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上海广东天津四川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3-07 | 来源:广佛发布、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上海】明天起,上海地铁11号线这两座车站早高峰将实施限流

据申通地铁集团消息,近期,上海地铁11号线已基本恢复常态客流,工作日早高峰车厢满载率提高。

为避免通勤高峰期车厢乘客聚集,地铁11号线将于明天(3月8日)起在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对11号线嘉定新城站、马陆站实施早高峰远端限流措施,为后方车站预留车厢上客空间,缓解上行马陆至陈翔公路区段的车厢满载率。

限流时段:3月8日起,每逢工作日(周一至周五)7:45-8:45

优化限流措施,加强现场引导

马陆站:在1/2号口站厅、3/4号口站厅设置绕行通道,缓解进站速度。

嘉定新城站:在1/4号口站厅设置隔断,引导1号口进站乘客绕至4号口进站;在4号口进站安检处设置隔断绕行进站;现场监测进站排队情况,如进站排队拥堵停滞,现场引导4号口进站人员从费区外站厅绕行至2/3号口进站。

友情提示

请乘客关注留意相关车站的告示和广播,遇到客流控制时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同时合理安排出行计划,目前预计进站排队时间约为5分钟,请乘客们预留出行时间,感谢您的配合与谅解。

【广东】预计年底建成!广佛地铁将在广州南站实现站内换乘

广州和佛山的关系

就如同拜把子的铁哥们

你离不开我

我离不开你

图片

近日

佛山地铁2号线广州南站换乘通道

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开工

预计今年底建成!

佛山地铁2号线广州南站换乘通道主体结构施工正式开工。

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起于南庄站,止于广州南站,沿市域骨干线呈东西走向,途经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以及广州市番禺区,线路全长32.4公里,共设有17个站点。

广州南站换乘通道是佛山地铁2号线与广州地铁2号线、7号线站内换乘的重要通道,也是通往高铁枢纽站广州南站的便捷通道。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通车时,因广州南站换乘通道存在施工难度大、协调事务杂、交叉线路多等问题,未能及时实现贯通。

广州南站换乘通道位于广州地铁2号线、7号线隧道上,全长约80米,结构底板与隧道顶板距离最近处约230毫米。工程方将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抢抓进度,力争今年底建成换乘通道。

佛山地铁2号线广州南站换乘通道贯通后

将减少市民换乘时间

解决市民出站后再进站换乘的麻烦

还将推动

广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

为广佛全域同城化高质量发展

提供交通支撑

【天津】天津首条市域铁路明年试运行

市域铁路津静线是天津首条市域(郊)铁路,也是津城核心区与静海城区之间快速联系线路,该线路何时建成通车?二期如何规划?

市域(郊)铁路津静线首开段项目,南起静海区国际医学城站,途经天津健康产业园合作示范区和西青区精武镇,终至西青区,线路全长约13.4公里,与地铁五号线京华路站接轨贯通。

主要沿团泊大道和荣华道路中敷设,大部分为高架桥梁,线路全长约13.4km,设国际医学城站、团泊西站、精武镇站三个车站。

首开段工程预计年底前具备车辆上线联调联试条件,2024年上半年试运行。

通车后,从5号钱京华路站至国际医学城站运行时间仅需12分钟,从国际医学城站至市文化中心运行时间约30分钟,可有效拉近团泊西区与津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将成为天津西南部轨道交通的主动脉。

此外,静海正积极推进津静线市郊铁路二期前期策划研究工作,研究进入静海城区的可行性并尽快确定线位,力争推动项目尽快实施。

【四川】四川公路设计院 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数字赋能安全出行

2023年春节期间,首期《传感中国——分秒为计守护回家路》节目在央视播出,报道了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四川公路设计院)自主研发的工程结构智能监测云平台应用于雅康高速公路跨大渡河兴康特大桥,守护群众安全出行。这是四川公路设计院拓展数字业务取得的一项典型成果。

近年来,四川公路设计院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着力推进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数字化科研项目13项,主编标准指南14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核心知识产权近100项,获得数字化相关奖项27个。2021年,斩获buildingSMART国际大奖,这是国内高速公路BIM项目首次夺得全球BIM领域最高奖项。

智能监测云平台大显身手

四川公路设计院自主研发工程结构智能监测云平台实现了对桥梁、隧道、边坡及房建工程的全天候监测预警和分析评估,有效解决了预警评估准确率低、监测系统与管养决策脱节等问题,为工程结构物的全生命期、全天候集群化监测预警需求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初步建立监测预警和决策响应联动机制,实现“单桥系统+省级平台”两级架构的互通互联。

目前,工程结构智能监测云平台已成功应用于雅西、雅康等10多条高速公路,以及四川省眉山市、攀枝花市等地的普通公路上百处桥梁、隧道、高危边坡结构健康与安全风险监测项目。经工程实践检验,其安全预警准确率超过80%,多次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2020年9月20日,雅西高速姚河坝1号大桥路段突发高位塌方,造成高速公路和桥下国道同时中断。四川公路设计院快速部署应急监测系统,为现场抢险施工作业提供安全保障,仅用6天就实现了右幅桥梁恢复重建和双向通车。

多层次软件体系初见成效

守正创新,笃行致远。作为一个聚焦应用场景的三级平台软件,工程结构智能监测云平台是四川公路设计院以科技赋能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四川公路设计院加快发展BIM、GIS等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BIM+GIS+IOT数字化信息基础平台这一数据底座进行“梯级开发”,研发了建管平台、养护平台等二级软件平台,以及工程结构智能监测、桥隧数字化协同检测、工程数智化档案管理和工程信息化质量管理等三级应用平台,均已初见成效。

以桥梁数字化协同检测平台为例,系统内置公路桥梁检测标准规范,可数字化采集管理桥梁检测信息,实现桥检成果的数字化交付和桥梁定检工作智能化、标准化,已应用于40多条高速公路的6000余座桥梁定检工作中。以设计数据标准化、协同化和建设养护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研发的生产协同、全周期传递、数字资产应用等系列关键技术,已在沿江、成绵扩容等在建高速和雅西高速等高速项目中深度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四川公路设计院还研发了数字化生产平台,包括数据协同工作系统(CCDS)、灾害调查系统、道路三维设计系统等多层级、多模式、多类型、多服务的自主可控工程软件,有效解决了公路工程总体设计、结构计算、制图算量过程中的难点痛点,持续辅助提升四川交通数字化建设管理水平。灾害调查系统应用于2021年泸县及2022年芦山、马尔康、泸定地震等4次地震应急抢险中,实现前后方信息实时互联互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抢通保通方案质量。测绘地理信息云平台,有效解决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管理、应用难题,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环保生态云平台有效解决了环保选线、弃渣场选址、施工现场环保风险管控等难以快速研判的问题,实现传统环水保咨询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硬件产品研发成果丰硕

结构监测、智慧感知数据的安全传递和高效使用需要软硬件产品配套使用。四川公路设计院同步研发了一系列硬件产品,其中包括基于LoRa等不同传输协议的网关、探伤机器人、倾角计等多类监测传感硬件,已在四川省内多个高速公路项目安装并投入使用,在大幅减少安装运维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能更加全面掌控数据安全,灵活挖掘数据价值和创新驱动潜能。以LoRa无线智能传感组网设备为例,相比传统有线传感设备,具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优势,已应用于蜀道集团长大桥梁监测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