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山东山西湖南内蒙古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9-22 | 来源:新华网、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北京】畅享北京美好出行新体验
通学公交守护1600余名学童安全上下学,创新推出的“水上巴士”让游客轻松欣赏白洋淀美景,骑随处可“扫”的共享单车便捷上下班……9月19日至20日,记者跟随2023年“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深入探访北京公共交通创新发展成果,感受美好出行。
一人一座一带 安全准点“通学”
一人一座一带(安全带),专线快速直达。为给学生提供更加绿色、安全、便捷的通学公交服务,北京公交集团(简称北京公交)创新推出通学公交车,减轻家长接送孩子负担的同时,有效缓解校园周边交通压力。9月1日起,通学公交车在北京市朝阳、海淀、丰台和西城4个区试点运营,目前共开行27条线路,设站100处,覆盖14所学校,服务1600余名学生,日均运送2600余人次。
“通学公交车是一种既不同于专属校车,又不同于常规公交的新型服务模式。”北京公交线网中心业务管理人员梁亮介绍,为确保学生准点到达学校,北京公交根据学校提供的到、离校时间,综合考虑道路通行条件、安全行车要求、各站预订乘车人数等因素,确定站间行驶时长和单程点,并通过“京通”小程序发布每站发车时间信息。
北京公交始终把学生的乘车安全放在首位。登上通学公交车,记者看到每个座位都配有安全带,同时配备锥桶和警戒线等应急装备。梁亮介绍,通学公交驾驶员和乘务员上岗前均已进行集中脱产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实操培训、空载练习三个阶段,培训包括与中小学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伤口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常见急救知识。
此外,北京公交还制定了《通学公交车突发情况应急处置预案》,规范车组人员在突发险情时对学生的安抚、引导、照顾等环节,制定了“8+1”种通学公交车突发情况的应对流程。
乘“水上巴士”畅游白洋淀
“白洋淀风景太美了,中途乘坐的‘水上巴士’也很舒适,船上干净、整洁,行驶平稳。”来自河北省高碑店市的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她计划国庆假期再带家人一起来白洋淀游玩。
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河北雄安新区,因坐拥白洋淀而有着天然生态优势。为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北京公交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承接了白洋淀水上交通项目。9月20日,采访团来到白洋淀景区,乘坐体验由北京公交运营的“水上巴士”。
此前,北京公交与河北雄安新区政府签署协议,共同成立河北雄安新帆振华旅游船务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白洋淀景区的管理运营工作。
该公司对外宣传主管何希阳介绍,今年4月“水上巴士”正式开通运营,共有300艘船,包括100艘画舫船、200艘生态木船,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画舫船以LPG(液化石油气)为动力,主船体、上层建筑和内装材料全部采用铝合金,相较于传统燃油船舶,运营成本节省50%以上,温室气体减排50%以上,有害颗粒物排放降低95%以上。
北京公交还专门成立白洋淀“水上巴士”调度指挥中心,设立了船舶安全保障集中监控管理平台,加强设施运营安全监控。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与船舶大数据平台信息互联互通,调度人员可远程实时监控客舱内情况,保障乘客安全。
“扫”辆共享单车上下班
如今,扫一辆共享单车骑行上班,已成为不少北京市民的通勤选择。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徐会杰介绍,2022年以来,北京市共享单车骑行量已达8.67亿人次,日均骑行量294.4万人次,同比增长10.9%。
据滴滴青桔数据显示,9月第一周,北京共享单车日骑行量较去年同期上涨近20%,虽然暑假期间游客骑行比例有所提升,但北京市民仍是日常骑行的主力,这其中工作日通勤骑行占比最高。“工作日7时到10时、17时到20时是骑行通勤高峰,距离在3公里内的骑行超过60%。”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青桔单车品类总经理宋宏伟说。
骑行是绿色出行一体化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北京大力推动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MaaS)平台建设。徐会杰介绍,北京于今年启动了MaaS2.0建设,推出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目前MaaS平台日均服务绿色出行450万人次,碳普惠累计碳减排量近40万吨。
今年8月9日,北京市启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车专项治理“百日行动”,至11月30日结束,以中心城区和通州区为整治重点,覆盖全市共享单车停放投诉较集中、容易淤积的点位。共享单车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宋宏伟介绍,滴滴青桔成立百日行动整治专班,增加运维人员和调度车辆,并上线车锁语音播报,用精准定位、电子围栏等措施区分禁停区和停放区,利用线上标识引导用户规范停车。
【山东】山东首条“中俄专线”国际道路运输通道开通
9月21日上午,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三辆道路货运集装箱专用车辆,从青岛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出发,预计8天后到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标志着山东省国际道路运输中俄通道正式开启,山东首条“中俄专线”TIR国际道路运输顺利开通。
