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重庆河南河北内蒙古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4-23 | 来源:广东日报、中国交通报等
【广东】更新进度!这条高速联通广州四区!
近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简称机场二高项目)SG11标顺利完成GAC-20C沥青中面层试验段铺筑,推动机场二高南段项目路面工程进入沥青施工新阶段,向通车目标全力冲刺。
机场二高南段工程总体由北向南依次经过白云区、黄埔区、天河区,主线全线采用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上下行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主要工程量包括:垫层、底基层、基层87万平方米;沥青混凝土231万平方米;混凝土面层约5.5万平方米及房建工程。本次GAC-20C试验段施工长度430米,路面宽度15.2米,用料约930吨。
为保证试验段施工顺利进行,机场二高南段工程SG11标项目部针对此次施工详细部署了沥青中面层施工工艺流程、控制要点和标准施工等重要事项,实现了沥青中面层施工各环节的有序衔接。铺装作业完成后,经相关人员检测,沥青面层的平整度、压实度、厚度、级配、渗水等各项指标全部合格,油石比、沥青稳定性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项目部人员高效优质完成了施工目标。
机场二高项目是广州城区通往机场的第二条高速通道,经过花都、白云、黄埔、天河四区,项目起点位于花都区花东镇富力金港城南侧(与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相接),终点位于天河区广深高速公路黄村互通立交。项目路线全长约46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为双向八(六)车道。
机场二高项目大致以北二环高速公路为界,分为北段工程和南段工程。其中,机场二高项目北段工程路线全长约22公里,双向八车道,已全线建成;机场二高项目南段工程路线全长约24公里,双向六车道。
机场二高项目建成通车后,机场第二高速南段工程将衔接北段工程、联通7条高快速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公路枢纽,重点提升广惠、广澳、广肇、广清方向对外高速走廊能级,助力构筑以广州为中心的泛珠三角高速路网格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届时,天河至白云机场的车程时间将从1小时缩短至30分钟。
咳咳,最后说一句
机场二高项目跨越广州4个区
不仅仅是去机场最方便哦~
由白云到天河
同样快速又便捷!
【重庆】4、10、15、24、璧铜线…重庆轨道交通新进展来了
近日,重庆多条轨道交通新线建设迎来新的建设节点,小编带你一次全了解。
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
日前,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第三台TBM“红岩号”顺利始发,标志着线路全面进入TBM施工阶段。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建设现场。
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西起盘桂路站,东至4号线民安大道站,途经渝北区、江北区,线路全长11公里,设地下车站9座。
该线路建成通车后,将提高观音桥片区的轨道交通覆盖率,便捷市民出行。
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剩余段
日前,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剩余段兰花路至后堡段实现双向“长轨通”,为后续电通、联调联试打下了坚实基础,标志着该工程向通车目标又迈进一步。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剩余段建设现场。
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在鲤鱼池站与一期顺接,终于南岸区兰花路,剩余段线路全长约4公里,设有4座车站。
该线路建成通车后,对完善轨道交通线网、强化重庆多区域组团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交通15号线
日前,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6标两江大道站至复盛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标志着该区间隧道实现双线贯通,这也是轨道交通15号线首个双线贯通区间。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建设现场。
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廖家溪轨道专用桥两主墩同步封顶,大桥建设由此进入上部施工阶段,标志着该项目全线桥梁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建设现场。图:沙坪坝区融媒体中心
轨道交通15号线是重庆中心城区首条城轨快线,最高运行速度140公里/小时。一期工程起于九曲河东站,止于两江影视城站,长约39公里,设站14座,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8座;二期工程西起曾家站,东至九曲河东站(不含),长约28公里,设站11座。
该线路全线通车后,将大学城、井口工业园、礼嘉智慧城、欢乐谷等重要功能区以及科学城高铁站、江北机场、复盛高铁站等主要枢纽串联起来。
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
日前,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工程首台复合式TBM“先锋1号”在茶涪路站顺利始发,标志着全线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自此,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进入车站、区间同步施工新阶段。
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建设现场。邹乐 摄
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工程是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网络中的骨干线路之一,也是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重要公共交通脉络,起于鹿角北站,终点为广阳湾站,线路全长约16公里,将与6号线东延伸段、8号线(规划线路)、27号线形成换乘。
该线路建成通车后,将有效提升轨道交通南北向的运输能力,增强重庆东站的辐射范围,支撑广阳岛区域发展,满足东部槽谷发展需求,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同时为未来产业集群提供先驱条件。
璧铜线
日前,璧铜线铜梁西站主体已经封顶,预计到年底能进入轨道铺装阶段。
璧铜线建设现场。图:铜梁发布
轨道交通璧(山)铜(梁)线全长约35公里,沿途设车站9座,是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东西向市域快线,也是重庆高铁、市域铁路、地铁“三铁”融合的示范线。
该线路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开通的轨道交通1号线在璧山站换乘,与已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27号线贯通运营,届时,市民乘坐轨道交通,从铜梁至璧山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从铜梁到达中心城区。
【河南】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首节钢锚梁成功安装
近日,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首节带钢锚梁钢壳节段成功安装。
黄河特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索塔全国首次采用无纵筋钢混组合结构,塔高182米,共36个节段,采用装配化施工工艺和一桥两地模式,在钢结构加工厂完成块体制造涂装后,通过公路运输至钢结构拼装厂组拼,再运输至桥位进行吊装,该工艺可有效避免现场施工对黄河造成污染。
索塔从T23节段开始增加钢牛腿、钢锚梁、索导管等构件,全桥共4×23对斜拉索,4×23对钢锚梁。梁端采用钢锚箱锚固形式,索塔端采用钢锚梁锚固形式,钢锚梁锚固点坐标须控制在±5毫米以内,索导管角度控制在±0.1度以内。且黄河不通航,钢结构须采用公路运输,在空间上跨越宝鸡制造基地、涂装基地、郑州组拼、桥位安装等“两地四区”。制造、运输、安装各个环节不仅要考虑钢牛腿、钢锚梁的制造安装精度、索导管的空间位置和倾角等,还须综合考虑其之间的耦合关系,是一个技术难度大、管理程序多,精度要求高的复杂系统。
