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浙江河北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4-18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广东交通等
【广东】广东强化轨道交通运营保护区安全 多方共同监管 安全近在身边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护区内的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运营保护区内兴建建筑物的施工监管成为研究热点。截至2022年年底,广东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333.5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如何高效、快捷、准确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护区内各类施工作业行为进行巡查及安全监管,成为广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关注的重点。
广州地铁开发应用“地铁e保护”巡查App,深圳地铁首创建立隧道外界入侵监测预警系统……2022年以来,广东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护区联防联控工作迈上新台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护区内违规施工数量相比上一年度减少368起,全年未发生一起隧道钻穿事件。
“双段长”制全方位落实责任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是有效开展交通运输平安建设工作的基础。2021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印发了全省交通运输领域平安建设考核评分标准,明确对保护区内发生的未构成“运营险性事件”的隧道击穿事件视情况进行扣分,提高隧道击穿事件的追责考核要求,为保护区联防联控工作开展提供了详实依据。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指导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参与制定了《广州市地下管线网络化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执法协作办法》等规范,加强工程监管,强化道路挖掘审批、管线信息报送,成立地保执法组,极大降低违规违法施工风险。
同时,该厅引导东莞探索开展提高地铁运营环境安全管控长效举措研究。目前,东莞已起草拟定了《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管控实施细则》,针对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不同阶段,细化涉轨项目审查程序、要求,明确审查内容。
此外,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还指导佛山市轨道交通局创新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双段长”工作机制,制定并发布《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联防联控工作方案》,明确各区轨道交通局和辖区内运营单位地保负责人职责,确保及时发现、沟通并处置相关问题。
横向联动及时化解重大隐患
发挥多部门协调联动治理作用,对有效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护区联防联控工作至关重要。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推动形成由属地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综合治理网格,指导广州、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及运营单位积极“走出去”,探索联防联控新方法。
据悉,广州地铁集团已走访保护区沿线127个村社、街道,与地铁沿线61个街道签订了保护区管理共建协议。深圳地铁集团主动走访市应急管理局、市政管网等机构和27个街道办,建立工作联络机制,并与60多家属地管理单位签订联防联控工作协议,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到现场。
佛山市轨道交通局与相关市直单位、区轨道交通局、城市轨道交通集团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针对发现的涉及轨道交通保护区但未履行地保报审手续的已开工项目,主动介入、横向联动、促进落实,及时化解重大隐患问题。
进社区强化地铁保护意识
2022年,广州地铁集团开展了8场进社区专题宣传活动,对地铁保护区内特级项目的84家参建单位宣贯相关法律法规。地保宣传进社区活动已成为广东交通强化市民地铁保护意识的有效手段。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倡导各运营单位将地铁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政策文件、项目报审程序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区居民介绍;鼓励各运营单位制作保护区法治宣传动画,通过列车、车站的多媒体平台滚动播放,以案说法、以案促改、以案示警,增强宣传效力。
广州地铁集团制作保护区群防群治“明白卡”,开发应用“地铁e保护”巡查App,便利各区网格员协助发现和反馈保护区违规行为。深圳地铁集团制作了安全保护区法规宣传动画,定期通过列车、车站的多媒体平台滚动播放;编制《地铁安全保护区执法宣传手册》《安全保护区业务办事指南》,派发给地铁沿线的属地管理单位,形成“安全近在身边、社会共同监管”的良好氛围。
【浙江】宁波百大项目高水平建设交通强市
日前,浙江省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实施“1115”工程锻造提升硬核力量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实施10个重大专项,推进10项标志性工程,打造100个重大项目,今后5年完成超过5000亿元综合交通投资,推动干线铁路网内畅外联、航空运输网全球覆盖、现代公路网功能相适、轨道交通网多式融合、港口航运网通江达海。
到2027年,宁波将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市,全面提升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港口硬核力量显著提升,空铁一体宁波枢纽基本建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节点进一步凸显,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和战略资源储运配置中心加快确立;90%以上乡镇实现15分钟上高速公路,中心城区30分钟通勤圈基本形成。
