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重庆福建河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4-21 | 来源:江门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黄茅海跨海通道五座主塔全部封顶!

辽阔的海平面上

只见五座高塔矗立在海中央

如定海神针一般

它们就是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五座主塔!

近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最后一座主塔——黄茅海大桥中塔顺利封顶。至此,项目的关键工程——黄茅海大桥和高栏港大桥五座主塔全部封顶,项目建设即将进入斜拉索和钢箱梁架设新阶段。

黄茅海大桥全长2200米,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桥。此次封顶的中塔高约263.8米,相当于80多层楼高,最大直径20米,最小直径9米,是五座主塔中高度最高、截面形变最剧烈、直径最大、施工工艺最为繁杂的一座主塔。

据介绍,建设团队通过采用两台测量机器人精准完成了液压爬模、索塔钢锚梁、部品钢筋吊装等的测控重任。为量身打造“高颜值”塔身,建设团队还组建了“曲面塔柱造型”“混凝土品质升级”“塔柱控裂攻坚”3个技术突击队,围绕独柱塔“变截曲面”智能建造、混凝土质量、塔柱裂缝病害3个难题开展攻关,首创了曲线独柱智能液压爬模成套技术,将索塔的施工误差精确控制在2毫米以内,最大程度保证了索塔的设计线型和进度计划。

多塔斜拉桥的设计使得中塔受力尤为集中。为改善桥塔受力,中塔塔壁设计最大厚度2.3米,较其余塔厚0.3米;最大直径20米,较其余塔大2米。中塔还设计了40根直径由3米变2.5米的变径嵌岩桩,以提升其基础承载能力。

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顺利,即将开始钢箱梁吊装。项目预计2024年4月钢箱梁合龙,2024年底建成通车。

施工工艺最繁琐的主塔已封顶

还有什么可以难倒建设者们呢~

小编先来给他们点个赞!

【重庆】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建设如火如荼

13次穿越富水区、4次穿越岩溶发育区、3次穿越煤矿采空区、2次穿越核部破碎带、1次穿越断层破碎带……一条全长5767.7米的隧道,仅穿山部分就长达4944米。

这是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建设的控制性工程——中梁山隧道,该隧道位于沙坪坝区土主镇、北碚区童家溪镇境内,为瓦斯隧道,最大埋深约313米,出洞口段及下穿遂渝铁路渭井下行线段外均为深埋隧道。

“我们在施工中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有针对性的钻孔研判,如遇大量涌水,可及时在岩溶富水段、煤层采空区以及断层破碎带附近进行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4月20日,中铁十四局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项目部16标执行经理阮超在现场介绍,隧道穿越地质有砂岩、泥岩,煤层采空区等,施工难度大。

据介绍,15号线二期物流园北站至井口区间自西向东穿越8处铁路节点,其中中梁山隧道穿越5处,是全线的重难点和关键线路。为保证隧道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多次研讨优化方案,施工前对铁路进行安全评估,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地表及洞内监控量测。

截止4月中旬,中梁山隧道施工通道1035米全部完成,正洞开挖支护1256米。

“目前,廖家溪轨道专用桥5个主墩已全部封顶,大桥建设进入上部施工阶段。”该项目总工程师南迎军介绍。

廖家溪轨道专用桥全长805.5米,主跨长245米,横跨嘉陵江东西两岸,是轨道15号线二期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南迎军介绍,廖家溪轨道专用桥为国内首座大跨度刚斜撑梁拱组合体系的轨道专用桥。刚斜撑的结构使桥梁更加坚固,保障轨道列车通行更加平稳,乘客舒适度更高。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部超前谋划、精心部署,精细管理施工过程,严格管控施工质量,通过对施工技术、工法、工艺等改进创新,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有效克服工期紧、任务重、安全风险高的难题,全速推进大桥建设进度。

此外,15号线二期车站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礼学路站主体结构已完成80%,预计今年5月主体结构封顶。欢乐谷站、金山寺站正进行基坑开挖,今后这两个站将与轨道6号线实现站内换乘。

