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天津江西云南内蒙古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10-16 | 来源:江西交通、云南网、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江苏】全国首条全息感知智慧高速测试路段在江苏投用
近日,全国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在江苏苏州开放使用。
建设完成的项目覆盖苏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苏州交投集团”)所属绕城公司管辖的S17苏台高速(黄埭互通—湘城枢纽)、S48沪宜高速(湘城枢纽—阳澄湖北互通),双向合计56公里。其中,能够达到L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的路段为6.5公里,布局在渭塘互通至相城枢纽单向路段上。
此次路段的开放投用,也意味着在S17苏台高速上的全息感知路段,搭载了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车辆能够依靠车路协同的方式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即进行“高度自动驾驶”,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一般无需人类干预。
据悉,自动驾驶是以多模态传感器感知取代人类视觉,并将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算法应用在感知、预测、定位、规控、仿真等多个环节,以“智能机器人”来取代人类驾驶行为。
除了车载自动驾驶系统外,路上的感知设备同样极为重要。苏州交投集团所属绕城公司根据项目需要,科学确定设置安装点位及方式,累计投建55个点位感知设备,确保感知设备形成无缝互补覆盖,实现了高清视频、激光点云数据智能化感知、传输与辨识融合,建立系统端运维管理、数字孪生及数据并发处理等功能。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入使用后,该路段包括制动系统在某种环境和特定条件下,能够完成驾驶任务并监控驾驶环境,实现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道路状况的高效监测,可以为主机厂商、算法厂商、设备厂商等提供所需高速公路场景测试数据,形成从智能网联城市道路到高速路段测试的场景闭环。
与此同时,该项目还能够通过打造智慧高速平台,为交通、公安等政府部门提供一系列智慧高速监管服务,在具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属性的同时,还可以开展运营模式探索。
【天津】津门第一!中国铁建大盾构基地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下线
10月15日
由中铁十四局装备公司、大盾构公司
与铁建重工集团
联合研制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
“京滨协同号”盾构机顺利下线
这是南通中国铁建大盾构基地下线的
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
也是天津目前最大的盾构机
将用于京滨城际铁路JBSG-5标
天津机场2号隧道工程施工
“京滨协同号”盾构机是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公司所属的中国铁建大盾构基地下线的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该盾构机开挖直径13.8米,整机总长约123米,总重2900吨,总装机功率6950千瓦,是当前高铁隧道配置最先进、最智能的盾构机之一。
为突显地域特色,盾构机刀盘创意设计涂装了天津的简称“津”字,以红黄配色为基调,中间一竖采用天津建筑广播电视塔元素,左侧三点为三辆高铁,分别代表京、津、冀,高铁呈向外发射状,是速度的象征,也是京津冀一体化高速发展的象征。
中铁十四局承建的5标项目天津机场2号隧道位于天津东丽区、空港经济区,线路全长9596米,隧道长8663米,为单洞双线盾构隧道,其中盾构段7720米,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施工风险高,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
中铁十四局装备公司是通州湾示范区首家批准落户的高端装备类实体央企公司,其所属中国铁建大盾构基地是中国铁建批复的唯一大盾构基地,是中铁十四局打造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自2022年落户通州湾高端装备产业园以来,肩负着聚焦盾构装备、掌握盾构机关键技术、实现盾构机全寿命周期的跟踪、维保、管理全流程一体化管控能力的使命。
下一步,装备公司将携手铁建重工以高标准快速融入行业发展,围绕装备制造布局新兴产业,助力南通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促进江苏省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迈步发展。
京滨城际铁路是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标志性项目,线路全长97.8公里,是连接京津之间的第三条高速铁路通道,也是京沪高速铁路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线建成后,将与京唐、京津城际铁路和津秦、津保高速铁路联通,形成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极大地促进京津两大城市间的交融,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对于促进京津翼交通一体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铁路投资公司、京滨城际铁路有限公司、通州湾示范区、中国铁设、天津新亚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北京铁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国铁建、中铁十四局、铁建重工等单位人员出席盾构机下线仪式。
【江西】追青逐绿,向美而行——吉康改扩建项目打造新时代美绿高速实践
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提出打造“美绿高速”建设理念,围绕“工程本质美”“路域环境美”“服务功能美”打造新时代美绿高速公路。
吉康改扩建项目作为江西省“十四五”开局之年第一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以“美绿高速”建设理念为基础,全方面抓好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贯彻落实,打造新时代改扩建工程样板路。
建养一体,精细设计
作为改扩建项目,项目建设者需要保证四条车道通行,为减少支线上跨桥梁施工对运营高速的影响,建设者们综合考虑了钢混组合连续梁。钢混组合连续梁具有自重轻、易于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等优点,适宜跨越改扩建高速公路的主线,无需中央分隔带落墩,施工安全快捷,结构耐久性好。
在吉安县互通A匝道,一座长140米、宽16.5米的连续槽型组合桥梁横跨在G45大广高速之上,这是项目全线跨径最大、宽度最宽的桥梁,参建者们历时100天,在完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采用步履式顶推设备完成了11个单元件的架设任务,为改扩建上跨桥梁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统计,项目全线采用了钢混组合连续梁的支线上跨桥共计17座,钢结构现场安装采用螺栓连接,减少现场焊接,方便后期养护维修。