青岛作为全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11个“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紧抓上合示范区、自贸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机遇窗口期,全面打造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崭新货运物流发展格局。国际道路运输作为海陆空铁国际物流网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延伸“班列+TIR”服务链条、构建多位一体运输格局、畅通国际陆路大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是青岛市第二家取得国际道路运输许可企业,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坚持“尽职尽责,为企解忧”,积极对接省交通运输厅,为企业打通了云南、内蒙古等多个省(自治区)的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资质办理路径,助力企业开展国际道路运输业务。
下一步,青岛市运输中心将持续优化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山西】运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9月22日凌晨0时,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中铁十七局承建运三高速公路三门峡公铁黄河大桥连接线工程(简称运三高速公路连接线)顺利通车。至此,运三高速公路全线实现连通,彻底打通了阻隔两地多年的“断头路”,晋豫两省再添新通道。
运三高速公路是山西省唯一的盘山双向四车道全封闭高速公路,全长57.16公里,其中连接线长16.057公里,连接山西运城与河南三门峡两市,是山西地区南跨黄河、挺进中原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
运三高速公路连接线起点与S75侯平高速顺接,途经4个镇、13个建制村,下穿古下阳城遗址,横跨三湾湿地保护区,终点与浩吉铁路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相连,主线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终点段窑头特大桥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
施工中,中铁建投山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创新工作室,运用智慧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创新工艺管理,加强全过程管控。盘南涧特大桥用时22个月,实现了大跨刚构桥梁的顺利合龙,创造了全省同类规模桥梁建设的“运三速度”;窑头特大桥安全高效地完成高墩施工,成功跨越浩吉铁路,实现了与三门峡公铁黄河大桥的完美“牵手”。
据悉,该公路全线连通后,运城至三门峡车程可缩短约30分钟,在便捷两地群众出行的同时,为推动山西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晋、豫、陕等多省份协同发展,促进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湖南】出行无忧!湖南高速全线可充电!
9月22日,记者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为服务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出行潮,湖南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已运营的155对服务区,有150对服务区建成充电桩693根,充电车位1217个,5对未建成充电桩的服务区将在假期布设9台移动应急充电设备,共36个充电车位,实现所有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共计充电车位1253个。另外,湖南现有10对服务区建有19座换电站,另有4对服务区8个换电站在建,力争“双节”前投运。为缓解京港澳沿线充电压力,湖南还在京港澳沿线布设13台应急充电车,切实加强充电保障服务。
5对未建充电桩的服务区为永定、小塘、雷锋、黄沙、峡山口。车主驶进服务区找到应急充电车后,将有专人在现场服务;峡山口服务区为移动应急设备,联系服务区工作人员即可充电。
27个蔚来汽车换电站则分别位于京港澳高速的巴陵服务区(双向)、平江服务区(双向)、朱亭服务区(双向)、耒阳服务区(双向)、冠市服务区(双向);沪昆高速的湘乡东服务区(双向)、隆回服务区(双向)、芷江服务区(双向);长张高速的太子庙服务区(双向),许广高速的道林服务区(双向);长芷高速的湘乡服务区(芷江方向);包茂高速的通道服务区(双向);杭瑞高速的桃花源服务区(双向);武深高速的安定服务区(双向)。
此外,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还会同湖南省能源局、国家电网湖南电力有限公司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相关单位要提前部署“双节”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服务保障工作,积极与属地电力公司沟通衔接,确保通电运营;既有充电设施要加强安全检查和运维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完好、安全可用,并安排专人现场疏导,引导车主“快充快走”;未建充电设施和无法满足充电需求的服务区,要通过购买或租用移动应急充电设备保障高峰时段充电需求,同时在服务区设置指引标识标牌,告知、引导充电车辆就近下高速到地方充电站进行充电。
下一步,湖南将进一步加快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预计10月底前完成5对未建服务区的充电桩建设,届时,湖南将实现全省高速公路已开放运营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
【内蒙古】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21日电 9月21日,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白清元,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世勤出席仪式并为集团揭牌。
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现场。新华网发
