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上海浙江福建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4-12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上海】进度条刷新!上海首条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并行高铁段隧道贯通!

“学习党的二十大”答题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             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

4月12日上午

“新穿越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

由铁四院设计、中铁十四局承建

中铁上海院监理的

上海机场联络线

2标盾构隧道顺利贯通

盾构隧道贯通现场

该线路是上海首条市域机场联络线

将连通虹桥、浦东两大机场

线路从虹桥机场出发后

由该贯通隧道从地上转入地下

全线并行运营沪杭高铁

首次采用隧道内全预制拼装工艺

开创了施工先河

小间距、长距离、高风险

隧道与运营高铁擦肩而过

沪杭高铁上列车高频飞驰而过

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2标盾构隧道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隧道全长4939.8米,单洞双线设计,采用一台14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掘进,是目前国内首条小间距、长距离并行运营高铁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其中与沪杭高铁最小距离仅8.1米,施工中还需多次穿越市政公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桥梁等重要构(建)筑物,风险重重。

自主研发的“新穿越号”盾构机始发现场

针对工程特点和项目需求,中铁十四局对盾构机进行了针对性设计优化,联合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穿越号”盾构机,配置了常压软土刀盘、高承压主驱动密封、高效物料运输及智能化预制构件同步拼装等多项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盾构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同时,依托智能监测等系统的保驾护航,实现盾构掘进平均日进尺达到10.4米,最高月进尺达到576米,连续6个月掘进突破400米。

遥控智能设备

隧道施工就像拼积木

拼装手进行弧形件拼装

上海机场联络线在国内首次采用全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开创了类似施工工艺先河。面对预制构件体量大、单构件尺寸大、安装节点精度要求高、拼装难度大等要求,中铁十四局项目团队成立研发工作室,围绕大直径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全预制拼装精度控制开展课题研究。

操作手通过智能设备拼装中隔墙

在国内首次研发弧形件精调装置,将拼装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内;在国内首次研发应用中隔墙拼装设备,实现中隔墙的自动抓取到精度控制的智能一键式拼装,单月最高拼装达到1200米,创造了全线最快拼装纪录。

设计时速160公里

虹桥、浦东机场互通仅需40分钟

上海机场联络线从虹桥枢纽站出发,途经闵行、徐汇、浦东三区,最后到达上海东站,是我国首条串联“两座机场和三座火车站”的空铁直通线路,也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首批市域(郊)铁路试点项目和上海市首个新建市域铁路工程。

已成型盾构隧道

线路正线全长68.68公里,共设9个车站,设计时速160公里,建成通车后,乘客往来虹桥与浦东两大综合交通枢纽,由原来90分钟缩减至40分钟,提升上海全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浙江“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重大项目平台”上线

4月3日,浙江“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重大项目平台”上线,旨在以数字化平台为重要抓手,强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作,打造标志性成果,为奋进“两个先行”提供重要支撑。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蔡洪表示,强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交通强省建设工程,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立足实际作出的决策部署。作为牵头部门,浙江交通将充分发挥平台核心牵引作用,争分夺秒抢时间、只争朝夕抓落实,全力全速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

浙江将强化省、市、县、企、项目一体贯通,全力打造高效协同、真用管用的工作平台,重点实现“4个可”,即:可跟踪,“一屏掌握”所有纳入管理的重大项目进度,做到重大项目全覆盖、项目过程全覆盖、省市县全覆盖、参建单位全覆盖;可预警,精准识别滞后项目的问题瓶颈,准确分析、精准研判各市县、省交通集团、省海港集团和省机场集团交通投资进展情况;可督查,充分运用提示单、督办单、联系单、报告单,强化线上线下协调联动,确保问题闭环整改、堵点及时破解;可考核,依托平台进行相关考核,确保结果公平公正。

浙江交通将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架构,重点做到“4个拓展”,即:拓展规则库,树立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理念,进一步完善数据治理、问题处置、运行机制等配套制度;拓展功能点,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增加质量安全监管、政策查询服务等功能,持续放大“平台+”效应;拓展数据链,打通合作壁垒,实现跨部门、跨层级高效协同,不断提升平台整体效能;拓展治理能力,确保平台实现可调度、可指挥。

【福建】扩投资促消费谋创新!福建63个项目总投资约3500亿元集中招商

33个路网建设项目

19个服务提升项目

6个品牌引进项目

5个科技创新项目

……

4月11日,福建省发改委、科技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国资委以及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共同主办,省高速公路集团承办的福建省高速公路投资推介活动,共推出63个项目,总投资约3500亿元。

省高速公路集团及下属企业与41家合作单位(机构)举行集中签约仪式,项目涵盖路网建设投资、服务提升、高端品牌引进、科技创新产业合作等多个领域,共计30个。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冶金科工等央企,福建省各地市政府,省内外重要省属企业、民营企业、其他行业领先企业、金融机构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全力以赴拼经济 项目投资促消费

