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山东湖北贵州山西内蒙古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11-24 | 来源:人民铁道、内蒙古交通运输厅、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北京】北京轨交22号线河北段盾构加速掘进

日前,在河北省廊坊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的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16合同段施工现场,“奋进号”盾构机刀盘在履带式起重机的吊装下,完成“空中转身”并缓缓下降,顺利完成下井吊装作业,标志着22号线河北段盾构施工加速。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是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高质量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标志性线路,全长约81.2公里,分为北京段和河北段,全线共设21座车站,串联起了北京CBD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河燕郊、北京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拉近京冀两地时空距离,大幅提升跨省通勤效率。

此前,22号线河北段前五台盾构机中已有四台顺利始发,正在掘进施工中。本次下井组装的“奋进号”盾构机是河北段第六台全新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开挖直径8.29米,设备总长约109米,由潮白大街站北端始发,与右线“携同号”盾构机并肩战斗,共同完成潮白大街站至高楼站双线5039米盾构区间的掘进任务。第五台盾构机“启程号”正在进行组装调试,始发在即。预计今年年内,六台盾构机将全部始发掘进。

【山东】临沂至滕州高速公路项目首段柔性基层试验段顺利完成

11月20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临沂至滕州高速公路项目(临滕项目)主线首段沥青柔性基层试验段顺利摊铺完成,为项目后续大规模开展沥青柔性基层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和施工经验,同时标志着临滕项目正式启动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

本次摊铺试验段位于项目K112+780-K113+172,全长392米,摊铺宽度11.2米,柔性基层结构为10厘米厚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为确保试验段顺利施工并取得预期效果,项目超前谋划、联动协作,施工前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摊铺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和技术规范对现场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进行了详细交底。摊铺过程中,参建人员重点紧盯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实现摊铺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下一步,项目公司将持续优化施工要素配置,继续提高全线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确保工程质量和作业安全的基础上,倒排工期,攻坚克难,确保高效优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目标。

【湖北】全线最长,顺利贯通!

近日

沪渝蓉高铁(简称沿江高铁)

武汉至宜昌段重点控制性工程

——白果树一号隧道顺利贯通

为后续架梁和无砟轨道施工

奠定了坚实基础

沿江高铁武宜段设汉口、汉川东、天门北、京山南、钟祥南、荆门西、当阳西、宜昌北8座车站,正线全长31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果树一号隧道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境内,全长3023米,为单洞双线隧道,是沿江高铁武宜段全线最长隧道。该隧道位于可溶岩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自隧道开工以来,各建设单位凝心聚力、科学谋划,多次组织复杂地段开挖方案研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全心全意打造放心工程。

他们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贯彻环保理念,对开挖产生的弃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占地和地质灾害风险;洞门设计采用绿色环保的新型结构,减少开挖,避免了对山体扰动破坏。

沿江高铁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六省市,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骨干通道之一,建成后将串联起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构建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贵金高速今日通车,贵阳至成都缩短1小时!

11月24日10时18分,由中国交建、中国铁建、贵州交建共同建设的贵阳至金沙高速正式通车,贵阳至成都行驶时间将缩短1小时,成为两地最快捷的高速公路通道。

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贵阳至成都高速公路(筑蓉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贵州省新时代高速公路建设五年决战实施方案》的重大项目之一,也是贵阳市十二条射线高速公路之一。

贵金高速起于贵阳市西侧枫林路与云潭北路交叉口顺接东林寺路,经观山湖区、白云区、修文县、息烽县、金沙县,至金沙县西北清池镇赤水河(黔川界),跨赤水河进入四川,与成贵高速公路(泸州经古蔺至金沙段)顺接。

项目全长165.284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全线设桥梁109座、隧道16座,桥隧比45.9%;互通式立交21处,互通连接线9条,设收费站15处,设置服务区4处(修文南、双石、金沙南、石场)。

