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天津江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3-15 | 来源:珠海交通、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最软”海底隧道,贯通!

在“豆腐里打洞”

你能想象吗?

珠海这条隧道就做到了!

日前,国内地层最软、细微颗粒含量最高的

超大直径盾构海底隧道

——横琴杧洲隧道左线

实现贯通!

一起来看看交通人

是如何击破“软”带来的难点吧~

图片

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下穿马骝洲水道,南连横琴岛,北接洪湾港北片区,全长约3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是继横琴隧道、十字门隧道后,连接合作区与鹤洲一体化区域的第三条跨江地下通道。

项目采用15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振兴号”施工,全线穿越超软土地层,20微米以下超细颗粒占比74.7%以上,就像是在“豆腐里打洞”,是国内施工技术含量和难度较高的隧道之一。

面对超软地层、超浅覆土、超陡坡度、超细颗粒等复杂施工环境,项目团队联合铁建重工针对复杂地质条件采用了针对性设计研发制造,并搭载了一系列智能化技术,大幅度提高盾构机的施工安全。

据悉,横琴杧洲隧道工程由“振兴号”盾构机承担全线的掘进任务。同时,该项目首创超大直径盾构定轴转体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为同类型穿江越海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据介绍,在完成左线掘进任务后,“振兴号”将在北岸工作井快速实现原地180度调头、平移、始发,并于今年下半年完成隧道右线掘进任务,届时将实现隧道的双向贯通。

横琴杧洲隧道工程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建成通车,隧道通车后将为合作区居民的生活提供巨大便利,同时也将串联起横琴岛和洪湾片区,促进片区功能融合,对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国家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有了这条新隧道

未来珠海小伙伴的出行

又将更便利!

【江苏】拼装完成!国内公路桥梁最大!

3月10日,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北锚碇沉井钢壳“封口段”精准吊装就位,标志着国内公路桥梁最大沉井钢壳拼装全部完成。

国内公路桥梁最大沉井

张靖皋长江大桥ZJG-A5标北航道桥北锚锭沉井钢壳为矩形布置,长75.4米、宽70.4米、高8米,总重约2978吨,总面积约5308平方米,相当于13个篮球场大小。沉井钢壳由79个钢壳节段组成36个井孔,从高处俯瞰,造型如同一块巨大的钢铁“华夫饼”。

面对施工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大、工序繁杂等施工特点和难点,项目参建团队创新运用一系列数智化手段,将79个钢壳节段划分为五个轮次高质量推进生产制造,通过BIM建模深化设计、数字化激光智能下料等技术应用,使切割精度控制在0.5毫米以内,从源头确保钢壳节段精度;在钢壳制作和拼装过程中,建设团队运用了反变形多头龙门焊机、全方位自动焊接机器人、焊接群控系统等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焊接和线型控制,确保了全过程拼装质量;引进三维激光扫描仪自动测量技术,对钢壳成品节段以及现场拼装姿态进行三维扫描,快速生成三维点云模型,通过虚拟建造平台逆向建模,与理论模型对比,分析误差并及时修正,避免误差累积,最终将钢壳的最大拼装误差控制在6毫米以内,实现了新的精度突破。

【天津】市区到滨海,再添直达快车!天津地铁今起调图!

自3月15日起,天津地铁对1、5、6、9号线开展新一轮运行图调整工作。本轮调图主要采取加密行车间隔、增开直达快车、调整运营交路、提早开站时间四项举措,旨在进一步方便乘客高峰通勤、节假日休闲外出,增强轨道交通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

加密行车间隔

为促进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本轮调图中,在对工作日、周末以及节假日客流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加车措施,增加客流出行高峰时段的行车密度。

工作日,为保证早晚高峰时段服务质量,结合当前客流情况及行车组织需要,地铁1号线优化列车运行图,在早晚高峰时段各增开2列次客运列车,保持3分15秒的最小行车间隔,有效缓解重点客流区段及车站的客流压力。地铁9号线向客流最密集的时段增投上线列车,早高峰增开3列次,晚高峰增开6列次,早晚高峰平均间隔由5分钟压缩至4.5分钟。其中,最小间隔缩短至4分钟。调整后,地铁9号线高峰运力提升约11%。

周末及节假日,地铁5、6号线在15时至19时客流高峰时段,增投2至4列车上线,将平均行车间隔由约7分钟缩短至约6分钟。其中,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5分钟。地铁9号线分别在10时至11时、15时至19时两个时段,增投1至2列车上线,平均行车间隔调整缩短至6.1分钟,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5分钟。

增开直达快车

为加强津滨双城联系、缩短通行时长,工作日期间,地铁9号线在原早晚各1列次直达快车开行方案的基础上(早间开行1列次由塘沽站运行至天津站,晚间开行1列次由天津站运行至塘沽站),早晚各增开1列次“津滨”双城直达快车,实现早晚直达快车双向开行,直达快车较普通列车单程运行时间缩短10分钟。

地铁9号线早间、晚间的直达快车中途仅停靠直沽站,请广大乘客务必按照车站广播、列车广播、站台提示信息及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选择所需要乘坐的列车,以免耽误行程。

调整运营交路

地铁5号线在早晚高峰时段,调整为全线单一交路组织行车。为保证调整交路后高峰行车服务质量不降低,通过优化列车修程、增派司机值乘,增加投入运营的列车数量,实现高峰时段全线平均间隔4.8分钟的服务水平。其中,最小间隔由原先的5分钟,缩短至4分钟。

提早开站时间

本轮调图后,地铁9号线东丽开发区站、小东庄站、军粮城站、钢管公司站4座车站提早开站18分钟,同时将东丽开发区站纳入首班车始发点位,实现开往东海路方向首班车时间提早18分钟。此外,9号线周末及节假日期间首班车时刻表将与工作日保持一致。

调图后,工作日期间地铁5、9号线共计加开客运列车26列次,周末期间地铁5、6、9号线共计加开客运列车23列次。通过精准投放运力,缩短客流密集出行时段行车间隔,提升乘客乘车的便捷性、舒适度,缩短乘客候车时长,为客流持续提升提供保障。

【江西】江西内陆港直通30多个国家地区

近日,“南昌—满洲里—莫斯科”中欧班列、“南昌—温州港—洛杉矶”铁海联运班列以及“南昌—上海洋山港区—沙特达曼”江铃整车出口专列,同时从江西南昌国际陆港铁路口岸二期驶出,预示着南昌国际陆港的口岸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对推进江西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南昌国际陆港累计开行外贸班列247列,到发1.4万标箱货物,货值约3.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不沿江、不靠海,位于南昌县向塘镇的南昌国际陆港,为“江西制造”搭建了走向世界的便捷通道,江西南部地区70%的货物经由这里发往全球各地。

“2019年到2022年,公司出口额从80万美元增加到了1800万美元。”江西展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昕告诉记者,公司邻近南昌国际陆港,在外贸产品出口成本上,和沿海城市同类产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今年,该公司争取外贸出口额突破4000万美元。

2020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南昌国际陆港不断强化运输保障,高频次开行铁海联运班列。向塘西车站货运车间主任邓云说:“以前大多是砂石等产品,现在运输的品类包括机械零配件、医疗设备等,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

据悉,南昌国际陆港初步形成了“9条国际直达班列+9条铁海联运班列”的开放大通道网络,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海铁联运班列发车24小时内到达港口。2022年,南昌国际陆港开行外贸班列1308列,运输集装箱7.6万标箱,货值约19.3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15%、24.29%、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