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浙江山东河北安徽云南青海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11-07 | 来源:新疆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浙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示范全寿命数字管养

日前,以“数智赋能古运焕新”为主题的京杭运河浙江段智慧建管养科技示范工程技术交流会在杭州召开。交流会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主办,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杭州交投集团协办,杭州交投建设管理集团、杭州交投二通道建设公司等共同承办。

京杭运河是“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唯一贯穿我国南北的水运主通道。作为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的核心部分,全长26.4公里的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消除了浙江省内河千吨级航道网的关键堵点,开辟了联通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二水运通道。

京杭运河浙江段智慧建管养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依托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项目组织实施,聚焦全过程智能化建造和全寿命数字化管养,集成应用基于5D—BIM技术的航道智慧建设、航道数字孪生建造、船闸数字化管养3项技术,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航道智慧建造和数字化管养技术成果,示范应用效果显著。目前,相关示范技术已应用

于全线航道建设、航道与地铁交叉节点及八堡船闸运维管养全过程。

下一步,浙江将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工程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一批智慧航道、智慧船闸和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山东】鲁西国际陆港扩能升级 助力沿黄流域货物高效“出海”

位于山东聊城临清市的鲁西国际陆港11月3日举行陆港扩能升级启动仪式。扩能升级后,该内陆港货物通关时间不仅大幅缩短,铁路运力也提升数倍,为中国沿黄流域货物高效“出海”注入新动力。

鲁西古城临清是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在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发达的漕运,曾繁荣一时。近年来,该市融入山东内陆港布局,凭借冀鲁豫3省交界的区位优势,不断完善鲁西国际陆港、海关监管场站和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建设。

中共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在致辞中说,近年来,该市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与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集团)深化合作,以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为方向,持续发展壮大内陆港。当前,鲁西国际内陆港已成为山东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节点,海铁联运连续8年位居山东省内陆港首位。随着该内陆港扩能升级,货物通关时间较以往缩短10倍以上,铁路货运线运力提高4倍以上,转关单量稳居济南海关首位。

临清货场铁路延长线启动。

山东港口集团董事长霍高原称,山东地处“一带一路”十字交汇点,是黄河流域唯一“出海口”。得益于聊城市区位优势,该港口集团将携手聊城,把临清市打造成沿黄流域功能最全、模式最优的内陆港,再现商贸繁华盛景。

霍高原透露,山东港口集团现有340条航线、39个陆港、88条班列,货物吞吐量将在今年突破17亿吨、集装箱量超4000万标箱,体量规模居全球港口首位。到“十四五”末,该集团将布局内陆港超50个、班列超100条;加快打造供应链服务体系,为沿黄进出口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深入推进港区、园区、城区互融,力拓沿黄产业新空间。

“鲁疆号”图定班列启动开行。

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中,临清市被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交通融合经济发展试点”。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级干部陈继梦看来,临清市铁路货场改造提升项目的建设完工、“鲁西国际陆港”的扩能升级,为进一步优化山东运输结构、提升运输效能、促进地方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陈继梦表示,当前,山东正在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大通道,构建“铁公水空”综合运输大网络,实现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南北贯通。临清市抢抓战略机遇,科学布局,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这是临清地方经济腾飞的好时机,也是省市联动、一体发展的重要实践和成效。

据悉,到2025年,山东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基本实现县县双高速,加快建成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两枢两干八支”现代化机场群、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等,推动山东在交通强国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河北】交通科技创新添翼物流强省!到2025年年底取得百余项突破性成果

(11月6日,中国交通报头版头条对我省交通科技创新添翼物流强省相关情况进行报道。)

时下,走进我省秦皇岛港,只见天蓝海碧,老工业码头经过改造后成了网红景观,码头墙壁上是手绘的巨型山海经壁画,不少游客驻足观赏。不远处的煤炭码头边,一艘艘货轮在智慧化管理系统的操控下有序装卸,作业过程一尘不染。

近日,经中国港口协会专家组综合评议,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煤码头三、四、五期工程通过“五星级”绿色港区现场评审,成为全省首家通过该项评审的港区。近年来,我省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交通智慧绿色转型,此次秦皇岛港获评“五星级”绿色港区,正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践成果之一。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仁堂表示,我省交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精神,加快实施一批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预计到2025年年底,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智慧交通、绿色低碳、运输安全等领域取得100余项突破性应用成果,全面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

探索综合交通万物互联

9月,“河北交投一号”卫星顺利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借助这颗卫星,河北交投集团将重点在远洋运输监测、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和桥梁监测等领域,推进物联网卫星技术应用。

河北交投集团空天信息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卫星在距离地球850公里的上空运行,其信号能够对中低纬度地区持续8小时连续覆盖,将广泛应用在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监测等领域,真正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万物互联。

我省交通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促进科技与交通深度融合,提升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水平。截至目前,全省交通运输领域已有1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正在加快推进河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平台等2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以及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黄骅港智能装船项目建设,并依托(北)京哈(尔滨)二期、石(家庄)太(原)、大(庆)广(州)等国家高速公路重点路段和秦皇岛港散货码头(堆场)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一批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示范亮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智慧交通发展。