黄河项目公司通过运用BIM技术3D建模进行可视化交底、激光划线数控下料、统一基准测量检验方法、召开专项技术交流会等多项措施,确保施工各环节衔接有序。并组织设计、施工、制造单位专家进行联合检查验收,经验收,节段轴线偏位、锚点坐标、索导管角度等相关测量检测数据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带钢锚梁钢壳节段的顺利安装,标志着索塔正式进入斜拉索锚固区施工,为全国同类型桥梁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是国高网京武高速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长21.655公里,概算投资106.92亿元。项目起点位于新乡市原阳县兰原高速,终点位于郑州市中牟县连霍高速,于2021年6月开工建设。黄河特大桥是该项目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全长15.223公里,是黄河上最长、内陆地区钢结构用量最大的公路桥梁,也是河南省主跨最大、塔高最高、桥宽最宽、技术难度最复杂的黄河公路桥。
该项目建设将极大的方便黄河两岸人民群众出行,促进郑州、新乡等沿黄城市群互联互通,加强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联系,对缓解京港澳和大广高速交通压力、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项目关键线路主桥索塔已完成T23节段吊装,总体施工进展有序可控,黄河特大桥已完成桩基等下部结构施工,全面转入上部结构钢梁安装,其中南副桥钢梁顶推已完成22孔,引桥工字钢梁架设已完成42孔,满足年度计划要求,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
【河北】河北打造环京地区定制快巴品牌
据近日召开的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第四次联席会议消息,随着京秦高速公路遵秦段等项目建成通车,河北与京津连通干线公路47条、接口数量达74个,京津冀跨区域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
2022年以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并向纵深拓展,京津雄核心区实现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河北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246个,津冀港口集装箱合作航线达到7条;运输机场达到7个,通用机场达到19个,京津冀机场群主要机场实现一体管理、错位发展。
今年,河北将不断强化区域路网密联互接,完善雄安新区对外通道布局,加快雄商、雄忻等铁路建设,续建3个公路项目,开工4个公路项目;建成密涿高速公路三河与平谷交界段、安石路,推进厂通路等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跨界骨干道路规划建设,推动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廊坊至冀津界段、密涿至京沪高速公路联络线等项目前期研究。
河北将持续推动运输服务提级增效,全面提升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方面,推进构建环京地区定制快巴通勤网络,按照“成熟一条、实施一条”原则,新增主线3条、支线21条,打造定制快巴品牌。另一方面,促进跨区域互信互认,推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在京津冀三地执法场景的亮证、核验以及在政务事项办理中的互用。
【内蒙古】内蒙古交通物流加速回暖活力迸发 延续田间地头新鲜美味不断档
平坦宽阔的公路上,满载货物的车辆奔驰不息;复兴号列车上,满怀希望的人们踏春而来。得益于物流网络的畅通,在北方呼和浩特,人们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南荔枝,甚至南太平洋的海鲜。
在各项政策的有力支撑下,内蒙古物流“大动脉”活力重现。数据显示,1至2月,内蒙古累计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3.3亿吨、819.7亿吨公里;2月份,铁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4.3%、28.8%和14.8%,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朋友圈”越来越大
“现在物流更加通畅,运输费用降低,原材料价格逐渐平稳,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巴彦淖尔市乐河农产品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薄乐忙得不亦乐乎。在公司生产车间里,各种加工机械马力全开,娴熟的拣杂工、包装工流水线作业,一颗颗饱满的葵花籽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库房里的一包包成品由传送带装上卡车,即将外调到港口出海。
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瑞隆洗选煤厂,货车司机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运单、排号、提货,等待时间缩短60%;高速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煤炭的大卡车络绎不绝,跨黄河、长江,把煤送到华北、华东等地。
“十三五”期,内蒙古新增7条省际高速公路出区通道、7条省际一级公路出区通道,省际高速公路出区通道总数达到21条、一级公路出区通道总数达到23条,路路畅通让“朋友圈”越来越大。
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年1至2月,内蒙古铁路货运实现较快增长,完成货运量1.5亿吨、货物周转量544.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9%;完成公路货运量1.8亿吨、货物周转量275亿吨公里,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46.4%、34.5%。
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高
海南去皮椰青,快递3天就能到呼和浩特,敲开后,椰汁清甜、椰肉爽滑;特色农畜产品从草原走向全国,牛羊肉鲜嫩、奶制品醇香浓郁……车辆来往穿梭延续了“田间地头”的新鲜美味。
交通物流是市场经济的脉络,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构建高效物流体系,加快多式联运发展,降低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今年,内蒙古将对每个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且经验收合格的项目给予1000万元资金奖补。此外,自3月15日零时起至2024年12月31日,境内10段收费公路实行新能源车辆通行费两折优惠政策,其中部分路段还可在原有折扣的基础上叠加该优惠政策。
截至今年2月底,内蒙古铁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占综合运输比例分别为45.5%和66.5%,较上年末分别提高6.5和7.8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106家网络货运企业累计完成货运量627.7万吨,交易额达到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2%和299.5%。
今年,内蒙古把加快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摆在首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稳中快进、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重点加强国家级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及自治区级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形成物流网络体系。同时,补齐多式联运、冷链物流能力短板,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和特色冷链物流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