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重庆吉林广西内蒙古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10-13 | 来源: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中国交通新网等
【北京】北京部分道路试点为公交车延长绿灯
地铁站口增设公交站,从接驳“无门”到“零换乘”;大数据、区域调度助力公交提速,到达准点率大幅提高;路口信号灯更“聪明”,为公交延长绿灯……随着今年“每月一题”——公交线路站点优化交答卷,北京地面公交服务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本市共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6条,方便了271个居民小区出行,增设公交站位79处,增加线网覆盖110.7公里。一批地铁站周边的公交站位优化后,市民接驳换乘省时省力了。
莲花桥站D口能换公交了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为地面公交出行提速,已经成为每年北京交通工作的“必选题”。然而,受道路条件、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公交增站、挪站,缩短换乘地铁距离,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做起来并不容易。今年,北京将“公交线路站点优化”纳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多部门攻坚,“啃下硬骨头”。
10号线莲花桥站,位于西三环,不仅客流量大,乘客换乘公交的需求也大。但受道路条件制约,D口(西南口)一直未能实现与地面公交有效接驳,市民出站后如需向东南、西南出行,要步行至其他车站乘车,常常需要走上近20分钟。
“虽有十余条公交线路在此经过,但由于莲花桥下车流量大,道路空间局促,西南口一直无法停靠设站。”北京公交集团线网中心业务主管许迪介绍,为了破解接驳难题,公交集团同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多次调研、现场会商,寻找解决办法。
莲花桥下“小手术”紧锣密鼓进行,匝道交通设施标线调整,在两条车道之外,增加了公交车的停靠区域,挤走乱停车,同时拆除路边护栏,为乘客上下车提供方便。“考虑到桥下车流交织现象严重,高峰时段经常拥堵,还应尽量减少公交设站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多部门研究决定,先期选取一条途经公交线路停靠设站。”许迪介绍,经过在现场组织乘客投票,并结合地铁出行数据,最终选择为需求量最大的62路增设莲花桥站,市民出了地铁走几步就能上公交,基本实现“零换乘”。
市交通委地面公交运营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共增设公交站位79处,增加线网覆盖110.7公里。公交站点和轨道站点进一步融合发展,对莲花桥、后沙峪、亦庄火车站、大井、二里沟、南法信、马泉营等轨道站点周边公交站位进行了优化调整,缩短换乘距离。
信号优先试点为公交延长绿灯
除了增设站位,还有一些“看不见”的技术手段,帮地面公交提速。
在中关村大街,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绿灯快结束、即将变成红灯时,如果恰巧有大公交要通过路口,信号灯会自动为公交车延时几秒钟。
今年,本市启动信号灯公交优先试点。记者从交管部门获悉,公交集团将车辆GPS数据、运行速度数据、车辆基本信息、线路信息与交管部门进行了数据共享。选定中关村大街、安立路、朝阳北路、朝阳公园南路、马家堡西路5条道路,10条公交线路实施公交信号优先。从试点效果看,一定程度缓解了通勤瓶颈与关键节点的公交拥堵,保障公交车辆优先通行,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智能调度升级 “千里眼”远程指挥
除了近距离换乘,市民对于公交出行的期待,还有准点、提速。如何让道路情况不可控的地面公交,按点来、快点到?公交集团升级智能调度系统,用大数据、“千里眼”高效指挥。
走进北京公交集团指挥调度中心,环绕房间的大屏幕上,客流量、登降人数等不同数据实时刷新,重点线路图上,每个小圆圈代表一辆公交车,调度人员不仅可以查看位置、分析路况,还可以打开每辆车的监控画面,并与驾驶员对讲。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指挥中心及时采取区间、快车、屯车等各类调度措施,防止“大间隔”的发生。
“利用大数据系统,对乘客上下车刷卡、刷码数据进行分小时的细化分析,精准获取乘客的乘车需求,从而科学安排每条线路的运力投入。”公交集团运营调度指挥中心业主主管刘宇介绍,公交集团将455条人次在5000人以上的线路确定为大客流线路,集团、区域两级指挥中心进行重点监控。在客流高峰时段,加大运力投入,缩短发车间隔、降低满载率,吸引更多市民乘坐。9月份,大客流线路客运量日均528.52万人次,同比8月份日均增加10.47%。
今年5月开始,公交集团“接诉即办”,治理市民反映的“车速慢”问题。通过合理调整准点管理考核、每周分析市民意见诉求、隔周开展运送速度分析和讲评,指导分公司以“适度从紧”的原则调整行车计划,压减单程点冗余,线路运送速度环比得到提升。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按照公交、轨道融合发展的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已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6条,其中新开常规公交线路14条、调整公交线路92条,方便了271个居民小区的公交出行。
【吉林】吉林集安至辽宁桓仁高速通车
日前,吉林集安至辽宁桓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进一步缩短了集安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时空距离,为吉林省更好地打造向南开放窗口,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提供重要交通支撑。
集桓高速公路总长57.8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联起鸭绿江沿线的旅游景点,对提升吉辽两省公路通行能力、促进民生改善、推动旅游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吉林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服务国省重大战略,加快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工程,推动在建项目提速提效、新开项目尽早开工、储备项目凿实前期,形成了接续建设、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除集桓高速公路外,大蒲柴河至烟筒山高速公路也将于11月末前建成通车。届时,吉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644公里。
下一步,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将全力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工程,抓续建、促新开、强储备,持续加快高速公路、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高质量开展“乡村畅通工程”,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重庆】重庆:汽车产业持续“换挡” 新赛道加速“奔跑”
在重庆龙头车企长安汽车的生产基地,只见数字化组装线上一台台机械手臂不断舞动,AGV小车来回穿梭,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陆续下线……连日来,长安汽车正抢抓生产,全力满足市场需求。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达30.6万辆,同比增长96%。
这家车企新能源车销售成绩,折射出重庆汽车产业持续“换挡提速”。作为全国重要的传统汽车生产基地,近年来重庆锚定汽车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趋势,提出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目前,重庆已集聚了长安汽车、赛力斯等16家新能源整车企业,多个新兴品牌加速崛起,一批中高端新能源车型上市热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加快完善,有力支撑产业集群发展。
