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山东河南重庆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7-26 | 来源: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重庆日报、中国交通报等

【江苏】江苏出台《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

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1650”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率先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行动方案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

总体要求部分:强调以集群和产业链培育建设为总抓手,加快建设质量效益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强省1大目标,明确“制造强国重要支柱、先进制造战略重地、产业科技创新高地”3个定位。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规模持续领先,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并在质量效益、产业韧性、创新动能、智造能力、绿色发展、竞争实力方面提出6强指标。到2030年,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若干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创新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和市值超千亿元制造业企业群体不断壮大,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江苏智造、江苏品牌跃升。到203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5%以上,率先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关键作用,支撑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重点任务部分:部署8个行动27条具体任务:一是集群筑峰行动。培育世界级集群,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二是创新强基行动。建设重大产业科技创新载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技术装备攻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三是高端跃升行动。加快传统产业焕新,提升江苏制造品质,促进制造服务融合。四是智能升级行动。打造智能制造未来标杆,加强产业链网络化协作,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五是绿色转型行动。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六是壮企强企行动。壮大领航企业群体,做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高成长型企业。七是布局优化行动。统筹产业体系布局,推进工业集聚区改造升级,深化南北产业合作。八是治理创优行动。扩大高水平开放,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强产业政策协同。

保障措施部分:从组织领导、战略谋划、政策支持、人才支撑、贯彻落实等5个方面,强化《行动方案》各项任务落实的保障支撑。落实好制造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合并设立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聚焦重点产业链绘制人才图谱,遴选支持一批创新企业家、先进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建立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跟踪评估制造强省建设重点任务、发展指标完成情况,每年发布制造强省建设改革创新案例。

【山东】青岛市中欧班列上半年开行量居全省首位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随着我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中欧班列(齐鲁号)运输需求旺盛,开行数量强劲增长。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中欧班列(齐鲁号)发运需求,抢抓上合国际枢纽港发展机遇,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盯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出海口”,加快构建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快速通道。自2018年10月首次开行以来,青岛累计发运中欧班列2696列。今年以来,开通首班青岛-越南同奈班列,青岛中欧班列通道优势进一步凸显,运行质量和运输效率稳步提升,在线路开行、货品运输、综合服务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中欧班列(齐鲁号)跑出发展“加速度”,趟出产业“新路子”。

推动班列货运创“新”高。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中欧班列(齐鲁号)上半年开行519列,同比增长20.7%,位居全省第一,其中6月开行130列,创单月历史新高。“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鲁欧快线”“中老国际货运列车”、跨境电商专列等特色班列产品实现常态化、班期化稳定开行。其中,“上合快线”开行359列,同比增长21%;“日韩陆海快线”开行156列,同比增长47%,在中欧班列服务地方产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拓展通道网络探“新”路。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加强与山东高速、中铁集、国铁济南局的沟通交流,积极向铁路部门争取增加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班列发运计划。经过积极争取,青岛市中欧班列(齐鲁号)图定线路达到10条,线路结构日趋优化。积极赴新疆争取增加青岛“鲁疆班列”开行计划,发挥新疆当地枢纽联结作用,推动鲁疆双枢纽联动发展,创新开拓青岛—喀什—吐尔尕特/伊尔克斯坦公铁联运通道。截至目前,青岛市中欧班列(齐鲁号)已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链接起覆盖省内、辐射沿黄、横贯欧亚、联通日韩亚太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赋能企业发展出“新”招。聚焦重点产业进出口需求,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齐鲁号)国际物流大通道的重要作用,为外向型企业解决国际物流供应链难题。7月13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全市现代物流产业链“益企赋能强企固链”供需对接会召开,交流思想,集聚智慧,畅谈合作,共谋发展,助力现代物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会上,山东高速齐鲁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奇瑞(青岛)运营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成功实现供需对接,现场签署合作协议。上半年开通首班JSQ奇瑞汽车出口专列,借助青岛的上合示范区国际通道建设优势,帮助企业更好地抢抓海外订单、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奇瑞青岛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约5000辆奇瑞汽车通过中欧班列(齐鲁号)发运至上合组织国家,为企业快速拓展欧亚海外市场提供坚强的运输保障。为海尔、海信、奇瑞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近百列,通过跨境电商专列模式带动出口货值约3300万美元,全力助推胶东地区外贸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业务新模式,中欧班列(齐鲁号)首笔线上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于7月17日成功落地青岛,标志着“班列+进出口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取得新突破,中欧班列(齐鲁号)联合金融机构为客户发放10262.36万元、192.76万美元,助力重点外贸企业以及生鲜农产品、跨境电商等众多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促进国际合作聚“新”力。青岛市中欧班列(齐鲁号)不仅为上合组织国家输送“中国制造”,也帮助煤炭、板材、红酒等上合组织国家原材料和优质商品走进中国市场,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往来,经贸“稳定器”和“加速阀”作用日益凸显。青岛欧顺航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上合示范区开行的中欧班列线路,积极组织优势货源,持续开拓新业务,通过回程班列进口多批次哈萨克斯坦麦麸颗粒,主要供应山东和湖北的大型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在中欧班列(齐鲁号)的运输保障下,公司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能力不断增强。

