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广东福建云南新疆西藏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8-17 |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深中通道发布、央视新闻、、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北京】北京地铁自主研发供电巡检机器人

随着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凭借其强大、可靠的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传统运维方式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改善员工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北京地铁公司供电专业研发人员以创新驱动发展,自主研发巡检机器人、刚性接触网智能检测装置、抗电压波动装置等多种新成果,使得供电系统更可靠、更稳定,进一步保障乘客安全出行。

▲左为“东东”,右为“丽丽”

目前,共有两台供电巡检机器,一台是在国贸站变电站的轮式机器人,另一台是在10号线六里桥站至莲花桥站区间变电站的板下机器人。在供电分公司企业文化卡通形象中,有“东东”和“丽丽”(“动力”谐音)组合,由于轮式机器人能够升高高度,最高能达到1.2米,所以取名为“东东”,而板下机器人体型较小,身高不足半米,故取名为“丽丽”。

两台机器人具有实时图像远传和双向语音传输功能,实现就地或远程视频巡视及作业指导,并且能自动生成表计读数、红外测温、设备巡视等报表,第一时间进行历史趋势大数据后台分析,及时预警异常情况。系统搭载图像智能识别算法,实现对变电站内设备的表计读数、信号、开关位置、外观状态识别。同时,它们身上可搭载多种传感器,实现对变电站内设备的红外测温、气体泄漏检测、声音采集分析等功能。系统具有实时图像远传和双向语音传输功能,实现就地或远程视频巡视及作业指导,并且能自动生成表计读数、红外测温、设备巡视等报表,第一时间进行历史趋势大数据后台分析,及时预警异常情况。

“东东”的到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机器人可精准判断故障点并做出分析应对,在有限范围内最大程度的节省了人力物力;“丽丽”的投用也改善了原有的巡检电缆方式,在逼仄的电缆夹层里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内部情况,动动手指就可掌握相关数据。

据悉,北京地铁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研究应用,更深入地挖掘地铁供电运维数据,把科研成果融合到供电智能运维平台中,聚焦解决运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率先实现接触网运维数字化,同时抓紧实施完成关键设备感知,实现智能运行、智能维护和智能管理,建设好北京地铁智慧动力源。

【广东】加速!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最后一个盖梁完工

8月16日,浙江交通集团旗下浙江路产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开化县人民政府顺利签约,合作开发开化县国家公园城市建设暨芹阳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这标志着开化县在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也标志着浙江交通集团在助力山区26县共同富裕、探索推进路产城发展模式方面又迈出关键一步。

浙江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衢州市全域等15个试点被委以重任,在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上率先探索。作为长三角地区惟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开化县,正以建设“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为目标,开展国家公园城市建设八大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工作,迈出新型城镇化步伐。芹阳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是开化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和上茨“富民安居”集聚共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开化县国家公园城市建设暨芹阳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位于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开化老城片区的核心区域,合计面积约1.73平方公里,包括金丰片区和上茨片区。静态总投资约55亿元,采用“投资人+EPC+O”合作模式开发,由当地政府出资代表和浙江路产城联合体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家公园的城市客厅、城乡共享的美好家园、开化县域的核心发展极。

“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极大提升开化的县城承载能力,让‘好地方’愈发美好。”开化县有关负责人说。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建设包括市政道路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公园景观工程、安置房工程等,将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县域空间布局,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发挥综合交通产业链优势,在助力我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和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上当先锋、打头阵。”浙江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积极发挥省综合交通投资建设主平台、主力军、主阵地的功能作用,深入实施交通助富、产业致富、金融促富、智力帮富“四大行动”,精准有效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此次参与开化县国家公园城市建设暨芹阳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既是贯彻落实浙江交通集团助力共同富裕‘四大行动’的生动实践,也是助力开化县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的现实需要。”浙江路产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浙江交通集团“以路聚产、产城联动”发展主平台,浙江路产城始终坚持“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服务”,将依托浙江交通集团综合优势,联合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形成具有浙江交投特色的路产城发展模式,构建起路产城业务核心竞争力,力争在助力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更好推动浙江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福建】厦门市海翔大道(官浔立交-西柯立交)完工通车

近日,厦门市海翔大道(官浔立交-西柯立交)正式完工通车。该项目位于同安区,起于官浔立交,终于西柯立交,路线全长2.2公里,为城市快速路,路幅宽54米,主车道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本次主要对既有海翔大道进行改造,加固拼宽既有官浔溪大桥,增设加减速车道,结合轨道站点完善辅道和慢行系统,同步配套交通安全设施。

