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广东贵州黑龙江吉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4-03 | 来源:新华社、哈尔滨发布、中国新闻网等

【北京】慢行优先 公交优先 绿色优先 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今年将达74.7%

记者从3月31日召开的2023年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北京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持续落实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加快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力争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7%,全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达86%,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5.6。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已从“蓝图”迈向“现实”,正加快向纵深迈进。今年,北京将加快推进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京雄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推进109国道新线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加宽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加快承平高速公路、东六环入地改造、厂通路等建设;加快建成东夏园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城市副中心站、丰台站、朝阳站3个铁路车站配套交通设施建设;研究推进通勤定制快巴和定制公交试点向环京周边地区延伸覆盖。

截至2022年年底,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1172公里、居全国第一。今年,北京将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构建全域快速轨道网,推进亦庄线等3条线路提速改造;推动市郊铁路公交化运营和接入城市轨道网,推进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城市副中心线西段整体提升工程;构建轨道上的都市生活,加快霍营综合交通枢纽等71个轨道微中心建设;依托MaaS平台提供车站内外无缝衔接导航,丰富拓展线上线下“交通+生活”服务;加快推进M101线一期、12号线等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开通16号线剩余段、17号线北段2条(段)线路。

地面公交方面,北京将减少与轨道交通重复并行线路,优化调整线路65条,优化重点区域地铁末班车接驳运输服务,研究地铁大客流车站采用公交分流方式;研究制定地面公交提速方案,提高准点率,继续推进区域化集成指挥调度模式;针对就医、旅游、购物等出行需求集中场景开行定制公交。

2022年,北京中心城区慢行出行比例达49%,创近10年新高。今年,北京将强化慢行系统与轨道、公交融合发展,推进轨道车站出入口和主要公交站点建设共享单车电子围栏,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电子围栏实现全覆盖;开展8个慢行示范街道的试点工作,继续推进自行车专用路东拓、南展工程,实现北四环至西直门慢行路线贯通,持续推进城市副中心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工程建设。

道路交通方面,北京将完善快速路网,持续推进京密路、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开工建设东五环远通桥改造工程;提升主干路服务水平,建成安宁庄北路、太平庄中街等,持续推进运河东大街东延等工程,开工建设顺黄路、东六环西侧路北段;提高次支路规划实现率,建成17条、开工建设16条;完成10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推进600公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治理;示范创建“美丽乡村路”300公里,全市达到1000公里以上。

北京将深化交通重点日多部门联合会商研判处置机制,完善“事前预测研判和出行宣传引导、事中运力精准调配和协同处置等”措施,全力服务保障公众出行;以小切口改革为突破口,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高频共性难题。

【广东】约85层楼高!黄茅海跨海通道3座主塔顺利封顶!

近日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

黄茅海大桥东塔、西塔和高栏港大桥西塔

3座主塔顺利封顶

主塔“小蛮腰”以“定海通天”之势

屹立在黄茅海海域上!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跨海段设置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2座主桥,共5个主塔。其中,黄茅海大桥主跨径2×720米,全长2200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桥。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现场

此次封顶的3座主塔塔高均为254.7米,相当于85层楼高,共有下、中、上塔柱和塔冠4个施工区段,塔柱混凝土主体分43个节段进行施工,单次浇筑混凝土量最大达958立方米。

高栏港大桥西塔顺利封顶

据悉,为了满足结构受力,达到美观稳定,5个主塔均采用混凝土空间曲面圆端形独柱塔,是外形简洁、动感柔美的“小蛮腰”造型。其中,每节索塔模板尺寸均不相同,为塔柱“量身定制”。

黄茅海大桥东塔顺利封顶

“小蛮腰”造型采用适应性更强的多卡木模,首创曲线独柱智能液压爬模成套技术,将索塔的施工误差精确控制在5毫米以内,最大程度实现了索塔的设计线型和进度计划。

黄茅海大桥西塔主塔顺利封顶

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顺利,黄茅海大桥与高栏港大桥5座主塔已封顶4座,最后1座主塔将于5月前封顶。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早日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

单看图片

就已经被黄茅海大桥的“气魄”吸引住了

期待黄茅海跨海通道的下一个进展!

【贵州】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建造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专家组验收

3月29日,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组织专家组,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建造科技示范工程进行现场验收。专家组考察了兴义环城高速公路,对相关示范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核查,一致同意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该示范工程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推荐、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创建。实施两年来,该示范工程紧扣绿色建造主题,围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开展了高速公路景观仿真技术、生态选线技术、路基边坡风险管控技术等研发和应用,推广了块片石自密实混凝土施工、隧道超欠挖数字化控制等技术,形成了多项技术指南,为我国高速公路绿色建造提供了有益借鉴。

验收委员会表示,希望承担单位进一步加强成果凝练和经验总结,系统梳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建造技术体系,多方式开展科普工作,更好体现和传播绿色建造的创新之美。

【黑龙江】黑龙江省首个ETC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营业

车主要办理ETC业务,以往要去高速公路出入口,费时费力。为了给ETC用户提供便利,日前,黑龙江省首个ETC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营业,可以办理综合业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019年,相关部门大力推广ETC,此间用户可在银行办理ETC开户业务及设备安装。但随着ETC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银行机构ETC业务逐步弱化,部分网点撤销或合并办公,广大车主申办ETC或ETC售后服务便利度有所降低。

为此,在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下,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三级企业黑龙江省龙通智能电子收费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试点建设黑龙江省ETC综合服务中心,构建ETC综合服务业务协同模式,打造ETC综合服务网点样板。并将以此为起点,搭建以高速公路ETC自营服务网点为主节点,收费站ETC便捷服务站为支撑的高速公路ETC服务网络,融合现有银行服务网点,逐步实现覆盖黑龙江省县级以上的ETC服务网络。同时组建专业客服团队,畅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为车主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网点ETC综合服务。

该ETC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南直路208-2号,可提供新车申报ETC、原有ETC安装激活、储值卡用户充值、设备检测与故障更换、信息变更与注销等ETC业务,以及协调各银行售后服务工作,协助申办黑龙江省外ETC用户售后等业务。另外,齐嫩高速、北黑高速等56处高速公路收费站也具备线下快捷申报ETC业务条件,可解决车主用户在高速通行过程中的ETC相关问题。

【吉林】我国自主研制速度可达600km/h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交通系统实现首次悬浮运行

记者3月31日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这家企业自主研制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全要素试验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为下一步工程化应用奠定基础。

据中车长客副总工程师兼磁浮研究所所长于青松介绍,超导电动悬浮交通系统由车辆、轨道、牵引供电、运行通信等系统构成,适用于高速、超高速和低真空管道等运用场景,运行速度可达600km/h及以上,具有高速、安全、绿色、智能、舒适及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

我国自主研制速度可达600km/h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交通系统实现首次悬浮运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此次实现悬浮运行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系统采用被动悬浮方式,无需主动控制,悬浮及导向间隙大,对线路的适应能力强,提速空间大,车辆应急运行能力强,安全性高。超导电动悬浮交通系统可成为超大城市间、发达经济圈之间快速运输通道的选择,也可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支撑。

我国自主研制时速可达600km/h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交通系统实现首次悬浮运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此次悬浮运行对超导磁体、直线同步牵引、感应供电及低温制冷等超导电动悬浮交通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了充分验证,多位院士、专家见证了此次悬浮运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