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山东河北云南贵州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5-10 | 来源:贵州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山东】设计扩广度 执行强深度 推进比速度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探路先行

试点名片

· 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

· 重点从强化互联互通、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三方面开展

· 首批32个试点组织单位开展119项示范区试点任务,覆盖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

· 力争到2025年,山东省实现市市通高铁,基本实现县县双高速公路,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群、“两枢两干八支”现代化机场群、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小清河畔,机器轰鸣,济南港两港区建设同步推进,章丘港区40个足球场大小的集装箱堆场内人头攒动,主城港区港航大厦主体已清晰可见;鲁西平原,铁路工人们抬着上百斤的精密仪器在济郑高铁聊城段反复测量钢轨、道岔的精度;黄渤海边,山东港口五大港区作业效率屡创新高……放眼齐鲁大地,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内畅外联,涌动着发展活力,为山东拼经济挑大梁、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提供了坚强支撑。

去年5月,交通运输部与山东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山东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山东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掀开“新篇章”。此后,山东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工作会议,建立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机制,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方案(2022—2025年)》。目前,16市已全部建立工作机制,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蹄疾步稳。

首批部署119项示范区试点任务

来到临沂,电商小镇、物流园区随处可见。过去,“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临沂因为交通不便,发展一直受限。如今,临沂依托公铁联动、空水交互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实现了朝发午至、千里日还,沂蒙老区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今年,临沂综合交通建设计划投资283.12亿元,力争开工建设1条高速铁路、3条高速公路以及10个以上普通国省道新改建、快速通道建设项目,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梁80座;新增新能源公交车700辆;力争到2025年,实现“八县通高铁、县县双高速、乡镇二级路、户户硬化路”目标,初步建成“三网两圈两枢纽”的综合立体交通格局。

临沂只是全省上下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一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山东交通运输行业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围绕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重点实施15项推进行动;公布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组织单位及试点任务名单,共有32个试点组织单位开展119项示范区试点任务,实施时间为2023年至2025年,着力发挥试点的突破、带动、示范作用。

试点建设范围广泛覆盖

第一批119项示范区试点任务中,包括省直部门5项、市交通运输局79项、省厅直属事业单位4项、交通运输企业25项、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6项,试点任务覆盖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等运输方式。

作为山东省第一个将数字化公路系统运用于农村公路现代化管理的县级市,肥城市交通运输局建成了“1+3+4”数字化系统平台,即:一个控制中心,AI智能分析、农村公路养护大数据分析、农村公路路长制智能化管理三大平台,以及道路监控、弯道雷达预警、可变情报板、远程融冰融雪四大应用系统。当地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更科学、高效。

肥城市用好农村公路路长制智能化管理平台,涵盖了全市718名“路长”信息、2751公里农村公路道路属性和路面技术状况数据。管理部门通过手机移动端路线巡查和电脑端数据统计,实现对各级路长道路巡查、道路维护、事件管理、应急处理等职责落实情况的监管。

公路建设领域,山东正开展“近零碳”高速公路、智慧高速公路建设。2022年7月,济青高速公路济南东服务区建成全国首个“近零碳”服务区。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需要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建设运营全周期。依托济青高速公路中线,山东高速集团开启了由点及线的全路“近零碳”探索,计划今年10月建成通车。

济青高速公路中线济南至潍坊段共建设90余类共1.1万套涵盖感知、监测、诱导、发布等功能的外场设施,实现了50余个新颖应用场景;通过隧道不降速通行、车路协同、开放经济带智慧服务区、“云收费”智慧收费站、准全天候通行等九大建设亮点,力争打造成国内首条“近零碳”高速公路、全国首条面向全寿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高速公路,建成全国首个“一网”运行的智慧路网、首个省级车路协同云平台。

多方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五一”前夕,一架空客A320飞机正式落户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连同之前购买的波音737—500飞机,该校如今已有5架飞机,可供学生学习、实训使用。

“十四五”期,山东计划投资超1000亿元,建成12个民用运输机场,形成“三枢九支”航空运输发展布局,这对航空领域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为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提升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教学水平,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牵头,通过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的模式,实现培养标准、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并将行业认证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实现学生“离校即上岗、上岗就顶用”。去年9月,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正式向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颁发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合格证,该校成为山东唯一具备涡轮飞机类型执照培训资质的职业院校。

“政行校企”多方力量协同推进示范区建设。去年以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充分发挥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机制办公室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做好示范区试点任务申报和推进落实,整合多方力量,加快推动示范区建设落地见效。

下一步,山东将围绕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特色领域,高标准完成部级试点任务,全面启动开展省级试点工作,抓紧培育一批引领性、示范性成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创造山东方案、山东经验,作出山东贡献。

【河北】这家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履新!

