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湖南辽宁甘肃陕西福建内蒙古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11-17 | 来源:江西交通、内蒙古交通运输厅、中国铁建、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北京】北京地铁2022年人均运营成本超14元

近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三个主要运营商分别公布了2022年企业成本数据,依其数据计算,2022年,北京24条地铁线平均运营成本达14.31元/人次,比2019年的7.82元/人次上涨约82.99%。轨道交通行业人士分析称,2022年,疫情导致客流量大幅下降,而地铁运营相关的人工、电力、维修成本等费用支出则相对刚性,下降幅度很小,这是导致北京地铁人均运营成本提升的原因,预计2023年人均运营成本将大幅下降。

【湖南】我国首台大功率纯电新能源调车机车下线

11月16日,我国首台大功率纯电新能源调车机车在中车株机下线。这台机车是中车株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为涟钢集团量身打造的一款纯电调车机车,有效解决了传统内燃机车高污染和高油耗问题,也能满足冶金、港口、电力、石化、矿山等行业内部的铁路运输需求,具有绿色低碳、经济适用、智能先进等特点。

仪式现场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湖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翔,株洲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卫安,涟钢集团副总经理彭霞林,株洲市副市长易湘东,中车株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成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贾晋中共同启动车辆。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湖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翔,株洲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卫安,株洲市副市长易湘东,涟钢集团副总经理彭霞林,宁夏西部创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旭东,陕西铁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调度长张志春,浙江海港义乌枢纽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晓坚,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化樑,武汉锦华盛铁路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光瑾,内蒙古伊泰呼准铁路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总监梁佳,涟钢集团采购部部长聂险峰,涟钢集团物流管理中心主任王波,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贾晋中,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科技服务部主任邱晓燕,钢铁行业冶金铁路运输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韩树森,原国能神朔铁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南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秘书长于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副会长曹广河,原国能朔黄铁路公司副总经理陈海滨,中国地方铁路协会铁路专用线分会副秘书长高明,广铁集团株洲机车监造项目部副主任胡志才,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聂自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可安,中车株洲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云龙,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军,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龙煊,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亿纬新能源总经理刘鹏程,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肖勇民,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后葵,中车株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成骏,中车株机公司总经理王巧林,以及在家领导熊锐华、梁红波、廖洪涛、徐海霞、高殿柱等参加下线仪式。

▲ 中车株机公司副总经理廖洪涛主持仪式。

▲ 中国中车资深技术专家、中车株机产品研发中心副总监康明明进行产品发布。

▲ 中车株机公司副总经理徐海霞代表公司签约。

仪式上,中车株机公司与涟钢集团共同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深化互利共赢,扩大合作范围,加快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辽宁】辽宁前十月开工亿元以上交通项目72个

11月15日,辽宁省凌(源)绥(中)高速公路首条长大隧道——红山隧道正式贯通,整个项目超额提前完成年度预定任务目标。今年1月至10月,辽宁省开工亿元以上交通项目72个,累计完成投资492亿元,分别为全年任务目标的112.5%、92.8%。

今年以来,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建立专班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黑山至台安、锦州疏港路已完成可研和初步设计批复,预计年底前开工;丹东兴边沿江路已进场施工,大连长海大桥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沈阳都市圈环线等5个高速公路项目已开展方案论证。

重大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辽宁交通围绕加快推动本(溪)桓(仁)高速公路等5条续建高速公路项目持续发力,鲅鱼圈疏港高速公路、鞍(山)台(安)高速公路分别于今年6月底和9月底开工建设,阜(新)奈(曼旗)高速公路于9月底建成通车;长兴岛北岸作业区通用泊位等14个港口项目均已开工建设;辽阳市综合客运枢纽等16项枢纽场站工程加快推进,大连北站综合客运枢纽顺利投入运营。

物流运输方面,辽宁紧抓“北粮南运”、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保通保畅,加强运力对接和供需统筹。前三季度,全省港口中转粮食4370万吨、煤炭4700万吨,共开行中欧班列680列,同比增长15.3%;集装箱吞吐量达920万标箱,同比增长15.7%,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占吞吐总量的11.7%。

【甘肃】一图读懂《甘肃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

【陕西】国内之最!这座大桥创“最大”“最高”两项纪录!

