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河北福建四川江西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4-04 | 来源:广州海珠发布、新疆日报微信,综合石榴云/新疆日报、乌鲁木齐晚报
【广东】国内首个!广州这条跨江隧道大有乾坤→
作为国内城市内河沉管隧道的
最新代表作——广州车陂南隧道
历时5年建成
开通后,给周边市民的出行
带来极大便利
但大家有所不知
ta还拥有一项高科技
号称“国内首个”
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01揭开“滴水不漏”的秘密
车陂南隧道不仅是内河首条单管节最长、全断面浇筑的沉管隧道,同时也继港珠澳大桥后创造了“滴水不漏”的首条城市内河沉管隧道。
▲车陂南隧道沉管正在进行浮运前试漏(资料图)
“造就‘滴水不漏’沉管,关键在于解决混凝土控裂难题。”混凝土技术团队主要负责人说道。
技术团队从混凝土配合比上展开试验,历经426天,经过上百次的对比试验,精心研制出车陂南隧道的抗裂混凝土“专属”配方——低发热低收缩高抗裂的混凝土配合比。
▲车陂南隧道沉管局部等尺寸混凝土模型正在拆模
据了解,这一套配合比经过了一年四季检验,可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沉管混凝土浇筑,达到了沉管预制质量要求,不仅保障了沉管隧道使用寿命100年的耐久性要求,还弥补了国内缺少适用于沉管预制的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缺陷。
02“一键查看”智能化浇筑
沉管管段在浮运时,为了保持稳定,必须保证管段处于合适的干舷高度,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混凝土容重偏差在±20kg kg/m³以内。
技术团队基于混凝土原材料紧密堆积理论和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原理,经过精心设计、反复调整混凝土配方,实现了混凝土容重偏差±10kg kg/m³以内的更高目标,确保了混凝土容重的精准控制,保证了沉管的干舷高度在117毫米~234毫米,且稳定在167毫米左右,实现了沉管干舷高度的精准控制。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联合技术团队还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助力实现沉管智能化浇筑。通过利用云技术和数据库等技术,将沉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升温、降温和应变监测等过程的监测数据保存到云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查询、分析、预警和智能化控制等功能。
图 / 广州市政总院
“该技术实现了混凝土实时监测数据的‘一键查看’,有力保障了沉管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和沉管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混凝土技术团队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中交四航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车陂南隧道项目是国内继港珠澳大桥沉管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实现了国内全断面节段式沉管和全断面整体式沉管控裂的双成功。
下次小伙伴们经过
这条有“专属配方”隧道的时候
可以多留意一下哦~
【河北】河北十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物流强省 做优环首都物流圈 发展沿海产业集群
记者从河北省政府3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将聚焦建设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物流强省,全面落实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的功能定位,积极承接北京区域型物流设施疏解转移,建设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园区,加快发展物联网,畅通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构建形成“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此前印发的《河北省加快建设物流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简称《方案》)提出,实施物流布局优化、结构完善、方式创新、效能提升、枢纽建设、园区升级、网络联通、企业培育、标准推广、品牌塑造十项重点工程,并明确了2023年、2025年、2027年三个时间节点的行动目标。
根据《方案》,今年河北全社会货运量力争达到25亿吨以上,社会货物物流总额达到9.3万亿元以上,物流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左右;到202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400亿元左右,物流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下降到13.5%左右;到2027年,基本形成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物流格局。
河北将做优做强环首都物流圈,将廊坊打造成商贸物流创新发展高地、首都都市圈生活服务保障基地、京津冀供应链核心枢纽;支持石家庄建设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京津冀陆港集群,拓展高附加值物流服务,打造冀中南物流增长极,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基地。
河北将推动沿海物流产业集群式发展,推进港口合理分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形成沿海港口物流隆起带;做强港口物流,进一步完善三大港口集疏运体系和内陆港布局,建设能源、矿石、煤炭等战略物资储备基地,提升服务功能,推动由单一运输港向综合贸易枢纽港转型。到2027年,全省港口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4亿吨、800万标箱。
河北还将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输送分拣装卸设备推广应用,构建物流大数据服务体系,实现物流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交换,到2027年,智能物流设施设备100%全覆盖。
