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上海湖北江西山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5-18 | 来源:广州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助力路面安全施工!机场高速上线AI“智慧眼”

为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近日,广州机场高速上线了路面作业安全智能预警系统。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作业时,当系统监测到有车辆接近或进入围蔽区域后,将马上播放安全提示语,提醒来车提高警惕,尽快驶离。

“智慧眼”以智能AI摄像头为主体,利用SMART事件功能实时准确检测并跟踪作业车辆所在车道上游300米范围的车辆。

当有车辆进入作业车辆所在车道上游200米范围且速度大于60公里/小时或压线、S型行驶等可能威胁作业车辆安全时,预警系统将实时向上述车辆发出有效定向声波预警,一方面警示“入侵者”快速驶离,另一方面可告知正在作业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实现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预警”的高效转变。

路面作业安全智能预警系统集成智能AI摄像头、爆闪警灯、大功率扬声器等前端设备和NVR监控硬盘录像机、车载显示屏等后端设备,可安装在路政巡查车、防撞车、清扫车、皮卡等车辆后部,实现“随车移动、灵活使用”的效果,同时系统具备开放式配置功能,作业人员可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观察和调节警戒区域,最大程度保护车辆和司乘人员安全。

“系统自投入使用后运行效果良好,能够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司乘人员的行车安全,为作业人员争取和预留宝贵的避让时间,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以后小伙伴们在路上

见到装有路面作业安全

智能预警系统的车辆

就知道要提前避让啦~

【上海】全长8.3公里!直达徐浦大桥!上海这条骑行线艺术感十足

春暖花开的日子到来,正是亲近自然的好时节。骑行出行的方式不仅可以燃烧卡路里,还可以欣赏途经的美景。

今天,小交来给大家安利一条徐汇滨江高颜值骑行路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路途中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地标↓

徐汇滨江骑行线

骑行路线:龙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龙华滨江休闲广场-西岸新渡口-徐浦大桥

总路程:8.3km

作为徐汇滨江地区的一条景观道路,龙腾大道每到夜晚可谓人气十足。这里不仅人车分离,还有专门的塑胶跑道和骑行道。每到夜幕降临,不远处的卢浦大桥霓虹闪烁,像一条巨大的彩虹横跨天空。

西岸艺术中心

西岸艺术中心位于徐汇滨江,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冲压车间改造而成的艺术馆,建筑面积达10800平方米,是整个西岸文化项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场馆。

西岸艺术中心倡导“艺术引领‘漫’生活”的理念,汇集艺术、时尚、演艺等多功能于一体,打造西岸乃至上海传播艺术文化的新地标。

西岸美术馆

西岸美术馆被称为“中国蓬皮杜”,是上海新派艺术中心代表之一,该美术馆地块呈三角形,位于宽阔的滨江绿化带的最北端,龙耀路与黄浦江的交汇处。

围绕该建筑的地面广场被抬升后,黄浦江景致一览无余。顺着广场东侧边缘的台阶而下,可至邻近河岸的休息平台。该建筑不仅是矗立于项目基地上的一座独立建筑,也扮演优化基地与黄浦江、公园之间联系的公共角色。

西岸新渡口

在2021年年初,位于徐汇区的龙吴路1900号西岸新渡口首次亮相。拉风、科技感十足的外观引来了众多市民打卡,因其独具设计感的外形,它也被大家称为“带跑道的飞船码头”。

2017年,黄浦江45公里贯通工程将原占据岸线的旧渡口结合开放空间得以重建,并融入黄浦江整体游览布局,增加服务功能。

2021年旧渡口重建后,这里变成了一处让公众能体验、感知城市历史及文化、穿梭于过去与现代的“飞船码头”,从高空俯瞰让人觉得弹眼落睛。

西岸新渡口设计将滨江步行通道与渡口通道进行了十字叠加。一楼是集散用的渡口,而游客和跑者可从沿江步道直接到达二层,远眺浦江风光。

徐浦大桥

徐浦大桥是连接徐汇区与浦东新区的过江通道,也是上海市的第三座跨越黄浦江的特大型桥梁,于1997年建成通车。

徐浦大桥建筑色彩以明快为主,在总体建筑造型力求有新意,在满足结构受力、使用功能要求和构造简单、方便施工的条件下,选择新的塔型和拉索索面型式及建筑色彩上形成新的风格,并与四周的环境相协调。

【湖北】全国首次两座不同高铁特大桥同步同时成功转体

5月18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荆荆高铁荆门特大桥转体梁与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沪渝蓉高铁太白集特大桥转体梁,经过70分钟转体施工,成功跨越焦柳铁路,分别实现精准对接。这是全国首次两座不同高铁特大桥同步同时转体。

