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山东云南宁夏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7-12 |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开通首条直达中亚TIR货运线路
近日,一辆装载有智能家用电器的TIR(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运输车辆从广东省深圳市出发,将经新疆都拉塔口岸出境,前往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往返中亚的直达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正式开通。
承运本次货物的霍尔果斯中外运长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理高力士表示,以往粤港澳大湾区运输货物至中亚,需要在各仓储场所换装。此次TIR运输全程5200多公里,需6至8天,不拆箱不换装,节省了货物中转操作时间,全程运输时长与空运整体时间基本一致,使公路运输拥有了“空运速度”。
目前,TIR在全球已有77个缔约国,几乎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往返中亚的直达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开通,打通了深圳至中亚继空运、海运、铁路运输之后的第四种货运通道,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制造“走出去”步伐。都拉塔海关将继续助力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开通和延伸,服务更多物流运输企业尝试开展TIR国际公路货运业务。
【江苏】南京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开工
近日,江苏南京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开工。至此,列入今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的9个新开工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7个。
南京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中江苏44座过江通道之一,也是连接南京北站和南京站的重要通道。项目新建正线长度20.4公里,总投资约292亿元,建设工期6年,其中过江隧道长度约14公里,是国内外岩层掘进距离最长的水下盾构隧道。
项目建成后,将串联起既有的沪宁城际铁路、在建的北沿江高铁和宁淮城际铁路以及规划的宁宣铁路和宁滁蚌铁路,进一步发挥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
【山东】单机卸率每小时3057吨 青岛港第26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
7月2日,随着最后一个清舱机械吊装出舱,“远谊海”轮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40万吨矿石专用码头完成矿石卸船作业。在码头干散货全流程自动化系统的助力下,仅用30.7小时完成了375506吨铁矿石卸船作业,一举创出了单机卸率每小时3057吨的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这也是青岛港第26次刷新了该项纪录。
此次接卸的“远谊海”轮,船长361.9米,宽65米,载重量37.5506万吨,是董家口港区40万吨矿石专用码头接卸的第329条40万吨级大船。因该船部分货物需在7月3日前进行国际中转,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卸船时间十分紧迫。在船舶靠岸后,码头的4台额定卸率每小时3500吨的卸船机发挥最大潜能,同时应用皮带“流程顺启”和“永磁同步变频机”等新技术,保障了该船顺利进行中转作业。
作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干散货作业的重要码头,董家口港区40万矿石码头拥有4台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先进的卸船机,依托智慧化码头建设等先发优势,不断加快传统码头智慧化改造,在干散货码头领域自主改造建立起全系统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研发了干散货码头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接卸40万吨级大船329艘次,为社会节省物流成本创造价值超25亿元。
【云南】以绿为底 向美而行 西双版纳州精心勾勒绿美交通如诗画面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驱车行驶在28公里的勐海县至格朗和乡农村公路上,青山绿水、田园茶庄、特色乡村……以绿美公路为纽带,串起沿线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感受到茶旅融合、绿色低碳、和睦发展、以绿为底、向美而行。
高标准规划 高目标落实 绘就千里绿美廊道
西双版纳州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统一部署,紧扣《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目标,及时制发绿美交通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掀起城乡绿化美化建设新高潮,努力把西双版纳建成绿美云南新标杆、中国雨林第一城、中国最美边境城市。
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绿美公路1729公里、提升绿美铁路12公里、绿美机场1个、绿美铁路客运站3个、绿美港口码头2个。
通过建立绿美交通常态化工作机制,发挥绿美交通综合协调组、绿美公路组、绿美铁路组、绿美机场组和绿美港口组5个工作组作用,推动绿美交通建设工作。
2022年高质高效完成绿美交通建设任务,绿化面积34.2万平方、植树40.5万株,成功创建一批包括绿美服务区、农村公路、普通国省道、铁路及客运站、机场等的全省绿美交通标杆典型示范项目。
突出茶文化 突出民族性 打造绿美云南样板
勐海县在绿美交通三年行动中,主打“茶文化”牌,在28公里的勐海县至格朗和乡农村公路上,增绿补绿五万余株,设置刻有“茶”字的景观石887块、景观台2个、大象雕塑2个,做到“路景茶旅”融合发展。
景洪市大力推进国道G219线景洪至勐罕镇22.4公里绿美公路建设,突出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等民族特色,打造与当地文化背景有机融合的人文观景台3个,向游客展示西双版纳的生态美、景观美和人文美,让西双版纳的“绿”在路上,美在心间。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紧密结合地方人文、自然景观,按照“一场一主题”的设计要求,创建“印象版纳、雨林空港”品牌,探索总结了因地制宜、以商养绿、发展“绿美+”经济、科学管养的典型经验,为西双版纳州“绿美交通”建设提供了典型样板。
围绕“四个字”做文章,推动绿美交通协同发展。
一是“穿”衣添彩,打造交通风情线。结合沿线村庄现有建筑色调,将艺术融入风貌改造,充分利用壁画、墙体绘画、微景观等表现形式共建文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移风易俗、乡村美景等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植入绿美公路建设,让传统村落“活起来”,留住乡愁。二是“融”入农旅,打造交通产业线。实现“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努力将勐(海)格(朗和)路打造成可推广复制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线。三是“加”法增绿,打造交通生态线。在公路沿线空地、进村路口种植木槿花、四季蔷薇;在岔路口、停车带及村寨路段堆砌花台,种植美女樱、木春菊等地被花卉,让人有“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四是“减”除脏乱差,打造交通精品线。彻底整治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实现公路沿线环境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以质量取胜 以绿色为美 展示绿美版纳新风貌
以“质”为底,向“绿”而行。
聚焦绿美目标抓推进。以“早、快、紧、实”全面推进西双版纳州2023年绿美农村公路530公里和普通国省道130公里的建设任务目标。以绿美港口码头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绿美机场、绿美铁路提质建设工作。
围绕“百日攻坚”抓落实。全面落实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绿美交通“百日攻坚”行动方案,以决战之势完成2023年绿美交通“百日攻坚”行动。
对标先进典型补短板。开展示范项目创建、创优评优学优活动,致力打造“一地一景、景随车移、路景交融”的绿美交通。
【宁夏】宁夏交通项目建设提标提效
近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宁夏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2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50.2%,超额完成调度目标。与去年同期相比,计划执行进度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在乌(海)玛(沁)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工人们穿梭于桥墩和桥梁之间,熟练地将钢筋编织成复杂的桥梁结构。“乌玛高速公路北段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30%,预计今年年底前路基工程完成90%,桥涵工程完成80%,力争2025年3月建成通车。”宁夏交投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设事业部部长马力介绍,今年以来,乌玛高速公路北段围绕年度投资任务,细化进度目标,严控质量目标,为加快项目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扩投资“牛鼻子”作用,紧盯银昆高速公路等3个重点项目,坚持高标准、营造好环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标、提效。今年上半年,银昆高速公路太阳山至彭阳段完成投资26.5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6.6%;海平高速公路完成投资6.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1.5%;乌玛高速公路惠农至石嘴山段完成投资8.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0.7%。
普通国省道项目建设和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正全力推进。截至目前,中卫下河沿跨黄河大桥、338国道中孟公路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完成投资6.7亿元,农村公路三年攻坚行动已有2973.6公里进入施工阶段。
下一步,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聚焦交通项目建设难点、焦点、堵点,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加强项目管理,优化施工进度,推项目、赶进度、强调度、严督查、扩投资,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