据介绍,本次推介活动旨在深入落实“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通过大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促消费,推进交通领域高速公路和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助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而重大项目是关键抓手。推介活动现场共推出33个路网建设项目,总里程约1520公里,总投资3380亿元。其中,与5大央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计达成1200亿元意向投资;与6个地市签订20个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出资比例和合作方式,建设里程达到967公里,总投资约2100亿元;与各央企国企签订福州机场第二高速、田安三明段、宁古C2/C3标、漳诏扩容等4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里程230公里,总投资470亿元。

“这些项目目前都已启动前期工作,大部分比较成熟,地市的建设热情也比较高。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市场主体参与高速公路建设,将更加有力推动福建高速公路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投资推介活动,让投资人更好地了解福建高速公路项目,积极参与福建交通投资建设。

“近年来,福建高速公路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功能定位,由交通运输通道转变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平台,积极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的同时,持续优服务、促消费、惠民生,致力打造福建门面形象和良好营商环境,勇当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福建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本次推介活动重点推介了19个高速公路服务提升项目,项目涵盖服务区业态投资运营、现代物流、交旅融合、文化传媒及新能源等,总投资约132亿元。同时,向社会全面推介近年来高速公路主题服务区、标杆服务区规划建设及提升改造,地方特色农特优产品及国际国内中高端品牌招商入驻,海丝高速线上平台运营,以及5个高速公路“智慧出行、智能建造、智能管养”三大领域联合攻关重大课题。

以路促发展 建设新福建

据了解,当前福建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168公里,路网综合密度位居全国各省第三,“三纵八横”高速公路骨架网全面建成,全省超81%陆域乡镇实现30分钟内上高速。到“十四五”末,福建通车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6500公里,形成“三纵九横”高速公路骨架网,85%以上陆域乡镇半小时内上高速;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13对四星五星服务区、36对标杆服务区、40个自驾游基地、70个司机之家……福建正致力把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成为所在市县对外名片和文明窗口、旅游休闲目的地、中高端品牌专卖区、闽台商贸合作平台,以国企的信誉、品牌、安全与责任,让人民群众愿意消费、放心消费、舒心消费,全力打造高速公路“带你玩、带你吃、带你购”的“同城同质同价”服务区消费全新形象,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生活、服务国防建设。

“福建省全力以赴拼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交通开放程度一直很高,发展也很迅速,高速公路实现由阻向通、由通向畅、由畅向优的历史性跨越。”作为福建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高速公路在建设和运营中具有对台的区位优势、全省“一盘棋”体制优势、“建管养运”一体化应用优势、“产学研用”基础优势,有好的企业信誉,还有好的路衍资源。在宏观经济、省域经济趋稳向好的大环境下,在“交通强国”试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新基建融合发展等新形势下,投资福建高速公路正当其时,共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力量!

【新疆】《焦点访谈》聚焦天山胜利隧道建设

世界七大山系之一的天山,如同一个巨大的屏障,把广阔的新疆分成了南北两半。天山平均宽度达到300公里,飞机飞越天山就用了近半个小时。而中国的建设者们,正在进行一项异乎寻常的超级工程,他们要修建一条穿越天山的高速公路,其中,最为艰难的便是打通天山中长达22公里的一条隧道。

3月,天山上依然白雪茫茫,翻越天山的道路因冬季而封闭,要想从南疆到北疆,只能开上山至海拔3000多米后再绕行。然而,一天前的大雪,导致道路结冰,这些货车被滞留在了半山腰。

这样的情况将得到改变。雪山之下,海拔近3000米的山体内部,正在修建的天山胜利隧道,将助力南北疆的直通。然而,糟糕的地质状况时刻困扰着这条世界上最长在建公路隧道的修建。

天山胜利隧道出口端项目经理 李亚隆:修隧道最怕的,一个是涌水,第二个是围岩破碎。这个隧道应该说是“地质博物馆”,各种不良地质、各种断层破碎带,以及涌水、岩爆,都在这个项目上遇到过。

天山,在我国境内东西方向绵延1700多公里,平均宽度300公里,横贯新疆中部。南北疆的交通,被天山这座巨大的天然屏障所阻隔,要想往来,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盘山翻越。但是这一路,仍需耗时长达六七个小时,还艰险异常。海拔4280米的老虎口,常年覆雪,是每一个司机心中的“死亡路段”。

实现南北疆直通,是促进南北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新疆人民心中一直的梦想。2013年,这个梦想正式被纳入了国家公路网规划。按照规划,国家将修建一条乌尉高速,从北疆的乌鲁木齐到南疆的巴伦台、库尔勒、尉犁,其间直穿天山,全长约318.5公里。

