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广东重庆河北湖北海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4-11 | 来源:新华网、南方+、央视新闻、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北京】北京试点升级出租汽车ETC 扫码开具通行费电子发票
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近日,北京市首批2000辆试点出租汽车已全部完成ETC设备安装及升级工作,乘客可实时获取ETC高速通行费电子发票,实现“过站出码”“扫码开票”。
此前,许多出租汽车虽然已经安装了ETC设备,但因无法向乘客提供ETC高速通行费发票,仍然只能经人工通道驶离高速公路。出租汽车ETC设备使用率低,影响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通行速度。
为解决乘客开具ETC高速公路通行费发票难题,北京市交通委组织北京市速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出租汽车ETC应用研究项目建设及试点工作。采用“终端打印取票码、扫码开电子发票”的方法,将出租汽车现有ETC设备升级改造为集ETC交易、打印及车载供电于一体的设备,出租汽车在高速公路收费站驶离ETC通道后,该设备可自动打印电子发票取票码,乘客扫码登录“票根网”,填写相关信息后,即可获取此次行程的ETC高速公路通行费电子发票。
试点工作从去年12月开始,4个月内ETC交易总数超过1万笔,累计收到开票申请1216次,共开具发票1377张。目前,新设备应用情况稳定。下一步,北京市交通委将根据试点效果继续深化研究,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广东】徐闻港,何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
可能很多人没想到,常住人口只有60多万的徐闻,却拥有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徐闻港。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徐闻港特殊的地位和使命。
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与海南岛隔琼州海峡相望,往西是北部湾,不远处就是越南,东边则是一望无垠的中国南海。
关键通道上的关键枢纽,使得徐闻港成为南来北往、大陆与海南岛双向对接无法绕开的重要连接点。
从高空俯瞰,如今的徐闻港就像展翅鲲鹏、迎风翱翔。
虽然开港不到3年,但运行顺畅的徐闻港已经逐步显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受到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多重国家战略的辐射带动,当地借力徐闻港谋求更大发展也有着广阔的空间。
打通琼州海峡“大动脉”向前迈进一大步
徐闻港的重要性要从琼州海峡说起。
作为中国三大海峡之一,琼州海峡地处要冲,既是广东海区与北部湾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我国陆地和海南岛的交通咽喉。
对于海南岛而言,这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线。海南90%以上的生活物资、1/3的客流量都要借由琼州海峡运输。
很明显,畅通琼州海峡,对于广东、海南两省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过去,琼州海峡通航存在诸多不便,比如港口基础设施老旧、两岸船舶调度信息未同步,每到黄金周和台风季,客货滞留现象频出,这让旅客时常感到过海难、过海慢、过海累,也使得琼州海峡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受到阻碍。
在海峡北岸率先打造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港口码头,即是破解这些问题的一次探索,徐闻港应运而生。
从2017年1月1日起动工建设,到2020年9月26日正式开港运营,徐闻港把打通琼州海峡“大动脉”这件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比如通行能力,有了质的飞跃。16个5000吨级的普通客货滚装泊位,使得设计车辆年通过能力达320万辆,旅客年通过能力为1728万人次,能满足琼州海峡到2030年的车辆、旅客吞吐需求。
航线也更合理更便捷。此前,从湛江新海港出发的客滚船只能走“Z”字形驶往海口海安新港和海安港;徐闻港开通后,直接对接新海港,船舶走“|”形直线往返两岸海港,这使得两地海上航行距离从24海里缩短至12海里,航行时间从2—3个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
旅客候乘体验随之升级,整个候航大厅有如机场,旅客从进港购票到上船,最快8分钟就可完成,小车最快20余秒可完成查验。
徐闻港的诞生,某种程度上打开了琼州海峡两岸客货快捷通航的新一页。
运营以来,徐闻港车客吞吐量不断增长,今年春节期间,车客吞吐量更是创下单日历史新高,其中车辆约3.1万辆次,旅客约12.3万人次,开始显现出大通量运输的优势。
国家战略辐射叠加最前沿
港口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联通水陆、畅通货贸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徐闻港的开通,对发展港口物流、带动经济是重大利好。
这对于徐闻而言是熟悉的配方。
历史上,徐闻古港是汉代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官方史书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有关徐闻港的交通和贸易情况。当时,徐闻的外贸活动十分活跃,引来了不少外国使者和商人。徐闻城因港而兴,盛极一时,有“欲拔贫,诣徐闻”之说。
从地理上看,徐闻港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甚至是非欧各国海上贸易往来距离最短的大陆港口。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建设实施,徐闻又历史性地处在国家战略联动发展的最前沿,在这一背景下,徐闻港的功能效用更显重要。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曾指出,“湛江要把握好国家支持海南自贸区发展的机遇,与海南相向而行”。
在与海南相向而行上,最靠近海南的徐闻自然是桥头堡,而徐闻港则是不可多得的重大载体。
2021年3月,广东发布《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将“支持研究与海南在徐闻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列为“重点政策事项清单”的第一项。
此后,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加快谋划推进,这一合作区以徐闻港为核心、向东西两翼延伸,规划建设总面积约140平方公里,与海南共同组建琼州海峡港口联合体,成为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先行区。
这是一篇大文章。在目前的规划中,东翼在既有渔港和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海洋渔业,依托东部深水良港和优质景观岸线的自然条件,布局海洋装备、绿色能源装备、滨海文旅与高端康养;西翼连接汉代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南极村,充分利用较为密集的文旅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康养基地。
这座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县城,正迎来黄金机遇和绝佳风口。
【重庆】重庆地铁4号线西延伸段“红岩号”TBM顺利始发
2023年4月8日上午,重庆地铁4号线西延伸段第三台TBM“红岩号”顺利始发,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比计划始发时间提前近2个月,这标志着线路全面进入TBM施工阶段。
“红岩号”TBM从全线最深竖井(井深50.1米)玉带山~盘溪区间始发井出发,经盘溪站最终将到达大石坝站,全程2.72公里,区间最小转弯半径500米,最大下坡坡度为21‰。在重庆轨道集团的统筹规划下,施工单位中国电建水电七局通过多方面对比分析,不断优化调整始发场地布置方案及施工位置,弥补了场地狭小的先天不足,并通过垫钢板进行微调等措施,保证TBM始发进洞姿态达到要求,为“红岩号”的顺利始发创造了充分条件。
重庆地铁4号线西延伸段西起盘桂路站,东至4号线一期民安大道站,线路采用地下敷设,全长10.8公里,共有车站9座,其中换乘站4座,分别为玉带山、大石坝、花卉园和嘉州路站,并设有宏帆停车场。线路建成后,将与4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贯通运营,串联起大石坝组团、观音桥组团、重庆火车北站、唐家沱组团、龙兴组团等重要区域,进一步加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方便广大市民乘客出行。
【河北】河北集中攻坚19个重大交通项目用地保障
