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湖北河南重庆内蒙古西藏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10-25 | 来源:渝快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湖北】湖北武松高速江陵至松滋段首片箱梁试架成功 项目正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10月23日上午,伴随着架桥机的轰鸣声,湖北省武(汉)松(滋)高速公路江陵至松滋段一期土建1标首片预制箱梁试架成功,这是武松高速江陵至松滋段全线架设的首片箱梁,标志着该项目建设正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武松高速江陵至松滋段一期土建1标全长13.114公里,标段内共有桥梁25座,需架设30米箱梁1480片和40米箱梁209片。该标段项目经理卢国军说:“为圆满完成箱梁架设任务,项目部特选用自平衡式架桥机进行预制箱梁架设,并在10月11日顺利完成组装。该架桥机具有运行工作范围广、性能优良、操作方便、结构安全等特点。”
“我们按照每天生产四片梁、架设四片梁的速度进行箱梁架设施工。”卢国军说,8月5日,该标段项目部建成了全线首座“现代化智慧型预制梁场”。该梁场占地面积约76亩,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其设置了4条智慧生产线,实现工厂化、流水线式箱梁预制,能够有效提升箱梁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箱梁架设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武松高速公路江陵至松滋段设计线路全长约55.25公里,起于江陵县跃进村,止于松滋市红花桥村,估算总投资约158.64亿元,建设工期54个月,共有桥梁37137m/39座,桥梁占比65.6%,是湖北省“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联络通道,也是荆州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成后将连接武汉、咸宁、荆州、宜昌等湖北长江经济带重点城市,对打造沿江高速公路通道,促进沿江区域社会经济交流,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61亿元,占总投资额约40%。
【河南】河南兰太高速项目开展绿色建造技术攻关
近期,在河南兰太高速二标项目的预制梁场中,改造升级的梁场融入大量绿色建造技术,从钢筋加工到混凝土拌和、浇注等,以全过程智能化管控,实现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兰太高速全称兰考至沈丘高速公路兰考至太康段,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第二批切块项目,也是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河南兰太高速二标项目穿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及开封市杞县,项目线路总长31.2公里,途径结构物数量类型繁杂,施工结构形式复杂、所需梁片类型较多,对各项资源配置及施工组织能力有着较高要求。面对挑战,中交四航局河南兰太高速二标项目部从钢筋加工、梁板预制、再到废水废渣等细节进行全过程管理,打造出一个机械设备数智化、安全管控前置化、指挥调度可视化、业务管理信息化的智慧梁场。
基于项目生产线控制、钢筋生产、混凝土集控等数据,项目部持续改进生产流程,从材料质量控制,到各环节加工工艺,融入数智化设备、开展微创新。项目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采用的是数控钢筋加工设备,相较于传统作业,所需操作工人数量减少近70%,我们将复杂且人工难以操作的加工工艺进行简单化,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实现钢筋间距、位置准确,显著提高了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切实保障产品质量。”
据介绍,项目部AI智能警报系统包含监控摄像头与播音设备等组成部分,采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自动识别、扫描图像,能够准确判断环境中人的防护状态、行为动作,对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此外,系统还支持双向语音通话,无需相关人员到现场沟通,就能实现远程监管,“有时候内业资料繁忙,抽不得空去现场时,我们就能通过这个系统,实时查看梁场现场情况,有效地解决了很多问题。”技术人员说道。
由于梁场位于河南中原地带,易发生雾霾、扬尘等天气,项目部从场地内及场地外两方面入手,采纳数据可视化、实时监控等措施,做好现场文明施工,避免出现扬尘、水系被破坏等情况。
此外,搅拌站内有一套绿色施工系统,该系统包含泥水分离设备、排水沟、三级沉淀池等部分,具有废水废渣分离回收功能,通过初步过滤分离,产出清水与废渣,然后经过二次利用,废渣可用于场地便道维护,经处理后产生的清水将汇入清水池,供场地冲洗使用。废水废渣的回收再利用,有效地解决了搅拌站环境污染的难题,具有安全、环保、经济多重效益。
【重庆】巫云开高速首座特长隧道左幅贯通
从重庆高速集团获悉, 10月23日,巫云开高速控制性工程——长兴隧道左幅顺利贯通,成为全线首座贯通的特长隧道,标志着开州到云阳的“咽喉工程”正式打通,两地顺利串联,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长兴隧道由贵州公路集团承建,进口端位于云阳县境内,出口端位于开州区境内,为分离式隧道,左线长3951米,右线长3931米,属特长隧道,最大埋深494米。隧道内地质条件复杂,岩层主要以粉砂质泥岩和砂岩为主,为四级、五级围岩,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施工方推行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等措施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目前,长兴隧道右线已进入最后掘进阶段,仅剩82米,预计下月中旬实现贯通。
截至目前,巫云开高速公路项目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03.87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46.90亿元,项目总体形象进度约61.4%,路基工程完成88.2%,桥涵工程完成74.6%,隧道工程完成67.6%。
巫云开高速全长118.6公里,是加快重庆中心城区与渝东北片区间联系及过境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车。
建成通车后,将极大改善沿线乡镇300多万人的交通出行条件,对加快万开云板块同城化、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我区积极推动AGV无人驾驶模式参与跨境运输服务
甘其毛都口岸被确定为全区跨境AGV无人驾驶通关改革试点口岸。甘其毛都口岸、策克口岸AGV无人驾驶通关分别进入试运行阶段、测试阶段。
AGV项目试运行以来,甘其毛都、策克口岸累计通行AGV车辆54142辆次、进口煤炭180万吨,发展势头强劲;二连浩特公路口岸AGV无人驾驶智慧物流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已完成车辆调试运行,完成主通道硬化贯通工程、信息化基础工程、中心机房建设,无人驾驶调度中心优化调试完成96%以上,现正持续推进AGV自动驾驶调试。
【西藏】西藏加快实施五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近日,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达娃欧珠主持召开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第15次学习会,围绕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精神等开展专题学习。
达娃欧珠表示,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深刻论述了建设可持续交通体系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7个方面概括了可持续交通体系的主要特征,展望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为推动交通运输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可持续交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各单位各部门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纳入厅属各单位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重要内容,开展专题交流研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比较中深刻领会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
西藏交通将深入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五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物流保通保畅、扩大交通有效投资、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等重点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