此次转体地点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内,两座转体梁均为长112米T构连续梁,为减少上部结构施工对焦柳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两座桥梁采用平衡转体的施工方法。即先在铁路一侧浇筑梁体,再通过转体使梁体就位、调整梁体线形、封固球铰转动体系的上、下盘,使两座特大桥分别贯通。

两座转体梁共重约1.3万吨,转体转角50°,两座转体梁的中心距离为42.5米,高差5.3米。沪渝蓉高铁转体梁旋转半径53米,荆荆高铁转体梁旋转半径49.5米,两个梁体旋转半径都大于42.5米,且都在同一“天窗点”内跨焦柳铁路,必须同时同步转体。

转体前两座梁体处于平行位置,为确保转体施工安全,在转体过程中两个梁体始终处于平行状态,因此在转体启动时间、转动速率一直保持同步。施工人员提前沟通对接,进行模拟演练和论证研讨,提前1天对T构连续梁进行了试转体,对转体的转速、点动位移、惯性位移值、启动牵引力、转动牵引力等关键参数和牵引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收集确认,提前分析预判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确保转体施工顺利完成。

转体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应力监测超限实时预警系统、转体自动化实时姿态监测系统,实时动态指导转体施工,安全精确引导转体就位。

荆荆高铁和沪渝蓉高铁都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条高铁在荆门西站交汇互通,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

【江西】中铁十一局二公司:高质量推进吉康改扩建路面施工

5月15日,在中铁十一局二公司吉康改扩建工程A2标桩号K2911+800-K2912+400(左幅)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历经六个小时,该段的AC-20C沥青中面层试验段铺筑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该标进入沥青中面层施工阶段。

据了解,吉康改扩建A2标线路全长23.197公里(含三处互通区),其路面主要施工内容为沥青混合料61.9万吨,水稳混合料114.7万吨,沥青冷再生混合料7.7万吨,老路面铣刨15.1万方及相关配套防护工程。

为确保该标路面施工高质量推进,进入二季度以来,项目部按照业主“决战三阶段确保半幅通”的工作部署,针对项目建设雨季时间长降水多、混合料运输困难、交叉施工效率降低、工作面不连贯等诸多困难,A2标项目管理团队迎难而上,集中力量打破各类制约工程推进的短板,为六月底半幅通车坚定了坚实基础。

施工中,为打造百年平安品质工程,建设和谐美丽高速。项目部秉承“安全耐久、智慧高效、生态绿色、创新驱动”的建设理念,以“李鹏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成功申报了高边坡监测、预制件自动化生产线、钢混组合梁施工拼接机构、新泽西护栏智能施工流水线等4项实用新型专利,在路面施工中自主创新应用水稳边部浇浆、水稳施工内拉式模板加固、水稳边部立钢模及支护、水稳一布一膜养护等一系列微创新工艺。

进入三阶段施工以来,由于总体工程目标进入攻坚阶段,其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对此,项目管理团队针对工程量大,工期紧的特点,精雕细琢,倒排工期,高效推进,取得了各项目标阶段性突破。截至目前,该标新建路面水稳基层已完成98%,沥青ATB上基层已完成98%,沥青下面层完成98%;左幅老路铣刨完成95%,老路上基层回补完成95%,下面层回补完成95%。

【山西】山西首个开放式高速服务区投运

日前,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毗邻太(原)长(治)高速公路太原收费站的龙城服务区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山西首个开放式高速公路服务区,周边群众和普通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通过专门设计的路线也能进入服务区,有效推动服务区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龙城服务区在满足加油、就餐等基本功能基础上,还设置了精品酒店、品牌超市等,为公众出行带来全新体验。在“五一”假期前夕,提档升级、焕然一新的大盂、清徐服务区也全新亮相,为过往旅客提供多样化服务。

近年来,山西围绕打造国内一流、山西特色、晋韵品质服务区,努力提升服务区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山西交控集团经营管理的服务区基本实现充电桩全覆盖,累计设置247个便民服务亭和321个户外移动厕所;推动服务区自有餐饮品牌“晋享美时”和自有零售品牌“交投优选”“晋行晋驿”在服务区挂牌。

为充分发挥窗口平台作用,山西省各高速公路服务区还进一步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探索推进交旅融合发展。其中,山西交控集团创新打造“青年文明号+消费帮扶”模式,在服务区开设48个帮扶专区、专柜,销售农特产品3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