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浙江江苏河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3-08 | 来源:河北交通、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拉开桥梁施工序幕!
我羡慕你在粤东
可以经常去海边玩
你羡慕我在粤北
冬天可能会看到雪
不用羡慕
踏上汕梅高速
粤东粤北来去自如
近日,伴随着钻机启动的轰鸣声,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全线首根桩基开钻,正式拉开桥梁施工序幕。
据悉,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首根桩基位于先行用地范围内的轩坑河大桥,桥长约186米,桥梁基础采用桩基础,共计34根。此次开钻的桩基是右幅1-2#,桩径1.5米,桩长为21.4米。
作为桩基首件工程,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坚持方案先行,提前规划、科学安排,通过全面推行质量和安全首件工程认可制度,多次组织开展方案评审、施工及安全技术交底,为下一阶段桩基施工全面铺开打好基础。
首根桩基的顺利开钻,吹响了项目大干快上的冲锋号角。建设团队将以此为契机,力争尽快打开更多工作面,加快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全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目前,项目已启动第一阶段劳动竞赛,全面铺开各标段的“两区三场”、施工便道等临建工程建设,全线征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开展。预计3月底基本完成临建工作,为全线主体工程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全长约88公里,由双向四车道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汕梅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促进粤东、粤北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吃一碗梅州腌面
再喝一碗汕头粿条汤
补充能量
开始工作!
力争项目早日建成通车
【浙江】浙江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联盟成立
“快看,天空有一个飞来的‘快递员’!”3月3日,一架RA3多旋翼无人机从天而降,平稳落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前的无人机快递枢纽站,引得众人围观。这是浙江省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联盟大会现场展示的校园无人机快递配送的一幕。
在大会现场,浙江省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联盟(简称联盟)正式揭牌成立,将搭建起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的联动平台,聚集省内城市空中交通行业的头部力量。
通用航空是民航“两翼”齐飞的重要一“翼”。浙江省作为全国通用航空综合试点省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目前拥有A类通用机场12个、通航运营企业13家、低空航线26条,注册通航飞机65架。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嘉临表示,联盟将通过聚集行业头部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在智能飞行器创新创造、城市低空飞行服务等相关应用领域不断探索,逐步实现特殊、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物流运输,期望未来联盟可以促进现代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助力低空智能物流产业发展。中国民用航空浙江安全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汪健表示,城市空中交通助力民航绿色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业态。
大会还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及实验室揭牌仪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联盟的秘书长单位,将联合相关企业在城市空中交通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和产业研究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江苏】国家为发展江苏,批复1个都市圈,6城共建2个全国性交通枢纽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仅以10.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在2022年创造了122875.6亿元的GDP总量。江苏省取得成绩的背后,也离不开来自国家方面的支持,近年来,国家为发展江苏,批复1个都市圈,6城共建2个全国性交通枢纽。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1个都市圈:南京都市圈
在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函批复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南京都市圈成为首个获得国家层面批复的跨省域都市圈。这对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整个南京都市圈包括了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
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南京都市圈这个概念,并在2002年就已经出台了《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年)》。这是南京都市圈能够成为全国首个被国家批复的都市圈的重要原因。南京都市圈的批复,将加快南京对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的辐射,包括了产业、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方面,加快区域的协同发展,江苏成为大赢家。
6城共建2个全国性交通枢纽
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江苏省6城共建2个全国性交通枢纽
1)连云港—徐州—淮安
这是3城共建的一个全国性交通枢纽。这三地都属于苏北地区,对于整个苏北地区的经济交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连云港在港口上有很大优势,这里是江苏省最为优质海港,在2022年的港口吞吐量有30019.03万吨,进入全国前十。
2)苏州—无锡—南通
这三地对于江苏省而言,意味着跨江发展,将大大缩小江苏省的南北差距,南通成为一个大赢家。很多人都会以为是苏锡常,如今在交通上是苏锡通共建全国交通枢纽,将南通的港口优势发挥出来,国家是认真考虑到了江苏省的迫切需求。
【河北】18项指标列全球前十!石家庄机场再次荣获亚太区最佳机场!
3月6日,国际机场协会(ACI)正式公布了2022年度全球服务质量(ASQ)大奖获奖名单,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石家庄机场”)荣获“2022年度500-1500万量级亚太区最佳机场”奖项,旅客总体满意度位列全球同量级机场第一,18项满意度指标跻身全球前十,这也是该机场第二次获得该奖项。
近年来,河北机场集团聚焦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全力将石家庄机场打造成为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为旅客提供高效便捷的航空服务。
01不断完善枢纽功能
持续打造以石家庄机场区域枢纽功能为核心,包含区域快线网、国际辐射网、热点旅游网、航空物流网在内的“一核四网”航线网络,航线网络通达性进一步增强。石家庄机场日航班计划量从2019年275架次增长至2023年400架次,增幅达45.5%。打造面向旅客需求的“大中转”品牌,联通五大方向70余个城市的“大中转”航线网络初步建成,省内石张、石承快线达到每日8班和6班。空铁联运服务覆盖机场周边400公里范围内的19个地区、34个高铁站点,空铁联运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22年,中转旅客量同比增长55.6%。在ACI评价中,“转乘其他航班的便捷性”指标位列全球机场第十名。
02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石家庄机场配备值机、行李托运、登机等自助设备,建设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助服务,通过智慧化投入,努力让老百姓感受实实在在的便捷出行。创建“河北机场服务”微信小程序,推出航延登机预约提醒、特殊旅客预约服务,将线上服务功能与线下服务保障全面融合。拓宽“行李门到门”服务范围,实现旅客“零”行李出行。推出首乘旅客服务产品,提供航站楼引导、专属值机/安检、专享换乘等6项首乘专属服务。在登机口等旅客休息区增设53套多功能充电桌椅和588个智能充电座椅扶手,升级座椅舒适度。在ACI评价指标中,航班信息的提供情况、餐馆/酒吧/咖啡馆、在登机口区等候的舒适度等指标排在全球前十。
03创新打造人文机场
增强文化品味,打造“冀忆·石光”系列服务品牌,开展“冰雪运动进机场”活动,在石家庄机场、张家口机场等所辖四地机场推广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在石家庄机场航站楼内打造红色文化展区,举办红色电影海报展,利用多种形式传播红色文化,营造特色浓郁的乘机氛围。在ACI评价指标中,娱乐和休闲选择、氛围均位列全球第七。建立了以旅客为中心的“首见负责”服务文化体系,深化机场旅客服务促进委员会建设,联合航空公司共同发布服务承诺,共同构建“大服务”格局。在ACI评价指标中,机场工作人员、安检人员的礼貌程度和帮助程度等指标均位列全球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