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湖北山西云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9-21 |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交通、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北京】9月22日,北京至河北固安、廊坊主城区通勤定制快巴开通试运营
9月22日,北京开通至河北固安和廊坊主城区两个方向的“通勤定制快巴”,满足更多进出京通勤人员的乘车需求,持续打造“一小时环京通勤圈”。
前期,北京市交通委会同北京市公安局和廊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深入调查研究,通过线上问卷形式调查环京通勤乘客需求,调查显示河北省廊坊市主城区、固安县通勤需求明显高于其他环京区域,且相对集中。有关部门多次线下踏勘进行可行性分析,结合北京国贸地区至北三县“通勤定制快巴”试点经验,决定于今年9月开行以上两个方向的通勤定制快巴。
定制快巴按照“预约出行、灵活设站、车随人走、就近上车”原则,一人一坐,合理安排停靠站点和发车时间,实现了“准点对点”、“准门到门”发车、快速直达、1小时通勤出行的目标。目前,定制快巴在固安地区设置了万华城、剑桥郡6期开往丰台总部基地两条支线,在廊坊地区设置了开往国贸、宋家庄、亦庄开发区、丰台总部基地共9条支线。各线路具体站点情况及发车时间可通过“京津冀定制快巴”微信公众号查询。目前已开通预约购票,乘客可使用“京津冀定制快巴”微信公众号购票,就近灵活预约上车站点。
2022年7月25日,北京首次在国贸地区至廊坊北三县试点开通了“通勤定制快巴”,开通运营一年来,运行平稳有序,日均运输乘客约4500人次,通过实施远端安检,快速通过进京检查站,大大提升了环京地区通勤人员进出京通行效率。北京市交通委将始终坚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提供优质交通服务”宗旨,努力让环京地区通勤人员绿色、便捷和高品质出行成为新常态。
【湖北】武汉首条地铁19号线“上云”测试成功
9月21日,武汉地铁轨道交通19号线历时2个月模拟环境测试,信号系统成功接入城轨云平台。标志着武汉地铁打造可靠运维、全面感知、智能调度的智慧城轨新模式迈上新台阶。
城轨云平台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运输生产、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统一构建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为运营生产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乘客服务管理系统提供服务。
2017年11月,武汉地铁按照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方向、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搭建的“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建设工程”被列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示范工程。19号线作为今年计划开通的线路,武汉地铁以此为契机,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完善的云平台建设方案,整合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运营单位,根据城轨云平台即将承载的业务需要,明确职责、同步规划,把购票、安检、进出站闸机、列车到站信息、站厅便民查询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及车站建成使用前,站厅、站台与列车联动的机电部件安装和调试“搬”到“云”上进行调试。
信号系统数据中心入“云”后,地铁运维人员可充分发挥云平台大数据共享的优势,“一站式”掌握全线网站厅、站台运营情况,实时调整各设备运行以便乘客拥有最佳出行体验。据专家测算,通过主用中心、灾备中心云节点双重保障机制,将进一步提高业务服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武汉地铁集团信号专业首席专家朱东飞介绍,19号线作为首条采用城轨云平台技术的轨道交通线路,为武汉后续新建线路接入及既有线路迁移入云平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建设层面,武汉地铁可以打破传统的烟囱架构、降低重复投资;在运营层面,武汉地铁打破数据孤岛,实现集团全业务数据的安全共享,也为数据标准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同时依托云平台和大数据共享平台,武汉城轨云项目将强力支撑未来5G智慧城轨业务的演进。
【山西】雄忻高铁山西段全线首座连续梁顺利合龙
9月20日,雄忻高铁(山西段)同河特大桥跨机场连接线(40+64+40)米连续梁中跨顺利实现合龙,这是雄忻高铁山西段全线合龙的首座连续梁,为雄忻高铁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
此次合龙的同河特大桥跨机场连接线(40+64+40)米连续梁线路位置与朔黄铁路并行,跨越车流量密集的五台山机场连接线,该连续梁为管段首架方向第一联特殊孔跨,梁体长145.5米,为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施工工期压力大、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较为困难,是标段重点工程。
建设中,项目推广应用梁体预应力锚垫板及管道精确定位、多孔振捣精准布料、三墙钢筋预埋等连续梁五小创新工装,并研究发明了一种辅助接触网基础螺栓安装定位装置、辅助墩顶施工安全绳及钢绞线支撑固定装置等专利3项,提升了连续梁施工安全质量。
雄忻高铁
连接河北省雄安新区与山西省忻州市,正线全长约342公里,其中山西省境内约11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雄忻高铁(山西段)桥隧比例高,桥隧比达94%,桥梁特殊孔跨类型多。
雄忻高铁
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于2027年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对山西更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翠屏特长隧道双幅贯通!都香高速昭金段主线实现全线贯通!
历经2000多个日夜奋战,9月20日,伴随着最后一次爆破声响,都香高速翠屏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至此,都香高速昭金段主线已实现全线贯通!
翠屏特长隧道由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建设,是都香高速昭金段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左洞全长10133米,右洞全长10046米。其建设长度在全国同类型在建高速公路隧道中居前列。隧址位于滇东北高原强震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内IV、V级围岩占比达90%,具有地震频发、围岩破碎、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等特点,隧道建设过程中累计穿越富水溶腔52次、遭遇超大规模突水涌砂14次、突发大涌水应急抢险6次,且洞身横穿暗河,暗河处置及涌水突砂处理难度极大。
自开工以来,项目始终以“信息化、标准化、机械化、工厂化”的智慧建造发展思路,持续深化特长隧道品牌创建,建立依托于BIM技术对长大隧道工程进行精确的施工模拟,以物联网、5G、BIM、数字化、可视化、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手段为支撑,以“平台化+微应用”为推广应用模式,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视频监控、大型设备自动监测、隧道安全步距自动监测、环境监测、AI智能识别等多维一体的智造隧道平台于一身,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互联协同、科学管理的翠屏特长隧道施工项目智造化生态圈,打通数字智造最后一公里,建设期间,省、市同行业各级单位组织到翠屏隧道观摩学习120多次。
针对隧道大规模涌水涌沙,项目团队迎难而上,成立技术攻坚小组,13次组织专家论证会,积极应用TSP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超前钻探法等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手段,采用接力式反坡排水、泵送混凝土回填、超前注浆预加固、径向注浆堵水等技术措施,进行不良地质处治,最终实现翠屏特长隧道双幅贯通。
都香高速昭金段项目全长96.999公里,起于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止于四川省金阳县春江乡。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推进川滇黔三省经济融合发展,提高滇东北交通运输主动脉等级,对打造云南境内东西向最具魅力的黄金旅游线,推动西南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