图为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的一款概念车。新华社记者黄兴 摄
走进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一辆辆兼具科技感与高颜值的新能源汽车依次排列,全电数字平台、高算力中央计算平台等最新科技成果也集中展示……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已掌握600余项智能互联、智能驾驶等领域技术。依托自主打造的智能汽车数字化平台架构,未来几年长安汽车将相继推出20余款智能电动汽车。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跨界融合已成趋势,可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锚定这一趋势,长安汽车、赛力斯等重庆车企强化与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及互联网等企业跨界合作,联合推出新品牌或车型。如长安汽车联合华为、宁德时代共同开发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三方分别在整车研发智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智慧能源生态领域,为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赋能,助力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就在10月11日,阿维塔科技旗下一款智能豪华轿跑——阿维塔12在重庆量产下线,即将正式上市交付。据悉,该款产品搭载了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2.0和鸿蒙4.0座舱,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我们集成了3家企业的优势,形成较强的产品竞争力。此前首款车型一经推出,就获得不俗的销量。”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跑”,还需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为此,重庆还锚定关键零部件不放松,已集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200多家。今年以来,围绕汽车产业补链强链、促进汽车产业提档升级,重庆相关部门精准实施招商策略,1至7月全市汽车产业签约项目258个、签约金额2833亿元。一批补链强链签约项目补充了电动转向系统、电制动系统等产业链,提升了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系统等产业规模。
应用场景搭建,也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以此为牵引,重庆加快以开放测试、场景应用带动产业落地,进一步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在永川区,自动驾驶车辆正在行驶。(陈科儒 摄)
如在重庆市永川区,搭乘无人驾驶网约车正成为现实:乘客通过手机App即可召唤自动驾驶网约车,车辆自主进行驾驶,将乘客送往目的地……据悉,永川区2022年实现全无人化自动驾驶商业运营,当前共有数十辆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车辆,在城区内200余个站点提供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
“我们通过打造车联网基础设施,推动车路协同等技术应用,促成自动驾驶网约车和公交车开展示范运营,还正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在环卫、载货、配送等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试运行。”重庆永川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祖品说,通过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示范运营等,有力带动毫米波雷达制造企业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落户永川,当地还正谋划引育车规级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将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记者了解到,围绕搭建新场景,重庆还积极创设成渝“电走廊”“氢走廊”“智行走廊”三大应用场景,驱动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发展。
“当前,重庆正从整车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及应用场景搭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持续发力,蓄力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西】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主墩桩基施工全部完成
10月1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灌入,新建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以下简称“柳梧铁路”)LWZQ-2标盘龙柳江特大桥主桥32#主墩16根桩基施工全部完成,标志着大桥主墩桩基施工全部完成,大桥即将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
盘龙柳江特大桥是柳梧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桥跨越柳江连接象州县和武宣县,主桥为全长629m的钢混组合箱梁斜拉桥。
施工现场。陈海滨 摄
据悉,新建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为新建柳州至广州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南地区至珠三角重要的普速铁路通道,是川渝云贵大部分地区及桂中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货运交流的主通道。对于完善区域铁路交通运输网,加快构建跨区域铁路运输大通道,对促进桂中东地区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内蒙古】国道110线磴口黄河大桥项目首根桩基正式开钻
10月11日,天高云淡、风清气爽,上午11时许,随着一声“开钻”指令下达,现场机械“轰隆”一声发动,国道110线磴口黄河大桥桩基工程正式开钻,标志着主体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国道110线磴口黄河大桥项目是《国家公路规划网》(2013年-2030年)普通国道110线北京至青铜峡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横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黄河两岸,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大桥采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组合结构。
本项目所处黄河地质情况属于游荡型河床,黄河大桥主桥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单根桩设计直径1.8m,桩长94m,相当于31层楼房的高度,每根桩基平均施工时间为5天,采用导管水下灌注法对桩基进行浇筑,平均每根混凝土用量为260m³。
首根桩基的顺利开钻,为后续工程全面开工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国道110线磴口黄河大桥项目将科学谋划、稳扎稳打,及时做好首根桩基施工总结工作,强化现场资源配置,加强现场施工管控,迅速掀起大干快干热潮,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