11月15日,由铁一院设计、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西延高铁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王家河特大桥主桥成功合龙。桥梁的合龙创下了目前国内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同类型结构“跨度最大”、“高度最高”桥梁的新纪录,也为国内高墩大跨、连续刚构同类型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经验。

西延高铁王家河特大桥位于铜川市王益区境内,全长1066.7米,最大墩高75米,最大跨度248米,为跨越王家河河谷、延西高速公路及既有铁路专用线而设。因该桥采用无砟轨道铺设,设计及建设团队在做主桥桥式选择时考虑采用刚度较大的“连续刚构加拱”组合结构。但主桥受桥长、墩高、吊杆等诸多因素影响,很难满足轨道长波平顺性的要求,难以保证最终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一致。

为此,设计团队通过静、动数字模型计算分析,确定无砟轨道轨面的允许变形限值,对梁拱组合结构的变形控制等进行优化设计。他们还开展桥梁智能健康监测设计研究,针对桥梁关键截面应力、频率,特别是位移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结构进行数字孪生技术智能评估,通过“物理对象+数字孪生+监测实时修正”模型实现桥梁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跟踪及智能控制,保证结构安全可控,提高运营质量。

进入实体施工阶段后,该桥梁的设计及建设团队综合考虑高墩大跨连续刚构常规施工的局限性,先后攻克了超大直径高强度硬质灰岩桩基施工、超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超高矩形空心薄壁高墩翻模施工、超大结构连续梁挂篮悬浇施工等技术难题。他们还创新采取了高墩临近330千伏高压线安全防护、超大体积0号块托架贝雷梁反力预压施工等技术,并开展C60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应力及线形影响等10多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并在成功应用后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在西延高铁全线树立了桥梁施工的标杆。

西延高铁线路全长299.8公里,是通往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它的实施将彻底解决陕西省铁路交通东西强、南北弱的现状,对于加快完善国家高速铁路主通道、挺直陕西高铁“脊梁”,提升陕西省区位优势和在全国铁路网的枢纽地位均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福建省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挂牌

11月9日,福建省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在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挂牌成立。该中心由厦门海事局联合厦门海事法院、厦门市司法局、厦门仲裁委、船员协会、丝路海运联盟等11家单位及行业协会共同成立。

厦门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成立后,将发挥行政、审判、仲裁、行业、调解组织、保险及相关专家队伍的作用,重点针对船员权益、水上交通事故、沉船或碍航物打捞、各类海商合同履行、海上客运人身损害赔偿、港口建设及作业、涉台新业态等方面的纠纷,为台胞台企提供海事法律咨询、解纷调处等“一站式”法律服务。该中心将探索创新涉台海事法律服务,推动建立涉台海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为两岸经贸、人员密切交流提供法治保障。

记者从福建海事局获悉,福建省现有落户台资航运企业及涉台船员外派机构27家,每年有超1万人次的大陆船员外派至台资航运企业工作;省内现有两岸直航公司35家、参与运营船舶58艘,直航货运年均约800航次,货运量超500万吨,涉台海上事故调查10余起。此前,福建省已拥有全国首个涉台海事审判法庭,近三年来共受理各类涉台海事案件约700件。

【内蒙古】内蒙古让新能源汽车“欢欢儿的”跑起来

“现在沿途服务区都有了充电桩,充电挺方便的,直接扫码就可以了。”从巴彦淖尔市来呼和浩特市出差的王师傅,一路开着电动车一路开心。在G7京新高速呼和浩特服务区充电桩区域,王师傅通过高德地图导航,进入停车区再度开始了充电。保障出行民众充电需求,这是今年以来自治区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由内蒙古交通集团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本期投资建设的15个服务区充电站已上线运营。此次上线运营的15个服务区充电站分别位于G7京新高速呼和浩特服务区、集宁南服务区,G512国道呼凉丰天成服务区,G55二广高速丰镇、黄家村服务区、长胜湾服务区,G6京藏高速乌拉山服务区、临河新区服务区,G59呼北高速大宝山服务区,G65包茂高速成陵服务区,G210国道响沙湾服务区,G207白霍一级公路宝日胡硕服务区,G304鲁霍一级公路阿日昆都楞服务区,G302乌阿一级公路乌兰敖都服务区、大石寨服务区。


根据所处路段场地实际和交通量不同,这些充电站分别设置8车位(枪)或4车位(枪)快充,共设置快充枪96把,单枪峰值功率120kw,一台新能源汽车充电至80%仅需25分钟。

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指导下,内蒙古交通集团于9月编制完成了《内蒙古交通集团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旗县、乡镇人口密度与新能源车辆保有量,对旗县城区、重点乡镇苏木、旅游景区、开发区及物流园区、公路沿线共五大建设场景制定了2023-2025充电桩安装12962个车位/枪(2023年计划完成1300个快充,2600个慢充,2024年完成5682个快充,2025年完成5980个快充;慢充按场景需求补充)的下乡实施计划。

按照合理布局、满足需求、避免浪费的原则,本着先期解决“有没有”的问题,通过充电桩使用情况,逐步加密,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到2025年满足新能源汽车“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乡”的基本充电服务需求,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统一布局的全区充电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