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重庆贵州广西安徽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6-27 | 来源:新华社、广东交通集团、中山发布、重庆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重大进展!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主体结构完工
相信大家都知道
深中通道建成后
深圳⇌中山大约只要20分钟
图片
如此给力的深中通道
近日,又迎来重大进展啦~
👇👇👇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近日,随着主线隧道最后一段顶板混凝土完成浇筑,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的东人工岛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完成,同时也标志着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主体正式成形。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摄影:李一
水下互通立交,实现高效交通转换
深中通道是世界级“桥、岛、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处在粤港澳大湾区“A”字型交通主骨架最关键一横。东人工岛是该项目深圳端门户工程,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侧,紧邻福永机场码头,东连在建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侧接线工程,西接项目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平面图
东人工岛全岛陆域面积34.4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国际标准足球场,岛上设隧道工程、救援码头、供配电配套用房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其中,隧道工程包括长480米的堰筑段隧道、长855米的岛上主线隧道,以及实现交通转换的4条匝道隧道。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效果图
作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东人工岛采用了“一体两翼”的布局,与海底沉管隧道相连接,并实现项目与广深沿江高速等路网的高效顺畅衔接。
▲东人工岛正进行主线隧道施工。摄影:李一
未来经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可东往惠州、深圳龙岗区,西往中山、珠海,北往广州、东莞,南往深圳前海合作区、香港方向,充分发挥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推动大湾区主要城市间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
目前,深中通道土建工程收官战进入最后阶段。东人工岛将全面转入岛上房建、机电、管沟、绿化等工程建设;西人工岛主体结构完成施工,正进行岛上房建及附属工程施工;海底隧道、桥梁工程均已合龙,正在全力推进沉管隧道内的管沟附属、路面、机电交安等工程建设,项目向2024年建成通车的目标全面冲刺。
预计2024年
深中通道就建成通车了
【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五布河特大桥合龙
6月25日凌晨,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巴彭项目五布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据了解,五布河特大桥主桥全长730米,采用双向6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其中,32号墩为全桥最高墩145米,承台顶距路面高度达157米,相当于50多层楼高,桥址跨越国务院确定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巴南观景口水库。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巴彭项目五布河特大桥顺利合龙,为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实现早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该项目负责人文玉斌介绍,建设期间,项目创新采用了“小前端+大后台”的安全管控模式,配置4G智能安全帽以及安全环保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移动联通、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管一体化,运用视频监控远程执法,有效地解决了现场安全管控难度大的难题。
此外,项目还在塔吊顶部安装无线风速仪,实时监测风速,以便及时掌握不利天气的影响,降低自然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建设通途路,五布架长虹。从2020年9月蓄水位以下承台全部浇筑完成到2021年8月墩身封顶,均为全线桥梁控制性工程的首件,如今五布河特大桥成功合龙,也是渝湘复线高速多主跨连续梁实现合龙的第一个,为目前重庆市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项目建成通车迈出了坚实步伐。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总里程280公里,全线平均桥隧比达到80%,由巴南至彭水、彭水至酉阳、武隆至道真(重庆段)三个项目段组成。截至6月份,已完成年度投资10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86亿元的58.7%;累计完成投资359亿元,占总投资计划640.5亿元的56.1%。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巴彭项目五布河特大桥顺利合龙,为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实现早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是重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渝湘高速公路拥堵情况,提升通道通行能力,将进一步开发巴南、彭水等区县众多旅游资源。而且,市民驾车从重庆中心城区到酉阳、秀山,车程将缩短40分钟以上。重庆也将新增一条直达广西北海和广东湛江的高速公路出海大通道。
【贵州】牂牁江大桥主缆牵引顺利完成
6月25日,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主缆牵引顺利完成,大桥上部结构施工陆续转入紧缆、吊索安装和主桥钢桁梁吊装阶段,为纳(雍)晴(隆)高速全线通车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
牂牁江大桥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和普安县交界处,大桥全长1849米,主跨1080米。
6月25日,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主缆牵引顺利完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主缆牵引顺利完成(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贵州公路集团工人在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进行施工(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贵州公路集团工人在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进行施工(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月25日,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主缆牵引顺利完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月25日,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主缆牵引顺利完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月25日,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主缆牵引顺利完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贵州公路集团工人在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进行施工(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贵州公路集团工人在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进行施工(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月25日,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主缆牵引顺利完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贵州公路集团工人在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进行施工(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月25日,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主缆牵引顺利完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广西】广西81个重点项目加速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落地
近日,广西推进交通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广西推进交通强国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明确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打造多层次国际枢纽、推进智慧交通发展等5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加快推进贵阳至南宁高铁、沙井至吴圩智慧高速公路车路一体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等81个重点项目,力争到今年年底,形成一批先行试点成果和经验。
根据《工作要点》,广西将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升干线运输通道连通口岸能力;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提升南宁枢纽国际辐射能力,做强一批边境口岸枢纽;推动国际多式联运发展,提升口岸通关效能,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道路运输合作,探索国际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跨境公路物流信息化服务。
智慧交通方面,广西将完成沙井至吴圩智慧高速公路车路一体技术应用示范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西江流域智慧航道示范、智慧地铁信号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试点任务;大力提升“科技兴安”水平,开展桥梁隧道施工养护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国省干线公路工程建设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进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驾驶辅助体系研究等试点任务。
【安徽】安徽高速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专家组验收
6月21日,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组织专家组对安徽省高速公路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科技示范工程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考察了德州至上饶国家高速公路合肥至枞阳段及池州至祁门段建设工程,对相关示范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核查,一致同意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德州至上饶国家高速公路合肥至枞阳段、池州至祁门段是安徽省规划的“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中的“纵三”线,项目全长226公里。合枞段人口稠密,基本农田占比达98%,池祁段生态环境敏感,施工局限大,公路建造工业化、结构化需求强烈。2021年,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推荐、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承担的“高速公路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科技示范工程”获交通运输部批准立项创建。
该示范工程紧扣工业化智能建造主题,围绕工业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智慧化管控主线,开展了标准化装配式结构体系、智能化预制生产安装技术与装备、“公路桥涵BIM+智慧工地”的数字化建造等工业化建造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形成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结构体系、施工工艺、管理模式等成果,有力支撑了德上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和管理,对公路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下一步,科技示范工程实施单位将依托运营实践,进一步强化示范经验总结提炼,不断丰富我国高速公路工业化智能建造科技创新成果。
【新疆】新疆交通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关键技术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印发。《行动方案》明确4类20项主要任务,逐步形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资金等多种投资渠道的交通运输科技投入新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行动方案》明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行项目首席责任人负责制,加强关键节点管理;发挥企业的主力军和桥头堡作用,依托交投集团、交职院等企事业单位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根据《行动方案》,新疆交通将聚焦乌尉高速公路、那巴公路、独库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沙漠盐渍土及雪害地区公路、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集中开展新疆特殊地质及气候条件下典型路面病害特征、病害原因和高效养护技术三大基础技术研究,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维养水平;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领域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
《行动方案》提出立足新疆特点,力争今年建成4个以上覆盖自治区主要地质及气候特点和关键工程的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点;鼓励各单位扩大领军人才科研自主权,到2025年引进培养领军人才2至3人,培养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至3支,显著提升科技人才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