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天津山东浙江湖南湖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8-16 | 来源:山东港口、湖北公路、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天津】津潍高铁天津段首榀箱梁成功浇筑

8月14日,津潍高铁站前二标项目首榀箱梁在太沙路制梁场成功浇筑,是津潍高铁天津段首片浇筑完成的简支预应力箱梁,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津潍高铁站前二标段位于我市滨海新区,线路全长26.359公里,其太沙路制梁场设计占地面积187.5亩,承担着津潍高铁720孔箱梁的制、架任务。自进场以来,项目单位积极克服高温酷暑、暴雨洪汛等不利因素,投入强有力的技术、管理、人员、设备、物资等力量支撑,保障了首片梁的顺利浇筑,为桥梁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浇筑的箱梁长32.6米、宽12.6米、高3.015米,梁体重达790吨。

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架的重要组成,也是京沪辅助通道和沿海通道的共同组成部分。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优化升级我市与山东半岛、长三角区域交通联系,进一步支撑和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推进区域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山东】山东港口烟台港:刷新国内港口稀释沥青单船进口接卸纪录

8月14日

新华社

以《山东港口烟台港

刷新国内港口稀释沥青单船进口接卸纪录》为题

点赞报道山东港口烟台港

突显港口能源综合服务体系优势

↓ ↓ ↓

近日,满载30.35万吨马来西亚进口稀释沥青的VLCC超大型油轮“夜神”号,抵靠山东港口烟台港30万吨原油码头开始作业,刷新国内港口稀释沥青单船进口接卸纪录,同时创烟台口岸单船液化油品卸船量新高,港口能源综合服务体系优势进一步集聚。


“夜神”轮靠泊前,在烟台港生产业务部统一指挥下,管道(港源)公司与烟台海关、烟台海事、烟台边防检查站、烟台引航站等口岸单位部门密切协作,采用“多船联议、一船一案”生产作业规划模式,合理调配码头、罐区工艺管线配置,科学研判各环节作业时间,周密制定船舶接卸及管输作业计划;同时依托双干线疏港效能,持续向莱昌管道上游罐区输油,缓解西港区罐容压力,全力保障各作业环节安全高效运行。同时针对输送工艺、输送安全规范、工艺设备与设施等方面召开专题研讨会,从设备维护保养、油品预热、油品加热、水力计算、热力计算、应急抢修全流程研讨输送方案。作业期间,各生产单位协调联动、衔接有序,市场营销人员及时提供船货资料,码头人员加速系缆、接臂,调度员统一指挥,加强码头、罐区、管道密切衔接,确保安全高效完成作业任务。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烟台港锚定“全面攻坚年”工作要求,笃定“持续有效落实”工作主线,牢牢把握“一四五十”任务目标,持续强化生产作业“快”“优”作风,推动工作提质增效。1-7月,烟台港完成原油吞吐量同比增长27.75%,为助力山东港口建设东北亚油品储运基地和烟台港打造中国最大的原油混兑配输基地、北方重要能源进出口基地再添新动能。

【浙江】杭州首条“云公交”线路啦!扫码下单10分钟内享定制服务

手机也可以“叫公交车”了!昨天上午,杭州市首条“云公交”线路7170M上线。

如何乘坐“云公交”?

江淑路创慧街口公交车站站牌上的提示信息显示:9:30~17:30请扫描左侧二维码实时约车后乘坐。记者打开微信,扫描公交站牌左侧的二维码之后,手机页面跳出“杭州公交app”。点击“云公交”,选择上车站点为“江淑路创慧街口”,下车站点为“江边”,确认完成之后点击“立即约车”,马上就接单了。

记者下单三四分钟之后,7170M路公交车便已到站。“请报下你的手机尾号。”司机杨师傅确认后,记者在手机端点击“我已上车”,随后刷码支付乘车。约10分钟后,记者到达江边站,步行一两百米便到达长河地铁站。

杭州公交集团汽二分公司副总经理周敏介绍,在该服务推出前,7170M路的运行时间为早晚高峰时间段(8:00~9:30和17:30~20:30),平峰时段(9:30~17:30)没有推出班次。推出“云公交”后,在平峰时段乘客可以扫码约车,早晚高峰则按照7170M的固定路线行驶。此外,考虑到西可科技园和阿里巴巴滨江园区的出行需求,晚高峰期间进出这两个站点的乘客都需要扫码预约。乘客扫码预约后,10分钟以内就会有公交到达预约的上车站点。

记者了解到,7170M运行路线全程约4公里,起始端为滨和路站和长河站,与地铁1号线、5号线和6号线相接。周敏表示,后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在钱塘区继续推出“云公交”服务。

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乘客、学生等群体,接驳蒋村地铁站的1306M路未来将启动“招呼站2.0”版本服务——乘客只需要在站内刷卡或按铃,公交车将在短时间内到达。

【湖南】湖南首个高速公路彩色路面服务区亮相!

平益高速是湖南首条智慧高速。日前,平益高速沿线的新泉服务区首次运用彩色路面铺装来进行服务区车行引导,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作为湖南首条智慧高速,平益高速大量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车路协同等前沿技术外,对长寿、瓮江、汨罗、新泉四对服务区进行了“云端”联网,用户通过手机APP可随时查看车流量和停车情况等相关数据。同时,项目还在新泉服务区首次运用彩色路面铺装来进行服务区车行引导。

▲新泉服务区地面彩色导向标识设置鸟瞰图

新泉服务区地面彩色导向标识设置项目是按照中国公路学会发布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地面彩色导向标识设置指南》,进行设计的服务区提质升级示范性项目。

▲新泉服务区地面彩色导向标识设置局部引导图

该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通过彩色路面对进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车辆进行视觉引导,体现了服务区“客货分离”的安全运行理念;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各种车辆的密集集散地,地面磨损的速度和程度远比其他停车场路面严重,按照标准要求,新泉服务区选取应用新型环保彩色高分子稀浆混合料作为铺装材料,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易于养护。

小工程带来大变化,新泉服务区地面彩色导向标识设置项目获得了“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十佳创新应用成果”的荣誉,为其他服务区提质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湖北】沪渝高速武汉至黄石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咨询评估会

2023年8月10日至11日,沪渝高速武汉至黄石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咨询评估调研会在武汉召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炜出席会议。代部审查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厅综交处、工程处、高速处、重点办、规划室、造价站,省交投集团、鄂东公司及武黄运营公司,鄂州市、黄石市政府及交通部门等相关单位代表以及特邀专家参加本次会议。

与会专家代表实地踏勘了项目起终点、柯家墩大桥、鄂州南互通、汀祖停车区等重要工点,听取了工可方案的汇报,仔细审阅相关资料,并与工可编制单位就项目方案进行了充分研究讨论。

会议认为工可报告资料详实、内容齐全,选用的技术标准合适、技术方案合理、工程规模适当,同意通过评估,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会议要求,工可编制单位根据专家组意见进一步论述本项目起终点位置;深化横向通行需求情况调研及方案比选工作,合理控制工程规模;结合相关要求,进一步论证路基改桥的合理性;深化研究施工期交通组织及保通方案。同时要求加快推进各项专题报批工作,力促项目早日落地实施。

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黄石段改扩建工程已纳入《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项目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42米,采用两侧拼接为主、局部路段单侧分离新建的扩建方案。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国家干线通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运营水平,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服务湖北省交通强省建设目标,加快武鄂黄黄同城一体化发展,支撑鄂州花湖机场临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