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河南河北吉林海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6-29 | 来源:观海融媒客户端、海南交投、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朋友们
你们关心的港珠澳大桥
运维技术有了新进展
话不多说,一起去看看!
水上结构检测与维养装备系统
正式启动实桥测试
近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取得新进展,课题之一的“跨海集群设施全息立体感知技术与装备”之水上结构检测与维养装备系统正式启动实桥测试。
项目立足于港珠澳大桥的运营实际,以数字化为驱动,从信息感知、结构评估、维养决策、交通运行、安全管控等方面入手,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数字化大桥数据标准及技术方法体系,以打造一流的数字化大桥来构建智能化运维平台。
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全面提升港珠澳大桥的智能化运维水平,降低大桥全生命周期维养成本、延长大桥使用寿命,为用好管好大桥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和保障。
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
已研发
箱梁外表面智能巡检机器人、箱梁内轨道巡检机器人、混凝土表面巡检机器人、桥塔钢结构表面巡检机器人、沉管隧道内典型病害巡检机器人等五型智能巡检机器人
已开发
高耸结构物巡检无人机和综合指挥车
已研制
钢结构外表面和混凝土表面智能维养修复装备
其中,课题一“跨海集群设施全息立体感知技术与装备”之水上结构检测与维养装备系统在天津中试基地完成多轮联调测试和样机迭代。
经对阶段成果情况、指标评测方案、落地应用方案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后,今年5月份,系统中的箱梁外巡检机器人率先在深水区非通航孔桥第十二联钢箱梁完成安装并正式启动实桥测试,标志着水上检测与维养装备系统即将开始转入实桥应用阶段。
运维技术创新
助力港珠澳大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让我们为项目团队的智慧点赞👍🏻
【河南】河南聚焦“一河三山”建设旅游公路网
近日,河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聚焦黄河、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一河三山”四大板块,以补短板、促衔接、拓功能、强服务为重点,加快构建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特色鲜明的旅游公路网络。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河南将创建10个以上旅游公路示范县,建成100个以上功能完备、智能便捷的游客驿站,推出1000公里以上全国知名的“公路旅游”特色路,构筑1万公里以上“通景、链景、融景”的旅游公路网,基本形成贯通全域、服务优质的旅游公路网络。
河南将加快推进“一河三山”四大板块高速公路主线贯通,提升支线、联络线路况水平,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功能,重点打造黄河古都、太行天路、生态伏牛、红色大别四大一号旅游公路,构建品牌突出、层次分明、特色彰显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体系。
《实施意见》明确,黄河板块重点推进沿黄高速公路武陟至济源段等项目建设,打造312省道沿黄生态廊道、310省道小浪底北岸公路等精品线路;太行山板块加快推进沿太行山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以及西延等项目建设,打造230省道、231省道等精品线路;伏牛山板块加快推进栾川至卢氏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打造344国道、240省道、丹江环库公路等精品线路;大别山板块将加快推进沿大别山高速公路明港至鸡公山段和鸡公山至商城段、阳新高速公路商城至豫鄂省界段(一期)等项目建设,打造224省道、环南湾湖旅游公路等精品线路。
河南还将依托区域特色,以新建沿大别山高速公路南湾、将军县、汤泉池服务区和已运营的白云山、尧山东服务区等为载体,全力推进具有地方文化底蕴的特色服务区建设。到2025年,打造旅游特色服务区超20个,在景点周边、重要交通节点等位置,因地制宜设置游客集散中心、游客驿站、观景台等服务设施,分别建成游客驿站、观景台100个以上。
【河北】河北首个山区地带高速改扩建工程全面建成通车!
6月28日,青兰高速涉县至冀晋界段改扩建工程(以下简称“青兰高速改扩建项目”)全面建成通车。青兰高速改扩建项目是交通运输部公路“十四五”重点项目,是河北省“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首个山区地带高速改扩建工程。该项目采用“4+3”双向七车道建设模式,实施“新建+改建”设计方案,其中,“3”指的是长治至邯郸方向新建分离式三车道高速公路一幅,全长13.792公里;“4”指的是邯郸至长治方向利用既有四车道高速公路改建成为单向行驶,全长13.529公里,以上路段设计时速80公里。
该项目的通车,极大便利了河北省西南部群众出行,为沿线各种产业加速“走出去”及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对增强河北省高速路网通行能力,满足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该项目是河北高速集团主题教育谋划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各参建单位坚持以主题教育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把主题教育和项目建设相结合,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项目建设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建设难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项目高效落地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干出新佳绩。
【吉林】吉林省交通与生态环保深化数据共享规划衔接
近日,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与省生态环境厅签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双方将以交通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在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清洁高效的交通装备等6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交通运输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成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交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对接会议,及时沟通和了解重大政策、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需要相互支持的有关事宜,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将公路网基础设施中长期布局规划及行业五年规划等,列入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在国土空间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政策沟通、信息通报、数据共享,共同做好规划衔接工作。
在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等阶段,吉林省各级交通运输和自然资源部门将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规划选址选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工作,提高设计深度和精度,不占、少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合理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和灾害风险区。
《框架协议》明确,在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批和开工前,各级交通运输和自然资源部门将共同做好用地预审和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做好跟踪对接,争取尽早获得批准;对国家政策允许的控制性工程用地,给予办理先行用地支持。
【海南】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五工区光村大桥顺利完成首跨合龙
近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五工区光村大桥9号墩11#块顺利浇筑合龙,这是光村大桥主桥现浇施工首跨实现合龙,标志着主桥区段上部结构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光村大桥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五工区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桥长332米(46+3×80+46),采用五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挂篮现浇施工。此次合龙浇筑的9号墩11#块长2米,顶宽18米,位于边跨,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中,在项目公司、驻地办、中心试验室的指导下,项目部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要求,严格把关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各项内容达标。
此次首跨顺利合龙,为主跨和其它边跨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数,为参建单位实现12月底全线建成通车增强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