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广东江苏湖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7-31 | 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等
【北京】北京门头沟强降雨已致2人死亡!最新消息汇总→
今天(7月31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强降雨持续,局地降雨仍具有一定的极端性。29日20时开始,北京门头沟区连续遭遇强降雨。截至目前,全区平均降雨320.8毫米,有11站点超过400毫米,有2个站点超过500毫米,最大妙峰山高山玫瑰园站580.9毫米。
目前,门头沟强降雨已致2人遇难。门头沟区山区紧急转移群众5000人左右。
北京市防汛办提醒市民:请远离河道,一定注意安全!扩散周知:请市民自觉听从、主动配合属地政府统一安排,及时远离河道、山体、积水路段等风险区域。守望相助,一起平安度汛。
K396次、Z180次列车受阻旅客已安全转移
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持续强降雨,导致北京丰台至沙城铁路(丰沙线)严重水害,K396次、Z180次列车因线路封闭停留。
今天12时许,铁路工作人员会同当地村干部,安排专人前方探路引导,对重点旅客进行专人帮扶照顾,有序组织两趟列车滞留的1870名旅客和68名铁路乘务人员下车避险。截至13时许,滞留旅客和铁路工作人员已全部转移疏散到安全地点。
31日清晨5点,K396次列车被迫停车避险期间,乘务组冒雨徒步前往站内,采买食品饮水1200余件,返回车厢将防洪物资与乘务餐全部发放。为维持秩序,一位乘务员哽咽安抚乘客:“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我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千万不要拥挤,不要发生危险!”
持续强降雨致小清河桥坍塌
就网传持续强降雨致卢沟桥坍塌,北京丰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永定河分洪,造成了小清河桥坍塌,并非卢沟桥塌陷。
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三级响应
根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报和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综合研判,北京、河北局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很高。
今天,自然资源部将北京、河北省(市)的地质灾害防御四级响应提升为三级响应,并派工作组赴现场指导。
北京市海淀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今天16时,北京市海淀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月31日12时至8月2日12时,北京海淀区苏家坨镇、香山街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很高(红色预警),温泉镇、西北旺镇、四季青镇、海淀镇、青龙桥街道、马连洼街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高(橙色预警)。
海淀区水务局提示:目前全区所有河道均在行洪,请务必远离所有河道、山洪沟道,随时关注预警、风险提示等信息,确保安全。
【广东】茂湛改扩建路面完工超六成
随着滚烫沥青倾倒而下,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在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茂湛改扩建TJ5标官渡服务区附近,运料车、沥青摊铺机在路段上来回穿梭,工人忙得热火朝天。如期实现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后,茂湛改扩建正在冲刺“下半场”——锚定二期39.15公里建设任务大力推进,目前全线路面工程完成六成多,力争年底基本实现8车道通行。
多项“省内首次”智造创新
广东高速改扩建项目中首次应用3D智能摊铺工艺和无人驾驶碾压机群,自动实现精准化作业并将施工轨迹精度控制在2厘米;自主研发履带式翼缘板智能凿毛机,工作效率提升约6倍;研发自动钻孔植筋一体机,实现打孔、清孔、注胶、植筋四道工序自动化、一体化,效率提升3倍以上……
广东茂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扩建工程管理处主任陈智江介绍,在建设过程中,项目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共应用微创新22项,开展工艺工法推广会12次,获得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9项。
其中路面3D智能摊铺工艺、无人驾驶碾压机群、“抗差异扰动混凝土”新型材料等技术在广东省内属首次应用,对推动项目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项目还积极开展“四新”技术应用及工艺攻关,力求提高改扩建工程的耐久性和舒适性,大规模推广应用SMA-10路面结构等,降低铣刨能耗和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创“平安工地”典型
7月27-28日,广东省公路学会主办的“品质茂湛”现场观摩会在茂名举行。会议以茂湛改扩建在智造创新、安全管理、绿色低碳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等为背景,通过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相结合,总结交流改扩建工程建设先进经验,为推动广东高速公路改扩建作出积极探索。
会上,国内首例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应用的安全防撞缓冲车+智能预警系统组合吸引了不少代表关注,该套系统在2021年就已在茂湛改扩建启用。并在当年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兴安和安全宣教创新活动中获评“特别优秀案例”。
