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河北江西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7-20 | 来源:深铁建设集团、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超绿的!溪涌车辆段科技赋能绿色建造→

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将绿色低碳发展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助力深圳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老铁一直在行动

宝们同样也在行动

↓ ↓ ↓

绿!真的太绿了!

围挡自动喷淋

粉尘噪音监测

废水循环再利用

……

走进深圳地铁8号线三期

溪涌车辆段工程施工现场

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绿色

🍃🍃🍃

边坡治理的绿色植被长势喜人

工程运输车被冲洗得一尘不染

排水沟渠、施工道路干净整洁

守护百年古树枝繁叶茂

......

01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

打造绿色建造示范工程

深圳地铁8号线三期溪涌车辆段工程

地处美丽的深圳市大鹏新区

依山傍海,风景如画

针对项目依山而建

工程体量大、施工组织难

生态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的特点

图片图片图片

项目部围绕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目标

开展绿色施工活动

明确绿色施工目标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制定控制措施

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

全力打造绿色建造示范工程

02多举措开展绿色环保施工

实现安全施工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1为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项目对雨水、废水进行回收利用,设置三级沉淀池和压滤机筛分系统,对施工产生的污水进行过滤和筛分等无害化处理,完成水体净化后,再利用压力泵输送到各用水点,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喷淋养护、施工现场的降尘等。

2为减少盾构渣土对环境的影响,项目采用渣土筛分压滤及水处理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盾构渣土直接外运弃土的方式,实现盾构渣土减量化、资源化,为绿色施工增添新“法宝”。

3为减少能源损耗,减少环境污染,项目部积极探索施工设备“油改电”路径,应用增程式电动旋挖钻机,与传统燃油旋挖钻机相比较,增程式电动旋挖钻机的动力头和卷扬采用电机直驱,最大功率可达280KW,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同时,采用电机直驱可以减少能量损耗,并配备能量回收系统,整机节能可达40%-50%,为旋挖钻成孔作业提供更加良好的施工环境。

4为实现绿色环保施工,项目首次使用装配式道路板铺设临时道路,可根据现场施工需求整体吊装拼接重复使用,既降低铺设成本,又抑制施工扬尘,实现绿色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还加快了施工工序转换。

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

此外

在溪涌车辆段施工现场

有5棵围蔽保护的百年古树

周边种起草坪

由移植改为就地保护

形成工地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最大程度地留住了溪涌古村的美好回忆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坚持把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作为项目高质量建设的有力支撑。在项目高边坡施工过程中,需配置自动化监测、视频监控、绿化自动喷淋养护等用电动力设施,技术人员结合高边坡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投入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实现安全施工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项目围挡安装喷淋系统

施工作业面设置单点雾炮机

场区道路配备扫地车、洒水车

钢筋集中加工厂内全面接入焊烟除尘器

通过在焊接部位吸除烟气

对大颗粒熔渣采取三道防护措施

努力实现“零废弃、零排放、零污染”



【江苏】长江干线首个跨部门综合监管服务工作站成立

7月19日,长江干线六圩交汇水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服务工作站在江苏施桥船闸下游远调站揭牌,镇江海事局、苏北航务管理处、扬州海事局和扬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正式入驻上岗,标志着该水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正式进入“专班化”运转、“实体化”运行阶段。

为贯彻落实“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要求,深化海事执法协作融通长效机制,镇江海事局依托“江河汇 党旗红”党建共建平台,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凝聚跨部门监管合力的强劲动能,经过广泛沟通协调,推动工作站服务场所快速落地,建立专班运行规则和人员保障等机制,为专班实体化运行打下了基础。

据介绍,跨部门综合监管服务工作站将以一个党建共建平台为依托,推动主题教育“入心入行”;以一个综合监管工作专班为抓手,推动综合监管走深走实;以一套综合监管办法及配套制度为支撑,推动联管共治落实落细;以一支高技能、高业绩、高水平、高素质的监管服务队伍作保障,推动阵地建设见行见效。

揭牌仪式当天,四家单位还举行了首次综合监管工作座谈会,并对江河交汇水域的通航环境和航行秩序等进行了联合巡航检查。

【河北】河北衡水探索绿色交通发展新路径 客货运服务从理念转型到品牌焕新

获评“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入选国家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创建城市经验在全省推广……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节能和低碳转型,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增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末端共配降本增效

2021年8月,衡水市入选全国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以“政府+协会+企业”三螺旋互动的“衡水模式”,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高质量发展。

“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3年来,衡水实现了物流园区与末端城市共同配送有机衔接,其中末端共同配送站能够提供停靠、装卸、分拣等服务,满足社区、高校、商务区等商品配送需求;设立绿色货运示范区,对主城区范围内从事物流配送、统一外观标识的新能源车辆实行便利通行政策。

目前,衡水市已新增城市配送车辆605辆,配套充电桩273个,新能源物流配送车与充电桩比例达2.59∶1;中心城区大型商超、连锁店等商贸流通企业采用共同配送的比例达79.5%,城市配送成本较示范建设初期降低16.67%,城市配送车辆利用率较示范建设初期提高35.21%。

智慧赋能物流服务

清晨,位于武邑县清凉店镇的衡东物流园内,一辆辆纯电动货车有序将各地农产品运入运出。“经过大数据导引下的分置、抽检、调配,这些农产品可被迅速运往全国各地。同时,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也通过便捷的物流网传送到他们手中。”正在进行多采平台实时调度的调度员马春梅说。

“作为衡水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我们规划建设高端冷链园区,致力于打造集冷冻、冷藏、托管、展贸、办公、物流、电商、研发、包装、金融、餐饮、共享配套休闲于一体的冷链产业服务综合体。”衡东物流集团总经理张振卯介绍,该企业将加快打造智慧化综合产业园区,二期规划建设的冻品低温库、生鲜高温库、水产及肉类生鲜加工车间、中央厨房等综合产业链配套设施已于今年4月动工建设,计划年底交付使用。