海翔大道作为国道319线、国道228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重要的岛外快速通道,也是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重要通道之一。此前,由于海翔大道(官浔立交-西柯立交 )部分路段未设置辅道及慢行系统,交通服务功能不足,南侧人车混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在项目建设前期,考虑到海翔大道车流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特别是官浔溪大桥双向六车道无法满足现状交通流量需求,经多方论证方案比对,拆除桥梁重建方案造价高、社会影响大,不利于该路段不间断通车要求,于是我们决定采用桥梁书夹板拼宽新工艺,将左右幅人行道拼宽为主车道,形成双向八车道,既减少了大量投资,又缩短建设工期,发挥了较大的社会效益。”项目施工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本次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海翔大道的车辆通行效率,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交通事故。慢性系统及官浔溪中桥的建设,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出行便利,特别是官浔溪中桥极大地缩短了住在中海小区的居民往来BRT站点的通行时间。

【云南】云南建投集团推介11条高速总投资1733亿元

8月14日,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简称云南建投集团)举办高速公路融资推介会。在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夏俊松和云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谢曙光的见证下,云南建投集团与11家金融机构签订融资合作备忘录,推介高速公路11条,总里程866公里,总投资1733亿元。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云南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坚力量,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建投集团在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项目、农村公路“巩固提升”等工程方面,打造了一批惠民生、聚民心、增福祉的代表性工程,为云南打通地方经济发展动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轮合作备忘录签署后,各大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加大对云南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为云南建投集团在扩大授信规模、创新信贷政策等方面提供更加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云南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祖军介绍,近年来,集团深入践行国有企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深度参与全省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项目投资建设,积极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源优势和集团化作战优势,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建好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今年上半年,云南建投集团以“稳中求进、进中提质”为主线,树牢“大抓项目、大抓生产、大抓营收”的鲜明导向,各项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接下来,集团将聚焦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继续当好高速公路投资建设“主力军”,在交通强省的主战场主动挑担、积极作为,与各大金融机构一道构建更加紧密的政银企合作关系,共同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疆】新疆首个公路口岸货运通道试行7×24小时通关

人民网乌鲁木齐8月16日电 (记者杨睿)8月15日零时,随着一辆辆货车有序出境,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正式试行7×24小时货运通关,这也是新疆首个试行7×24小时货运通关的公路口岸。

车辆正在等待出关。霍尔果斯海关供图

霍尔果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围绕自治区“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规划布局,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建设,在“畅通道、育产业、促经济”上持续发力。霍尔果斯口岸货运通道试行7×24小时通关,不仅是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的务实举措,也是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具体表现,为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夜幕下的霍尔果斯公路口岸作业现场灯火通明,排列整齐的车辆正在等待出境,一派繁忙的景象。为实现跨境货物运输双向提速增效,霍尔果斯市委、市政府统筹边检、海关等职能单位密切协作,全力保障进出境车辆随到随放,最大限度压缩出入境车辆运输组织时间,确保车辆安全、快速通关。

凌晨,霍尔果斯海关关员对入境车辆登临检查。龙腾摄

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副队长马杰说:“我们第一时间调整勤务运行方案,对照调整执勤岗位及警力配备,调配完善夜间通关设施,全力保障出入境车辆24小时高效顺畅通关。”

在海关限定区域,智能卡口系统极大地提升了通关效率,出境货车刷卡后,海关即时获知查验处置或已放行等信息指示,车辆从停稳、刷卡到获取提示,整个过程不到30秒。

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一科科长付鹏说:“为平稳有序做好霍尔果斯公路口岸试行24小时货运通关工作,我们提前谋划,研究制定人力资源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组建工作专班,所有专班关员都能熟练操作各岗位业务系统,便于人员动态调配。同时,利用海关智能卡口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助力车辆在夜间也能‘无感’通关。”

【西藏】西藏交通上半年落实中央投资410亿元

记者近日从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以来,全区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落实自治区“狠抓投资落实年”活动要求,制定印发《2023年度公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行动方案》,扎实开展“交通运输十大攻坚行动”。上半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累计落实中央投资41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西藏重点公路项目加快落地,川藏铁路配套公路、拉萨至日喀则机场高速公路等26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拉萨贡嘎机场外部交通改造工程开工建设,7个计划新开工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发力,农村公路通畅项目已开复工165个。

运输服务方面,电子客票系统顺利在拉萨、日喀则完成试点运行,全区46个三级以上客运站顺利接入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修订完善《自治区农村客运补贴和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实施细则》,推动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编制印发《自治区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2023年度工作要点》,备案国际道路货运企业1家,推进国际运输规范发展。

1至6月,西藏道路运输市场持续回暖,完成客运量319.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7.6%、59.1%;完成货运量2211.7万吨、货运周转量58.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2.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