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浙江山东重庆河北海南云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9-07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等
【广东】中山管廊项目未来大道全线贯通
近日,随着6号桥最后一榀预制箱梁架设完成,标志着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翠海道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PPP项目未来大道全线贯通。
据介绍,项目由中交二航局承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起步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管廊工程、道路及附属工程和隧道工程三个部分,涉及软基处理、道路、桥梁、道路排水、交通设施、照明和绿化等工程。其中,未来大道全长约9.2公里,起于翠涛路,终于南浦路,包括2座隧道、3座桥梁,采用双向8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
该道路处于沿海软弱地层,淤泥质土分布较厚、全线开挖深度大,同时因管廊工程涉及多处避让及下穿等难点,施工组织难度大。项目团队采用锤击贯入法和静压法施工把预应力高强度管桩(PHC)如定海神针般立于淤泥层,强化道路软基;采用放坡开挖+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米字型横撑的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完成下穿隧道施工;桥梁采用筑岛围堰施工,用双层钢板桩作为承台支护结构克服基坑开挖深度达8米难题,钻孔灌注桩深入河床34米,稳稳支撑桥梁结构。
未来大道建成后,将改善中山市翠亨新区的交通条件,完善翠亨新区区域路网布局,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同时,作为连接深中通道中山段起点的对接主干道,项目的建设将促进中山与深圳加速对接。
【浙江】全国首创!浙江高速公路“施救在线”正式发布
9月7日,浙江交通集团在杭州举行高速公路“急客通·施救在线”全国首发暨环浙高速公路企业护航亚运启动仪式。“施救在线”是全国第一款集结了“信息直通、施救直联、车辆直拖、路损直赔”四大功能于一体的高速公路出行数字化应用系统。“施救在线”的正式上线将使高速公路救援效率进一步提升、施救过程更加透明、群众感知更加省心暖心。
浙江集团作为浙江交通投资建设运营的主平台主力军主阵地,在深入实施“迎亚运交通护航”行动和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中,始终坚持打好创新改革开放组合拳,联合联勤联动单位打造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施救在线”数字化应用场景,全国首创故障(事故)车辆免费直拖至维修厂、路损直赔业务覆盖全国范围车主等服务新模式,将有力提升杭州亚运会期间的交通出行品质、平安护航亚运能力、交通窗口文明程度,营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交通通行环境,向世界呈现浙江交通精彩蝶变。
全国首创,一路无忧出行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获知不及时、救援调度不精准、事故车辆转运不直接、路损赔付流程多等群众出行“急难愁盼”问题,浙江交通集团针对这些问题依托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优势和基础,自主研发、创新搭建“多跨联动、一键直达、数据跑路”的施救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通交警、消防、卫健、保险、汽修等“一路多方”的信息壁垒,集成“信息直通、施救直联、免费直拖、路损直赔”等四大功能,实现了施救资源重组、流程再造,提供一键报警、进度可视、维修厂自选、线上理赔等一揽子服务,推动道路救援从被动等待向主动服务转变,车辆送修从个体维修向平台自选转变,最终打通一路多方管理堵点、解决高速施救“最后一公里”难点、消除司乘高速公路出行痛点,有力提升了高速公路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援服务水平。
“对所有发生意外的故障及事故车辆实行免费拖至距收费站出口20公里内的修理厂,以及推行‘一站式’路产理赔等出行服务,是‘施救在线’应用场景带给司乘人员最直接的获得感。”浙江交通集团副总工程师、高速公路管理部总经理王恒介绍说,同时,在环浙“五省一市”兄弟单位的共同保障下,我们将为杭州亚运会期间交通出行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高速上还能免费拖车到维修厂,不仅省事而且省钱,这是我真没想到的,旅游的心情又变好了。”前不久,趁暑假还没结束,载着一家人前往亚运城市打卡的吴女士,行驶在杭金衢高速金华段遇到车辆故障抛锚。因为发生在夜晚,加之人生地不熟,吴女士报警求助的同时,也一直担心车辆维修等问题。