优化营商环境谱“新”篇。中欧班列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目前青岛市正抢抓上合示范区国际枢纽港建设机遇,立足中欧班列(齐鲁号)高质量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山东高速上合经贸产业园项目建设,从而提高班列集结能力,吸引冷链、跨境电商、回程粮食等高附加值及大宗商品产业聚集落地,深度融入班列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建设“物流+贸易+金融”的聚链式产业发展区。该项目总投资计划今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下一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加强中欧班列产品研发,不断优化线路开拓,提升班列服务质量,帮助企业畅通外贸运输通道,促进国际物流合作,有效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河南】郑州打造交旅融合新标杆 山路林城互通互融

7月的河南省郑州登封市,游人如织。行驶在全长33.4公里的环嵩山旅游公路上,地形错落有致、特色景致连绵不断,山路变成了“畅、洁、绿、美、安、舒”的文化景观路,让游客沉浸在“山美景美路更美”的体验中。

路路皆景,景景通路。环嵩山旅游公路串联起中岳庙、太室山、少林寺等10余个主要旅游景点和4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全线设有慢行系统、游人观光系统、绿化景观系统、停车服务系统和公交停靠系统,不仅有效整合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提高了旅游景区与市区间的交通转换能力。如今,这条“山、路、林、城”相互交融的景观大道,已经成为郑州交旅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十四五”以来,在郑州市委、市政府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的领导与支持下,郑州市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交旅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路一策做好示范

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制定印发《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并出台奖励政策激励示范创建工作。市交通运输局专门成立督导组,分析研究各县(市)在创建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认真对标找差,理清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督促指导各县(市)采取一地一策、一路一策的方法积极做好示范创建工作。

2022年,郑州新改建农村公路165.8公里,34座危桥已改造加固33座。截至目前,郑州已创建登封市、中牟县、新郑市、荥阳市4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市2249个建制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均达到100%。

在全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郑州市严格按照“寿命长、通行畅”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加大农村公路机械化清扫频率,保持农村公路干净整洁,降低道路扬尘;加强农村公路桥梁的巡查和维护,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其中,新密市出台农村公路养护机制,落实公路养护主体责任,明确县道由市地方公路管理所列养,按照每公里5.24万元的标准进行全市县道公路日常养护。市地方公路管理所成立了5个养护中心站,配备充足的养护机械和养护工队伍,县道管养实现100%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新密市落实“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养护责任,建成县道中心养护站5个,设置乡镇养护站16个、村级养护室8个,购置配备养护机械260台,农村公路管养率达到100%,中等路以上比率逐年提升。

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路域绿化美化工程同步推进。登封市打造的大金店镇园艺场至袁桥古村落精品路段,是连接登封市南部与北部少林景区的一条重要道路,沿线绿化以栽植乔木树种为主,配置一定比例的彩叶、丰花灌木,辅以草坪、草花等地被植物。道路路面也进行了美化,中间设置红黄蓝三道标线,路面右侧设置1.5米宽彩化慢行步道。

经过提升改造,该路段成为了当地的特色景观路之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今年“五一”假期,登封累计接待游客149万人次。

