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天津广西内蒙古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3-20 | 来源:北京发布、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北京】最新版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图正式启用
3月18日,北京地铁16号线二里沟站开通,可与6号线实现换乘。
最新版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图来了。↓↓
【天津】天津港绿色智慧专业化码头科技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3月17日,由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创建的“天津港绿色智慧专业化码头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该示范工程紧扣“智慧”“绿色”主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天津港时作出的“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示范工程围绕专业化集装箱和煤码头绿色智慧改造,集中开展堆场自动化改造、能源管控平台建设和智能污染治理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集装箱码头和专业化煤码头绿色智慧发展方面形成了多项技术指南及企业标准,为我国传统集装箱、干散货码头的绿色智慧升级探索了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天津港还结合示范工程实施,积极参与部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实现了自动驾驶技术在港口规模化落地应用,并自主研发了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创新打造港口智慧大脑。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肯定了该示范工程的创建成效并表示,示范工程验收并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起点。希望天津港集团进一步提高站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再接再厉,不断深化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加强成果总结提炼,积极开展宣传交流,形成绿色智慧专业化码头整体解决方案。
【广西】重要进展!非一般的“0号块”!
随机提问
大家知道什么是“0号块“吗”?
小编带着科普来了
0号块
“0号块”是大跨径连续梁桥分节段施工时最先浇筑的单元,位于主墩墩顶,是从墩柱向两边延伸的第一块,也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性节点。待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后续将采取挂篮悬浇法施工,以“0号块”为基础和支点逐渐向两端延伸,最终完成连续梁施工。
日前
飞龙大桥已完成
全部0号块施工
看看有什么优秀之处吧
3月15日晚,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广西北投公路集团投资建设、广西路建集团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径1800型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飞龙大桥完成全部0号块施工,全面进入悬臂浇筑阶段。
飞龙大桥0号块施工。(曹传奇 摄)
飞龙大桥
飞龙大桥是省道S210横县平马至灵山沙坪公路项目(以下简称“平沙公路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940米,主桥桥跨布置为(100+185+185+100) 米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
常规桥梁0号块单端悬挑段通常在2米以内,通常采用牛腿托架法,分两次混凝土浇筑即可完成施工。飞龙大桥0号块与常规桥梁0号块相比,悬挑段长达4.15米,若依旧沿用常规托架法施工,从成本、施工效率和材料利用率等多层面考虑都不是最佳方案。
广西路建集团飞龙大桥技术团队将目光聚焦在分析0-2节段自有悬挑段大且波形钢腹板可做受力结构的特性上,合理利用项目已有挂篮结构,形成“吊”体系;
充分运用0-1号块施工时已安装就位的预应力牛腿支架,形成“支”体系。
创新提出“前吊后支”施工方法,并通过专家评审论证。经过测算,本施工方法可以为大桥三个主墩悬挑端施工节省近46万元成本,钢材总量需求减少27.8%。
项目管理人员查看钢筋绑扎情况。(曹传奇 摄)
不仅如此,大桥每个0号块施工均涉及6块波形钢腹板的精准安装与高空立焊,每两块钢腹板的拼接焊缝长度均在9米至10米之间,这对现场焊接人员的焊接技术水平提出极大要求。为此,飞龙大桥建设团队联合波形钢腹板加工厂商,组织开展3次“焊接工艺比赛”,以赛促艺,以赛提质,保证每一条焊缝探伤均达到100%合格率。
