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达·魔都号”包邮指南》
时间:2023-11-07 | 来源:国资小新
11月4日,
历时八年科研攻关、五年设计建造,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顺利完成命名交付。
这标志着我国成为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
可同时建造航空母舰、
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大型邮轮的国家。
爱达·魔都号
首航船票已于9月20日起发售,
预计将于2024年1月1日首航。
“双11”前夕,
爱达·魔都号“包邮”产品
在电商平台“上链接”,
整包爱达·魔都号5天4晚,
直降后预计售价为2000万元。
有网友调侃:
这是真“包邮”,包邮轮图片
如果你壕掷千万包下整艘邮轮,
可以在里面干什么?
不用想象了,直接一睹为快!
欢迎来到这座
移动 “海上现代化城市”图片
↓↓↓
从进博会签约到“海上现代化城市”
“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正值第六届进博会开幕之际。事实上,“爱达•魔都号”自诞生之初便与进博会结下不解之缘。
五年前,在首届进博会上中国船舶集团与国际合作伙伴签署了新造船合同,并许下了“始于进博、交于进博”的五年之约。据悉,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现场将展示邮轮模型,全方位呈现邮轮工程情况、进博会五年之约重大成果。
走近“爱达·魔都号”,其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型宽37.2米。全船共有20层甲板,拥有2826间舱室,其中房舱2125间,可载客5246位。
邮轮配置了高达16层、面积4万平方米的生活娱乐公共区域,这里拥有剧院、特色餐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和水上乐园等丰富的休闲设施。
如在巴伐利亚酒廊里,就安置了八个发酵罐,可以实时提供精酿啤酒;在“波罗的海”主题餐厅内,蓝白配色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希腊小镇。
中国特色美食也无处不在,特设的火锅店,让游客在船上享受到涮火锅看海景的独特体验。据悉,单是餐饮这一项,就覆盖自助餐、西餐、日料,到火锅、铁板烧等多个品类,满足各类人士口味需求。在住宿和餐饮的基础上,公共区域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服务设施,包括海上最大的免税店、首个开心麻花海上专场等。
作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东方文化韵味无处不在,“爱达·魔都号”船体涂装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身系“敦煌飞天彩带”,形成强烈的文化标识。在邮轮内的艺术长廊,墙上挂着的许多珍贵画作将在首航前揭开面纱。
据悉,2024年元旦正式投入运营后,“爱达·魔都号”将执航以上海为母港的国际邮轮航线,并适时推出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让古丝绸之路的智慧与力量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继续破浪远航。
从“过路经济”迈向“产业链经济”
“近五年的建造周期中,最大的难度是集成,把这么多供应商和船厂协同起来,每天都要应对不同的需求和变化。”大型邮轮项目界面总监、外高桥造船生产总监兼邮轮内装部部长吴晓源说。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乘客需求的变化,在邮轮建造的过程中,要实现一边建造一边修改。全程参与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外高桥造船人在近五年的建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摘取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的不易。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联动和管理361家一级供应商、1105家二级配套企业,汇集全球30多个国家超过5000名的工程技术人员紧密协作,相继突破重量重心、安全返港、动力系统、综合电网、舱室环境、振动噪声等贯穿邮轮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和复杂巨系统工程管理能力,持续构建邮轮业的中国标准体系。
八年科研攻关、五年设计建造,每一步都凝聚了造船人的心血。进入生产设计阶段就分解出6万份图纸,如果采用传统的二维建造模式,不仅工程量巨大,还容易出现数据偏差。国产大型邮轮的设计生产采用三维建模,实时模拟船舶建造状态,可在建造过程中及时优化设计。进入邮轮内装阶段,则不同于普通的建筑装饰,无论是材料还是外形等,都有着严格的国际标准。
“吊顶的形状、餐厅的灯光、餐椅的标准都在不停调整中。比如大剧院的吊顶是云朵的形状,但消防喷雾口怎么装,我们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符合船东需求是改了又改。”大型邮轮工程项目副经理、外高桥造船邮轮办公室主任易国伟说,虽然累,但通过和国外邮轮产业界的交流,学习、掌握到更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邮轮的制造,被称为现代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零部件多、供应链长、产业关联度高,涉及到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电子等50多个行业。
一般来说,一辆汽车的零件是1万个左右,一架波音747飞机是五六百万个,而“爱达•魔都号”有2500万个,且内部系统繁多、交互复杂,在结构等方面还有特殊要求。即便交付后,在正式投入商用前,仍有一系列的后续工作需要跟上。
“到12月18日试航前后,我们还需要搬入大量的物品去完善邮轮,比如床单、枕头、咖啡机、餐饮工具等,初步算了下,大概还有300多万件,船员也要逐步入住,我们要逐个跟他们做系统演示,最终将各个区域的钥匙交付。”易国伟说。
和普通的轮船相比,邮轮的建造涉及除造船技术之外的酒店工程、娱乐系统等几十个专业领域。可以说,建造一艘邮轮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从对目的地经济贡献有限的“过路经济”到“产业链经济”,国产大型邮轮率先实现了“零”的突破,这其中离不开无数中国造船人乘风破浪的决心与脚踏实地的付出,正在建造中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将更完善积累的经验,中国邮轮产业也正向着集群化、构建配套产业链“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