【福建】强强联合!福建这两个港口计划组成区域组合港
近日,福建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福建省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福建将着力打造国际贸易物流新通道,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便捷高效畅通的物流新格局。其中一个较大的看点是,福建省计划推进厦门港与泉州港组成区域组合港,通过通关联合创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质量。
中国籍集装箱货轮“新明州98”号靠泊厦门港海天码头。
所谓区域组合港,是指综合各港口的优势、规模、货品类型、运输条件等因素,对港口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做到层次分明、功能明确、优势互补,形成有机结合的港口网络。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组合港已经落地,深圳已与佛山、中山、珠海等9个地市开通了26个组合港。
厦门港与泉州港组成区域组合港后,两地港口可充分利用彼此堆场、航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功能组合。这种模式可以极大提高通关效率,节约企业通关成本,在区域内企业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
繁忙的泉州港石湖港区。陈明星 摄
在构筑国际贸易物流新通道的进程中,福建省计划以“丝路海运”为支撑,完善“丝路海运”航线网,培育“丝路海运”航运物流生态圈,形成“进口—分拨—物流配送”的现代港航物流体系,构建国际海运网络;以“丝路飞翔”为载体,拓展国际航空货运航班航线网;以中欧班列为纽带,畅通与“丝路海运”无缝衔接新通道、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造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网络。
【四川】四川一季度交通投资达691亿,同比增54.7%
四川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实施,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最新数据显示,前三月,该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达691.75亿元,同比增长54.7%,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
一季度全省交通投资达691亿 同比增长54.7%
从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691.75亿元交通投资中,高速公路达到332.88亿元,同比增长35.3%,占据了总投资的“半壁江山”。特别是一批续建项目,开工早,进度快,超额或提前完成首季任务。在乐山至西昌高速乐马段记者就看到,武胜隧道右幅就提前贯通,多个标段的工人已经开始冲刺半年目标。
中铁八局乐西高速SG-5标总工程师孙锦涛表示,我们正在全力冲刺,计划在5月中旬实现武胜隧道左右双线贯通,届时,陶岩隧道,马边河大桥、武胜枢纽互通,也将完成一系列重要节点,顺接马边支线的线路将初具雏形。就在今年,整个乐西高速乐马段将完成总体施工任务的90%。
明年,乐西高速乐马段将建成。川西北方向,近日青海久治至马尔康高速严家沟1号、2号隧道也提前贯通。
蜀道集团藏高久马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邓昌中称,2023年久马高速确保完成今年52亿元投资任务,实现除“三隧两桥”控制性工程之外,其余路段主线基本建成,确保实现年内中壤口互通至王家寨枢纽互通48.5公里建成试通车。
除了高速,一季度保持投资高位的还有普通公路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9.3%,其中国省干线投资超200亿元,农村公路投资近100亿元。特别是部分建成项目已经开始发挥“便利出行”“融合城乡”的效益。就在近日,广元跨度最大的“渡改桥项目”——南流嘉陵江大桥就实现了主桥中跨合龙,项目全面进入桥面铺设阶段。
中铁十五局南流嘉陵江大桥项目经理刘建林表示,南流嘉陵江大桥采用全国鲜有的桩柱式一体结构,近60米深水大直径桩基础,最大桩长100米,我们创新采用“浮桥+水上移动式浮平台+高桩钻孔平台”的施工方案为今后同类深水桥梁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3年 全省交通投资力争实现3000亿
最快8月,随着一桥飞架,广元昭化区临湖20万百姓通行条件将被彻底改变。而这样的改变,今年内,也将随着一批山区高速、铁索改公路桥等重点项目的完工,四川省各地陆续呈现。记者了解到,今年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将全力以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实现投资3000亿元的目标。
省交通运输厅建管处处长赵刚宣称,计划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方面,我们已经有5个项目确定了投资人,一个项目正在进行投资人招标工作。二季度,我们将继续加强协调调度,强化要素保障,有力有序加快公路水路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投资超过1400亿元。
【江西】遂大高速:创新呵护桥梁拔地而起
江西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工程全线桥多、隧道多,薄壁墩40米以上的高墩有450余个,占比约20%。面对如此复杂的施工条件,遂大高速选择“技术为根、创新为脉”,主动淘汰翻模和滑模工艺,积极推行薄壁墩爬模施工工艺,“四新技术”拨千斤,为遂大高速公路建设“助跑加速”。
科技赋能 施工更高效
遂大高速建设在山谷峻岭之中,高墩在全线来说相当普遍。过去传统大多采用翻模施工工艺,存在人力物力投入大、安全隐患多、施工进度相对滞后等弊端。遂大全面推行的爬模,简单来说,是利用液压系统,让桥墩模板“自动升高”,然后浇筑混凝土,这样省去了人工和吊车配合,而且将施工效率提升了三分之一,还节省了成本。
A标三分部引进薄壁墩智能液压塔式顶升模应用在左溪大桥,最高墩为40.6米。这种液压塔式顶升模,具有国内最精密并享有国家发明专利的液压同步系统,在完全颠覆传统爬模系统工艺运用的基础上,改进成新型液压无拉杆自动爬模系统。这种顶升模每模4.5米循环,在“高精度程控液压同步分流器”自动控制下,只需一人操作控制爬模系统同步顶升,爬升速度快,一次爬升可在1到2个小时内完成。该桥5个薄壁墩计划施工时间为100工作日,但使用这种工艺后较传统工法施工预计提前27个工作日。
C1标引进在长燕大桥液压爬模施工工艺,整套模板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主控台进行集成化、智能化控制,使各油缸受力均匀、速度协调,模板爬升同步、平稳,避免因油缸不同步而导致模板倾斜的隐患,爬模时间由原来平均3个小时缩短到了50分钟。同时,减少施工人员投入,施工人员由原来的12人减至8人,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
