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广东浙江河南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11-29 | 来源:首都之窗、中国新闻网、长三角铁路、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北京】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将“南延”回龙观至西直门一骑到底!
起自回龙观的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将继续“生长”!
2023年11月29日上午,从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继2022年底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工程完工后,南展二期工程将继续推进,从荷清路向南,一路挺进,一直延伸至西直门。
2022年底,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工程贯通,工程北起后厂村路,与自行车专用路贯通,向南与地铁13号线并行向南,南至北四路辅路,规划全长约8.6公里。市民可从后厂村路一路沿上地东路、上地东二路、上地南路、信息路、中关村北大街、荷清路骑行到北四环。
南展二期工程南北贯通项目(北四环-西直门),起点与南展一期终点荷清路相接,向南利用公园内非机动车道后与中关村南五街相接,继续向南接大钟寺东路、四道口路、交大东路、高粱桥斜街,终点与西直门外大街相交,道路全长约5.7公里。
该项目的建设,将基本贯通后厂村路-西直门的非机动车道系统,串联中关村软件园、清河大型居住区、清华大学、八大院校组团、五道口、大钟寺、西直门等大型商圈,有利于沿线各组团的对外出行和互动往来,更好地满足市民通勤、通学、休闲健身等多样化出行需求,引导市民选择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南展二期工程将通过优化断面布置、重新施画标线、铣刨加铺路面、优化步道端头半径、增加非机动车停车位等措施,完善了沿线非机动车道的通行空间及骑行环境。
【广东】深江高铁最大跨度斜拉桥主塔承台浇筑完成
由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四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深江高铁洪奇沥公铁大桥中山侧主墩承台29日浇筑完成。至此,该大桥两个主墩承台施工已全部完成,大桥建设即将进入主塔塔身施工阶段。
深江高铁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串联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中山市和江门市5个城市,全线长约136公里,采用“东隧西桥”的方案,桥隧比98.4%。全线主跨超过200米的特大桥梁共5座,超过10公里的长大隧道共3座。
洪奇沥公铁大桥是全线桥梁跨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粤港澳地区新建重大基础设施。大桥采用主跨808米钢混箱(板)-桁组合梁斜拉桥,是世界最大跨度的超短边跨不对称组合体系斜拉桥,公铁分层布置,上层为八车道城市快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高速铁路。
“大桥主墩施工较计划工期提前了40天,施工进度在全线桥梁施工中领跑。”据中铁大桥局洪奇沥大桥项目部项目经理陈山亭介绍,此次浇筑的50号主墩承台长55米、宽39米、高7米,是全线最大承台,混凝土浇筑总方量超15000立方米。
自2022年10月9日开工以来,中铁大桥局施工团队积极优化创新施工工艺,采取“易于安拆的组合钢围堰+干挖法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将水中施工变为无水环境施工,极大提高了施工工效、减少了施工风险,有效确保了施工质量,总结了多项技术成果。截至目前,施工设计方面已申报发明专利13项。
深江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是支持中国(广东)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泛珠三角、北部湾及海西等重点城市群共同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承担中长途和珠三角城际客流的客运铁路。
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深江指挥部工程师吴仲伦介绍,项目建成后,广东省沿海高铁主通道将由此拉通,深圳前海自贸片区与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可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
【浙江】国内首座!合龙!