焊工上岗考试。(黄丽莹 摄)
在结构复杂桥梁的建设过程中,飞龙大桥建设团队坚持围绕安全优质高效作周全考虑,发明研制出一种置于波形钢腹板上的作业安全平台小车,有效解决了波形钢腹板后续定位安装防护问题;
借助BIM技术建模分析,创新研究设计出“模板无缝切换技术”,使飞龙大桥施工模板重复利用率达31.5%,节约成本超50万元。
随着0号块施工的全部完成,飞龙大桥全面进入悬臂浇筑施工阶段。目前,飞龙大桥6号、8号主墩已陆续开展1号块波形钢腹板安装施工,同步进行引桥人行护栏安装工作。
【内蒙古】内蒙古:交通网织密扩圈 农产品行销亚欧
近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连发5组卫星对比图,展示中国过去10年在高质量发展、交通建设、对外开放等领域的显著变化。其中第四组卫星图展示了2013年5月、2023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的发展变化。
如今,内蒙古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直通南北,通辽市和扎鲁特旗鲁北镇之间也架起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截至2022年年底,内蒙古公路总里程达21.6万公里,103个旗县(市、区)全部通一级及以上公路,所有苏木(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嘎查(村)全部通水泥路,12个公路口岸全部通二级及以上公路。道路通,百业兴。四通八达的公路,已化作经济的脉络,见证农牧区发展巨变,联通百姓幸福生活。
开上小轿车住上新房子
“现在村里的路修好了,畜牧业、旅游业也跟着好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开上了小轿车、住上了新房子,去年我们嘎查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满脸自豪地说。
2020年,受疫情影响,村里的农牧产品销路不畅,吴云波尝试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仅用一年时间,他的短视频点击量就达到了5.7亿次。如今,东萨拉嘎查玛拉沁艾力养牛合作社的订单一年比一年火爆,通往嘎查的公路上,运送牛肉、牛排等各种制品的车辆络绎不绝。今年春节前夕,合作社迎来第十次分红大会,全村207户入社群众喜提分红205万元,最多的一户领到10万元。
曾经金戈铁马的草原上,国省干线公路纵横交错,农村公路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118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车辆从远方来,又向远方去,朝发夕至、一日千里,鄂尔多斯煤炭、兴安盟大米、锡林郭勒羊、天赋河套各色蔬菜瓜果走向全国。
今年,内蒙古将加快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以及农村牧区旅游路、产业路、联网路建设,开工建设农村牧区公路5000公里,完工4200公里;创新客运班车带货、带邮件等服务模式,提升农产品上行能力,配合邮政部门新增嘎查(村)寄递物流点3500个,基本实现农村牧区寄递物流综合服务全覆盖。
“朋友圈”越来越广
蓝天白云下,戈壁草原间,数十峰骆驼悠然觅食。“养骆驼是我们的主要产业,现在我有可挤奶的骆驼70多峰,每天能产奶200多公斤。”一大早,阿拉善右旗巴彦高勒苏木巴音宝格德嘎查养驼户阿拉腾和几名挤奶工就开始忙碌起来,将新鲜的骆驼奶送到加工企业。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会地带的阿拉善右旗拥有全国第一家骆驼研究院,建成了内蒙古首个骆驼产业科技园,开发出骆驼奶、奶粉、奶片等系列产品。去年7月,全长478公里、穿越阿拉善盟境内3个旗的331国道北银根至路井段试运营,成为出入阿拉善的一条大通道,给像阿拉腾这样的养殖户带来了新希望,也为沿线的边境旗县和口岸带来生机、活力。
目前,阿拉善右旗已建成骆驼养殖基地30个、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39户,发展了骆驼养殖大户442户,骆驼产业从业农牧民达2500余人,养殖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骆驼产业、沙草产业也初具规模。
在边境口岸,满载着生活用品、能源物资的集装箱货车出入国门,中蒙俄国际道路运输大通道将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满洲里口岸物流园内,一家商贸企业的负责人张卫强正忙着将内地运来的大蒜装车。“果蔬通过满洲里口岸出口到俄罗斯,运输距离短、用时少,7天就能送到莫斯科客商的仓库。随着海满高速公路通车,冷链运输会更快捷,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做了。”张卫强说。
路畅车通,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内蒙古联通内外的交通网将越织越密,区域协作的关系网将越扩越大,在“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将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