据了解,2022年,武邑县“电商物流+智慧管控”物流服务品牌被评选为国家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该县以区域物流园区为中心、9个乡镇为枢纽、524个建制村为末端配送节点,打造农村物流优质专线,实现线下实体和线上平台协同联动、一体化运营,极大提高了农村物流效率。

衡水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科负责人李晓琳透露,今年,衡水市正组织创建饶阳县省级“电商平台+特色农业+农户直采”服务品牌,致力于推动物流服务实现从理念转型到内涵拓展的新跨越。

全域公交示范引领

物流网络不断织密,客运服务品质也同步提升。

为推动全域公交发展,衡水成立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各县城乡、镇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衡水市、县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深入企业,宣讲城乡公交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得到了广大车主的理解、信赖与支持。

在当地交通运输部门的倾力推动下,衡水全市县城30公里范围内164条农村客运班线全部实现公交化运行;114个乡镇农村客运班线完成公交化改造,走在全省前列。

2020年,衡水市成为河北省首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创建的城市,“全托底”财政补贴、取暖季公交免费乘坐常态化、“ERP内控+智慧运管”、全域公交一体化示范引领等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如今,衡水主城区开通了至10个县(市、区)的城际公交、至全部13个县(市、区)的城区及城乡公交,以及至4个市区重点乡镇的城际公交,人民群众出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们计划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390辆,新改建公交停车场4处,进一步提升绿色出行水平,推动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衡水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树东说。

【江西】中铁十四局筑就美绿高速

干净整洁,摆放有序,各色低碳环保宣传标语引人注目,白鹭蹁跹,鱼翔浅底,清澈的河水宛如青绿缎带……正值全国节能宣传周,在中铁十四局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整齐美观的施工场地与蓝天绿水净土形成一幅美丽画卷,吸引数个观摩团前来参观。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中铁十四局的建设者们自进场以来,就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打造一条“美绿高速”为建设目标,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将绿色融入到施工生产全过程,全面“向绿而行”。

“打造低碳环保型工地,第一要务就是精细化、标准化施工,确保每一项施工环节细致到位。”这是项目经理曹寅始终坚持的要求。

在管理模式上,项目首次探索应用“厂外无厂”综合厂站建造模式,在220亩的土地上建成了一个集办公区、生活区、钢筋集中加工配送中心等“1厂10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厂站,整体削减了约2万平方米的临建占地,大大节省了土地资源使用,节约征地及复垦费用87.03万元。项目结束后,该厂站还将留给地方,服务沿线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一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统一。

绿色发展离不开施工工艺工法的创新改良,项目在江西省内首次将清表杂木加工成生物质颗粒代替煤炭、天然气等作为预制梁板、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将清表土用于厂区边缘覆盖、客土喷播绿化、公路绿化储备树木,降低全寿命周期的绿化维护成本,施工固废循环再用于施工便道修筑及场地硬化等领域,打造江西省内首个“无废产业基地”。

扬尘污染是施工作业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问题。为有效解决扬尘污染,项目多措并举,利用雾炮机、洒水车确保施工路面湿润无扬尘。同时路基施工过程中,项目坚持带绿施工,一边进行路面施工,一边进行裸土植被种植及绿网覆盖,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及扬尘污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袁河作为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重要来源,为保障袁河特大桥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做好袁河水域保护工作。项目一手抓施工生产,一手抓生态保护,全力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桩基施工时,项目创新应用超长无缝钢护筒全护浆新工艺,将大功率旋挖钻设备与无缝钢护筒有机结合,有效防止泥浆外漏污染水源。同时,为解决大量废弃泥浆污染周边环境问题,项目部采用废浆绿色处理工艺,利用“黑旋风”泥浆分离器对泥浆进行反复分离处理,运用此工艺过滤后的泥浆可用作多个桩基护壁,泥浆残渣制成的滤饼填埋基坑还可代替借土回填,确保水域零污染。

项目还创建了“绿色伴我行,环保有措施”党建品牌,以“节约优先、低碳环保、绿色经济”为主导思想,建立“一党员一公里”责任体系,每名党员划分责任施工路段,加大绿色施工宣传教育力度,紧盯现场施工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以创新创优工作室为依托,创新应用工艺工法,实现绿色施工全过程盯控,通过“党建+环保”实现绿色文明施工生产。

“我们将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贯彻执行‘美绿高速’发展目标,全力建设‘绿色工程’。”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党支部书记王宗豪说到。

【新疆】新疆沙漠高速服务区试点绿色能源自洽供给

近日,在阿(勒泰)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克拉美丽服务区,新疆首个沙漠高速公路服务区基础设施绿色能源自洽供给与高效利用示范工程开始试运行,将形成绿色低碳供能用能微网管理范例,为新疆高速公路沿线站点,特别是在无电网、弱电网地区供能用能提供经验。

阿乌高速公路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路域风、光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电网末梢,交通能源供给稳定性面临巨大挑战。克拉美丽服务区自洽能源系统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绿色能源自洽供给与高效利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依托工程,配置了两套适应沙漠复杂气候环境的储能示范系统,将率先在我国西部沙漠地区对具备30%自洽保障能力的公路自洽能源系统开展示范验证,实现与交通运行安全相关的自洽能源保障率达100%,电网失效条件下系统运营用能自洽保障时间达6个小时。

据估算,克拉美丽服务区自洽能源系统每年可为服务区提供绿电71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燃煤285吨,减排二氧化碳633吨、二氧化硫21吨、氮氧化物11吨、粉尘19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