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上海浙江江西海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3-04 | 来源:江西交通、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上海】上海2025年城市交通汽柴油消费量进入达峰平台期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上海市交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从优化低碳综合运输结构、构建低碳城市交通体系、推进低碳交通装备升级等6个方面,部署27项重点任务,加快构建与产业升级、高品质生活、新空间格局相适应的绿色低碳交通服务体系。

根据《方案》,到2025年,上海城市交通汽柴油消费量进入达峰平台期,碳排放量增速逐步放缓;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占比超过50%,营运交通工具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5%左右。到2030年,城市交通实现碳达峰,铁路交通直接碳排放达到近零水平,公路交通直接碳排放进入达峰平台期,航空、水运交通直接碳排放总量保持在合理区间,年度新增新能源动力的机动车比例不低于50%,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9.5%左右。

《方案》提出,完善铁路通道布局和功能,按照客内货外、外集内配原则,优化调整铁路综合货运枢纽布局;完善“一环十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公用港区建设;积极推进铁路进港,到2025年,海铁联运集疏运量不低于90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超过15%,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力争提高到52%。

上海将加快构建市域铁路骨架体系,强化主要走廊市域铁路与都市圈城际铁路的无缝对接,推动市域铁路/轨道快线向近沪地区延伸;推进出行即服务系统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智慧服务能力和出行体验,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75%;坚持车辆拥有和使用双控管理,降低小汽车出行依赖。

《方案》明确,推进公路运输领域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转型,加快推进固定线路、区域短驳等场景的运输车辆优先推广电动化,鼓励长途运输车辆使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推动内河混合动力船舶、纯电动船舶、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建造和改造,探索沿海和内河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引导老旧高污染高耗能船舶加快退出市场。

上海将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区、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公交场站等区域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到2025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全覆盖;制定“光伏+交通”实施方案,在交通领域积极推进应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建设,新建铁路场站、民航运输机场、港口码头、物流枢纽等按照“能设尽设”原则增建光伏设施。

【浙江】浙商工服14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白云先锋号”在杭州下线

3月3日,在第四个“世界工程日”来临之际,国内首台应用于高速铁路下穿机场项目14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白云先锋号”在杭州成功下线,该台盾构机由浙江交通集团旗下控参股子公司浙江浙商装备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浙江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生产制造,这是浙江交通建设高端装备的又一力作和建设利器。

此次下线的“白云先锋号”开挖直径14.31米,整机全长约115米,总重超过3600吨,最大推力达到19396吨,是国内首台用于高速铁路下穿机场项目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浙江浙商装备工程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盛浩介绍,这台盾构机是目前公司生产的最大一台盾构机,将用于广中珠澳高铁下穿白云机场T3轨道交通枢纽隧道建设,其产能相当于常规6—7台中小型盾构机的产能,运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据了解“白云先锋号”应用的广中珠澳高铁下穿白云机场T3轨道交通枢纽隧道掘进区间全长1476米,是工程全线关键线路,该区间岩溶发育强烈,地质情况复杂,开挖断面局部呈上软下硬现象。盾构掘进过程中需下穿机场飞行区、侧穿机场油库及FBO基地服务楼,对地表沉降要求极高,为盾构施工带来极大挑战。针对以上施工难点,量身定制的“白云先锋号”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优化设计了刀盘中心冲刷主梁夹角正面侧面冲刷口布置。整机配置常压换刀刀盘、伸缩式主驱动、刀具状态实时监测、仓外渣土破碎处理、螺旋机+排浆管双直排、泥浆管在线磨损检测、可视化成像等先进技术系统,不仅提升了盾构机的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复杂工况下的工程风险,为该项目顺利施工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江西】大广高速上的“雷锋精神”

近段时间以来,大广高速吉安至南康段改扩建工程的8个承建标立足岗位,践行雷锋精神,将汗水挥洒在高速救援途中,将赤诚贡献在沿线群众扩建乡道、志愿服务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最快的速度解群众燃眉之急