很快,吴女士的手机收到“施救在线”应用场景的服务短信。按提示,她进入“施救在线”小程序填写相关信息,自选了就近的线下维修点。不到4分钟,工作人员抵达现场救援,半小时内送到她指定的维修点。不久,吴女士的车辆维修完毕,重新返回高速公路前往目的地。
“施救在线”应用场景自2021年10月试运行以来,既方便了公众出行,又畅通了经济“大动脉”,带来的是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变革重塑,效率乘“数”而上
“施救在线”应用场景试运行近两年来,正让运营效率乘“数”而上,美好交通加“数”前行——司机只需用手机一键发出求助信息,系统就会像打车软件派单一样,通过一系列算法和优化条件,2秒内将信息就近分派到“一路多方”的应急救援协同单位。
数字化改革破除的是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这是改革所指,也是“施救在线”应用场景上线的初衷。
事故处理如何更高效,这是最基本也是群众普遍关心的方面。而这背后涉及的却是不同单位之间协同效率如何提升的问题。
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打破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涉及市场主体,还涉及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为此,浙江交通集团项目组开展蹲点服务,以上门培训等方式,走遍所辖270余个收费站方圆20公里维修店,多次调研全省30余家及长三角地区40余家保险公司,57个市县(区)急救中心,11个地市交警、消防指挥中心,实现所辖路段各地市急救中心、高速交警、消防支队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搭建起“施救在线”应用场景最重要的底层逻辑。
消防救援队伍是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中的重要力量。“信息第一时间同步,使我们更加快速高效投入到事故救援。”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副主任王昱洲说。有了“施救在线”应用场景,高速警情可实现“一键报警”,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反馈属地基层消防接处警单位,帮助救援人员清晰准确掌握警情,科学合理调配救援力量和装备。
在救援协作上,“施救在线”应用场景还能帮助规划消防救援车辆行驶路线,引导其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还能与消防指挥平台共享高速沿线应急救援所需的水源、消防设施、救援物资等应急资源信息,大力提升救援效率。
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打通大流量的“卡脖子”路段。为了提升清障施救到场时间和施救效率,浙江交通集团因时制宜、因路施策,对易拥堵路段加密施救驻点,将原来每隔10-20公里设置一个驻点,改为现在的每隔8-10公里设置一个驻点。“一方面我们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使施救到达行程变得更短,而另一方面则是全面提升施救队伍的能力素质。”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嘉兴管理中心清障施救负责人潘桂良说,他所负责的沪杭高速是浙江流量最大的高速路段,清障施救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潘桂良他们正通过落实“驻点长”“班组长”负责制、开展“师带徒”和岗位大练兵,建设了一支“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清障施救人才队伍。同时,在保畅工作中,根据流量、客货比、车道数等区域特征,实行驻点配置、班组配置、设备配置等差异化管理……通过系列举措,高速公路管理变得更加高效,道路变得更加畅通、服务变得更加优质。
以数字化改革推动交通运营模式重塑,目前浙江交通集团所属高速公路清障施救车辆救援到场时间缩短12.2%,二次事故发生率减少14.2%,道路交通管制时长下降12.1%,收费站交通管制时长下降14.7%,极大提升了通行保畅能力。
产业协同,服务蝶变跃升
“一站式”服务,让路产理赔真正实现“一次都不用跑”。这是此次发布的“施救在线”应用场景四大核心功能之一。
“在过往,发生高速路产损失事故后,事故车主只能等待高速交警、保险公司等的后续处理,并需自行垫付路产损失。同时,受定损标准不一等影响,容易产生争议纠纷的情况,给各方带来诸多不便。”浙商保险客户服务中心浙江区域经理孟伟介绍说,高速公路路产理赔难的问题,一直是消费者、保险企业、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等各方共同的诉求。
如何化繁为简,解决各方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路损理赔一次也不用跑?