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处长赵朋表示,我省交通将探索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方案审查机制,以创新驱动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建立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审查、同步推进、同步监管、同步验收的“五同步”机制,推动实现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

保障外贸货运高效畅通

9月27日,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开通至韩国首尔国际货运航线,这是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今年开通的第5条国际货运航线,也是首条至韩国的国际货运航线。

该航线主要运营快件、邮件、汽车配件、纺织品等货物种类,后续还将承载中韩两国间以及经首尔中转欧美国家的国际邮件、跨境电商邮件、商业快件,进一步满足河北省内至韩国方向的邮快件运输需求,提升河北对外开放水平。截至9月底,河北省新开航线18条,全省累计运营航线182条,其中客运航线172条、货运航线10条。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是习近平主席把握时代脉搏,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提出的。今年以来,河北聚焦建设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物流强省,利用区位优势和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施商贸物流提质行动,航线航班织网通全球。

今年以来,河北省新开辟集装箱航线14条,其中外贸航线4条,航线总数达到65条;新建内陆港5个、新开通海铁联运线路4条,内陆港总数达到80个、海铁联运线路总数达到24条。

日前,河北省政府印发《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提出力争今年年内开通唐山港、黄骅港至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航线;支持石家庄国际陆港拓展中欧(中亚)国际班列线路和直达目的地城市,不断提升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规模和质量;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物流布局,有序拓展石家庄机场至东北亚、中东欧地区国际货运航线,保障外贸货物运输高效畅通。

【安徽】又一条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建设,计划通车时间……

好消息!好消息!

近日,从淮南市传来最新消息,

S19淮桐高速公路淮南段

完成征地拆迁、路基清表等准备工作,

全线开工建设。

S19淮桐高速公路淮南段全长56.823公里,总投资84.78亿元,施工工期36个月,路线起于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枢纽,止于新桥机场西北侧市界处,终点衔接淮桐高速合肥段,计划2025年12月建成通车。

S19淮桐高速是淮南市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淮南市交通建设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缓解现状合蚌高速、滁新高速的通行压力,加强淮南与合肥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区域间路网结构,对推动淮南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滇藏铁路丽香段热滑试验顺利完成

11月4日,滇藏铁路丽香段接触网热滑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全线接触网与列车受电弓之间的弓网关系、空间几何尺寸等参数已符合设计要求,为年内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热滑试验自丽江站引出,向北经虎跳峡、小中甸镇至香格里拉。

接触网热滑试验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通电后的一次“模拟考试”,在接触网“带电”情况下,通过试验列车受电弓的滑行,检测接触网与受电弓的弓网关系,检测受流网压等参数,是对接触网“弓网系统”进行的一次“体检”,也是在联调联试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运行检测,试验车受电弓受流状态良好,供电设备运行正常,各项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标准,为联调联试和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丽香铁路站后工程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解彦龙介绍。

滇藏铁路丽香段全长139.7公里,其中接触网建设186条公里,丽香铁路为国家I级电气化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部铁路网”中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开通后,这条连接丽江古城、拉市海、玉龙雪山、虎跳峡、哈巴雪山、香格里拉等著名景区的“美丽天路” 将迎来“动车时代”,对维护和促进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

【青海】青海合力打造旅游综合交通网

近日,记者从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的交通旅游公路规划座谈会上获悉,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将强化公路与铁路、航空等衔接,共同打造全省旅游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与文旅部门工作衔接,强化规划战略对接、行业发展联动,在规划、资源、信息和路衍经济等方面合作共享。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标志建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地理等方面进行交流,推进全省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自2021年以来,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深入推进海北藏族自治州交旅融合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目前海北州已基本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民航为骨架,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景区道路等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兰新高铁结合旅游高峰期,增开海晏、门源旅游专列,确保旺季全国各地游客可通过高铁、动车快速抵达青海湖、环祁连山旅游廊道;建成了曼(德拉)大(通)高速公路大通至仙米段等项目,完善“快进慢游”交通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将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作为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和“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总体部署,省交通运输厅将最大限度发挥公路带动和辐射效应,推动旅游公路网向农村公路、高速公路延伸,构建特色鲜明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加强公路与旅游、非遗文化融合,加快建设贯通全域、衔接顺畅、功能完备、服务优质的旅游公路网。

【新疆】新疆补贴汽车消费!每人最高6000元

记者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1月7日召开的“自治区深挖消费潜能 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加快向好回升”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充分释放新疆汽车消费潜力,联动促进其他领域商品消费,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自治区商务厅等部门,拟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在全疆组织开展汽车消费补贴活动。

个人消费者在自治区范围内的汽车经销企业购买新乘用车且不含增值税单车价格在8—30万元之间的,注册登记后,可通过中国银联云闪付客户端申领财政补贴消费券。  

消费券先领先得,发完即止,每人最高可领取6000元消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