“美丽农村路”的创建极大推进了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伏羲山盘山公路位于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三地交界,公路一侧是令人惊叹的红石林,另一侧是险峻的悬崖峭壁,一路重峦叠嶂、景色迷人。据新密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樊东伟介绍,伏羲山年游客接待量从以往的300万人次增加到1100万人次,带动山区群众就业2173人;农家乐由之前的48家发展到190余家,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增收。

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振茂表示,郑州市将持续推动“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农村公路网,形成建制村到乡镇以及乡镇到县城“半小时交通圈”,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当好先行。

【重庆】离全线通车又近了一步 渝湘复线高速这一桥一隧贯通啦

渝湘复线高速建设加快推进——7月24日,来自中铁二十五局和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消息称,渝湘复线高速和惠民互通主线1号桥实现贯通,这为全线通车提供了重要保障。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由巴南至彭水段、武隆至道真段、彭水至酉阳段三部分组成,总里程280公里,桥隧比约为80%。

月亮洞隧道,位于酉阳县龚滩镇,建设者经过896个昼夜艰苦奋战,比计划工期提前2个月贯通。

该隧道全长1831米,为分离式双洞隧道。“隧道地质复杂,岩体极为破碎,存在危岩、崩塌堆积体、外倾卸荷裂隙、岩溶等不良地质,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负责承建的中铁二十五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鸟瞰渝湘复线高速。由中铁二十五局供图

在隧道施工中,中铁二十五局项目部坚持“少扰动、快加固、勤量测、早封闭”施工原则,提前对岩体破碎线段的危岩体进行清除和加固,并缩短开挖进尺,减少了单次起爆药量,降低爆破振动效应,确保了隧道掘进加快推进。面对涌水突泥线段,建设者提前备足抽排水设备、配备应急发电设备、采用挖集水坑多级抽排,确保隧道顺利贯通。

在建的惠民互通主线1号桥,位于巴南区惠民街道附近,为巴南至彭水段的节点工程,是惠民互通立交单幅最长的桥梁。

该大桥单幅长度为466米,平均墩高25米。它要下跨高压线、上跨210国道和下穿G匝道桥,施工场地狭窄,导致11-14跨无法采用正常架桥机进行架设。为此,项目部专门订制了高度4.5米的自平衡式矮架桥机,才圆满完成了架设任务。

针对高温天气,项目部专门发放了防暑物资和应急药品,如藿香正气液、人丹、十滴水等,并在施工现场准备了绿豆汤、王老吉、老鹰茶、矿泉水、西瓜等清凉饮料,供建设者饮用。

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负责承建的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桥梁工程分公司,实行党员干部包保划片网格化管理措施,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通过技术交底、安全培训教育等形式,提高参建人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紧盯T梁运输、吊装、架设等薄弱环节,严格落实防护措施。

在质量方面,项目部全方位加强各项工序施工精细化管理,在坚持“首件验收、样板引路”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还借助智慧集成数据平台,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对各工序进行在线监控、自动监测、远程管理和调度指挥,确保各工程质量可控。

据介绍,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高速公路网络,有效缓解既有渝湘高速公路拥堵。这对推进沿线旅游资源发展、促进经济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广西“客货邮同站”深化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发展中心消息,全区城乡客运一体化步伐持续加快,目前已开通农村客运班线2441条,拥有农村客车1.2万辆,初步形成以南宁市为中心,以各地级市为节点,市至县、县至乡镇、乡镇至村屯的道路客运网络。

近年来,广西稳步推进道路运输场站建设,提升城乡客运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建成凤山、环江、南丹等一批客运站;积极指导客运企业探索多样化、差异化的客运经营方式,拨付建制村通客车运营补贴、农村客车停靠点指示牌制作安装费等一批经费,支持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目前,广西共建成203个等级客运站、481个便捷车站、8547个便民候车亭,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行有所乘。

在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进程中,广西积极推广农村物流发展新理念、新经验、新模式,创建了3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打造20个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和25条客货邮合作线路,初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充分利用建制村100%通客车的优势,努力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序集散、高效配送。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将持续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城市公交线路向周边村镇延伸,引导县级公路客货运输场站、乡镇运输服务站升级改造为“客货邮同站”,深化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