《方案》提出,全面增强宁波舟山港对外开放、经济辐射、战略储备作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空铁一体大枢纽,形成国际门户枢纽和开放发展引擎,成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硬核力量。到202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3.4亿吨,稳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0万标箱,力争全球第二;国际航线数量保持在260条以上。宁波舟山港将修订实施新一轮总体规划,新增杭州湾港区作为第20个港区。
铁路方面,宁波将构建“枢纽+网络”铁路客运主骨架,把宁波西站建设成为宁波主枢纽站,近期引入通苏嘉甬、甬台温、甬舟铁路等,中远期引入甬台温福、沪甬城际、杭甬城际等铁路,打通长三角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二高铁通道,打造线路辐射全国、服务覆盖华东的重要铁路门户枢纽。
宁波还将对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提升跨湾、沿海、沿江、辐射内陆多向联通的综合交通通道,加快构建“五向复合”铁路网、“五向十径”高速公路网。到2027年,宁波将形成“123”交通圈,即宁波都市圈内部以及宁波至上海1小时交通圈、宁波至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宁波至全国主要城市群3小时交通圈。
【河北】津唐集装箱圆满完成首列高岭土换装业务
近日,满载104个集装箱共计2900吨高岭土的国铁集装箱班列抵达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京唐港区,由津唐集装箱公司进行高岭土换装作业,换装后的海运箱将下水发运。
该班列是唐港集团迎来的首列高岭土集装箱班列,为切实提高作业效率,津唐集装箱公司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历经12小时,高效完成了高岭土换装业务。
班列抵达前,津唐集装箱公司提前与货主、代理进行沟通,了解货物信息,制定作业计划并准备相应的作业设备、场地、所需空箱等资源,确保班列抵达后第一时间开工作业。作业过程中,津唐集装箱公司进一步强化生产组织管控,推进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上下游协调联动,提升码头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经过12个小时的奋战,将104个集装箱全部换装完成,为后续陆续到港的高岭土拆装箱换装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西】宁夏全力攻坚十八个重点公路项目
沥青摊铺机、压路机往来穿梭,一车车沥青混合料随着摊铺机缓缓前移均匀摊铺在路面上,紧跟其后的压路机来回滚压,施工现场伴随着沥青混合料蒸腾的热气……四月的“塞上江南”,多项交通重点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先后2次召开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调度会,明确各方任务,精准把握完成投资的时间节点,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一季度,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加速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全力落实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推进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为继续建设好美丽新宁夏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新开工3个重点公路项目
踏着春的节拍,加速冲刺的号角吹到了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记者来到银昆高速公路任湾茹河特大桥施工现场,长达1169米的桥身跨茹河,穿入莽莽群山,虽未修建完成,但龙腾虎跃之势已经初显。今年一季度,银昆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9.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86%。
“今年是银昆高速公路项目的决胜之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年计划完成全部路基及附属桥涵等工程,路面工程完成90%,机电交安工程完成75%。”银昆高速公路项目负责人表示。
据悉,今年宁夏计划重点推进18个公路建设项目,其中13个续建项目和3个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另外2个新建项目将于8月份开工建设。宁夏交通督促参与施工的企业和单位从物料储备、设备检修、人员返岗及岗前培训等方面加强保障,稳步推进项目复工;积极与市、县(区)政府协调对接,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按时完成关键节点工程提供保障。
黄河天堑变通途
沿着海原至平川高速公路一路向西,1200多名建设者正奋战在沿线51个工点上。“今年是海平高速公路建设收官之年,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宁夏海平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杰表示,将继续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打好攻坚战。
一条高速公路就是一条经济带,致富一方百姓。一座黄河桥,犹如一道亮丽风景线,让天堑变通途。
在中卫市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和不远处的338国道中卫至孟家湾段沙坡头黄河大桥的施工现场,建设者们铆足干劲。“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预计今年10月底建成通车。”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主管工程师张利维表示,大桥作为宁夏现阶段单跨跨径最大、有桩基础最深、承台体积最大、主塔最高的斜拉黄河大桥,也是自治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
“今年,我们将全力冲刺国省干线公路1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实现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公路建管养高质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中心建设一处处长严晓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