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上海广东江苏内蒙古贵州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5-06 | 来源:中国铁路、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上海】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上海规范所党委开展主题教育联学
5月6日,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上海规范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前往杨浦滨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联学活动。
中心组全体成员沿杨浦滨江,经过黄浦码头旧址初心启航展厅,从这座百年前周恩来、邓小平赴法勤工俭学的“初心码头”,登上“党的诞生地”主题红色游船,与百年前赴法勤工俭学的革命先辈们一起出发,再次感受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真理的矢志不渝,重温开天辟地的历史伟业,在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中感受党在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留下的珍贵的红色印迹,不断激发融入“光荣之城”血脉的红色基因。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也是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作为交通运输部驻沪单位,积极履行新时代船检“主力军”和“国家队”的职责使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成功开展“奋斗者”号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深潜器、“雪龙2号”科考船、国产大型邮轮等大国重器入级服务工作。全力做好疫情期间保通保畅工作,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保通保畅检验专班”进驻洋山港,开展全封闭作业,做到“应检尽检”,在2022年上海疫情封控期间,专班工作没有停止过一天,为保障国际物流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上海建设“苏州河旅游城市水上会客厅”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有力保障了首批12艘苏州河游览船按时保质交付,并在2022年上海旅游节活动前夕精彩亮相,得到了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和上海市民的高度好评。扎实推进“以航运技术联合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研制高性能绿色船舶”的交通强国上海试点项目,取得一大批前沿科研成果,获评“2022年上海市现代航运服务业创新示范项目”和“2022年浦东新区国际航运年度十大创新案例”等,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上海规范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此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中心组成员自学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等,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并以中心组集体联学述学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通过理论学习上的相互启发,调查研究中的相互借鉴,推动发展上的相互支持,使得学习调研更有深度,推动发展更有实效。
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上海规范所党委将以“船”为纽带,锚定“初心使命”,不断丰富创新主题教育形式,让主题教育与单位实际紧密结合,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及全面建成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的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凝聚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上海规范所广大干部职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以实干做出实绩、以实绩检验实效,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贡献更大力量。
【广东】亚洲最大铁路综合枢纽之一,即将竣工!
建设者们正全力以赴
假日不停工
用坚守和付出为项目保时保质开通
为粤港澳大湾区内联外通挥洒汗水
一起来为他们点赞!
【江苏】江苏交通高质量发展刷新进度条 一季度完成投资523亿元
近日,江苏两座“世界之最”跨江大桥迎来新进展:最大跨径桥梁——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桩基施工完成,最大跨径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主塔全面转入上塔柱施工。目前,江苏过江通道累计建成18座,在建9座。其中,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江南明挖段地下连续墙施工全部完成;龙潭长江大桥上下游锚道承重钢索全部安装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抢开局、抓工期、提进度,一季度,江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3.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6.1%,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展现了“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交通新作为。
四项机制“一竿子到底”
2月23日,宿沭路大桥主线沥青完成铺装;3月16日,沭阳尾水北地涵首座沉井下沉到位……今年以来,作为“水运江苏”建设的重点工程,宿连航道工程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
航道工程加速推进,港口建设如火如荼。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开足马力进行疏浚作业;泰州港靖江港区深国际物流中心码头工程加快建设2个10万吨级散货泊位。目前,江苏共有22个航道项目、57个港口及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在建,一季度共完成港口航道建设投资52.5亿元。
为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落实,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3—2025年全省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三年滚动推进计划》,省交通运输厅与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2023年交通建设投资计划》,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由部门主导上升为政府推动。
今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继续落实重大交通项目协调推进制度,坚持“一竿子到底”调度,确定牵头协调推进的50个重大项目清单,强化每周调度、月度会商、月度汇报、督查督办“四项机制”;依托“先锋绿源通”党建平台,与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梳理2023年交通重点项目土地利用计划需求、需支持做好环评保障的交通重大项目清单,争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部门在用地供给、先行用地办理、环评等方面的支持。
中欧班列开行数和载箱量双增长
近日,南通启东吕四起步港区8号泊位上,“新太平”轮满载着集装箱缓缓驶出,标志着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首条集装箱外贸航线开通运营,将为当地及苏中、苏北地区集装箱外贸运输提供全新的物流通道,进一步节省企业运输成本,为区域外贸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港口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季度,江苏港口运营恢复增长,分别完成货物、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7.7亿吨、1.5亿吨和569.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7%、15.3%和6.6%。
中欧班列方面,今年以来,江苏相继开行中欧班列(江苏号)“江苏制造”商品车出口专列、南京—明斯克新线路、“无锡惠宜联动·上海海铁联运”班列等,开行班列数及搭载标箱数实现双增长,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成绩,越来越多的“江苏制造”通过中欧班列走向全世界。
民航系统全力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季度,东部机场集团7家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884.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5%,其中常州奔牛机场旅客吞吐量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南京禄口机场境内旅客吞吐量自3月下旬以来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内蒙古】内蒙古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年内全覆盖
近日,18个新能源车辆充电桩在荣乌高速公路四十里梁服务区、大龙高速公路海子塔服务区等地投入运营。今年,内蒙古将加快新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在公交场站、客运站建设充电桩350个,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具备条件的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
内蒙古有12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和165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截至2022年年底,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34.8%。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发布了《高等级公路近零碳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等涉及绿色交通领域的6个地方标准。作为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研究院工程师万瑶宇表示,高速公路服务区碳减排的潜力大,制定《高等级公路近零碳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标准,可大力推广近零碳技术,推动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
推进工业固废在交通建设领域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去年,内蒙古7个重点公路项目累计消纳工业固废约400万吨,减少取土取料250万立方米。今年,内蒙古将路面废旧材料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建设、养护工程各环节,力争年内建设项目固废利用总量达到400万吨以上,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
【贵州】贵阳轨道交通S1线正式铺轨!
日前,随着首幅25米轨排顺利铺设至既定位置,昆仑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贵阳地铁S1线正式进入铺轨阶段。
首铺仪式
贵阳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全长30.32公里,共设车站13座,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该线是贵州省基础设施「六网会战」关键项目,也是贵阳贵安新区通往主城区的重要通道,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沿线产业和经济发展。
「我们借鉴了高铁建设工艺,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据项目技术人员介绍,在铺轨施工中,项目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CPⅢ轨道控制网精测技术,对轨道尺寸进行全面系统性测量、分析和调整,把测量精度提高至毫米级,为后续列车平稳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为快速打开铺轨工作面,该项目按照「项目管理提升年」活动部署,进一步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强化生产资源调配,掀起施工建设热潮。同时,他们还以「党员安全质量监督岗」活动为依托,推动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管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保证项目高质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