今年7月31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和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的推动下,浙商保险牵头推进的一种新的直赔模式在浙江应运而生,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个。“通过数字赋能,打通保险企业与高速公路管理方的壁垒,搭建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一条服务链,出险客户只需一键授权,道路损失由保险公司直接赔付维修单位。”孟伟说,这项便民服务从最初联合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华联合等财险公司首批加入,当前已覆盖浙江省所有经营车险的30家财产险公司,并实现高速路产全国通赔。
路损直赔模式下,理赔变得更加透明简便,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和满意度。目前,已办结高速路产直赔690件。
产融结合的改变不仅于此。作为高速公路清障施救全过程“一键服务”的最后一环,车辆维修的安心与否,关系到广大司乘人员的最终体验。
维修点的选择,既要能保证送修的质量水平又要能保证时间效率,还要在价格上合理、透明,这些诉求既是司乘人员的首要考虑,也是服务提供平台在设计之初就要面对的问题。
如何让群众放心使用?浙商保险再次发挥自身优势,经过深入洽谈、评价、签约、入库等,最终引入认证汽车维修企业近1500家,为“施救在线”应用场景提供了有“官方”保障的服务。
“我们从场景、技术、监管等多个维度规范入驻‘施救在线’平台的维修厂,全方位保障司乘人员权益。”孟伟表示,目前,已按照严格的准入原则建立车辆维修店合作数据库,并公开价格清单,同时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对线下维修店进行动态星级评定,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店家进行约谈淘汰,公开透明地保护好司乘维修权益。
【山东】创下“双纪录”!山东港口烟台港提速中韩集装箱“跨国快递”
金秋时节订单旺,港口作业生产忙。近日,在烟台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现场,从义乌、广州等方向发来的装载日用品等小商品的集装箱,通过滚装模式装至国际客滚船“新香雪兰”轮后启运,14小时后这些货物将出现在韩国客户面前。本航次创下“新香雪兰”轮上线投运以来接载45尺集装箱小商品货物新纪录和出口集装箱量最高纪录。8月份,烟台港完成对日韩出口同比增长13.24%;韩国线出口同比增长2.14%;其中小商品货量同比增长15.15%,展现出烟台港打造的中韩“跨国快递”业务不断提质增效,为促进“内循环”以及RCEP经贸交流增添新动能。
近年来,山东港口烟台港携手口岸部门持续优化港口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笃行实干、全方位提升服务质效及客户满意度。今年6月,烟台港举办“山东港口烟台港中韩快线推介会”,联合政府、口岸部门、航运、物流、货代等多方代表,就客户关心的港口营商环境、报关通关、地方政策支持等方面出方案、定措施,进一步提升烟台中韩快线的服务效能,着力构建全方位的现代物流平台体系和内外互联互通的集疏运体系。
作为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重要桥头堡,烟台口岸具备完善的全程物流服务体系,烟台港韩国航线每周13班,平均每天两班,船期密度大、发运快,以“夕发朝至”的特质属性为小商品、跨境电商、生鲜、海空联运等时效性强的客户提供优质“跨国快递”服务。依托中韩班轮优势运力和精品航线,烟台港成立集拼中心,帮助小型客户组货、揽货,提高货物发运效率;利用场站箱站一体化优势,为客户提供装箱服务,节省物流成本;采用“抵港直装”工艺 ,实现“车船直连”,企业出口货物装船“零等待”。同时和烟台综合保税区、海关等口岸部门聚力支持烟台兴业态、稳外贸、增动能,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为对韩贸易搭建经济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我们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小商品,报关手续更简单,通关速度更快,出口成本更低,借助烟台港便捷的中韩班轮优势,当天装货次日便能到达,省时省事。”小商品客户代表表示。
此次船舶在港期间,烟台国际集装箱公司与中韩轮渡公司密切对接,确认装船注意事项、具体箱型、数量等,并制定专船作业方案,统筹调度各生产要素和工序衔接,科学配载并优化收箱策略和集卡调度,一举刷新“新香雪兰”轮箱量接载、出口量新纪录,码头作业效率和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各方客户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重庆】重庆高速集团×华为!共建联合实验室
9月4日
2023智博会开幕当天
重庆高速集团与华为等两家单位现场签约
当日,重庆高速国产自主创新联合实验室
和交通感知创新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重庆高速集团供图
重庆高速集团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并携手共建重庆高速国产自主创新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将全面梳理重庆高速业务系统,围绕智慧高速多样化的需求场景,在“鲲鹏+昇腾”国产自主架构基础上,开展智慧高速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适配与创新,推进智慧高速业务创新及标准制定。