近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保障集中攻坚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明确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保障集中攻坚行动,协调推进19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手续办理,确保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根据《方案》,今年6月底前,河北将集中攻坚推进19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组卷报批中涉及的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占用林地手续办理、社会保障审核、压覆重要矿产审批等前期工作,包括加快解决石济客运专线、津石高速公路、太行山高速公路等项目用地遗留问题,集中推进曲港高速公路等项目用地手续办理。
为提高组卷报批工作效率,各有关部门将开辟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社会保障审核、用地组卷报批等事项“绿色通道”,即来即办、快审快批。《方案》明确,被征收土地权属不明或存在争议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在县级组卷前依法完成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征收土地经依法批准后,各地将严格按照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费用。行业主管部门将及时指导项目建设单位缴纳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交付土地当日一并完成不动产登记,实现“交地即交证”。
【湖北】“5G智慧停车”平台上线 湖北移动科技赋能鄂州智慧交通
图为5G智慧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打开手机小程序,就能一键查询目的地停车场剩余泊位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占用情况等信息……近日,中国移动湖北公司透露,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湖北移动携手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鄂州供电公司共同打造“5G智慧停车”平台,将一系列技术应用于鄂州城区停车场泊位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等信息服务,上线智能监控、线上收费、实时分析等智慧停车应用,推动鄂州市停车场智慧化升级,提升市民出行的灵活度和便捷度。
据介绍,针对“停车难”、新能源“充电难”等城市交通痛点问题,湖北移动通过5G SPN、大数据、物联网、算力网络等信息与通信技术,实现鄂州城区不同区域新能源停车位、充电桩的智能化运行。当市民将车辆驶入泊位时,“一体化视频桩”会联动车位锁、地磁技术,自动检测车辆泊位状态,完成车辆识别、时长计费、信息上传等流程;视频桩还具备智能补光功能,依据现场环境光线强弱调节LED亮度,保证车辆信息完整录入。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湖北移动通过建设智能化防占位管理系统,划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停放区域,新能源泊位禁止燃油车驶入,提高充电车位的周转率,有助于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等问题。
基于5G+AI移动云平台和5G网络高可靠、低时延的特性,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查看停车场及充电站实时情况,借助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等边缘感知设备,及时接收现场视频桩、充电桩等异常状态发出的预警,第一时间采取安全措施,提高智慧停车场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截至目前5G智慧停车模块已接入鄂州城区82个泊位,其中部分泊位已完成智能化改造,未来将联动交通管理等部门平台,为城区交通指挥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助力鄂州智慧交通发展。”湖北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南】海南自贸港交通重点任务全面推进 环岛旅游公路年内全线贯通
据4月7日召开的2023年海南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消息,今年海南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蹄疾步稳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交通智慧、交通方案,重点做好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全面推进自贸港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等8个方面的工作,全年公路水路计划完成投资230亿元,确保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项目4月底完工交付,环岛旅游公路年内全线贯通。
海南将统筹谋划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推动印发《海南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交通强国先行区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加快推进海口港、洋浦港、三亚港、八所港等港口总体规划修订工作;加快推进海南环岛高速公路排浦至白莲互通段、海口段扩容工程等一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以海口为重点,积极推进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今年是推进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各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海南交通将推进洋浦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持续加密班轮航线航班网络,力争洋浦港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达42条,集装箱吞吐量达180万标箱以上;推进邮轮旅游试验区和游艇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海南邮轮港口海上游航线试点落地实施;有序开通、恢复和加密国内外客货运航线,力争第七航权政策尽早落地。
截至去年年底,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国际航行船舶已达34艘、运力492万载重吨,助力海南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历史性跃居全国第二。今年,海南交通将推动优化“零关税”进口交通工具及游艇等政策,进一步释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等相关配套政策的集聚效应;加强新海陆岛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多式联运服务功能,推进物流信息数据共享;以“智慧洋浦—智慧口岸”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智慧港口,逐步实现港航物流信息一体化。
2022年,海南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20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省港口吞吐量完成1.8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91.8万标箱,同比增长17.2%。全省内外贸海运航线网络日臻完善,民航国内客运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际客货运航线逐步恢复并增班,通用航空发展势头良好,低空旅游客流量居全国前列。
重大项目建设成果显著。2022年,海南成立洋浦区域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工作专班,建立部省联动协调沟通机制,仅用1年就完成了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并顺利开工;沈海高速公路海口段、文临高速公路等5个项目完工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99公里;环岛旅游公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新开工建设羊山大道至定安母瑞山公路(定安琼海段)、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