近日,杭温高铁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铁路特大桥长77米、重达793吨钢箱梁,经4台350吨连续千斤顶整体提升后精确就位,标志着该桥主跨顺利合龙,为全线如期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杭温高铁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铁路特大桥全长1907米,跨越甬台温铁路、诸永高速公路和楠溪江。主桥采用(100+216+100)米钢混刚构连续梁桥,是国内高速铁路领域首座大跨度钢混刚构连续梁铁路桥。
钢混刚构连续梁是在传统钢混结合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钢混结合段连接形式,由于钢混刚构连续梁的边跨重量可以平衡中跨钢梁自重,从而降低边中跨比例。同时,在跨线桥中采用钢混结构形式,可以在不阻断交通的情况下快速组织中跨施工,大大缩短工期。
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铁路特大桥钢混刚构连续梁的部分制作、运输、安装及邻近营业线施工为本工程的重难点。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杭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中铁大桥局杭温6标项目部成立课题攻关组,制定主桥钢梁运输及合龙专项施工方案,全流程精细化组织施工作业。特别是针对钢混刚构连续梁水路运输风险大的情况,加强安全防护及运梁船定位管理,严防船舶走锚撞击既有线桥墩,确保临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
杭温高铁北起杭州市桐庐东站,向南经过金华市、台州市,到达温州市,引入改建后的温州南站,线路全长26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桐庐东、浦江、义乌、横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温州北站、温州南等9个车站。工程建设分为两期,一期为义乌至温州段,二期为杭州至义乌段。全线设有隧道81座,特大、大中桥梁117座,桥隧比高达94.5%。
杭温高铁是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内实现杭州、金华-义乌和温州三大都市圈1小时到达的最快捷通道。该条铁路建成运营后,杭州、金华、台州、温州等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串联成线,沿线仙居、磐安、东阳、浦江等地将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对于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长三角城市群联动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河南“十四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
11月28日,河南省委员会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河南交通运输领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
今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8300公里以上
发布会上,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华东介绍,河南谋划实施了高速公路“13445工程”,今年正在加快推进沿太行高速安阳段等47个、总里程2848公里项目建设。总体来看,高速公路“13445工程”持续保持大干快干态势,项目建设也不断传来捷报,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已于11月28日上午正式开通运营,阳新高速黄河特大桥、栾川至卢氏高速、许昌至信阳高速榆林互通至周南互通段等3个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服务设施、绿化工程加快收尾,将于年内陆续建成通车。今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312公里,通车总里程将达到8300公里以上,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这4个通车项目中,既有黄河大桥省际通道、伏牛山区云中高速等“三山一滩”地区项目,也有国道主干线分流、联络线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交通旅游深度融合。
▲济阳高速济源段思礼镇附近
▲陇海西路与郑州西南绕城高速互通式立交
到“十四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
当前高速公路“13445工程”各续建项目路基、桥梁、隧道等分项工程全线展开,施工进度条不断刷新,预计明年还将有沿大别山高速、沿太行高速安阳段等600公里以上项目建成通车,到“十四五”末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路网规模总量、通达深度等均处于全国前列。下一步将围绕“增量做优、布局优化、存量升级”,不断推动河南省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塑造枢纽经济发展新优势。打造“中原品质”,深入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聚焦安全可靠、质量耐久、智慧绿色、技术先进、标准科学,全面打造公路建设“中原品质”。优化路网结构,围绕服务国省重大战略、郑州都市圈发展以及完善省际通道等,调整优化高速公路建设,分批推进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较强完善路网功能的高速公路项目。加快转型升级,坚持数字赋能,以环郑州绕城高速、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等骨干路段智能化提升改造和安罗高速、郑洛高速等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建设为重点,着力推动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出行服务品质。
【新疆】新疆公路工程拟成立第三方质量巡检服务机制 2025年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率达100%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质量强区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以“建设质量优、管理质量高、服务质量佳”为目标,部署完善标准化建设形成体系、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品牌、推进交通建设数字化和智慧化等七大行动,全面提升公路工程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品质。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疆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明显改善,打造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智慧公路”交通建设项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数控钢筋加工设备、智能预应力张拉压浆设备配备率达到100%,国省干线公路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行动方案》鼓励勘察设计阶段使用“BIM+GIS”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要求构建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公路工程造价监督体系,在交通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加大标准化执行力度,在施工过程中强化标准化厂区建设和标准化工艺应用,推进构件“预制化、工厂化”建设试点,通过片区工厂向周围项目提供标准化构件。
《行动方案》提出,积极发挥乌尉高速公路项目“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效应,引导督促更多项目创建交通运输部第二批、第三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形成品质提升规模效益;将高寒山区隧道工程作为新疆交通运输行业和企业发展名片的重要载体,通过工程试点,打造一批优秀项目品牌。
为推进交通建设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新疆交通将在工程建设项目上完善、推广质量管控(监查)移动客户端,尝试建立质量管理全过程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农村公路“路长制”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农村公路日常路况巡查、灾毁信息上报等业务在线化、远程化;打造“智慧工地”建设试点,以多元化监管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的智慧程度;利用智能终端、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实时汇聚建设质量安全数据,并利用智能分析技术对建设过程中违规行为进行预警。
根据《行动方案》,新疆交通将逐步健全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及监测机制,成立第三方质量巡检服务机制,定期评价监管项目质量情况;建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公路建设工程参建单位与质量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之间数据资源共享;推行导师带徒模式,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