“涉路施工时,主动智能预警系统准确检测跟踪施工后方范围的车辆,防撞缓冲车停放在作业区域后方,在肇事车辆和前方施工区域间形成一个缓冲区,并随施工区域同步移动,能有效减少不慎闯入施工区域车辆碰撞时产生的伤害。”陈智江介绍。
特别是当有车辆进入其所在车道50米内且时速60公里/小时,主机不仅警示音更强烈,同时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手环将接收到警告,提醒及时避让。
此外,为完善涉路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茂湛改扩建还在广东省内改扩建首次引进路锥自动收放车,最大限度保障了司乘人员行车及项目施工“双安全”;牵头编写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和安全防护标准化指南,助力安全管理升级,被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21年度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典型项目。
减碳增效打造绿色公路
茂湛改扩建项目深入践行“双碳”建设要求,大力推广应用废弃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技术,全面提升本项目建设的绿色施工水平,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公路。
首次应用RAP直投式厂拌温再生技术,确保旧料掺配比例达25%以上,有效减少旧料废弃;积极探索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工艺,通过二次加工重新应用到新建高速上,循环利用率达50%;圬工废料循环利用,将旧路拆除废料加工处理后用于软基换填、低填浅挖,节约石料资源;利用就地固化新工艺代替传统的换填法,实现零清淤、零外运,减少自然资源开采,避免环境污染;采用全封闭式拌合站,减少80%粉尘排放量,并集中回收用于地方道路的修筑,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据介绍,茂湛改扩建项目全长108.6公里,由双向四车道改扩建为八车道。项目完工后,将大幅提升路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促进粤西地区与珠三角串联互通和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作用发挥。
【江苏】江苏拓展中欧“光伏”班列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召开江苏省中欧班列运输光伏产品需求座谈会,保障光伏产品出口运输,助力光伏产业发展。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95列,同比增长7.8%,稳定开行至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23条线路。6月,江苏—荷兰北布拉邦省“前展后仓”海外仓项目在荷兰举办新能源(光伏/储能)产业交流会,已促成南京汉伏新能源公司签订光伏设备组件订单100多万欧元,并在中亚地区筹划海外仓布局。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将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指导省班列公司不断拓展班列通道和线路,靠前服务光伏企业,优化光伏产品运输方案,推进直营揽货,拓展直营客户,降低企业综合物流运输成本,为全省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提供高效物流服务,在强链补链延链上贡献更多力量。
【湖北】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轨道铺设完成
7月28日,中铁四局工作人员在武东站施工作业。
当日,由中铁四局八分公司负责施工的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轨道铺设完成,为实现2023年底通车奠定了基础。该线路起于武汉站西广场站,止于新月溪公园站,建成后将极大方便光谷地区到武汉火车站的交通出行。
7月28日,中铁四局工作人员在武东站施工作业。
当日,由中铁四局八分公司负责施工的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轨道铺设完成,为实现2023年底通车奠定了基础。该线路起于武汉站西广场站,止于新月溪公园站,建成后将极大方便光谷地区到武汉火车站的交通出行。
7月28日,中铁四局工作人员在武东站施工作业。
当日,由中铁四局八分公司负责施工的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轨道铺设完成,为实现2023年底通车奠定了基础。该线路起于武汉站西广场站,止于新月溪公园站,建成后将极大方便光谷地区到武汉火车站的交通出行。
7月28日,中铁四局工作人员在武东站施工作业。
当日,由中铁四局八分公司负责施工的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轨道铺设完成,为实现2023年底通车奠定了基础。该线路起于武汉站西广场站,止于新月溪公园站,建成后将极大方便光谷地区到武汉火车站的交通出行。
7月28日,中铁四局工作人员在武东站施工作业。
当日,由中铁四局八分公司负责施工的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轨道铺设完成,为实现2023年底通车奠定了基础。该线路起于武汉站西广场站,止于新月溪公园站,建成后将极大方便光谷地区到武汉火车站的交通出行。
7月28日,中铁四局工作人员在武东站施工作业。
当日,由中铁四局八分公司负责施工的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轨道铺设完成,为实现2023年底通车奠定了基础。该线路起于武汉站西广场站,止于新月溪公园站,建成后将极大方便光谷地区到武汉火车站的交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