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广东吉林湖南重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7-13 | 来源:重庆交通、南方+、湛江发布等

【北京】出行更方便!铁路12306APP可刷码乘坐北京地铁

 为进一步提升铁路12306APP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旅客通勤和旅游出行需求,7月12日起,乘客下载注册铁路12306APP按照提示开通“铁路e卡通”-北京地铁乘车码,即可刷码乘坐北京轨道交通运营全部线路和市郊铁路S2线。在享受轨道交通月度累计优惠的同时还可享受单单立减、最高五折叠加乘车优惠。

  微博截图

【广东】跨海巨龙!湛江环城高速鹭洲大桥全线贯通

湛江的宝子们

小编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

✨重!磅!消!息✨

近日,随着大桥主线左幅的

最后一片40米宽幅小箱梁

顺利平稳安全落位

为后续湛江环城高速

如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 湛江环城高速公路 ·

作为湛江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湛江环城高速公路全长16公里,双向四车道,连接湛江吴川黄坡镇和南三岛,是广东省湛江市“四通三环”大交通格局系统规划中“湾区外环”的一段。

引入架桥机安全监测系统

▲40米宽幅小箱梁架设现场

在架梁施工过程中,湛江环城高速项目部引入了一套基于“北斗精准定位”的架桥机安全监测系统,通过智能监测施工数据,有效保障架桥施工的安全,也进一步提升了桥梁施工的效率,让北斗卫星成为了建设队伍中的一员。

由于项目施工区地处湛江市东南海岸线,所处区域高温炎热,并且受台风、季风、雷暴、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影响,海上施工安全风险系数较高。且架桥机起重吨位大,吊装技术要求较高。

为此,项目部高度重视,安排现场技术员、安全员全程盯控,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沟通项目进展情况,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鹭洲大桥架梁任务的顺利完成。

接下来,项目部将继续以安全为前提、质量为保证,紧抓施工进度,为实现湛江环城高速如期通车贡献力量。

项目建成通车后,对提升湛江市路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实现湛江市“东进”发展战略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吉林】吉林省1046条客运班线完成公交化改造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全省计划开通公交化改造线路100条,目前已改造完成63条,全省已经累计开通1046条公交化改造线路,覆盖6000余个建制村,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更具品质的出行服务。公交化改造后,单线运营的线路实现了滚动发车、公交化运营,票价平均降低20.8%,客流量平均增加32.2%。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人民群众出行新需求新期待,大力推进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开展城乡客运安全运营服务品牌建设,对每条品牌线路给予不超过9万元的补助;印发《吉林省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服务及管理规范》,全面提升公交化改造运营服务和安全管理水平;鼓励汽车客运站拓展中转换乘服务,为公交化改造车辆提供首末站场地。

截至目前,吉林省具备通客车条件的A级旅游景区、滑雪场实现道路客运全覆盖;长春市与所辖6县(市、区)及吉林、辽源、伊通市已开通城际公交,长春市一小时经济圈城际公交网络已基本形成;长春市双阳区、延吉市、白山市浑江区、通化市辉南县、松原市乾安县已实现全域公交,全省全域公交县市数量及公交化改造数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

【湖南】湖南四部门全力畅通现代物流大通道

近日,湖南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2023年湖南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要点》(简称《要点》),围绕畅通物流通道、建设物流枢纽、完善物流网络等5个方面,部署30项具体任务,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促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根据《要点》,湖南将着力打造长沙中欧班列、岳阳城陵矶江海联运、株洲湘粤非铁海联运、怀化东盟货运班列、长沙国际航空货运五大国际贸易通道和货运集结中心;推进怀化国际陆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物流平台、产业平台等联动发展,助力湖南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畅通京港澳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一纵一横”综合物流大通道,提升呼南、焦柳、湘桂等铁路通道功能,推进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及瓶颈路段、运能趋于饱和的既有货运铁路线扩能改造;打通洞庭湖水系与长江水系第二通道,加快推进湘桂运河研究。

《要点》明确,继续推进长沙陆港型、岳阳港口型、衡阳陆港型、怀化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一批区域性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动具备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条件的娄底、常德、永州纳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布局,将湘西北、大湘西区、湘南区域纳入国家物流枢纽辐射范围。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将联合省邮政管理局等相关单位,推动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研发建设全省一体化寄递信息系统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快递进农村行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交通运输协调机制,构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立体化应急物流通道体系。

【重庆】智能化助力重庆高速收费站绿色发展

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对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重庆高速从提高收费站通行效率、提升自助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入手,采用数字化、智慧化技术,打造收费站通行管理新模式—智慧收费站,实现了车辆通行效率提高、污染排放更少的目标。目前已成功在城口收费站、升级改造的G65巴南收费站、G5013科学城收费站“上线”。

智慧收费站采用“匝道预交易+三级诱导+车道验证”技术,打造“匝道自由流与收费车道联动”的收费新模式。通过在收费站前方高速公路设置龙门架,将ETC交易从出口车道提前到匝道上进行。利用“匝道龙门架-路段诱导-车道诱导”的三级诱导模式,向车方提示车辆的预交易状态,使车辆在进入ETC车道时,只需快速验证即通过,从而大大提升了ETC车道的通行效率,车道交易时间由原来的200-300毫秒降低至40-50毫秒。同时对识别异常车辆提前诱导至自助车道,避免拥堵。通行效率的提升,有效减少了车辆低速及拥堵状态的污染物排放。

针对非ETC车辆,智慧收费站实现智能自助车道全覆盖。智能自助车道通过采用自助卡机设备,使用大数据车型云服务提供精准车型获取,辅以音视频对讲远程特情处理,实现混合车道收费业务流程智能化、自助化,代替传统人工收费,提高收费车道自助收费能力。

同时,智慧收费站采用数字孪生系统、AR实景系统,以静态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建模为基础,以收费数据叠加、可视化展示为方向将收费广场运行状态、ETC车辆交易情况实时仿真可视化展示,提升收费运营智能化水平。

高速公路智慧收费站的成功应用,是我市交通行业智慧引领、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尝试。全市交通行业将继续围绕交通高质量发展主题,创新发展方式、探索新技术应用,全面推动绿色智慧交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