这是一条助力南北疆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果全程贯通,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车程,将会由原来翻天山的七八个小时缩短至穿天山的3个小时,安全快捷。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工程管理处处长 王恒斌:通行会更加便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区域和国家公路网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也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体现。

打通天山,长达22公里的天山胜利隧道最为艰难。它不仅突破了隧道长度纪录,还要穿过16个地质断裂带;施工平均海拔3000米,常年温度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生态保护标准极高。

这样苛刻的施工条件,让干了一辈子工程的苗宝栋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交新疆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苗宝栋:应该是我所接触的工程项目之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一般情况下工期要10年以上。

高速何时通车,取决于胜利隧道何时打通。再难,也要啃下这个硬骨头。摆在苗宝栋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能够缩短工期。传统挖隧道,是从两头对打,想要加快速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工作面,多处同时开工。

中交新疆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苗宝栋:通过开挖斜井与主洞相连接,优势不大。最后我们又开始研究,是不是在两个主洞的中间加一条服务隧道,增加施工工作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增加一个服务隧道,再通过打横洞与两个主洞连接,将主洞切分成段,实现“长隧短打”。不过,这个想法能够实现的先决条件是服务隧道施工速度快于两个主洞,这需要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

硬岩掘进机简称TBM,是隧道掘进的利器,代替了原有的传统钻爆。巨大的刀盘直径8.43米,接近3层楼房高度,可以搅碎坚硬的岩壁。整台机器整合了多项功能,能够直接铸好隧道内壁。它如同吞石巨兽,长达286米,专为打通服务隧道而设计。

中交天和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 康健:100%自主知识产权,以前传统TBM(硬岩掘进机)的施工过程中无法实现的东西,集合到这台设备上,它的工艺甚至说是TBM里支护的一个新的开始。

天山胜利隧道入口端项目经理 王贺起:咱们人工的钻爆一天4米的话,它一天20米,速度达到了人工的5倍。

两台孪生硬岩掘进机分别从服务隧道两端进入,实现对打,工期将会由10年缩短至6年。万事俱备,然而,工程刚开始,就遇到了最大的拦路虎。北端隧道入口1900多米处,就是著名的博阿断裂带,横穿隧道,工程方称之为F6断层。

天山胜利隧道入口端项目经理 王贺起:比较活跃,能引起一个7.5级到8级强震的断层。

中交新疆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苗宝栋:最恶劣情况就是突泥、涌水、卡机,TBM不能动了,卡在那了怎么办。

在2021年7月17日,建设者们就遭遇了惊险一刻。那一天,硬岩掘进机掘进到了F6断层核心区。经过超前钻探,已经探明这里水量极大、岩层破碎剧烈,长达100米。尽管做了万全准备,但是危险还是发生了。

天山胜利隧道入口端副总工程师 崔华新:头顶往上塌了将近20米,还有一股水,很粗的一股水在头顶,就像瀑布一样往下冲。

原本坚硬能提供支撑的岩壁,突然碎成了豆腐渣,让硬岩掘进机的两只脚没有了着力点,无法正常前进。

继续还是停止?这个抉择,让当时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的专家们犯了难。经过严密的测算,苗宝栋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依靠这台硬岩掘进机创新独有的支护装置继续推进。

中交天和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 康健:我们马上组织工人在创新的壳体里进行了拱架安装,完成它的支护,相当于人打了一把伞,在伞下边工作,更安全,更可靠。

支护、前进、塌方,再支护、再前进、再塌方,这是一场与自然力的较量。硬岩掘进机不仅要在完全坍塌前顶压逃脱,还要建立起强有力的支撑,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地震对隧道产生安全影响。

穿越F6断层,对于建设者们来说,是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经验的积累。此后的十多条断裂带,硬岩掘进机也一一突破。如今,它正在以每月300多米的速度向中间掘进,前进的步伐不再被阻挡。

目前,服务隧道已经完工近70%,两边主洞也工程接近过半。乌尉高速的通车指日可待。

天山脚下的和静县里,查汗正在打理她的化妆品小店。为了跟上时尚潮流,查汗每周都要翻越天山去乌鲁木齐进货。

新疆和静县某化妆品店店主 查汗:高速公路通了以后,对我们这个做生意的人来说是特别方便的,我们进货也特别方便。

很多人都和查汗一样,憧憬着乌尉高速的通车。天山中的建设者们,也在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着。

全长22.1公里的天山胜利隧道,既是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也是世界上在建高速公路中最长的隧道。面对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诸多困难,工程人员正在用汗水和坚守,用信心和创新,让胜利隧道一点点通向胜利。乌尉高速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建成通车,到时候,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车程将由原来的七八个小时缩短到三个小时,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驶上历史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