遂大建设者面对高墩多、工期压力大,通过新工艺赋能助推,有效化解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史上最难的项目。
稳扎稳打 作业更安全
形象地把一座高架 桥比作一个高大的巨人,最底部的承台相当于“脚”,高耸的薄壁墩是“腿”,支撑着上方平坦的桥面。在遂大高速薄壁墩的桥梁共有67座、696个薄壁墩,其中上犹江特大桥高达126米,身材“高挑”过人。
桥墩高了,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加,尤其是人工高空作业隐患很大。因为,在桥墩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先要在桥墩的钢筋“骨骼”外面搭建模板,一般都是人工配合吊车一层层完成。而遂大高速全面推行的爬模施工工艺不需要吊车,有效化解了安全压力。
遂大高速的爬模动力来源是本身自带的液压顶升系统,桥墩可自动“爬升”。无需借助塔吊,既可以保留放在架体平台上的常用工具,又消除了施工过程中翻模模板频繁吊装产生的安全风险、避免了高空坠落等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每个桥墩都有一个作业平台,围绕薄壁墩身成一圈,形成一个封闭的作业平台,从上到下共计有三层平台,各平台之间上下相互联通,方便各层往来,保证了高空作业安全性。C1标的液压爬模作业平台宽度接近2米,硕大的作业平台方便施工人员工作。
左溪大桥的塔式顶升模比较其它爬模,有独特的天车来吊装墩身钢筋,不需装塔吊,自带有梯笼,从而减少传统的吊装设备,大大消除了安全风险。
内实外美 收效更完美
遂大高速全线各单位同台竞技,从去年11月份引进各种爬模施工工艺,目前收效明显:浇筑的墩身表面平整、接缝平顺、结构紧密。
浇筑的桥墩表面效果好,桥墩表面平整,层和层接缝比较好。采用钢模板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保养,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此次液压爬模体系采用钢板加不锈钢板作为面板,使用槽钢背楞连接成整体,提高了工程施工外观质量。
无拉杆自动开合模施工改变了传统有拉杆施工法,使墩身混凝土结构紧密,大大提高了墩身的强度,延长薄壁墩的使用寿命。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赣南连绵的大山腹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遂大建设者们利用各种新工艺,数百个高墩正如当下的春笋一样拔地而起。
【新疆】最新进展!计划年底交付使用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
冷链物流项目
建筑主体均已完工
正在进行主体内部装修阶段
预计今年年底项目交付使用
4月3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龙摄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
冷链物流项目
总投资5.3亿元
建设用地面积约100.5亩
库容达到35万立方米
4月3日,在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对外立面进行焊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龙摄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销售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
冷链物流项目
以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
双向集结分拨中心为打造目标
包含冷冻、冷鲜两种功能
采用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桶泵供液技术
4月3日,在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对外立面进行焊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龙摄
相对于其它供液方式
桶泵供液不仅有效实现用电低峰制冷
节能降耗30%以上
还可以减少阀件约20%
降低成本
4月3日,在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现场,工人通过经纬仪定位安装设备。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龙摄
中建三局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
冷链物流项目部技术总监张鹏鑫介绍
该系统是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先进设备
系统更加稳定,保障了运行安全
不仅如此
项目采用铝排管和织物风带制冷
通过气流设计有效降低货物水汽蒸发量
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
4月3日,在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对建筑内部进行装修工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龙摄
据了解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冷链物流项目
属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
今年持续推进的“五大平台”项目之一
“五大平台”项目包括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
快件中心项目、多式联运集货区、
粮油交易中心及冷链物流项目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安全总监姚三喜介绍,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冷链物流项目投用后,将进一步完善新疆陆港区基础设施,提高中欧班列集结整合能力,打造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双向集结分拨中心。带动“一带一路”沿线温控产品的消费市场潜力,利用铁路运输、冷链集装箱优势,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生鲜产品的损耗率,实现优质优价,加速消费升级,助力新疆特色农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去,使国外的优质肉类、海鲜搭乘中欧班列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