此外,重庆高速集团与华为还将持续深化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合作,深挖智慧高速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和国产化改造的潜力,开展智慧高速技术创新应用,共享知识与人才培养,逐步推动重庆数字经济和智能交通发展升级。
当天,重庆高速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曙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首讯科技在国资企业、智能交通、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大数据应用开发等领域的基础,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的优势,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同时,首讯科技与闪马智能联合成立的交通感知创新中心也在现场揭牌。该创新中心将发挥首讯优势和闪马智能成熟的AI工业化体系优势,通过ATOM平台的一站式模型生产能力全链路服务能力,实现数据处理、标注、模型训练、管理、评估等环节的一站式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成熟的AI计算生产力创新工具,为产品研发提供算力试验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快速的新技术应用和产品优化,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合作,提高科研与产业落地效率。
【河北】河北高速与百度智能交通达成战略合作
9月5日,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在智慧高速、智能交通、云计算及大模型等领域的经验积累与技术优势,以“立足河北,面向全国,聚焦交通,辐射行业”为理念,共同打造大模型产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产出一批具有行业特色、自主知识产权、智能化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研究成果和优势产品。
【海南】提前26天!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儋州段全线贯通
9月4日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
五工区鱼骨港大桥第5跨
中跨合龙段顺利浇筑完成
实现全桥合龙
较计划提前了26天
标志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
儋州段全线实现贯通
鱼骨港大桥。
据介绍,鱼骨港大桥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五工区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578.48米,上部结构主桥采用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引桥采用预应力砼(后张)简支小箱梁+预应力砼(后张)连续箱梁结构形式。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要求,严格把关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各项内容达标。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五工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儋州段顺利贯通为实现全线12月底建成通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项目将继续加快剩余工程施工,全力确保全线建成通车目标顺利实现。
鱼骨港大桥。
据悉,目前环岛旅游公路项目全体参建单位正紧盯“年底主线路建成通车”目标,科学倒排计划,精心组织施工,组建专业的建设队伍,24小时轮班奋战,高标准推进几座控制性大桥如期建成。
【云南】云南省首个数字孪生智慧收费站试运营取得良好效果
为提升收费公路智能化管理与智慧化服务水平,云南三清高速公路(曲靖段)云泉收费站作为云南省首批“匝道预交易+云收费+机器人智能收费”试点收费站,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建设的智慧型收费站于2023年4月12日投入试运营。试运营四个月以来,收费站各类系统按照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下发的《云南省高速公路收费站联网收费智慧化标准化提升指南》不断完善升级,取得了良好的试点效果。该智慧型收费站融合匝道预交易、云收费、智能机器人、雷视融合感知等创新技术,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全自由流化、全息感知化、全面服务化、全无人运营化的实践应用。
智慧化收费站的建设通过三维高精建模、高精定位、雷视融合、虚幻引擎等技术应用,将收费站气象环境、收费站设施、收费站设备状态、收费站车辆运行状态、ETC交易异常车辆等信息进行数字化重构,让收费站全场景、全要素、全状态的实景实时重现,实现了车道级的精准感知,并通过回溯功能随时掌握各时间段的通行情况及特殊事件全过程追溯。
通过预交易和声、光、字三重提醒,实现ETC交易异常车辆精准感知和异常信息的精准提醒,避免异常车辆误入ETC车道,造成车道拥堵;通过云收费实现收费站车道的窄岛化改造,形成标准化车道设备、标准化通信协议、标准化收费模式,降低收费站占地面积,减少收费站建设投资;通过智能机器人替代混合车道收费员,实现收费站的全无人化运营,降低高速公路运营成本,将传统收费业务转变为服务业务。
三清高速(曲靖段)云泉收费站进行智慧化运营实践是智慧交通领域的重要探索成果,为云南高速公路收费运营智慧化转型,促进收费运营高质量、精细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