据悉,项目的建设,使贵阳至金沙将缩短约65公里,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1小时左右,金沙县将正式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同时,贵阳至成都比贵阳经G4215蓉遵高速和经G76厦蓉高速至成都缩短75公里左右,贵阳至成都的车程将从过去约7小时缩短至约6小时,成为连接贵阳和成都两个核心省会的最快捷高速公路通道。通车营运后,与在建的四川古蔺(黔川界)至泸州高速公路顺接。作为省际之间的大通道,贵金高速承载着重要的过境交通功能,有效缩短南向出海距离,促进南向发展。对提升贵阳至成都经济区通道运输能力,加快黔中经济区建设,推进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地区经济联动发展,促进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招商引资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项目在建设中有诸多亮相、首创。诸如金烽乌江大桥是贵州省内第一座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施工的超宽车道钢桁梁悬索桥。在贵州省内率先采用“环水保管家”管理模式,组建专业环保技术团队,坚持“最小破坏,最大恢复”的原则,确保路基沿线、桥梁下方、隧道洞口“处处是绿色,段段皆风景。修文南服务区以“猕猴桃”为主题,将“猕猴桃”的文化符号植入游客心中,再通过服务区整体形象进行展示,把修文服务区打造成一张“猕猴桃”的文化名片等。

【山西】全部完工!阳泉市国省干线公路旧貌换新颜~

路面平整干净,标志标线清晰,养护后的国省干线公路旧貌换新颜。近日,阳泉公路分局承建的普通国省道路面养护工程第二批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标志着全市2023年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全部完工。

阳泉公路分局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国省干线公路出行环境,坚持把为公众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公路工作的全过程。

面对今年养护工程项目点多、面广、线长、工期短、任务重的特点,阳泉公路分局坚持“用心管理、用脑谋划、用力执行、用行落实、用时衡量、用度制衡”,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养护工程建管处,大力实施分局总体宏观管理和公路管理段现场管理的“1+1”模式,形成“开工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工作状态。

在分局养护工程建管处的指导下,参建单位严格质量管控、强化安全管理,着力突破控制性工程和“卡脖子”路段,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

全体参建人员平行作业、流水作业、交叉作业多措并举,全力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工程,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内蒙古】内蒙古交通运输部门全力做好“十四冬”交通运输准备工作

连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精心部署,强化措施,全力做好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赛事期间交通运输保障准备工作,确保赛事交通安全顺畅、高效运转。

夯实责任,扎实安排部署。按照《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期间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任务。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与盟市交通运输局、内蒙古交通集团上下联动,按照职能职责,从综合协调、运力保障及降碳减排、保通保畅、环境治理4个方面全面推进赛事期间交通运输保障各项工作。

强化协作,建立联动机制。与自治区气象局建立气象信息共享机制,能随时掌握全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实时掌握降水降雪等情况,每日向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交通运输局推送主要公路气象条件预报,做好全力抢通保畅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冰雪、冰冻等突发情况。

提升服务,做好运力保障。指导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交通运输局,已提前组织好赛会用车的征集、调配工作,并建立车辆调度机制,满足赛事的运力需求。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通过增设充电桩、供应开水、自助餐增量等多种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效能。同时,推动机动车新能源化发展,重点在出租车、公共汽车等公共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呼伦贝尔市已实施完成全市巡游出租汽车车载智能终端安装和中心城区重点区域120座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冰球公开组比赛期间,呼伦贝尔市累计调派车辆1083台次,其中,50座客车302台次、35座客车114台次、考斯特59台次、商务车608台次。

多措并举,保障公路畅通。保障降雪天气应急处置,加强涉及赛事的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加大公路巡查频次,重点对公路弯道、陡坡、桥涵等沿线设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隐患,对易结冰路段及时撒铺防滑料、融雪剂。同时,做好日常应急准备,科学配置应急保通队伍、设备和物资,按照“小雪中雪随下随清、大雪暴雪确保一条车道”的原则,一旦出现降雪结冰和交通事故,能够迅速清雪除冰、快速清障,保障公路通行。

规范执法,提升治理水平。持续强化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和“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的动态监管,严禁冒险作业、涉险运营,在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时,该停就停、应停尽停。开展移动源污染和扬尘污染等交通运输领域专项执法检查,以物流基地、货运车辆停车场和休息区、油品运输车辆、施工工地等为重点,严厉查处各类涉及污染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打击和清理流动加油车。

下一步,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将配合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筹委会接待部、环境治理部对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加强工作指导,协调解决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保

障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处置能力,做到抢险应急人员、设备、物资三到位,确保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交通运输保障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