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浙江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3-05 | 来源:深圳特区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全平衡”绿色施工:隧道洞渣“变废为宝”!

当代人逛超市——

这个50块,买!这个10块,买!

购物袋居然要5毛钱?不买!

从包里掏出自备的环保袋

省钱又环保

说到省钱+环保

还是得看武深联络线

在粤北山区高速建设一线,武深联络线的建设者巧妙利用可回收资源,不仅为项目建设节约了大量成本,还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影响。

施工现场

武深联络线路面垫层试验段已顺利完成施工,项目正式进入路面施工阶段。据了解,项目在路面工程中继续落实“全平衡”绿色施工方案,合理利用可回收资源,铺路石料均为项目自建生产线生产,母材来源于荷花特长隧道开挖产生的洞渣碎石。

隧道洞渣加工生产线

荷花特长隧道是武深联络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单洞总长6366米。目前,该隧道开挖进度超过80%,已有约50万吨洞渣碎石“变废为宝”,陆续用于项目的土建、路面等工程,为项目建设节约了大量成本,也更加环保。

施工现场

为确保路面垫层施工质量,项目制定了集料质量管理办法,明确参建各方管理责任和监管举措,严控碎石质量,在源头把好质量关。同时采取“双审制”,通过层层把关确定最优混合料配比及摊铺、碾压工艺,形成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试验段总结评审,全方位保障施工质量。

项目还打造了高标准“全封闭”水稳拌合站,路面水稳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的同时,作业区域及周边环境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全封闭”水稳拌合站

武深联络线位于韶关市境内,全长约30公里,经韶关市始兴县深渡水乡、顿岗镇、马市镇,连通武深高速、南韶高速两条交通大动脉,项目通车后,从深圳前往江西赣州可缩短约40公里路程。

快看看你身边有啥“废品”

想想它还有什么作用

说不定还能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哦~

【江苏】投资483.1亿元!省交建局召开2023年高速公路和过江通道建设工作会议

3月2日,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召开2023年高速公路和过江通道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完成投资483.1亿元,全力打好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全面完成年度工程建设管理各项任务,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展现“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责任担当提供坚强支撑。省交建局局长蒋振雄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2年,省交建局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和品质攻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2个项目提前建成通车,5个项目如期开工建设,4条过江通道建设突破新节点,9条新建、改扩建高速有序推进,18个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超前开展,全年完成投资375.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省交建局今年计划建成京沪高速新沂至淮安、淮安至江都段改扩建工程,连宿高速沭阳至宿豫段;全面开工建设沪武高速太常段扩建工程,新开工建设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南北接线和锡宜高速雪堰枢纽至西坞枢纽段扩建工程、扬溧高速镇江南互通至丹徒枢纽段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常泰长江大桥、龙潭长江大桥、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等5条过江通道;有序推进建兴、宿泗、洋如、宁盐和平广扩建、连淮扩建等10个高速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交通强国试点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之年。要坚持高标准谋划,紧盯关键节点、关键线路,加大施工投入、施工保障,确保优质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要坚持高水平安全,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安全风险预控,狠抓危大工程管理,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工程项目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要坚持高质量导向,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持续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样板工程创建等工作,加大品质攻关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交通强国新样板。要坚持高效率协同,完善前期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招投标管理,强化资金保障,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要坚持高起点定位,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统筹抓好机关党建和工程党建工作,着力打造交通工程党建示范点,深入推进“廉洁交建”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和重点环节监督,营造交通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

【浙江】浙江省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联盟成立

3月3日,浙江省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浙江交院)召开,标志着浙江省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联盟正式成立。

会上,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嘉临表示,在浙江省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浙江省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聚集行业头部力量,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发展中形成合力,对智能飞行器创新创造、城市低空飞行服务、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进行不断探索,逐步实现特殊、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物流运输。希望联盟促进现代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不断探索并助力低空智能物流产业,提前布局好智慧化、共享化物流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浙江省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

民航浙江安全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汪健表示,浙江省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联盟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也肩负着时代使命,城市空中交通将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新方向,助力民航绿色发展,并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业态。

会上还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及实验室揭牌仪式。浙江交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凯与杭州智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苏仙、浙江省通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义建分别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浙江交院航空学院院长章正伟与智翔航空副总经理牛炯代表双方签署了订单班协议。浙江交院党委书记孙校伟与讯蚁网络科技董事长章磊共同为城市空中交通运控技术实验室揭牌。

会上,之江实验室载人飞行器智能化研究专家项森伟博士作了《智能低空交通的探讨和实践》主题报告,分析了城市空中交通载人飞行器的研发现状、发展机遇与美好前景。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行事业部总经理张新纪以《城市无人机物流应用探索》为主题作交流分享,提出无人机在城市物流医疗的应用探索正在引领城市物流和应急医疗配送领域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

当前,通用航空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浙江交院作为浙江省通航产业城市空中交通行业联盟的秘书长单位,此次大会为学校无人机专业建设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校企双方未来将在城市空中交通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和产业研究等方面实现更深层次合作,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生产、就业的高度融合,为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奋力促进打造“浙里”城市空中交通“重要窗口”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西】“软硬兼施” 一路畅通 西津二线船闸通航后平均待闸时间缩短71.2小时

“上闸首人字门即将关闭,站在人字门上的行人请注意。”2月28日下午5时许,从位于梧州市的广西西江船闸运行调度中心发出的语音提示响彻横州市西津二线船闸上空,船闸上游人字闸门缓缓关闭,10艘货船整齐排列在闸室内,静候通航指令。

“不只是提示语音,这里的船闸开关也由梧州调度中心统一控制。”广西西江集团西津二线船闸公司工程管理二部部长黄树华告诉记者,西津二线船闸是“无人值班、少人应急”的智能船闸,需要通行的货船通过北斗系统远程报闸,缴费后即可等候过闸,全程无需“面对面”,在提高通航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安全。

提示语音再度响起,闸室开始排水,记者迅速按下了手表上的计时器,计算货船过闸所需时间。“二线船闸每个闸次可以通行6—15艘货船,其中不乏排水量达3000吨的满载船只。”黄树华介绍,西江船闸调度中心统一调度广西境内12个梯级19座船闸,根据调度系统计算出的最佳方案安排船只进闸,进一步提高了通行效率。“我们把闸室比做一个盒子,如果横七竖八随机往里面摆放物品,盒子很快就塞满了,空间利用效率很低;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往盒子里放入更多的物品,这就是最佳方案。”黄树华解释。

智能化的“软件”配合二线船闸的“硬件”,有效解决了一线船闸过闸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记者了解到,二线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米×34米×5.8米(长×宽×门槛水深),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2760万吨;自去年12月15日二线船闸通航以来,平均待闸时间从此前的83.5小时缩短至12.3小时,等于为过往船只节约了3天时间。

现场又一次响起提示语音,排水作业已经完成,闸室内的水位已经从60.4米下降至与下游平齐的45米。记者查看计时器,整个作业耗时不到10分钟。无人机回传的画面显示,距离上游人字闸门280米的下游人字门缓慢打开,货船有序出闸,继续向东行驶。

“目前货运的方向主要是南宁到广州、贵港到南宁,运送的货物包括杂粮、建筑砂石料、矿石、煤炭等。”黄树华说,虽然船闸的智能化程度很高,但他们仍然坚持日常巡查和应急值班,确保过往船只“一路畅通”。“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建设集控大楼、完善配套设施,将来平陆运河开通了,这里必将成为更加繁忙的水上‘交通枢纽’。”黄树华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