延链补链上下足功夫

通过搭建平台

把科研机构、制造企业

以及用户单位联合在一起

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

联合攻关的工作体系

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筑牢新型工业化的底座

锚定装备制造业

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眼下,工业基础扎实的沈阳

正在锚定装备制造业

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215个

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97个

新增科创平台1510个

以高端装备为牵引

沈阳正在加速打造

机器人、航空、储能、工业母机等

8个重点领域产业集群

不久前

沈阳还发布了

《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

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推进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

做出具体部署

明确提出,到2025年

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局长李昇智表示

进一步优化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工作专班的协调服务机制

强化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优化首台套等支持政策

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自主化水平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甘肃】甘肃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2月8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亚民为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揭牌并致辞。

陈亚民对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着全省交通行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研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规划,交通强国建设指标体系评价,以及全省国省道公路网国土空间控制规划“一张图”信息数据的技术管理工作等职责。中心要更好聚焦当前加快建设我省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夯实交通强国甘肃实践发展基础,更好地服务行业、奉献社会。

陈亚民要求,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发扬求真务实之风,保持久久为功之力,树立“铺路奠基有我”的格局,拿出“敢接烫手山芋”的魄力,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担当作为,在各自岗位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要提高站位,站在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大局,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增强创新意识,勇于开拓进取,壮大干部队伍,不断淬炼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要凝心聚力,全面掌握国家、省委、省政府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充分领会上级决策部署,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更好履职尽责,为加快构建“三廊六通道”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不断谱写交通强国甘肃新篇章积极贡献力量。

【广西】“牵手”成功!广西上横高速西津郁江特大桥主跨合龙

12月10日,由南宁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铁交通投资集团管理,中铁四局施工的上(林)至横(县)高速公路(简称上横高速)西津郁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郁江两岸提前110天成功“牵手”, 为明年全线顺利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津郁江特大桥是上横高速一期工程全线唯一控制性工程,桥梁全长1190米,主桥长680米,主跨400米,桥面宽31.5米,是广西最大跨度的边、主跨合龙形式的双塔双索面混合组合梁斜拉桥,设计为双向4车道,时速120公里。其中,桥梁边跨为支架现浇混凝土梁,次边跨、中跨为钢混叠合梁,全桥总用钢量约为6800吨。

西津郁江特大桥主桥共分为49个节段,本次合龙的中跨Z24节段长4米,由2个边纵梁、1个标准横梁、2个小纵梁、2个托架及4块桥面板组成,单件起吊最大重量为43吨。

12月2日下午,随着南岸架梁吊机吊起合龙段南岸两侧的边纵梁,并安装好侧拼接板及高强螺栓后,主跨合龙序幕正式拉开。12月5日,事先安装在13号主塔和14号主塔的顶推系统同步进行顶推,每次进程按照1厘米控制,配合斜拉索张拉力的精确控制,主跨合龙段之间的缝隙不断变小,经过22个小时的紧张施工,主跨边纵梁顶推合龙顺利完成。12月6日至7日,采用架梁吊机依次吊装横梁、小纵梁和桥面板,完成主桥钢梁主跨合龙。12月10日,随着最后一盘c55微膨胀混凝土缓缓浇入横向湿接缝中,西津郁江特大桥主跨成功合龙。

“边纵梁顶推合龙前,需24小时连续观测量合龙段现场长度和实际长度,选在温度合适的时候进行顶推合龙。顶推过程中,由于调整钢梁合龙偏差相互影响,调整一个方向的偏差,可能会对其他偏差产生影响,因此在调整的过程中需随时测量各个方向的偏差,综合使用各种纠偏措施,确保精准合龙。”施工方中铁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西津郁江特大桥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建设团队科学统筹、精心安排,持续强化技术攻坚,对钢围堰内支撑采用类“米”字形设计形式,避免了内支撑与塔柱的位置冲突,极大地提升了墩身与承台之间的工序转换工效;采用半边水下清淤封底半边干作业清淤封底工艺,有效提高了复杂地质工况下钢围堰清淤工效,这也是国内10米以上水深超千平方级深大钢围堰首次采用;对主塔塔身采用全自动液压爬模系统进行施工,并采用“养护水净化工艺+智能喷淋养护系统+智能爬模”进行喷淋养护,有效提升了主塔混凝土的品质,该系统为广西超百米异型高墩首次采用;针对西津郁江特大桥次边跨、中跨钢混组合梁结构形式,创新采用一种钢梁边、主跨不平衡悬拼施工工艺,确保主桥合龙精度控制在毫米级,该工艺在国内首次应用。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先后克服主跨钢箱梁现场拼装难、焊接质量和变形控制难、多工序交叉施工难和工艺复杂等诸多困难,高效完成深水桩基施工、深水基础、主塔封顶和边跨合龙等关键节点,最终实现全桥毫米级高精度合龙目标,主跨合龙工期较计划提前了110天。

“自上横高速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始终以首件工程为样板示范,压实工艺流程,提升工艺精细化管理。同时实施挂图作战,采用交叉施工、流水作业等手段,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南宁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上横高速是广西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中交通网的重要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南宁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规模、金额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上林、宾阳、横州直接联系的纽带,串联起南宜高速、柳南二高、柳南高速、广昆高速、南玉高速,进一步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加快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助力广西更好地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G10绥满高速海拉尔至满洲里段全线通车

12月10日11时

G10绥满高速海拉尔至满洲里段

全线通车

G10绥满高速海拉尔至满洲里段公路

起点顺接牙克石至海拉尔高速互通

止于满洲里新公路口岸

主线全长189公里

概算总投资61.61亿元

该项目建成通车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内蒙古段全部贯通,对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建设以满洲里口岸为节点的向北开放东通道、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