内蒙古交通集团由内蒙古高速公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公路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专业化整合重组而成,资产总额3506亿元,现有员工2.1万余人,运营公路总里程1.1万公里,是自治区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
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许振山在致辞中说,希望交通集团能够承接重托,砥砺前行,积极有序推进整合重组;能够抓住机遇,科学谋划,做强做优公路交通产业;能够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全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翔介绍,集团以“一体两翼三支撑”为发展思路,将承担起自治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商、交通路衍经济开发商、路外多元产业综合投资商”三大角色,努力实现在路域经济协同发展,延链、补链、强链上搞突破,在路衍经济,特别是新能源重卡运输上搞突破,在路外产业投资建设运营上搞突破,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上搞突破,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上搞突破。致力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张翔说,成立内蒙古交通集团,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实践,也是提升自治区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推动交通领域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标志着自治区交通国企向着更高水平、更广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将为交通强国建设重要任务和推动全区交通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广西】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整体提升完成
9月20日,经过建设者们30余个小时的昼夜奋斗,重达1800吨的拱段一次性整体提升 63 米,世界最大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整体提升顺利完成。
大桥位于钦州市灵山县,主桥跨越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引桥跨越出海通道黎钦铁路。大桥全长约525米,主桥为跨径260米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采用“低位拼装+中段拱肋门架法”整体提升施工工艺,整体提升节段长度为202米,提升重量约1800吨,一次性提升高度达63米,是目前世界最大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
大桥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大桥建设初期,项目建设团队深入施工现场勘察,探索适合本桥的拱肋吊装方式,由于特大桥引桥段跨越黎钦铁路,缆索吊装、转体施工会危及运营铁路的安全,经过专家论证、综合对比,对支架法进行优化升级,形成“低位拼装+中段拱肋门架法”整体提升施工工艺进行拱肋吊装施工。即将大部分拱肋在桥位处进行拼装,再利用提升系统将拼装好的拱肋一次性吊装提升到位。相比于常见的缆索吊装系统,该工艺施工效率更高,占用场地更少。
为确保特大桥顺利完成整体提升,项目团队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在技术层面和安全方案上为项目推进提供保障,同时大力开展技术工艺创新创效。依托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立项的交通运输部重点科技项目《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化特大跨径钢管拱桥整体提升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创新采用离合式免拆散同步外模井节接高技术、装配式高安全便捷化井隔内架空模架技术,实现沉井模板快速安拆;采用泡沫混凝土填充沉井井室工艺,创国内在大型拱桥主墩沉井基础中采用泡沫混凝土填充先例,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桥梁建设和监控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建造系统平台相结合,全面提升特大桥建设质量、施工效率与安全水平。
随着整体提升的顺利完成,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也实现了“一个首次、两个之最”的传奇。“一个首次”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泡沫混凝土进行沉井填芯浇筑;“两个之最”分别广西之最和世界之最,即主桥基础分离式沉井基础是广西在建最大的沉井,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世界最大。
大桥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为南湛高速全幅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南湛高速项目途径南宁市邕宁区,钦州市灵山县、浦北县,玉林市博白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20km/h。项目概算总投资226.5亿元,主线全长约186.8公里。是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东融”的重要通道和区域枢纽。截至2023年8月底,项目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95.37亿元,项目工程实体建设进展顺利,隧道、路基、桥涵工程完成率达97%以上,路面、房建、交安等单位工程均已完成过半。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广西南宁直达广东湛江更为便捷的高速公路跨省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