宋晓业已经履新石家庄市轨道集团总经理。

据石家庄轨道交通消息,5月8日下午,市轨道集团组织召开地铁6号线一期、1号线三期工程项目推进会。轨道集团总经理宋晓业,副总经理阎利、李杰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轨道集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宋晓业,曾任石家庄市高速公路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石家庄市轨道集团原总经理为付朝立,现任职石家庄市轨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云南】云南首批智慧化运营收费站投用

近日,云南省首批“匝道预交易+云收费+机器人智能收费”试点项目在云南宜石高速公路大叠水收费站和三清高速公路云泉收费站正式并网投入使用。该项目采用“云、边、端”技术,优化了收费车道布局、重构了新系统收费模式,在云南省首次尝试收费站去岛(亭)化和匝道预交易,实现无人值守自助云缴费服务功能。

在试点收费站,匝道预交易系统对检测到的可以进行天线交易且安装OBU(车载电子标签)的车辆进行预交易,对安装CPC(高速公路复合通行)卡的车辆进行预计费。如果发现OBU车辆为异常车辆,匝道预交易系统会将该车辆信息推送到信息显示屏提示分流服务。

为全面提高通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试点项目在混合车道、超宽车道引入集纳了云计算、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视频分析等多种新技术,能够实现自主发卡、收费、开具发票等服务,有效缓解人工服务压力。

试点以来,大叠水收费站和云泉收费站ETC车道交易时间缩短80%以上,过车效率提升3倍,有效提升了收费站通行能力;通过采用“云收费”技术,实现了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逐步实现收费高速公路进出站点窄岛化甚至无站化,显著降低建设期收费站征地拆迁、房建设施、机电设备等成本,并为拓宽传统车道提供了便利。

【贵州】贵州公路桥梁超2.8万座

5月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贵州交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进程中,贵州桥梁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截至2022年底,贵州建成公路桥梁超过2.8万座,是1949年全省公路桥梁总数(357座)的78.5倍,实现从“地无三尺平”到“桥梁博物馆”的华丽转身。

贵州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桥梁建设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难度极大,实现了悬索、斜拉、拱式、梁式类型全覆盖,到2022年底,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前10座高桥有4座在贵州,15座桥梁共计获25项国际国内大奖,其中4座桥梁获有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全国仅9座桥梁获此奖项),贵州桥梁在建设规模、桥梁类型、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等方面,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据介绍,到2022年底,贵州在近126万个山头里建了21万公里公路,其中高速公路8331公里,现有公路桥梁28023座,其中高速公路桥梁14230座,普通公路桥梁13793座,城乡出行更加便捷,近20万个村寨1700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一座座“便民桥、爱心桥、幸福桥、致富桥”相继建成,彰显着贵州交通“黄金十年”赶超跨越的力度和成就,为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世界第一座千米级山区钢桁梁悬索桥—坝陵河特大桥(沪昆高速公路镇胜段)

近年来,贵州加快打通对外大通道,以桥梁建设为代表的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全面重塑了贵州的发展格局。到2022年底,全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25个,与周边省份形成至少3个省际通道,省域内实现以贵阳为中心的“2小时”覆盖黔中经济圈、“4小时”通达全省、“7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247高速公路交通圈”。万桥飞架、大道纵横,预计“十四五”末全省高速公路里程将达9500公里,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将达到29个,向北可以连接成渝,向东连接长三角,向西连接云南通往东盟,向南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以桥梁为纽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拉近了贵州与邻近省份、与全国主要经济圈的时空距离,我省正从内陆腹地变为开放高地。

与此同时,贵州依托世界级桥梁的独特优势和交通基础设施优势,厚植旅游发展要素,加快推进桥旅、路旅、航旅、交邮、交产“五大融合”,点线面结合推进交旅融合业态升级,推出了一批桥旅融合“网红打卡地”。目前,我省正大力构建“快旅慢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坝陵河大桥、平塘大桥、花江峡谷大桥的桥旅融合项目建设为示范,带动全省桥旅融合有序发展,并加快推进锦江、清水江、樟江等航旅融合试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沪昆高速龙宫服务区、凯雷高速西江服务区等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