“G45大广高速南下方向K2995+300发生大货车自燃,路上有很多燃烧障碍物,你们带上铁锹和扫把马上赶到现进行清理!”2月24日早上5点整,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现场巡查人员给吉康改扩建项目C3标应急小分队打来电话。

集合—协调救援机械—赶赴事故现场,15分钟后,20余名小分队成员到达了现场,在确定现场无人受伤后,便配合救援单位投入到现场的救援、清运中来。事故货车运载的均为玻璃等易碎货物,发生自燃后现场一片狼藉,四周都是烧毁的纸箱和碎玻璃,看起来非常危险,队员们与现场机械统一作战,及时将烧毁的障碍物清理到未通行路段,

事故车辆被拖车拖走后,又调配洒水车对污染路面进行冲洗。救援过程中,一台装载机轮胎就被满地的碎玻璃割破无法使用,队员们毫不退缩,冒着脚被扎破的风险,拿着扫把和铁锹,人工清理出一条救援路线。

经过3小时的奋战,早上8点钟,高速恢复通行条件,一辆辆车子继续飞驰在畅通无阻的路上。

作为吉康高速的“雷锋”,C3标应急小分队可谓经验丰富,这也造就了他们15分钟抵达现场的速度,小分队成员能够依据现实情况快速制定了救援路线,保障救援设备和车辆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

站在人民立场挽回群众损失

2月24日上午9时,在大广高速K2881+300左幅导改口处发生一起运输水果货车的侧翻事故,现场货物洒落一地,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正在附近施工的作业人员发现事故后,立即向经理部报告,随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治预案,六名参建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助交管部门进行施救,同时协调在附近施工的工人到场支援。

为了尽快清理事故现场,保障道路畅通,设置好安全防护区后,大家开始动手把散落在路面的水果装到箱子里,一箱箱快速搬到施工区域,同时调配一台吊车将侧翻的货车移至一旁,随即清理路面损坏的水果,对路面进行清洗。在一侧的施工区域内,参建人员仔细挑选未损坏的水果,重新包装放置,尽量减少车主货物损失。经过2小时的协同作战,事故现场清理处置完毕,道路恢复交通,未损坏的水果也全部挑选完毕,车主感激不已。

2月27日上午10点,一辆满载牛的货车在大广高速K2978南下方向发生侧翻,牛群堵塞了道路。获知情况后,负责承建的C1标项目部立刻派出30余人、2台大型机械设备,配合交管部门及高速救援进行现场救援,同时协调交维队伍维护现场的交通……大广高速车流多,货车占比率高,这样的救援场景隔几天就要上演,对于吉康改扩建项目的建设人员来说,救援他们或许不是专业的,但应急预案的更新、日常的应急演练、人员机械的协同管理都是为了更加专业地开展救援,以最快的速度保障道路畅通、最大的力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项目开工以来共协助交管部门开展救援320余次,帮助群众400余人次,为传承雷锋精神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海南】海口通信中心中控台建成投入使用

3月1日,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通信中心中控台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南海海区副中心台正式启用。南海海区水上安全通信将形成以广州通信中心为海区中心台,海口通信中心为海区副中心台的发展格局,应急情况时,副中心台可接替中心台,实现对整个南海海区通信业务的接管。

海口通信中心中控台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南海海区重点台三亚海岸电台完成升级改造,海南辖区3座海岸电台实现集中统一管控,辖区水上通信资源更加集约、通信设施管理运维更加便捷、通信效能和覆盖范围得到显著提升。

据介绍,目前海南辖区拥有海口、八所、三亚3座海岸电台,由海口通信中心统一管理,代表国家履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和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的海上安全通信的责任和义务。肩负着海南岛周边及南海海域水上遇险与安全通信,海洋天气预报、气象警告、航行警告等安全信息播发,水上应急通信处置及特殊通信保障,船舶公众无线电通信的职责与使命。