如果说“要想富,先修路”是人们对发展和出行的深情告白,那么“管长远,重养护”就是高速公路持续发力的深远共识。为提升管养水平,项目全线39座大中桥均根据桥梁规模设置容量不少于60吨的雨水收集池和长度不小于148米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切实增强桥面径流的消纳与净化,减少雨水对桥梁的损害。同时,合理设置桥梁检修踏步和检修步道,踏步两侧设钢筋混凝土仿木栏杆,保障检修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匠心筑路,标准施工
为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打造内优外美的品质路、样板路,项目统筹布设各类大临设施,以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建设“三集中”“四集中”综合厂站。全线采用全封闭式混凝土拌和站和料仓,严格根据作业特点进行功能分区,各区域紧密连接,厂内道路互通,方便运输,形成生产闭环,尽量减少生产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厂区场地、通道设置了自动喷淋系统进行扬尘治理,厂站整体与外界有围墙隔离,形成院落式封闭管理,安全独立。
项目以《标准化图册》《工点标准化手册》《首件工程示范制实施方案》等指导文件为蓝图,全面实施标准化施工,建立标准化施工长效机制,全面总结本项目工点标准化的建设成果,总结实施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化图册。为确保成品质量,还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在每一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实施首件工程,对首件工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和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及改进、认可,然后正式批量生产。与此同时,为推动各参建单位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提升标准化施工水平,项目办积极开展现场观摩,营造向模范学习的氛围,开工建设以来,共开展路面摊铺、桥梁施工等标准化观摩十余次。
集约高效,绿色低碳
为探索一条美绿高速建设生动的实践之路,项目参建者在设计、施工中集思广益,勇敢突破,积极留住美、建造美、探索美。
项目提出“做一段成一段”施工理念,路基工程落实“开挖、防护、绿化三同步”,桥下整治紧跟桥台施工,涵洞接水接路施工,确保三改工程与主线路基同步。
在隧道工程上充分贯彻“零开挖”进洞理念,使隧道洞口段不出现边仰坡,对镂空段采用暗洞明做、洞内暗挖的方式施工,直至初支贴壁,实现隧道安全、快速进洞,减少了洞口的创面破坏。全线6个隧道11个隧洞都应用了该工艺,做到了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和谐相融。
项目还全面加强对老路铣刨料的高值化利用,在拼宽新建路面和旧路路面铣刨回补结构的上基层采用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替代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全线采用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约26.5万立方米。在道路加宽侧拆除重建过程中,项目还对拆除的圬工材料进行收集,将其利用于水塘等不良地质的挖淤泥回填基地处理中,利用拆除圬工31.7万立方米。
追青逐绿,向美而行。如今吉康大道已然初成,绿水环抱青山,美丽的吉康高速如同一条黑色巨龙,奔向远方,吉康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奔走在美绿高速的建设路上,打造出一个个通达四方的生态工程,一条条向绿而行的样板路。
【云南】大南高速公路福星特长隧道左幅贯通
10月10日,由云南交投集团牵头投资建设的国家高速路网G5612大理至临沧高速公路首段——大南高速公路(大理至南涧)福星特长隧道左幅顺利贯通,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南高速公路是“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通道连接线和云南省“七出省五出境”通道之一,起于大理市凤仪镇,接国高网G5611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起点,止于南涧县纪元桥,接南景高速公路,路线全长91.895公里。福星村特长隧道是大南高速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全长5460米,最大埋深582.34米。隧道横穿大理市与巍山县交界的者摩山,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先后穿越地表滑坡体、垃圾堆积体、G215国道、两次下穿大临铁路斜井和大河江断裂带,隧道所处位置围岩松散、软弱大变形段等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受地质构造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期间隧道频发掉块、初期支护喷射砼剥落掉块、型钢拱架扭曲断裂、变形侵限、仰拱隆起、坍塌等病害,同时洞内施工区域温度高达40℃以上,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风险。针对福星村特长隧道复杂的围岩地质情况,项目建设管理团队从施工工艺、人员管理方面着手,强化精细化管理,严格风险源管控,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加大监控量测频率,加强对沉降变形的观测,采取“短进尺、快封闭、早成环、紧跟仰拱二衬”,“大管棚+加强支护参数”等措施,稳扎稳打,实现了“零事故”的预期目标。
一洞通,全线通,百业兴,福星村隧道左幅的顺利贯通振奋了全线参建单位和全体建设者的信心和决心,吹响了大南高速全线通车最后冲锋的号角,下一步云南交投集团将加大项目建设调度,强化要素保障,安全、优质、高效推进剩余工程建设,全力冲刺大南高速公路通车目标,助推巍山大理半小时经济圈早日形成。
【内蒙古】S26纳日松至长滩(龙口)高速公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日前,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S26纳日松至长滩(龙口)高速公路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自治区高速公路网中准格尔至银川高速公路S26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交通集团揭牌成立后,聚焦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具体实践。
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路线总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起点位于纳日松镇闫路梁村,接224省道曹羊公路,终点位于薛家湾镇长滩村西,与S31大饭铺至龙口高速公路相接,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主线全长54.685k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25.5m,全线设置特大桥1座,大中桥28座,涵洞153道,分离立交3处,互通立交3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鄂尔多斯市南部煤炭资源外运通道压力,改善周边群众出行条件,极大促进地区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绿色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公路网和鄂尔多斯市干线公路网,全面提升自治区综合运输体系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