据悉,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工程起于曾家站,终点为15号线一期的九曲河东站,线路全长32.8公里,共设站11座,最高运行时速为140公里。

作为重庆市首条城市轨道快线,15号线建成通车后将由西向东联络起沙坪坝区、两江新区和渝北区,串联起科学城铁路枢纽,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高铁复盛站三大交通枢纽。对加快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和层次,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厦门港首开跨境电商“大三通”海运快线

4月19日,随着一声悠长的船鸣,“华航6”货轮满载货物,缓缓驶离福建厦门港海天码头16号泊位,直航台北港。该航线是厦门港首条对台出口跨境电商“大三通”海运快线,目前每周开航两个班次,未来将提升至每周三班,今后将视业务发展需要,拓展台湾其他港口的直航航线。

该航线由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携手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厦门外代、华荣海运共同打造,是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持续发挥“场站+码头+航线”资源优势开辟的对台物流新通道,实现了厦门直挂台北电商快线北向通道零运力的突破,将和现有“小三通”厦金航线南向通道运力形成班次互补,进一步拓宽和提升厦门港对台海运通道的市场服务能力。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对台跨境电商直航新航线开通为契机,创新服务,充分发挥厦门港务集团跨境电商全链条综合物流服务优势,持续提升厦门港对台物流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两岸贸易、跨境电商及转口贸易加速聚集,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和厦门港高质量发展。

【河南】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首节钢锚梁成功安装

近日,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首节带钢锚梁钢壳节段成功安装。

黄河特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索塔全国首次采用无纵筋钢混组合结构,塔高182米,共36个节段,采用装配化施工工艺和一桥两地模式,在钢结构加工厂完成块体制造涂装后,通过公路运输至钢结构拼装厂组拼,再运输至桥位进行吊装,该工艺可有效避免现场施工对黄河造成污染。

索塔从T23节段开始增加钢牛腿、钢锚梁、索导管等构件,全桥共4×23对斜拉索,4×23对钢锚梁。梁端采用钢锚箱锚固形式,索塔端采用钢锚梁锚固形式,钢锚梁锚固点坐标须控制在±5毫米以内,索导管角度控制在±0.1度以内。且黄河不通航,钢结构须采用公路运输,在空间上跨越宝鸡制造基地、涂装基地、郑州组拼、桥位安装等“两地四区”。制造、运输、安装各个环节不仅要考虑钢牛腿、钢锚梁的制造安装精度、索导管的空间位置和倾角等,还须综合考虑其之间的耦合关系,是一个技术难度大、管理程序多,精度要求高的复杂系统。

黄河项目公司通过运用BIM技术3D建模进行可视化交底、激光划线数控下料、统一基准测量检验方法、召开专项技术交流会等多项措施,确保施工各环节衔接有序。并组织设计、施工、制造单位专家进行联合检查验收,经验收,节段轴线偏位、锚点坐标、索导管角度等相关测量检测数据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带钢锚梁钢壳节段的顺利安装,标志着索塔正式进入斜拉索锚固区施工,为全国同类型桥梁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是国高网京武高速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长21.655公里,概算投资106.92亿元。项目起点位于新乡市原阳县兰原高速,终点位于郑州市中牟县连霍高速,于2021年6月开工建设。黄河特大桥是该项目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全长15.223公里,是黄河上最长、内陆地区钢结构用量最大的公路桥梁,也是河南省主跨最大、塔高最高、桥宽最宽、技术难度最复杂的黄河公路桥。

该项目建设将极大的方便黄河两岸人民群众出行,促进郑州、新乡等沿黄城市群互联互通,加强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联系,对缓解京港澳和大广高速交通压力、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项目关键线路主桥索塔已完成T23节段吊装,总体施工进展有序可控,黄河特大桥已完成桩基等下部结构施工,全面转入上部结构钢梁安装,其中南副桥钢梁顶推已完成22孔,引桥工字钢梁架设已完成42孔,满足年度计划要求,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