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河北江苏福建江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4-20 | 来源:综合厦门广电、厦视新闻、厦门日报、大江网
【广东】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全开段首台盾构机正式始发
4月18日上午,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全开段首台盾构机在龙城站-坪山站区间龙坪1号工作井举行始发仪式。此次盾构机的顺利始发,标志着大鹏支线全开段正式迈入区间盾构施工新阶段。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一工区项目盾构先后下穿既有地铁3号线高架桥、龙城南桥、居民自建房、惠盐高速、厦深铁路等建构筑物17处以及岩溶发育区,施工难度较大、风险较高。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深铁集团先后组织中交二航局等参建单位结合现场实际研讨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进行方案会审,全力确保方案的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区间盾构开挖直径9.15米,掘进施工长度约3.1公里,属于长大隧道施工,采用常规电瓶车编组运输洞内渣土无法满足盾构掘进工效,为解决盾构出渣难题,项目部投入一套连续皮带系统,提高了盾构掘进效率,同时降低了洞内水平运输及井口垂直运输风险。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起自深圳龙岗区龙城站,途径龙岗、坪山,止于大鹏新区新大站,线路全长39.4公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鹏支线也是深圳“东进战略”的强力支撑,建成通车后可实现大鹏与龙岗、坪山半小时通勤,通过换乘可快速抵达宝安机场、南山、前海等地,将极大缓解大鹏新区的综合交通压力。
【江苏】江苏实施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2023年江苏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按照“1+2+1”数字交通发展框架,围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速客货运输数字化转型、强化政务服务效能等5个方面,大力实施20项58件具体任务,推动数字交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苏交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发布全国首个智慧公路、智慧航道建设技术指南,建成五峰山新一代高速公路、太仓港自动化码头等智慧交通示范工程,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路网云控平台,建成并推广全国首个“北斗+内河船舶导航系统”。
根据《方案》,江苏交通将建设数字交通统一底座,进一步夯实数字交通建设基础,完成全厅112个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评估;推进交通融合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数字化融合应用水平,建成京沪、沪宁智慧高速公路和433省道启东段、204国道南通段等数字公路,京杭运河外场感知设备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4010公里电子航道图。
《方案》提出,江苏交通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两客一危”车辆、超限超载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取得新成效;壮大数字交通产业,形成以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吴中区为核心的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自动驾驶先导示范区。
【河北】河北打造环京地区定制快巴品牌
据近日召开的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第四次联席会议消息,随着京秦高速公路遵秦段等项目建成通车,河北与京津连通干线公路47条、接口数量达74个,京津冀跨区域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
2022年以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并向纵深拓展,京津雄核心区实现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河北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246个,津冀港口集装箱合作航线达到7条;运输机场达到7个,通用机场达到19个,京津冀机场群主要机场实现一体管理、错位发展。
今年,河北将不断强化区域路网密联互接,完善雄安新区对外通道布局,加快雄商、雄忻等铁路建设,续建3个公路项目,开工4个公路项目;建成密涿高速公路三河与平谷交界段、安石路,推进厂通路等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跨界骨干道路规划建设,推动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廊坊至冀津界段、密涿至京沪高速公路联络线等项目前期研究。
河北将持续推动运输服务提级增效,全面提升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方面,推进构建环京地区定制快巴通勤网络,按照“成熟一条、实施一条”原则,新增主线3条、支线21条,打造定制快巴品牌。另一方面,促进跨区域互信互认,推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在京津冀三地执法场景的亮证、核验以及在政务事项办理中的互用。
【福建】全省首座双层跨海大桥!今日厦门正式通车
好消息!
厦门翔安机场片区
重要交通项目
溪东路
今天正式开通啦!
其中包含的溪东大桥
是全省首座双层跨海大桥
是继大嶝大桥
和南港特大桥之后
厦门市跨海进出大嶝岛的
第三条重要通道
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溪东路
(翔安南路-机场快速路段)
由厦门市政集团开发公司代建
项目起于翔安南路
终于机场快速路
全长6.05公里,路幅宽50米
按照一级公路兼具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
双向六车道
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
市民从翔安南路前往大嶝岛
可节省20分钟
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沿线在与翔安南路、滨海东大道相交的节点,分别设置茂林互通、蟳窟互通两座立交互通;跨越南港海域路段,设置溪东大桥连接两岸。
其中
长1.38公里的溪东大桥
是全省首座、厦门唯一
采用上下层结构的跨海大桥
上层为双向六车道车行桥
下层为人行通道与非机动车道
长1.38公里、跨越南港海域路段的溪东大桥效果图。/ 厦门市政集团供图
这个上下层结构既是看点也是难点。根据施工流程,项目主体上层混凝土结构先行建设,这也预示着下层以钢箱梁为主体的非机动车道架设,几乎没有吊装的空间。
“面对难题,项目部以创新引领施工,设计制造可以在狭窄低矮空间正常运架的超矮运架一体化架桥机,将钢箱梁‘塞’进下层主体。”市政集团开发公司项目经理宋俊杰所说的“塞”,名副其实——架桥机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将均长42.5米的钢箱梁准确架设在墩柱上,这考验着项目建设在机械、电器、控制等多项领域的专业水平。
BIM技术仿真分析,做足前期检查工作避免梁体碰撞;提前模拟指导建设,将施工准确度控制在毫米级。在市机场片区指挥部、市交通局等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溪东路于去年12月完成验收,随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今日正式对外开放通车。
交通格局提升带来的利好
惠及着百姓民生的同时
也为厦门翔安机场建设
按下了“加速键”
↓↓↓
作为厦门翔安机场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两高两快”中重要一环,溪东路串联起翔安南路、滨海东大道等市域重要横向快速路,并接入机场快速路,直通机场航站楼。
从此,由南安等方向前往大嶝岛不必绕行大嶝大桥,可直接从茂林互通汇入溪东路,几乎以“直线”的形式全程无红绿灯进入大嶝岛。
【江西】国内首个!
近日,江西交通应急养护基地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并网发电,是国内首个运用于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仓库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九江市共青城高新技术园区,总装机容量为1680千瓦。项目将光伏组件与屋顶融为一体,整体设计、整体施工,一年可发170万度电,远远满足整个基地的供电需求,25年内可节约标准煤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
据悉,江西交通应急养护基地是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江西交通应急养护基地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作为储备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省交投集团高速电建公司负责规划建设,是构筑绿色为主、多能互补、智慧协同新能源体系的重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